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交往和沟通的工具。师生沟通的艺术实际上也就是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艺术。为了适应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景和学生的各种差异,班主任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而班主任主要通过教学语言来反映这门艺术,所以班主任必须具有一定的口才。班主任的教学语言是自身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体现教学功能的渠道之一,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高低的重要因素,是构成班主任威望与声誉的必要条件。教学语言应当是“一江春水”,不仅可以浮船载舟,还应蕴含着丰富的能源,用物理学的术语讲,叫做既有动能又有势能,见之于外的为“动能”,含之于内的为“势能”,即要有丰富的内涵。因此,教学语言功能的开发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班主任的教学中,要注意使用教学语言,把握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一、教学语言的特点
(一)准确性这是教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低标准。它的基础是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这一点在理科的教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这就要求班主任对概念的引入、公式法则的推导必须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言简意赅,而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如有的班主任将“或”与“且”混为一谈,将“都不是”与“不都是”颠倒使用,将零指数幂定义中的“实”字丢掉,把正方形说成“又正又方的圆”。诸如这些不准确的语言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一个准确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严重的混乱。文科的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有的班主任提问时,问点模糊,“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使回答问题的角度模棱两可,是结构安排方面还是表达中心方面的作用,不甚明确;有的班主任提问时有悖于学生对课文整体的认识,如“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从逻辑上分析,便含有“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不好”,把部分误解为整体,割裂了文章的整体美。
(二)生动性、形象性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拨动他们的心弦,振奋他们的精神,使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又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一位语言学家这样说过:“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可以给人一种快感,干瘪的语言只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压抑。”在教学的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些受学生欢迎的、有威望的班主任,他们的语言一定是生动形象的,也就是说一定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听这样的班主任讲课,学生一定会有一种乐此不疲的感觉,学习这门学科时他一定会手不释卷。
(三)逻辑性
班主任的语言要有很强的逻辑性,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每一学科的知识处处充满辩证法,特别是理科教学中,要求班主任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叙述严密、论据充分,要有鲜明的系统性、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学生从班主任逻辑性强的语言中对知识有一个清晰、透彻、深入的了解,那种啰嗦、自相矛盾、词不达意的语言要坚决摈弃。
班主任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对象来调节自己的语言节奏和语调,使声音抑扬顿挫、快慢适中、富有节奏感。节奏太快,会使学生来不及反应,信息难以接受,思维混乱;节奏太慢,又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干扰信息的接受。声音太高,反复刺激学生,会使学生产生烦躁情绪,影响接受质量;声音太低,如催眠曲,学生听起来吃力,兴奋中心难以形成,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时常用的口语技巧
为了适应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境和学生的各种差异,班主任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的技巧。下面介绍几种班主任可选用的常用口语技巧。
(一)幽默
恩格斯认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可见,幽默其实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中的重要积极因素。一些调查证明,在学生列举的他们所喜欢的班主任的特征中,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者,喜欢听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们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顺畅了。
一位教师被派去担任一个“乱班”的班主任。当他第一次走进这个班级的教室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情景:教室的课桌椅被搬成了几“摊子”,每一“摊子”的边上都有几位学生在挥舞着扑克,鏖战得难分难解。看到新班主任进来,他们才恋恋不舍地停止游戏。教师让大家把桌椅整理完毕,站在了讲台前。这时,全班学生都神色紧张、手足无措地坐着不吱声,等待着教师的严厉批评。可是,这位教师微笑了一下,他的第一段话却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作为新来的班主任,我第一幕见到的就是你们那种学习‘五十四号文件’的积极性,那么好,我现在也想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
面对学生略为放松、又感到诧异的神情,教师接着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一副扑克牌要分4种花色、每种花色13张、一共54张?牌中有K、Q、J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又代表的是谁呢?”
