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透老师,是提高听课质量的关键
作为一名学生,除了一天8小时的睡眠外,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课堂上,上课听讲成了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预习、复习、作业等环节都是围绕着上课展开的。听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在课堂上,我们却经常会看到以下不和谐的一幕:
老师讲课时,有的同学不断地点头,听得津津有味,可有的同学却摇头挠耳,做小动作;有的同学不断回应老师的提问,可有的同学却眼光呆滞,昏昏欲睡……
同在一个课堂,究竟是什么造成这种迥异的学习状态呢?
学生在课堂上要保持不走神,就要努力读透老师,这是提高上课质量的关键。读透老师,就是对老师的话进行思考,琢磨出老师话语之外更多的话,丰富知识量,提高课堂学习的兴趣。
相对于老师的知识量来说,课堂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在45分钟里,他们不能把所想到的话全部表达出来,而是精选出最核心、最重要的来讲。这些话表达的只是知识的核心部分,甚至有时候只是一个结论、一个观点。只有读出这些话外的话,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块。优秀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区别就在于,从老师的一句话中,优秀学生能听到话外的话,而一般学生只满足于听到结论、记住结论、题目会做。
在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抱着“老师讲什么,我就听什么”这样的观念。比如老师说:伽利略参加礼拜时,看到教堂里的摆灯在风的吹拂下摆动,由此发明了摆钟。如果学生只记住了这个现象和结论,没有去思考伽利略是怎么由吊灯的摆动想到发明摆钟的这一问题,这个知识对自己就没有多大用处了。
如果长此以往,对知识缺乏思考,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课堂上听老师分析得头头是道,觉得什么都听懂了,可是一旦自己做题时,又感到无从下手;还有的学生题目当时会做,过两天又不会做了;有的学生小测验考得不错,但到大的综合考试就不行了。
要知道,无论一个学生的天赋有多高,若缺少老师的专业指导,成绩也不会很好。每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很重视从老师的指导中学习思考和推理过程,他们都是读透老师的榜样。
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努力地思考老师的语言,努力去推测老师的言外之意,自己就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掌握的知识也就更牢固。
二、这样“读”老师最透彻
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而在课堂上,除了老师留给的少量练习与思考的时间外,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听”,这就需要我们在听的时候,刻意去“读”老师,读出老师的思想。在“读”老师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让我们无从下手,难以处理。
问题一:课前已经知道的知识,就可以不听了吗?
有些同学由于预习做得好,课上大部分知识都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听起课来比较轻松。此时,有些同学就觉得老师讲的东西听不听都无所谓了,开始分心去做别的事情,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课堂时间有限,老师所讲的知识是连贯的,如果觉得自己懂了这部分知识而分心去学别的,等到老师讲到别的知识块时,自己没有发觉,也就错过了。况且,条件不允许老师为你一个人再讲一遍。
另外,就算自己认为新知识掌握得很好了,但由于知识面的局限,实际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也并不理想。由于知识面较广,经验也更丰富,老师对整篇文章的把握会更好,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深刻。若在充分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再认真听老师分析一遍,自己的收获会更大,甚至还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对于知识的记忆、迁移和应用帮助很大。
所以,无论你准备得是否充分,无论你成绩好坏,听课都需要你的专注投入,一丝不苟。
问题二:自己不喜欢的老师,他的课就可以不听了吗?
