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幼儿教育之打怪十八式(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3018600000001

第1章 第一招:心净自然凉

各位读者,早安。在这个专栏里,我本意要写的,是一本关于应对熊孩子的武林秘籍,主要内容是如何把招人烦的熊孩子身上的坏分子一一削减,把他们变成可人疼的小天使。当然,它也同时是一本《如何和孩子朝夕相处新手指南》,适合阅读的地点是饭桌,马桶,和床头。而至于这本一共十八个招式的秘籍顶不顶用的问题,我也不敢拍着胸脯向你保证。至少,在你和孩子漫长的对招过程里,多少能减少点儿走火入魔的风险吧。

言归正传。在你的漫漫人生路上,是不是常有把那些天赐的礼物们(一切年龄比你小的疯狂生物)立马包邮退货的冲动时刻?他们失控的时候你怎么办呢?

如果你嗓门够大,大吼一通来个下马威怎么样?或者假扮土豪买些好吃的贿赂?再不然干脆躲到一边置之不理?哪个办法会奏效呢?你的愤怒,怨恨,放任,或者溺爱会在孩子身上留下点什么呢?根据蝴蝶效应,即使路边烤红薯的老伯的一个无意识行为,也可能给某人的未来带来一场风暴式的改变,何况身为父母或者人师的你呢?

所以,你见招拆招拆对了吗?准备好承担这些未知的神秘后果了吗?再或者,你准备好让他们永无休止的折磨了吗?

幼儿教育也许听起来不过是一份让本科文凭都没有的年轻女孩子就业的好工作,但是却很少有人能认识到它是一份人类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责任。无论一个孩子几岁,是不是和你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你总有能力不知不觉的影响他/她的性格养成。单纯的孩子是一面干净的镜子,总是在反射着世界零零总总给他/她灌输的一切,对于一切路人甲乙丙丁,恐怕都有学会在孩子面前为人处世,行为表现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家长和幼教老师而言,这个责任就更加的沉重。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就如同是一场漫长的打怪游戏,想要升级,必须要消灭通关魔兽,一步一个脚印的收集打怪技巧,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在永无止境的武艺修习中,你的招式决定着这场祖国未来培养大赛的胜败成果。

那么……第一招要从哪里开始呢?

在人的一生中,大约要经过几个成长关键期:而第一个时期最可控,大约在3岁到8岁左右。在这个人类的情感形成的关健时期,大约就是我们修习武艺初步开始的地方。

然而,我们面临的问题也非常的棘手,什么态度才对呢?我们放任的态度让孩子们成为无恶不作的坏蛋了吗?紧追不舍的进行过双语教学,珠心算,钢琴跳舞画画样样精通的孩子们,都如愿以偿成为了大人物吗?

强烈的好奇心支使我做了很多的跟踪家访。通过这些家访,我再一次验证了一个无数人验证过的真理——孩子的日后成长,父母的态度是性格养成的第一重要因变量。

时间果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几乎在每一本幼儿教育丛书里,都在强调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然而很多父母还是没有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他们买了昂贵的玩具,聘请了价格不菲的外教,却以错误的行为方式不断的毁灭着孩子们的三观。

什么是好的环境?干净的环境才是好的环境。装饰一间房子,不在乎是奢华的欧洲风还是纸迷金醉的地中海风情,关键是室内的环境要干净。不能有恶臭的空气,不能有满地的披萨废纸盒,不能有墙壁上信手的涂鸦。

什么是信手涂鸦?拿李圆做个例子,她是个非常活泼的小姑娘,目前仍然是“我最喜欢的小朋友”排行榜的三甲,不仅因为她长得漂亮,而且是因为她特别会说话。每天早上,她都会一直在教室门口等我,看到我就欢天喜地的搂着脖子不放,甜言蜜语滔滔不绝,马屁拍的恰到好处又不着痕迹。每次碰到她,我都会忍不住给她一些格外的零食,或者在绘画课上给她一个相对高的分数。

在圆圆快毕业的时候,我偶尔碰到她的父母在幼儿园门口叮嘱,内容却把我吓了一跳。她的父母问圆圆:“教你说的好听的都记住了吗?你要多亲亲老师,老师才会偏心你,知道吗?”圆圆点点头,很认真的回答,“但是我更喜欢隔壁班的孙老师,苏老师太凶了。”“可是她是你的班主任,你一定要和苏老师说最喜欢她,知不知道?”圆圆点点头一溜烟跑到了班门口。那一天,她仍旧在班门口扑到我身上,仰着笑脸,乐呵呵的说,苏老师,我最喜欢你啦,两颗水晶一样的眼睛眨巴眨巴,完全看不出又说谎的痕迹。我想了想,不过是无伤大雅的撒谎,仍旧抱起来,塞去一个额外的果冻。

李圆妈妈家住的离我家很近,常常碰到她一脸的憔悴。即使看到我也懒得搭话。好多年过去,我开始做一些跟踪家访,于是决定从李圆妈妈开始。“圆圆最近怎么样啦?”我热心的和圆圆妈搭讪。“哎,别提了。”话匣子打开,圆圆妈的苦水倒了一街。那个我心里的超级甜心,已经成长的一笑倾人城了。

倾人城倒是不要紧,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为了价格更高的爱情,李圆和一个男孩子辍学私奔,在一家小店里干了好几个月才被家里发现。

