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成功班主任素养修炼
42927500000009

第9章 语言(2)

值得注意的是,模糊不等于糊涂。糊涂者思路杂乱、逻辑不清,而使用模糊语言者思路是清晰的、目的是明确的、语言本身也符合语法逻辑。在大多数情况下,沟通口语需要明确,模糊表达只是在一定情境下的权宜之计。

(六)沉默

在师生沟通中,班主任有意识地适当保持沉默,也是一种重要的口语技巧。

在师生面对面的交谈中,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班主任的沉默能起到一种提醒、集中学生注意力,迫使他们认真参与谈话的作用。

在带有说服学生性质的谈话中,班主任的适时沉默会体现出一种自信心和力量感。因为沉默能迫使对方说话,而缺乏自信、心虚的人往往害怕沉默,要靠喋喋不休的讲话来掩饰内心的忐忑不安。

班主任有意识的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批评办法。沉默时表情要严肃、眼神要专注,使学生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感觉到班主任的不满和责备,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并在自我反省中检查领悟自己的不足或过错,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运用这种方式要把握时间的长短,适可而止。

当然,班主任跟一些经常沟通的学生,如班干部等,沉默中互相传递眼神已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地步。因此,这种无需多言的沟通方式能大大提高师生沟通的效率。

加拿大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等曾在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中认为,许多教师都患有一种“唠叨病”,而越是资深的教师还越感觉不到这种病症。其主要症状是喜欢事无巨细、不分场合地指责学生。因此,反省一下自己讲话的数量、质量的“效率比”,确实是教师一项经常该做的“思想体操”。

班主任的体态语

有人说,我们永远无法从印在纸上的演说词来认识一个演说家是为什么成功的。有时印在纸上的演说词可能是平淡无奇的,但当时确实得到很大的成功,他的演说并不全是他口中说出的语言,实际上包括他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整个体态,包括他说话时的声调、手势和面部表情等。这一特点在班主任工作及其他科任教师的教学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同一堂课、同样的内容,有的教师讲课学生喜欢,有的教师讲课学生睡觉,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体态语言艺术运用上。因此,我们要对班主任的体态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影响班主任体态语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班主任对自我形象的认识

班主任对自我形象的认识即班主任怎样看待自己的整个身心状况:自己是能干的还是无能的,腼腆的还是大方的,温和的还是严厉的,负责的还是轻率的,富有吸引力的还是让人讨厌的,自信的还是羞怯的……其中也包括对自己外在形象的一些评判。有人曾用“身体观念”这一词来说明这一概念,他们认为,“身体观念”是人对自己身体的吸引力和能力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通过人与别人的相互作用,在特定的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经历中发展起来的。班主任对自我形象充满自信,形成了积极的评价,他们的体态语才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散发出巨大的魅力,从而对学生产生无法阻挡的影响力。

(二)适当的学习和训练

一些调查表明,那些在学生时代曾学习过戏剧表演、舞蹈和体操等项目的人当了班主任后,大多数人不但性格开朗,而且体态语也较为丰富,更易形成对学生的亲和力。

现代教育科学的研究也表明,目前,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不但在传统的幼儿师范教育中,而且在对所有层次的教师教育中开始重视教师体态语的研究和训练,还出版了一些专著。我国最近几年也发现有这方面的研究和著作。可见,对未来的班主任来说,“有声有色”地教学、沟通将是一项必备能力。

二、班主任体态语运用艺术举要

(一)眼神

1.积极的注视

班主任对学生的积极注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严肃注视:这种注视的眼神集中在对方脸上以双眼为底线、上顶角为前额的三角部位,视线一般要直,不能眼珠乱转,面部表情要严肃认真,目光要带有锐利感而不僵直。要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时,严肃注视可能让学生心灵震撼,吐露真情。

关注注视:这种注视的眼神集中在对方脸上以两眼为底线、嘴为下顶角的倒三角部位,目光以亲切、柔和、自然为主,表情不能过于严肃或过于随便,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受注意或得到鼓励、接受良性暗示等,从而让学生能积极地思维和认真地与班主任沟通。

亲密注视:这种注视的眼神集中在以对方两眼为底线、下顶角为胸部的倒三角形部位。班主任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除了以批评为目的以外,一般都可以使用这类注视,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关心、体贴,产生巨大的温暖效应。

2.消极的注视

班主任应尽量避免使用的消极眼神按程度排列,大致有以下几种:

呆视——毫无表情地面对学生,使学生觉得教师根本不关心自己。

垂视——眼睑低垂、目光指向地面,使学生感到教师“拒人以千里之外”,无意与自己沟通。

漠视——冷淡、冷漠地注视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瞧不起自己,产生自卑感。

侧视——侧目视之,又称“斜视”,“斜睨”,这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有鄙视和轻蔑的意味。

