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4316700000027

第27章 因材施教(4)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岁初,五十二岁的孔子就任司空,主管国家建筑、设计、规划,但仍不辍教学。

一天晚上,子贡向老师请教:“今天下午,您讲完课之后,一些学生问这问那,唯有颜回独自站立一旁,似乎神情呆滞。您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子说:“不错,颜回听我讲课,从不提出疑问,不谈反对意见,乍看来,似乎有点愚笨。后来发现,他经常独立思考,不但能够完全理解我讲的内容,而且还有所发挥、有其独到的见解,可见颜回好学,不愚,聪明过人。”孔子弟子端木赐

“老师说得好!的确,颜回是一个闻一知十的人,我不过闻一知二罢了。”子贡佩服地说。

孔子直截了当地指出:“颜回的天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比拟的。可以说,你不如他。”

子贡问:“颜回聪明的根源是什么?”

“他上进好学、从不停止;他安贫乐道,乐于苦读。比如,一碗饭,一碗水,住在穷巷里,这种生活别人忧愁得受不了,而颜回自得其乐。……颜回聪明的根源大概就在这里吧!”孔子对颜回的苦学精神作了客观评价。

子贡诚恳地请老师对自己指导:“老师,你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答:“庙宇里有一种盛粮食的器具,叫瑚琏,很尊贵。你好比是这种器具。”

子贡听了,面露悦色。

孔子接着说:“君子不器!子贡啊,你应明白,作为君子,是不应该像某种器具一样,只有一种用途的!”

“老师,我确实想做个君子,但不知应该怎样做。”子贡谦诚地说。

孔子说:“多做少说,先做后说,或只做不说。这样,你就可以做君子了!”

“老师,我听明白了,你说的做君子的意思,是引导我改正锋芒毕露、偏激多言的毛病。”子贡的自我批评,包含着几分睿智。

孔子看到子贡如此虚心、坦诚,欣慰地笑了。

【子曰】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启示】

孔子说,君子不是器具。即作为君子,不能只有某一方面的才能,而应该是一个多面手。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但也不能仅仅满足于一项才能,而是要注意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全才,尤其是对于自己的短处,更应该有意识地注意弥补,防止它阻碍你的发展。

四、指点曾参

曾皙、曾参父子俩都是孔子的学生。曾皙为人脾气暴躁,性格狂放,有诗人气质。曾参与父亲迥然相异,为人处世谨慎恭敬,有孝子美名。

孔子弟子曾参

一天,曾参和父亲曾皙在瓜地里锄草,曾参不小心把瓜秧锄断了,曾皙看见了,怒气油然而生,不能自持。他从地上抄起一根木棒,朝曾参气势汹汹地走来,曾参看见父亲两眼冒火,怒气冲天,并不惊慌,而是平静如常,沉默着,既不辩解,也不逃跑。曾皙抡起木棒猛击曾参后背,曾参应声倒下,人事不省。过了好久,曾参苏醒过来,他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脊背上仍然感到阵阵疼痛,但他脸上显出高兴的样子,走到曾皙面前说:“刚才我锄断了瓜秧,惹得父亲生气了,父亲用力教导我,您不会累病吧?”曾皙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