学生们的脸上产生了热切求知的表情。这时,教师就简单地介绍了扑克牌的由来、四种花色的象征、有关人物在历史上是谁等知识。此时,学生已对这位新来的班主任产生了知识渊博、语言风趣的良好印象。
教师感到教育时机已到,便说:“大家想想,小小一副扑克牌中就蕴藏着这么多知识,可见,知识在任何地方都有用武之地。那么,大家是否愿意从今天起,跟着老师一起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呢?”回答教师的是一片热烈的掌声,一次成功的沟通靠着老师的幽默感和丰富的知识完成了。
一位生性耿直的学生被邻座的学生招惹,气得一时火起,扯开嗓子在课堂上大喊大叫起来,班主任发现后并没有马上训斥,而是走到他跟前,用手轻轻地拍拍他的后脑勺,略带笑意地说:“你的嗓子真不错啊!”然后再以目示意他的邻座,意谓他也有过错。这样,两个学生马上就不好意思地安静下来了。
幽默有时也用来补救班主任在师生沟通中产生的一些失误。
一次,一位班主任由于了解情况不够,错误地批评了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当场辩解,班主任立即觉察到了自己的失误。面对较为紧张的气氛,这位班主任冷静下来,说:“经调查,我们认为对某同学的指控不能成立,经本人慎重研究后决定:接受该同学的上诉,撤销原判,为某同学彻底平反昭雪。”然后,这位班主任把目光转向其他同学,认真而诚恳地说:“今天我批评了某同学是因为自己了解情况不够,错怪了他。为此,我向某同学表示歉意。”这位班主任通过使用法律公文体式的夸张语言营造了幽默的氛围,避免了困窘场面的出现,从而能顺利过渡到和谐的师生沟通情境。
幽默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当然还远不止上述几种。班主任在运用幽默语言时,必须要把幽默和低俗、油滑、刻薄、讽刺等语言区分清楚,而且还须注意场合等因素。
(二)委婉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师生沟通中,班主任的有些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因碍于情感而觉得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效果一般就不太好。如果你把话语磨去些“棱角”,变得软化一些,使对方在听话时仍感到自己是被人尊重的,他也许既能从理智上、情感上接受你的意见,这就是委婉的妙用。
被誉为“当代牧马人”的曲啸一次到某市监狱为年轻犯人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认罪服法,教育改造》。报告之前,曲啸了解到这些犯人大多有一种抵制心理,认为无论是谁的报告,无非是“大道理+小道理+训斥”。为了消除或减弱这种心理,曲啸绞尽脑汁进行准备。报告一开始,曲啸称呼大家的是:“触犯了国家法律的年轻的朋友们……”这个称呼立即引起了全体罪犯的强烈共鸣,有的当时就掉下了激动的眼泪。曲啸的这种语言可谓是“委婉称呼”的妙用:即不能称“同志”,又不便直接称你“……罪犯”,这种委婉的称呼既明确了对方的身份,又起到了缩短双方心理距离的作用。
在向学生表达一些否定性的意见时,如果班主任能使用委婉的技巧,就会使学生更容易愉快地接受。这里列举几种具体做法:(1)使用一些语气词。用“吗、吧、啊、嘛”等语气词,可以使人感到你的说话口气不那么生硬。试比较:“你不要强调理由!”与“你不可强调理由嘛!”“快对教师说实话!”“快对教师说实话吧!”(2)灵活使用否定词。例如,把“我认为你这种说法绝对错了”改为“我不认为你这种说法是对的”;把“我觉得这样不好”改为“我并不觉得这样好”,就能把同样的意思表达得不那么咄咄逼人。(3)以问代答。一位班主任在听取班委有关春游活动的组织计划汇报时插话问:“为什么每个同学的经费预算这么高呢?能否再节约一点呢?”这种以询问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就显得比较温和而不强加于人。
使用委婉词语的技巧,一方面要选取对方最易接受的角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对象的特点,因为不同年龄、素质的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推断能力是不同的。
(三)含蓄
师生沟通中有时因某种原因不便把某一信息表达得太清晰直露,而要靠对方从自己的话语中揣摸、体会出里面所蕴含着的真正意思,这种“只需意会,不必言传”的手段可称为含蓄。含蓄是班主任高雅、有修养的表现,也经常表示出一种对学生的尊重。学生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班主任使用含蓄语的频率也会越高。
含蓄在师生沟通中经常起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典表观点