盯视——目光不流转,甚至伴随瞪眼、不眨眼睛。在带有一定威慑力的同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安和困惑。

怒视——在瞪大眼睛盯视的同时伴有眉毛竖起、牙齿咬紧等愤怒表情,如再步步靠近学生、又可称为“逼视”。这种眼神会引起学生巨大的恐惧,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伤害,同时,可能引起学生严重的对立情绪,甚至发生冲突。

(二)面部表情

1.表示关注、饶有兴趣的面部表情

基本状态:眉毛微微上扬、双眼略张大,常伴口部微张、嘴角上翘呈微微笑意。

良好师生沟通的基本前提在于班主任对学生及其活动的关心和重视。这种面部表情能表达这种关心和重视,并含有鼓励的成分在内。

2.表示询问及疑问的面部表情

基本状态:询问的表情是眉毛上扬、眼睛略睁大、嘴微微张开,与表示关注的表情相似,但只是去掉了微笑而代之以疑惑的嘴形。这种表情一般用于与学生谈话时询问某些情况,鼓励学生说出真相,但这类询问常常是教师已明白或猜中了问题的结果,只不过是有意激发学生思考和倾诉而已。

疑问和询问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班主任的问话实际带有怀疑的成分在内,有时还含有不满的意味。所以,疑问的面部表情往往以眉头微皱,微带否定性的声调为特征。

试用以上两种不同的面部表情说这句话:“今天的语法搞懂了没有?”就可以体会出两种问法的不同。

3.表示满意和赞扬的面部表情

基本状态:眼睛略闭,嘴角上翘浮出微笑,明显地赞扬时还伴有点头动作。这是一种带有评价意味的面部表情,用于对学生良好行为的评价。这种表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对学生具有同样的鼓励效果。

4.表示亲切、友善的面部表情

基本状态:双目微眯,嘴角微翘,面露微笑。这种亲切和善的表情是与学生建立并保持心灵的接触的前提条件,是进入学生情感世界的“通行证”,也应该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表情常态。由于传统教育和中国文化的历史特性等原因,中国的许多教师潜意识中一直保持着“师道尊严”的观念,以得到学生“敬畏”就作为满足。所以,要真正呈现给学生亲密友善的表情,并从观念的真正改变着手。

5.表示严肃认真的面部表情

基本状态:眉毛微皱,双唇较紧地抿在一起,眼睛略略张大。除在讲解一些严肃、庄重的内容时外,班主任主要在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时使用这种表情。

使用这种表情时班主任应注意两点:

第一,这种表情不能成为班主任的表情常态,只能偶尔为一时特殊需要而用。班主任如果终日严肃、难见笑容,学生绝对不会喜欢与其接近,更难谈沟通。

第二,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把严肃认真的表情与亲切友善的表情巧妙结合起来运用。班主任又要能当“严父”,又要会当“慈母”。一般策略是先“严”后“亲”,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合应用。

6.应尽量避免的面部表情。

强烈的愤怒:眉紧皱、眼圆睁、牙关紧咬致使双唇紧抿,有时伴有面色紫红或苍白。这种表情很容易把班主任的理性淹没,无助于解决问题。

明显的蔑视:眼微眯,嘴色下垂,嘴向一边撇去。这种表情会极大地伤害学生,应严禁使用。

羞怯:最明显的表现是脸红,伴有手足无措、语言结巴等动作。新班主任应注意防止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可能损害班主任形象的一些表情,如厌烦、无可奈何、卑琐庸俗等表情也要坚决杜绝。

(三)其他体态语

1.手势语

手势语的运用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只要指出班主任使用几种常用手势语时应注意的问题,班主任一般都可以举一反三,灵活选用。

大拇指的运用:翘起拇指向上是表示肯定、称赞、首屈一指等意义,用时必须和面部表情密切配合,否则有应付或讽刺意味。但切忌用大拇指指向身体外侧并晃动几次的手势,因为这一手势能表达严重的蔑视意味,同时会大大损害班主任本人的形象。

其他手指的运用:食指也许是使用最多的手指,但切忌用食指向学生作斥责性的上下点动。

另外,蔑视性地伸出小指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决不可取。

手掌的运用:单手上抬,指向某学生,可表示介绍、请求发言的意思。双手上抬、掌心向上,除表示起立外,在与学生谈话时可表示自己的诚恳和可信任。亲切温和的招手,恰到好处的带头鼓掌等都是积极的体态语。而讽刺性地鼓倒掌或拍桌面都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双手与手臂的位置:与学生谈话时,班主任如把双手随意相叠在身前或配以适当手势,学生会感到亲切、真诚与愉快。如把双手背到身后,会给学生以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因此,除监考、巡视时班主任可适当背手外,一般不应该出现背手现象。还有,双臂交叉护置于胸前,无论对班主任或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消极性的体态语。

