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42794400000006

第6章 人生不吹“肥皂泡”

眼看还两三个月就要高考了。正当这关键时刻,毕胜却要放弃学业,已经几天不去上学了。这如何了得?这一天,毕胜在父亲陪同下来到心理健康中心。

初步沟通之后,我知道毕胜是一个严谨认真努力向上的男孩,最近一次考试退步了。毕胜自己说:“这次考试退步只是部分原因,关键是,我对学校生活厌烦了,反感了,一点意思也没有了。我不认为非得上学才有出路。本来上高中就不是自己的选择。中考成绩不够高中正式录取线,是父母让我择校上高中,我也就勉强同意了。我知道家里对我的期望很高,希望我考一个好大学。我自己也想,既然上了高中,就必须要拿个好成绩,考个好大学,从此下定决心,拼命苦学。入学的时候排名590多,第一次考试540多,前进了几十名。我看到了希望,给自己定了下一步前进的目标,给自己加压,更加拼命苦读。高二的时候我选择了理科班。可是,我付出了那么多,最近一次考试却后退了几十名,到了420多名。我心里全乱了,听不进去课了。如果不是家里不同意,我早就彻底退学了。我不认为非得上大学才有出路,我不上学了也一样可以找到出路……”

“与教师一起思考”很明显,是否上大学才有出路,这不是毕胜真正要讨论的问题,他的真实心态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叫做“酸葡萄心理”,是自己感到似乎大学无望而采取的一种心理自我防卫。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不感到痛苦。心理学便借用这寓言,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是合理化作用一种表现。

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自我心理防卫机制。学生常常会这样自我心理防卫。比如,一个考试没拿高分的学生会说:“我根本瞧不起高分低能的人。”一个在评优中落选的学生会说:“人怎能把眼盯在名誉上?”如此等等,这都需要我们给予充分的理解。

不错,在合理化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在心理困境中,人常常需要这样自我调解。这不是“精神胜利法”吗?别把精神胜利法瞧扁了。有些不如意的事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摆脱心理困境,追求精神胜利。这总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精神残败,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因此,学生这样做,我们也不妨这样做。只是不要过头。

我稍做提示,男孩就理解了这一层意思,说:“当初家里花钱让我上高中,期望那样高,可到高三了,成绩却下滑的这样严重,自己感觉好像当初吹了一个肥皂泡,现在彻底破灭了……”说到这里毕胜连连摇头,唉声叹气。

“与教师一起思考”人都难免给自己吹一个肥皂泡,也多少会有一些激励作用。但是,肥皂泡是不能越吹越大的,不然早晚要破灭。毕胜心中的肥皂泡破灭了,就是因为他不断给自己加压肥皂泡越吹越大的结果。这让他感到自己没有希望了。现在,心理援助的关键是帮助毕胜重新找到现实的希望呢。由于毕胜的问题主要是认知出现了偏差,而失去了对学业的希望。因此,对学生的这种心态,我们应该从帮助学生调整认知入手。

首先,我引导毕胜先算了一笔账:“高一时让你感到成功的一次考试540名,当时全年级多少人?这次让你感到很糟糕的考试420名,现在全年级理班多少人?”

“高一的时候全年级750人,现在全年级理班630人。”

“把这次你感觉很糟糕的一次考试,和你感觉那次很成功地的考试比一比,想想看有什么新发现?”

毕胜沉思片刻:“这两次差不多,我后面都是还有200多人,总的看我没有退步。”毕胜第一次抬起了头,“就算没有退步,可您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努力?怎么还是没有进步,没有效果呢?”

“怎么没有效果?”我顿了顿说,“你知道逆水行舟吗?”

“知道,逆水行舟,意思是说不进则退。”

“对呀!而你名次虽然没有前进,却也没有后退,这说明什么?”

毕胜的眼睛有了亮光:“说明我的努力是有效果的。”

“不仅如此,如果调整心态,效果还会更好……”

毕胜眼睛更亮了:“调整心态?怎样调整心态?”

“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调整思维方式,把‘我必须怎样’换成‘我争取怎样’。比如,把‘我必须考一个好大学’,换成‘我争取考一个好大学’,把‘我必须前进几十名’,换成‘我争取前进几十名’……”

“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我总是想‘必须怎样’……”

“所以,调整思维方式做起来又非常困难。你已经习惯了‘必须’的思维方式,你已经习惯了‘毕胜’。对了,说说你这个名字,可以吗?”

“这个名字是爸爸给我起的,后来,我长大的,越来越知道爸爸对我的期望,我也越来越这样要求自己,凡事总是求必胜,要求自己必须成功。所以,我从来都是‘必须要怎样……’。”

“与教师一起思考”现在可以诊断,困扰毕胜的是思维方式出了偏差,这种思维方式叫做“偏执性期望”。所谓偏执型期望,就是偏激固执地看待自己,强迫自己必须如何如何的自我期望和思维定向。比如,我必须成功,我必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等等。凡事总是“必须”, 而且不断放大这种“必须”,这无异于给自己身上背负一块不断变大的石头,更容易让自己感到很累,更容易让“必须”成为泡影。

就学生的学习来说,“必须”拿个好成绩,“必须”考个好大学,这样的思维过分强化了学习动机。过强的学习动机恰恰会降低学习效率。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效率当然不高,学习动机过强,学习效率也不高,只有中等强度的动机效率最高。这种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正好是一个倒“U”的曲线。

因此,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破除偏执性期望,努力将“必须”转变为“希望”,比如,我希望成功,我希望拿好成绩,等等。这样的思维就有了弹性,就少一些压力,反而会多一些成功。

毕胜深有所悟,一个劲儿地点头:“您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不再凡事总是‘必须’,也就没有了那么大压力,学习效率还会更好?”

“是的。所以得从现在起开始扔掉极端化的思维方式。这样会让你重新看待生活,重新看待学习,重新看到希望的阳光。”我肯定了他的领悟,“你知道,肥皂泡不能想吹多大就吹多大。所以,我们的人生不是吹肥皂泡。你说肥皂泡破灭了,这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找到了现实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