一位大学生向心理学教师咨询,说他和一位女同学感情很好,可其他同学都说那位女生虽然品学兼优但相貌平平,配不上他。为此,他心里非常矛盾。教师觉得这类事很难明确地表示意思,因此,只是问那位学生:“你知道这句名言吗:‘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学生玩味着教师的这句话,心里似乎有了主意。
2.巧避锋芒
师生之间在某些非原则问题上有不同看法,班主任可以用外交辞令式的含蓄语言加以暂时的回避,让学生留有保持自己意见的余地;或者可以避免公开发表班主任目前并不想发表的意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一位班主任在全班学生面前介绍一位因犯错误逃学而刚来报到的同学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某学生终于在今天回到了自己的班级……”这种说法既不伤学生的面子,也没有被全班学生误解为包庇行为,甚至还包含着一些对犯错误学生的欢迎之意。
3.暗示批评
有时含蓄的话语是为了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从侧面敲击一下,使其注意,但不太伤害他们的面子。有几位学生在其他任课教师的课上捣蛋,课后,班主任找了他们来谈话。班主任只是说:“班级打算开一次‘尊师演讲会’,就请你们几位准备好上台演讲,作精彩的表演。”几位学生一听都脸红了,感到难为情,最后主动向班主任认了错。
4.美化语言
师生沟通中如必须讨论到一些青少年不宜直接谈论的内容时,班主任可用含蓄的语言让谈话不失于粗俗和有害。例如,用“天才仓库”代替“精子库”的说法,用“失过足”来代替“坐过牢”等等。使用含蓄的语言当然先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力。
(四)反语
中国古话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太极拳理论讲究的是“欲进先退、欲前先后”。在师生沟通中,班主任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口头说出的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图恰恰相反,却反而能成功。这就是反语的妙处所在。
反语可利用来提高批评人的效果。《晏子春秋》中有晏子用反语来说服齐景公不杀烛邹的故事。下面这位班主任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班上有不少男生最近开始迷上了抽烟,深谙教育心理的班主任知道这是许多男生在发育期间追求“成人化”的表现,横加指责只会造成师生对立。因此,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并不点吸烟学生的名,只是说了这样一席话:“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吸烟的好处。”一句妙语开场,如石击水,反响鲜明。班主任讲道:“第一大好处是吸烟引起咳嗽,夜半尤剧,可以吓退小偷;第二大好处是咳嗽导致驼背,可以节省布料……”这种诙谐的反语暗示了吸烟的害处,使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和理解了班主任的用意。
在说服学生时,用反语来归谬,然后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荒唐可笑的结论来,也很有效果。一位学生迷上了“轮回报应说”,坚持吃素,并说:“谁杀了什么动物来世就变什么,杀了牛就变牛……”班主任同样推理下去:“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去杀人?”
(五)模糊
在师生沟通中,有时会因某种原因不便或不愿把自己的一些意见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时,班主任就可以采用模糊的口语技巧,把输出的信息“模糊化”。
模糊的说法有时是为了使沟通留有余地。当班主任对学生的一些事情的真相未了解清楚,特别对突发事件的结局尚不明朗时,运用模糊语能给班主任留下主动性和灵活性。例如,有学生反映班上一对男女学生像是在“早恋”,班主任在没有彻底弄清情况前,没有急于作出反应,只是对反映的学生说:“我也注意到了一些现象,不知是否真是这样。请你不要再谈论此事,不管怎样,我会按照我一贯的原则来处理好的。”班主任表面上的轻描淡写和模糊理解,避免了把事态再扩大,有利于今后谨慎、正确地处理此事。
模糊有时也是为了照顾对方的自尊,尤其是批评性的语言。例如,班主任在班会上讲评学生问题时,一般都这么说:“绝大多数学生是好的,少数学生还存在问题,个别学生特别差。”一方面保护了存在问题学生的自尊,同时又对他们起提醒、敲打作用。
模糊有时是为了避开某些敏感的问题。有学生问班主任:“你觉得教我们班级的任课教师中谁课上得最好?”班主任回答是:“各有各人的特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