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4316700000026

第26章 因材施教(3)

孔子说,爱仁德,而不爱学习,其弊端是使人愚笨;仅爱知道结论,而不爱学习,其弊端是使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根底,如浮云;仅强调遵守信用,而不爱学习,容易被利用而受害;讲话直率,而不爱学习,语言尖刻易伤人;只有匹夫之勇,而不爱学习,容易犯上作乱;个性刚强,而不爱学习,容易狂妄自大。这里,孔子从人的不同的性格表现,论述了学习知识对个人的人格发展和获得社会知识就是力量,不钻研学问,缺乏知识作为后盾支撑的空谈,纵使能够赢得一时的喝彩,但终究逃不脱失败的命运。

二、告诫颜回

颜回入孔门没几年,就把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学说掌握的差不多。孔子在人前人后又不断地夸他几句,颜回就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有时好在同学们中间露上一手,显显他这个大弟子的能耐。

一天,孔子闭门不出,子贡进屋送茶,见孔子面含忧思,独自叹息。子贡不敢询问,就出来告诉了颜回。

颜回让子贡给他拿把琴来,放在院子的树下,颜回一边弹琴,一边高歌。

过了一会儿,子贡走过来说:“师兄,老师叫你。”

颜回进了屋,孔子问他:“你为何独自弹琴欢歌呢?”

颜回反问道:“老师为何独自忧伤感叹呢?”

孔子说:“先说说你独乐的理由吧。”

颜回道:“我过去听老师说,乐天知命故不忧,所以我乐!”

孔子叹了口气,说:“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你并没有完全领会我的竟思。‘乐天知命故不忧’是我过去说的话,现在我要改正过来。你只知乐天知命无忧,而不知乐天知命有大忧呀。”

颜回听了孔子的话,十分茫然。

孔子停了停,慢慢地说道:“现在我告诉你吧。你们跟着我学习诗书礼乐,并不是单纯为了完善自身。我修诗书,正礼乐,是为治理天下国家,留给后人效法。如今鲁国的君臣不像君臣,父子不像父子,看来我的主张在今世今朝是不能实现了。今世今朝尚且不能实现,怎么还有可能留传给后世效法呢?”

说到这里,孔子叹了口气,低下头说:“如今我才知道,诗书礼乐仁义道德这一套,对今日乱世是没有救了!”

颜回静立一旁,见孔子不再言语,自己又无话可说,只好悄悄地退了出去。回家后,他对孔子的话反复琢磨,更加用心思考,竟茶饭不思,闭门七天,以致骨瘦如柴,终于悟出了孔子思想的真谛。

从此之后,颜回变得谦虚好学,更加用心思考老师的每一句话,最终达到了“闻一知十”的境界,成为家贫好学的典范。

【子曰】

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

【启示】

孔子的学生颜回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但他却不幸过早去世了。孔子叹惜道:“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学习与思考。”颜回谦虚好学,勤于思考,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最终达到了“闻一知十”的境界。孔子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

三、巧引子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