有些人因为某一位老师长得不好看,脾气比较暴躁,或者曾经批评过自己,所以总是看老师不顺眼,甚至讨厌他,连带着也不愿意听他讲课。
考试考查的是所学科目的全部,学校不会因为你不喜欢某个老师而为你搞特殊,对你网开一面,不计这个科目的成绩。况且,学校的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所开设的,落下任何一科,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我们要坚决杜绝因不喜欢某一位老师而不听课。如果出现这种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强调学习的目标,认识到这些学科的重要性。比如,如果不能学好这门学科,你将拿不到毕业证;或者是没法进入你想要去的大学,甚至可能连大学的门槛都进不去;或者这样也许会让身边那些爱你的人失望。总之,随时提醒自己听课的目标,让它明确而强烈,这样能促使自己喜爱学习。
问题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思考,时间够吗?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思考,时间会不会来不及呢?有这种忧虑是正常的,但因为有这种担忧而放弃课堂上的思考,则是过虑了。
老师在讲课时,只能用语言、板书、表情、手势等来教授内容。相对于这些表达来说,我们的思维会快很多。而且,靠背教案的老师并不是好老师,虽然老师在课下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但仍然还需要大量的临场发挥。在讲完一句话后,讲下一句话之前,也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个时间里,我们可以想到的内容要多于这句话,甚至想得很远。
有经验的老师在讲授重、难点时,还会特意放慢语速或者停顿一下,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这时,我们完全有理由思考得更深刻。
总之,时间是有的,但需要我们去“挤”。如果在课堂上懒懒散散、放任自流,就会感觉不到这些时间的存在,只能白白地浪费掉。
问题四: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怎么办?
课堂上,有些同学通常不能迅速理解老师的话,总是在老师讲到下一句话了,还在慢慢琢磨着上一句话,等到想通时,老师已经讲到很远了,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
当老师提到某一概念或某一知识,如果不能马上在大脑中迅速准确地调出相应的概念或知识,就会出现理解不了的现象,这主要是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熟练造成的。这时,要提醒自己课后迅速挤出时间,进行有计划地复习,要能迅速准确地复述出基础知识。
当然,有时跟不上讲课进度,与有些同学反应较慢有关。不过这些同学也不要泄气,钱是越用越少,而大脑则越用越灵活。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大脑转得快一些,如果大脑每秒钟能转100圈,绝不能让它只转到99圈,要争取转到101圈,千万不能磨磨蹭蹭。刻意锻炼,会使我们的大脑更好用,反应得更快。
问题五:可以向老师表示质疑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通常老师是智慧的象征,但作为普通人,他也有出错的可能,比如可能因为表达习惯问题而出现歧义,还有可能记错或者将知识弄混,甚至由于思考得不周全、不深入而对某些问题持错误的观点。所以,作为学生,也不能太过于迷信老师。
如果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发现老师有了明显的错误,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听课时懂得向老师质疑,才更有利于学得真知。
这并不是说,让所有的学生都变成一个专门挑刺的人。而是说,要试着学习做一个“不轻信”的人,无论是学习,还是以后做事,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质疑,都是一个人必须的素质。
对于错误,老师是很乐意改正的。毕竟,教书育人是他们的职责,若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误人子弟”,他们会很难过。所以,学生们大可不必担心指出老师的错误而遭到讨厌。相反,有些老师还特别喜欢质疑他的学生,毕竟,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提出疑问。老师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学生爱思考、勤思考。
有时候,有些老师会故意在课堂上出错,让学生指出来,然后再纠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活跃课堂氛围。但有些老师并不乐意学生当堂指出他的错误,认为那是刁难他,使他难堪,下不了台。在质疑这些老师时,要注意场合和方式,比如可在上课的间隙,举手把老师叫到身边,悄悄地向老师提问,或者课下找到老师,提出你的疑惑与见解,这样,师生关系会更融洽。
评估与发展
表2-2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评估自己处于哪个级别。如果你想达到优秀级别,最好先找准自己现在的级别,与下一级别的要求仔细对照,结合上文的建议找到改进的方法,及早实施。
表2-2
自测对照描述及格 良好 优秀
· 课堂上注意力较集中,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 适应老师的讲课进度,不会出现思维滞后现象
· 能听懂老师讲课,并能发现自身知识缺欠
· 偶尔怀疑老师的说法,但通常不能确定自己的对错
·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积极进行思考
·跟紧老师讲课进度,准确理解老师讲课内容
·听懂老师讲课,能回忆出相应的知识点
·对于老师的怀疑,能自行推理,确定答案
·课堂上聚精会神,积极思考,并有意识记忆知识
·超前于老师讲课进度,能预知老师下一句话所讲内容
·对老师的每一句话,能迅速想出很多相关的知识
·敢于质疑老师,并同老师展开积极讨论
自我
评估
整改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