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4316700000021

第21章 开坛讲课(8)

于是孔子带领着弟子们向哭声的方向寻去。只见泉水上游一块石头上,正坐着一个五六十岁、山野打扮的妇人,手上拿着祭奠的冥纸,一声声哭得伤心。孔子上前,缓声问道:“老夫人,您为什么在这里哭泣呢?您的家人呢?”

老妇抬起红肿的眼睛,见孔子面目和善,也放下了警惕,抽泣着道:“我们一家四口住在这泰山山脚,平日以打猎为生,我的公公五年前上山,数日未回,最后只寻到了几块骨头……我的丈夫一年前更被老虎咬死,没过多久我的儿子说要给他爹报仇,结果又死在了猛虎口下……这不是折杀我的命吗?!我的命啊!”说完又失声痛哭起来。

大家听了,都深深感到同情惋惜。曾点上前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到城里居住呢?”

老妇答道:“我们原本就是住在城里靠耕作为生的,但国家连年战争,苛捐杂税重,还会把家里的男丁全部抓走,根本连一天都无法生存啊!

孔子听了,心有所感,悲叹道:“苛政猛于虎啊!”

他转过身来,对弟子们说:“你们以后如果做官,一定要谨记……”

孔子安慰了老妇一番,给了她一些米钱,然后带领弟子们离开了。很快,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齐鲁的地界石碑前。孔子和弟子们下了马车,眺望身后祖国的山河。他向着防山的方向拜了三拜,深吸一口气,毅然和弟子们登上马车,扬鞭向齐国进发!

【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启示】

孔子说,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这段话,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虑问题的依据,因此,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它告诉人们,在分析和判断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换位思考,才能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处理好各种问题与关系。

七、在齐不得用

鲁昭公之所以选择逃亡到齐国,除了因为距离近外,还有另一原因。五年前齐景公曾和丞相晏婴一起访问鲁国,与鲁公结下了友缘,孔子也在那个时候和齐景公有过交流,齐景公对孔子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齐国有一名大夫叫高昭子,他收到孔子快要到达齐国国都的消息,就派人前去迎候。众人来到了高昭子的家中,高昭子对孔子待如上客,非常恭敬。孔子在他的口中了解到,鲁昭公被安排在了一个叫郓城的边远小镇,由小队军队保护着安全。孔子十分惦记着自己的国君,于是请求高昭子带路,前往郓城看望了鲁昭公。

不久之后,高昭子就向齐景公说了孔子的情况,说他正在自己家中做客,等待国君的召见。齐景公本来就很欣赏孔子,听到消息后马上派人把孔子请进宫中。两人一见面,景公就问道:“请问先生,把一个国家治理好,最根本的是什么呢?”

孔子脱口而出道:“君王有君王的威仪,臣子做臣子的事情,父亲是父亲的样子,儿子尽儿子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