书城社会科学创新教育育英才
42432400000005

第5章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5)

(十)贯彻因材施教,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时,也需要十分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主要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完善学分制

教学管理的改革将产生带动全局各项工作改革的效果。通过不断完善学分制扭转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单一模式和被动学习局面。在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方面,在深化专业改革、促进学科交叉,建立多种培养目标模式上和贯彻因材施教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推行主辅修制

推行主辅修制,是切实可行而且能有效地培养掌握交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制度。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双休日时间,大力开展辅修专业教育活动。

3.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认真克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努力推行启发式教学,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起来,这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共同热门课题。我国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课题,把教学方法改革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此,要花大力气,下工夫研究和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4.改革考试制度

当前,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应试教育倾向,必须彻底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彻底改变以考试为目的,以考试为中心,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教学制度。如果不改革考试制度,教学改革就难以取得成效。客观存在的考试导向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改革方向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要把考试全面改革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十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师范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台阶培养体系的方案设计,是在现有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结构框架。本方案根据师范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和本科毕业生工作状况的初步调查,提出与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体系结构要求和复合型人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管理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宏观框架和实验改革专业的教学计划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分为3种模式:

1.四年制师范本科学士学位培养模式,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2.四年制师范本科学士学位主修与跨学科辅修课程的培养模式,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3.四年制师范本科学士学位主修与跨学科专科辅修课程培养模式,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和辅修专科毕业证书。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要设计人才质量保证模式,探索建立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是指为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是指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人才培养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模式是为了满足给定情况下质量保证的需要,标准化的或经选择的一组质量体系的综合要求。人才培养质量认证是指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人才培养的“产品”、过程或服务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合格证书)。质量认证包括两方面:(1)产品质量即培养的人的质量的认证;(2)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认证。[注: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文件《质量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基本标准》的说明(CNACR-210:1995)提出的认可业务范围包括高等教育。

人才质量评估基准是承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和任用岗位职务责任的适宜性与潜在能力。

1.社会期望

社会用人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期望水平及相应的统计概率,随专业、岗位、用人部门而各有特点。应参考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德智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期望概率辨识,而对毕业生相对薄弱的人才质量要素进行培养。

2.学生质量要求

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社会期望与培养目标和高等教育法规所确定的对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3.教育质量目标

根据教育法规,人才质量的社会期望和教育规律及教育条件确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达到和可能达到的基本质量目标,即德智体方面毕业生达到的基本水平和特色。

4.培养计划

针对特定专业及其专业未来职业特性的毕业生,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教育资源和教育活动顺序,达到教育质量目标的要求。

由于社会期望和学生个性特长是多样化而非单调的,因此培养计划应有适应多样发展的灵活性,和满足教育质量基本要求的规范性。

5.资源开发

实施培养计划开发的教育资源。这里广义的教育资源包括学生的潜在人才素质的培养、开发;也包括教育资金,人才、仪器设备、建筑、场地、信息、管理技术、管理软件、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包括上述资源运用所需要的时间资源。

6.管理规范

为实施教育、教学并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通过发布,实施规章制度和标准,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活动的管理法规、制度、标准、程序。

7.知识、能力、素质考评

在正规考试制度之外,对于能力、素质,要有制度化、科学化的考评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个性特色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合理的发展。特别是在培养独立获取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协调能力、师范综合和实践能力、开发和创新能力方面要有较强的考评激励,引导更多学生参与,促进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主动性。逐年级减少课程考试成绩的决定作用,中高年级学生应以能力考核和实绩考核为重要内容,促进人才素质的形成。促使学生从应试学习向提高能力、素质转变。

8.社会评估

毕业生的社会评估是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学校教育结果的评价,也是对学校教育的实践检验环节之一。毕业生社会评估既可反映出大学教育的成绩和不足,也反映出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教育的期望。社会评估所反映出的社会需求是调节教育质量、数量目标,修订培养计划的重要参照坐标系。

9.社会激励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在岗位工作中成才的教育、支持和激励,是促使学生成材的巨大动力。其中包括激励机制的作用,用人单位对教育活动(如实习、社会实践等)的支持等;同时,也包括对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支持和帮助。

10.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学校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教学管理是关键性因素。我院经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初步建立了四个子系统:①教学指挥系统;②教学信息反馈系统;③教学评价系统;④教学条件保证系统。在建立了初步的高等学校教学量保障系统的基础上,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建设。拟对以下8个系统进行完善和建设:①决策咨询系统;②教学指挥系统;③教学条件保证系统;④宣传教育系统;⑤教学信息收集系统;⑥教学评价与诊断系统;⑦教学信息反馈系统;⑧仲裁系统。

一般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的课题是一项系统的理论,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完成本课题有许多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许多困难,并且缺乏经验。为此,要加强领导,发动群众,深入研究,创造条件和保证措施,精心组织实施,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虚心学习,积极探索,克服困难,认真实践,努力完成课题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