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维桢被软禁了。这个情形虽在瑜德妃的意料之内,却仍是让她感到惊惶。不管做了多么糟糕的心理准备,毕竟心中总还是存着一丝希望。如今这情形不是最糟糕的,但希望却也没了。
苏缜得到袁维桢的消息后,命自己宫中的膳房准备了两式轻淡的点心,让安良拎着食盒,直奔了瑶华宫。
瑶华宫琼楼玉宇依旧,只不过细细看来仿佛多了丝冷清和凝重。宫女太监都自顾自地干活、行路,看见苏缜行礼问安,脸上的表情却都显得有点木然。杨宁正站在廊庑下看着太监清扫院子,懒散地倚着廊柱,不似以往那般站立如松,总端着总管太监身份的样子。
苏缜看了他两眼,见他正在出神,便绕开了路。安良小声地清了清嗓子,想提醒自己干爹一下,却被苏缜横了一眼,不敢再吱声了。
瑶华宫正殿大门紧闭,门口站着个小宫女,看见苏缜忙屈膝一礼,“殿下金安。”说完回身轻叩门板,然后推开半扇入内对殿内的宫女低声道:“娘娘睡下了吗?殿下过来了。”
“这……”殿内的宫女显得有点为难,压得极低的声音说:“不知道,我也不敢去看,万一吵到娘娘怎么办?”
苏缜垂眸想了想,迈过门槛走了进去,问道:“柳玫姑姑不在?”
两个小宫女怯怯地点了点头,“回殿下,柳枚姑姑最近腿疾犯了,娘娘让姑姑休养着,所以最近姑姑一直没来伺候。”
苏缜听罢摆了摆手让她们下去,拿过安良手里的食盒,自己走了进去。
寝室门半掩着,苏缜推开门看了一眼,见瑜德妃正侧躺在床上,床幔还搭在钩上,身上盖着薄毯,是小憩的模样。
苏缜把食盒放在屋外茶桌上,脚步轻轻地进去,慢慢地坐在了床边的脚凳上,倚着床沿,一言不发地看着自己的母亲。
瑜德妃阖着眼,呼吸的有点乱,那一向光润的脸庞好像在短短的时间里衰败了不少,眼角眉头都有了细纹。此刻她正睡着,但眉头仍是没有舒展,嘴唇也紧紧的抿着,似乎梦中也是无限忧烦的样子。
苏缜听安良说过,瑜德妃最近寝食皆是不安,晚上常常梦魇惊醒,人也越发的多疑。现在看着她的模样,果然是把自己折腾的不轻。
他已经有些日子没有来看瑜德妃了,而瑜德妃也没有像从前那样,隔三差五地便叫苏缜来瑶华宫吃饭。两人似乎都知道是为什么,却谁也不曾对谁提起。
真是一段孽债。
所有人都可以去揣测瑜德妃,嚼那些八卦留言,嘲笑她当年的不智,鄙夷她的心狠,看她今天的笑话,但这世上唯有他苏缜不能。瑜德妃所做一切是为她自己,为袁家,却也是为了他。她在当初那短暂的片刻做了决定,便也是替他苏缜做了决定。做了一个要去争夺那把龙椅的决定。
其实,他的三哥、四哥,生活的不也一样很好吗?为什么生在皇家就一定要为那把龙椅奋斗?如果瑜德妃当初没有杀掉女婴,这十五年他的日子会如何?