这是让我非常困惑的一件事情。她是怎么避过父母纹身,抽烟,早恋,直到闹得很难回头才被察觉的呢?她真的是个很棒的liar。从学校的谎言开始到欺骗父母,她的谎说的几乎是天衣无缝。

圆圆的妈妈越说越气,眼泪消耗掉了一大包抽纸,我却不知道如何安慰她,那个明媚阳光照到身上的清晨,我感觉到一丝照射到骨头里的寒意。为什么不当时就揭穿圆圆呢?如果她吃到撒谎的苦头,也许就不会这么屡试不爽的欺骗关心她的人。

我不知道圆圆度过青春期会不会变得懂事,但我知道说谎已经成了她生活的惯性。她从此不能摘掉心里的面具,要永远背负说谎的习惯了。一株生长在有毒空气里的植物是不可能永远健康生动的。

你看,原本父母的本意很好,只是单纯的希望孩子得到周围人更多的关注,得到比同龄人更优渥的待遇,得到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爱。可是我们用复杂的眼睛对待孩子纯真的心,不知不觉就污染了孩子。

现在,如果有孩子对我说类似的谎,我总是板起脸来,凶凶的说一句,说谎的孩子鼻子会长长,或者私下里好好教育他/她一番。很多家长说我倚老卖老,不尽人情,可是她们不知道,只有拔出我们心里潜规则的小恶魔,孩子才能在简单的规则里成长为一个正直,纯真的天使,而不是一个让你感到陌生、心碎,两面三刀的混蛋。

所有面对纯真孩子的大人,请你及时的制止孩子言不由衷的赞美吧,也不要为了朋友高兴说出孩子真实舞蹈天才科学家胚子的鬼话来,你是不是真心,相信我,他们看的出来,等到他们有样学样,张口就是谎话,你后悔都来不及。

另一个案例我要说的我同事的孩子乐乐。乐乐是一个让我觉得很遗憾的孩子。这个小男孩本来很聪明,也很有动手能力,在幼儿园的几年和小学的时候,都拿到过一些手工制作的奖项,可是就是太调皮了。他总是能做出点意想不到事情,把同桌的脸用水彩笔涂花,把学校新买的图书上的小人都撕下来做成了小卡片,意外这个词在他身上简直就等同于平常。在45人一个班的孩子堆里,我有时候不得不把他拎出来在墙角坐着。

乐乐的爸爸是我们的同事,他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人,有时候接乐乐回家时看到这幅情景,就难免觉得脸上挂不住,他的性情比较急躁,所以拎起孩子就是几脚,每次都斥责他给他丢了脸。乐乐一把鼻涕一把泪,一个劲告饶:“爸爸,爸爸,我下次再也不丢人了,我一定乖乖的。”

打过几次以后,乐乐的确给我少惹了很多麻烦,作为一个老师来说,这的确让我松了一口气。那时候我还很年轻,总想着班级纪律,上课省力,却很少考虑到孩子的未来发展。虽然我也知道乐乐动手能力很强,有很强烈的创造欲望,但是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这样过了几年,市里办一个手动建模大赛,我想到乐乐,就把报名表给他。可是他却怯生生的说,苏老师,我好久不弄这些了。我觉很惋惜,走出他家的门口,对他曾经的斥责飘过耳边,其实,我不就是扼杀他天才的凶手吗?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社会标准或者自己的面子,总想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大家口中的“乖乖女”“听话宝贝”——当然,于我而言更是为了工作方便,可是,我们却完全忘记了孩子的独一无二的特殊性和价值,孩子倒是符合社会标准了,可是他们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的口头常常说,我们要注重孩子的意见,要保护孩子的天分,可是当你的孩子在公共场合一味的淘气,当你在工作繁忙的时候调皮捣蛋,当你在人群里给你“丢脸”的时候,你还能按捺住你的耐心和脾气,好好观察和爱护你孩子的独特性吗?

在我几十年的教学经验里,我犯过许多这样的错误,我曾经不允许孩子使用左手吃饭,不许他们看到不喜欢的长辈就直接说出他们的想法,不许他们在课堂上大呼小叫。可是在我一直跟随的案例里,我看到我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很有问题的,这些不是孩子们的问题,而是我和家长们被复杂的社会规范熏出来的问题。

我们习惯了不在自由里生活,就会无意识的扼杀孩子们自由发展的天性,我们习惯了在虚伪里适应社会,就会无意识的把孩子们变成伪君子。这些不许和错误之间,教育工作多多少少毁坏了孩子,或者说,孩子的一部分。

所以,打怪第一招,请根除自己心里的恶魔。想要教育好你的孩子,请丢掉你吃的盐比他走的路还多的想法,回归本真的那些善良,用一颗质朴的心,毫无杂念的看待你的孩子,让他们畅所欲言,自由发挥。

记住,作为一个园丁,你的任务是浇水施肥,而不是让植物偏离应有的生长轨迹,把丁香变成玫瑰,把松柏变成郁金香。当你净心看待一切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孩子的行为是非常顺利成章的,完全不做作的,简直诚实的可爱。

诚实,正直,善良,真诚,这些并不是语文课本里干巴巴的词汇,而是我们孩子本来应有的品质,为了让他们拥有这些,我们费再多的力气和精力都是值得的,所以,为了你的孩子,请努力练成这基础的第一招,首先清理掉自己心里发热的念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