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幼儿教育之打怪十八式(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3018600000002

第2章 第二招:打死那该死的想象力

看到我这么说,你八成开始脱鞋准备砸场子了吧。打死想象力?想象力该死?如果以前有人这么和我说,我大约会回一句,你才该死,你们全小区都该死,打死你还差不多。

可是没错,今天要说的,就是怎么正确打死你家熊孩子、邻居小萝莉和一切好奇泛滥小生物的强大好奇心。

在人类成长的漫长征途里,好奇心在幼儿时期达到顶峰。他们几乎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尤其是在对成人试图对他们进行一些教育的时候。同时,他们的问题更是让人应接不暇:当你在讲狼外婆的故事,提醒她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时,他却会提出了小红帽是狼人自己吃掉奶奶的可能性;你让他观察小动物,她却不找到从哪里找来小狗交配的照片要你解释,总之,人生就是这么充满意外,碰到这样的时刻,你很可能会感到猝不及防然后要么呵斥要么随便编造一个谎言把他/她给打发了。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她以后会不会上黄色网站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来的?他破坏了教学秩序别的孩子都思想散满了怎么办?你真的避免了在他/她的问题里再次尴尬的画面了吗?在夜深人静的夜晚,你有没有认真的想过为什么他们会从你的引导中迷失到其他问题里?为什么他们的思维总是漫无边际的扩散开来?

在教育的对招中,如何让他们专注于你的问题,又不要变成唯命是从的傻瓜,是我们今天要练习的主要招式。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儿童答非所问的现象并不鲜见,他们的想象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注意力的发展。凭个人经验,我总结这种思维无边大发射大概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孩子无法控制的将自己的有关联想当做答案又抛回给了提问者。比如说,当你专注在友谊的话题里讲大象向猴子借背心这样的故事后(国内的一些故事书就是这样的无厘头,请直接忽略故事的逻辑硬伤),你问孩子从故事里学到了什么?孩子很可能会反问,大象穿得下猴子的背心吗?

这个问题的确是个独立思维的好问题。可是,他们直接忽略了我们教育的核心目标,我们仍旧没有抓到友谊这个伟大的命题。在现有的可悲故事书系列里,如果不具备非凡的编故事才能,该怎么办呢?

孩子必须学到友谊这个话题,而你也不能直接忽视他/她的问题。所以,你要尽可能的学会提问。你不能直接问他,如果大象想问猴子借背心,猴子会同意吗?而可以把问题改成:大象想问猴子借背心,他会怎么跟猴子说?大象穿上猴子的背心会有什么感受?在儿童相对简单的思维模式里,这样的问题就更容易被引导到我们要讲的核心价值观里。

尽管你是一个有很多工作的成人,但是也许你还是不该随便打开一本故事书,讲一个晚安故事,毫无目的浪费掉和孩子有效相处的宝贵时间。花上十分钟为自己要讲的故事设计一系列有逻辑性的小小问题,教育胜利的果实也许能轻松拿到。只有拥有紧扣故事的目标,形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你才能让孩子的思维不会漫天胡跑。别忘了,在不伤害想象力的前提下,注意力也是影响他/她的重要品质。

第二个儿童想象力游离的原因大约来自自身经验的不足。在一些动画片对现实的的过度开发下,我听到很多关于青蛙如何用满身的激光眼吃掉虫子,猪如何用臭屁赶走敌人,长颈鹿如何自由伸缩自己脖子之类的故事。

我当然不反对孩子们给动物想象出新的技能,更不反对教室的鱼缸里的青蛙能长出一堆激光眼,可是孩子们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想象,主要还是源于他们对生活和环境的陌生感。

也许他们从没有机会去看看真正的猪,没人陪伴到动物园观察长颈鹿,也没有时间去科技馆看看激光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他们的想象力很大程度上来自无知。教育不是依靠口头的讲述或者电视就能够完成的,而往往必须经过真正的亲身体验。这种体验,只能依靠身边的父母或者老师花费时间浇灌而来。

很多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长大以后,他们很容易被知道真相的孩子笑话而伤害自尊心,又或者他们会固执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善于与人交际。我当然不是说这样丰富想象力的特性一定不好,但是这样的孩子确实更容易受到伤害和自闭。所以,当你身边的孩子有一些非常不切实际的想象时,不如带他们去看看真实的世界。现实会很好的帮助你矫正孩子的想象力。