他会有一个妹妹,与她长得一样的妹妹。他想,他们两人会一起学步一起学说话,一起玩一起闹,互相欺负又互相倚赖。
长大了,他还可以像所有的哥哥那样,横眉冷对着想要娶她妹妹的家伙,帮他考验出一个如意郎君。
他们会一起来向母妃请安,家人同坐一桌,说说笑笑,不会像只有他和母妃那样的冷清,也不会有这十几年不能提,又不能忘的隔阂。
那是很温暖的假设,可惜却也只是假设。本该喜悦的变做了惊恐,本该圆满的变成了缺憾,温情也成了今天的疏离。苏缜看着瑜德妃无法舒展的睡颜,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也不知道是种什么感情。
这条路也许是错的,可他也只能这样走下去。不能退,也停不下来,从一出生就决定了。
苏缜起身替瑜德妃拉了拉身上的毯子,默默地离开,将门轻轻关好。
西京秋意浓,这两天尤其冷的厉害,娇贵的小姐太太的屋里早早地就拢了炭火炉子,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了。
“看这天又阴又冷的,怕是要下雪了呢。主子,奴婢让人把炭火点上吧?”红蕊把茶盘放在桌上,搓了搓手说。
崔晏晏正坐在床上,整着那身为万寿节宴做的衣裙,听见红蕊说话便抬起头来,笑道:“我还没觉得冷,你若是冷了就在自己屋里点上吧,不用非守着规矩等我先点。”
红蕊吸了吸鼻子,忙感激地道了谢,又说:“奴婢真羡慕主子身体这么好。这也是奴婢的福气呢。”
“以前让你学功夫你不学,这时候羡慕又有什么用。”崔晏晏揶揄道,说完又自嘲地说:“学了功夫又有什么用,只落个不怕冷,可殿下府中又不缺炭火。早知不如学一些女红烹饪,伺候夫君的时候也不至于捉襟见肘了。”
“主子现在烹饪已经很好了。”红蕊这样说着,心中又暗暗地替崔晏晏抱着不平。苏绎在禹州三年,崔晏晏问遍了府中的老人他爱吃什么,爱喝什么,然后下工夫一样样的都学了下来。
现在苏绎回来了,他却也从来不问,那些变着花样的时令汤羹,那些摆在他案头清甜小点,那些温心暖胃的清茶都是谁做的,他随手可得的,却倾注了崔晏晏多少的心血。
崔晏晏自己何尝不失落,可她觉得自己与苏绎是一辈子的夫妻,只要她做的足够好,总有一天苏绎能回头看到她的。他会只记住她做的汤的味道,会只爱喝她泡的茶。
苏绎对她的感情从来不浓烈,那她便也可以藏起自己的炽热,她不敢奢求其它,只要他能牵着她的手,与她从少年相伴一直走到白头,就好。
“帮我换上这衣裙吧。”崔晏晏站起身来,对红蕊道。
“上次不是试过了吗?”
“我想起要给殿下看一看。明天就是宴会,若是万一有什么不妥的,现在改换别的衣裳也来得及。”
红蕊点点头,上前把崔晏晏身上的外衣扣解开,将外衣褪下,又拿起铺在床上的那件蜜桔色短袄,说道:“殿下会喜欢的。”可红蕊却在心里觉得,苏绎,根本就不会在乎。
苏绎此刻正在书房里坐着,房里冷冷清清,下手的座位上没有顾一白,也没有张禾。他看着张禾惯常坐的椅子,有点出神。
“殿下……?”房中间半跪的一个暗卫抬起头来,轻声地叫了苏绎一声。
“哦。”苏绎这才回过神来,调整了个姿势,“刚才说的可都记住了?”
“是,属下都记住了。”
苏绎点点头,“那就去吧。”
暗卫应了一声诺,起身往外走,还没到门口却又被苏绎叫住,“明日还要分出几个人来。”他顿了顿,垂眸沉吟片刻,“去盯着尹府。”
“太傅尹翕的府邸?”
“嗯。东苑。”
暗卫走了,苏绎独自一人沉默的坐着,脑子里都是张禾的样子。有以前的,有现在的。
当年他第一次看见张禾,还是在宫中御书房。他早就听说自己的老师尹翕有这样一个儿子,天聪慧黠,颇负盛誉,但那时他没见过,也没在意过。
苏绎也是个自视甚高之人,天下文人相轻,纵使他身为皇族贵胄,却也难免沾着这样的一种心理。他觉得张禾那时的盛名,只是占了年纪小的便宜罢了。
直到那年恩科放榜,张禾以十三岁总角之龄上榜,着实地震惊了景国一干读书人之后,苏绎才对他起了点好奇之心。
那天是景帝宣诏,尹翕带着只有十三岁的张禾进了宫。景帝为醒示教育自己的儿子,便也将他们都叫了去。
张禾跟着尹翕进到御书房,撩袍跪拜,三呼万岁,得赦起身后便垂臂立于一旁,恭谨中淡淡自矜,毫无怯意。苏绎偷眼瞧着那个唇红齿白少年,见他面庞身形尚且稚嫩,举手投足间却已有翩翩公子之风,不禁觉得有趣。
张禾彼时也抬起眼看了看,见苏绎看着自己,便把目光移到了一旁。不消一会儿,那双黑曜石般晶亮得眸子又转了回来,见苏绎还在看他,便又躲开了。待到第三次,苏绎终于忍不住偷偷地笑了。
这一笑,张禾便也笑了。
尹翕与景帝说着话,正在替张禾力辞那个进士头衔。景帝在褒奖尹翕君子之风,教子有方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那几个皇子,让他们做学问当以张禾为榜样楷模才是。
那之后,苏绎出宫去了一趟尹翕的府中,再见到了张禾。张禾看见他的第一句话不是请安,却是对他说:“殿下,我这里只有苦丁茶。”
苏绎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喜欢上苦丁的,因为张禾从来不招待他别的茶,他慢慢地便也能从那清苦的味道里,咂出了一丝甘甜来。
因为尹翕的力辞不受,张禾没能成为前无古人的年纪最小的进士。苏绎后来问他觉不觉得遗憾,他却说:“御书房得遇知己良兄,已是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