2.空间语言

班主任的空间语言一般由班主任的身体指向、与学生的人际距离、方位角度等几个要素组成。空间语言的一般原理在许多论述人际交往的书中都有较详细的介绍。这里只想简单说明师生沟通中双方面对面交谈时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班主任的身体指向:可分为面对面、肩并肩、V字型等几种类型。面对面的指向通常表示一种让正在进行交流不被打断的愿望,同时交流双方要么亲密、要么严肃、甚至敌对的关系。用肩并肩的指向,坐下互相转头对视,可造成一种“促膝谈心”的良好状况。V字型的指向最为灵活也最可常用,可表达许多种意义。

身体的倾斜度:在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时,班主任的身体适当向学生倾斜可以使谈话变得更融洽。但如果倾斜的角度在75度以上,则可能演变成一种压力,因为这样已侵犯了学生的个人空间,其表达的意思可能是:“我不相信你”或“你最好讲清楚”或“你最好同意。”如果要给学生减轻压力,使他们能较为放松地与你交谈,班主任可后倾斜一点,但不能向后倾斜太多,因为太多的话会给人以对谈话不感兴趣的印象。

学生的人际距离:一般把人际距离分为亲密区(50cm以内)、个人区(50cm~125cm)、社交区(125cm~350cm)、公共区(350cm~750cm)等四个区域。班主任要根据师生间的喜爱程度、不同的情境、学生年龄、性别和个别差异等因素灵活运用。

方位与角度班主任与学生在沟通中各坐什么位子,互相处于什么方位与角度,直接影响到沟通的效率。

以上几种要素须有机配合起来运用,不能机械地理解。

案例1

初秋的一个下午,班主任张老师一踏进教室就感到气氛有点沉闷,虽然值日生一声“起立”声音响亮,但还是有人睡眼惺忪,有人还连打了几个呵欠。张老师转身写下今天的授课题目,教室里开始显得比较寂静。几分钟后,富有经验的张老师略微减慢了一点语速,同时仔细观察了全班同学当时的不同体态。他发现,坐在后排的同学几乎全都弯着腰身,有的看着手表,有的仰头望着天花板,有的看着窗外,有的看别人……坐前几排的同学看起来似乎不错,他们坐姿端正,两脚平放地面,脖子伸得直直的,两眼平视黑板,很久都不眨一下眼睛。可是,此时的张老师已经认识到,后几排的同学东张西望,已显示出他们无心上课,而前几排的同学同样也缺乏上课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呆滞”神态已显示出没仔细听课:专心听讲的人脖子不会直直的,而会歪着脑袋“倾听”,消化、吸收知识、反复思考问题时,眼睛会眨个不停。所以,表面上他们在看着黑板,实际上心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时,张老师突然停顿了几秒钟的讲课,引起学生注意后,他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说:“同学们,俗话说‘春困秋乏’,为了使大家减轻疲劳感,我先给大家说个有趣的小故事。”此话一出,同学们立刻都表现出引颈企盼的姿态。然后,张老师一边说着故事,一边配以生动的表情和手势。一眼望去,全班几十名同学逐渐都开始歪着脑袋“倾听”,听到精彩处,他们的眼睛都会闪着异样的神采;听到热切处,他们更以笑声和点头给以反馈。故事结束了,同学们也都“清醒”了过来,接着刚才高昂的情绪,他们开始沉浸于张老师传授的知识海洋中,课堂里出现了真正理想的学习气氛。

案例2

新来的班主任小秦老师问小磊同学:“这次考试你两门不及格你父母知道了吗?”只见小磊轻描淡写地触摸了一下鼻尖,眼神快速地飘荡后慢慢地吐出话来:“知……道……了。”小秦老师再也没问下去。可是,一个星期后,同学来告诉小秦老师,小磊因为涂改成绩单被父亲发现,今天被狠狠地揍了一顿,甚至不敢来上学!

从以上的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班主任应该学会一点“知人之术”,尽量能够“明察秋毫”,慧眼识“体语”,这样才能在沟通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识别学生体态语的能力也许可以通过班主任工作中经验的积累来获得,但如果能重视这种敏感度的训练,学会一些识别学生体态语的原理和方法,再加上结合工作实践多加揣摩和总结,作为班主任的你可能会更快地成为一名沟通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