第三个幼儿想象力大爆发的原因基本上来自故意:哗众取宠和想做焦点是很多小孩子的特性。这一类孩子通常会故意挑逗其他孩子的想象力,甚至不惜以破坏整个故事或者整个课堂作为代价。他们很可能已经非常领会你的意图,但是他们仍旧会用明知道错误的想象力去吸引眼球。

这如同一个建筑师在介绍会上煞有介事的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而听众不满意没有给他特写镜头,从而故意宣传他要在这个建筑上发动恐怖袭击去吸引镜头一样。

那要不要把这个特写镜头切给这个表现欲超强的孩子呢?大多数成人的做法是马上接口说:“你是想说……”“你的意思我懂了……”听起来像是贴心的及时回应,实则是试图快速将幼儿的思维拉回预设的轨道,剥夺幼儿发表不同意见或者见解的机会。这种对付会场上不合作的竞争对手的狡猾办法,是暗器,实在不建议使用在与儿童过招的正规比赛中。

因此,此时此刻,你不如把大方的把话语权交给表现欲。如果群体的环境意识到他/她只是哗众取宠,那么无情的观众会做出自己的判断。于你而言,赞赏或者修补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应该去帮助孩子梳理、归零想法,如果真的出现了有探讨价值的话题,不妨拓展他的话题,把你的教育引导到更深的地方。更何况,小朋友自己也明白自己故意的想象力并不能长久的博得关注,他们会自觉的悬崖勒马。

当然,如果一个孩子常年都在思维“跑题”中,不妨思考一下他/她在学习品质上是否有所欠缺。不可否认,这样的孩子看起来是非常聪明,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极强,而且仿佛非常的有理有据。可是,他平时倾听的习惯好吗?注意力容易转移吗?总是随心所欲、想说就说吗?

这些孩子身上的此类怪物,要通过观察找准症结。在平时的活动中帮助他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集中注意力领会他人的意图,不随便打断别人的提问。要知道,想象力虽然是一个人的天才,可是其他品质却是做好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做一个与社会要求豪不相符的天才又是多少苦恼的开始呢?

最后一个孩子想象力爆棚的原因很可能根源在教育者本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难度的问题,而学生被突然叫起来提问的时候,答案往往是失去理性、完全依靠直觉的瞎说。

错在谁呢?当然是提问者。没有预留足够的思考空间,大脑只好让想象力横行霸道了。不妨给点耐心,让孩子静静思考几分钟,在做出一个中肯的答复。培养一个绅士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培养理性思考至少也要3分钟的时间,所以,拿出点耐心来。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教育这个扼杀想象力的必然过程中,你的一套招式必须要快,教学的紧凑型不容许打怪者慢慢思考如何回应,若招式掌握不熟,往往会错失教育的契机。练习敏锐捕捉孩子的想法,迅速判断并且因势利导,既不能一味应顺,迁就,也不能用自己的主观猜测替代孩子的实际想法。

如今,很多人都在批评当今的教育模式,可作为一个教师而言,教育的一部分本质就是就对想象力的再裁剪。即使当前的教育制度在不合理,你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层层选拔里节节败退吧。更何况,这些品质也不止关系到找文章的高大上主题,也关系到与人际的和谐交往,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等等。

当然,缺失想象力的孩子就像没有翅膀的鸟,过度剪裁很可能未来不能飞远,因此,在你和孩子想象力对招的过程中,分寸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你不能下手太轻,这样他/她很可能什么都没有学到,你也不能下手太重,这样很可能会伤害孩子的全部想象力。

成人发梦,多半是些春梦,关于生活,爱情,仕途,金钱,几乎都是以现实作为基础的,但是儿童却不然,他们的梦里,会飞,会有怪兽,也会有善良有魔力的仙女。你要打的是怪兽而已,千万不能一锅端,成为孩子头脑里的唯一恶霸。

在一些跟踪调查的案例里(限于篇幅不加赘述),掌握好想象力边界的孩子终究还是更容易在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学业方面占据一些优势,他们能够更好的处理学习中的问题,并且能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的更礼貌,更能把握交流的节奏。而那些看起来聪明的“想象力”儿童却往往在学校的学习中四处碰壁,招惹交谈者的厌烦,出现一系列由不专注和过度自我引起的交际问题。

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打死那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