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高二年级我班李松林是一个个性极强的孩子,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逆反心理强。在一次偶然的同学谈话中,班主任对他的一个好玩的好友夸他自己的书桌摆放很有条理,整齐卫生。那个同学把我说的话传到他的耳朵,从那以后,班主任观察这位同学不但自己的卫生搞好,而且值日也认真多了,简短的一句话就使他改变了很多。此后,班主任反思作为班主任如果能经常地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并能在适合的场合给以表扬,教育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批评学生的艺术
教育格言
恶意的批评,如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情,然而遭殃的是嫩苗。
——鲁迅
内容描述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批评和表扬结伴同行,相融而生。关键的是班主任使用批语手段时要用得恰到好处,具有高超艺术,以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的。班主任批评学生时,至少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批评的对象应指向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
学生的行为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作用于客观环境的具体表现。由于行为的不同,表现在行为的结果上也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之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作出某行为的主体(学生)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纠正偏离班集体目标的行为。所以,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指出的是学生的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对社会、学校以及班集体的危害或不良影响是什么,而不应该对作出该行为的主体(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等。只有当学生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反应时,他改正错误的态度和决心才有可能是坚决的。
二、热爱学生是批评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影响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在平时热爱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在师生之间就架起了一座信任、友谊的桥梁,学生就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一旦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的批评就容易从这座桥梁输送到学生的心坎上,被学生乐意接受,从而使批评产生较好效果。人们常说,平时教师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这是爱护。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批评在学生看来就是整人。班主任若要在批语学生时得到学生积极配合,取得良好的批评效果,就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热爱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沟通。
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热爱学生的一个重要表现或者说是要求,就是要尊重学生。每位班主任应明白自己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批评学生采取讽刺挖苦、辱骂训斥、体罚学生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必须避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每个作班主任的都应记住这一点,在批评学生时应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那颗追求进步的自尊心,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从而使学生产生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强烈愿望。
三、说理应贯穿于批评的全过程
班主任在决定是否应该批评学生以前要注意冷静查明原因。部分班主任脾气急躁,一看到学生的不良行为或是听到其他学生的告状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始批评学生,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应该按捺住心中的不快,耐心地核实情况,冷静地分析原因,然后再来决定怎样处理,是否批评,如何批评学生。
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班主任应该坚持说理与批评相结合,通过说理让学生意识到“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通过说理向学生指出“今后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研究也发现,批评与讲道理相结合,比单纯使用批评的效果要好。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有时轻微的批评就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四、批评的方式要有针对性
批评学生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来的关系是:学生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学生的新行为(接受批评后产生的新变化)。它表明批语是班主任和学生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表现学生从不良行为向新行为转变的中介环节,因此,班主任要达到学生产生新行为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诸如学生的气质、性格、家庭背景等,进而采取相应的批评方式。举例来讲,针对多血质的学生,班主任运用高亢的语调和采取尖锐严厉的批评,可能会使学生受到震动,重视自己的缺点,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是这种方式却不宜用在抑郁质的学生身上,那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恐惧,丧失自信心,更加萎靡不振。
批语学生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所犯错误的情况。比如,对于所犯错误严重而影响范围较大的学生,班主任就宜在班上进行公开的处理。在进行公开处理时要事先做好该生的思想工作,以免突然宣布处理决定,使学生一时接受不了而作出不可预料的行为。又如,班上的学生如果所作不良行为的事实虽然清楚,但究竟谁是当事人不易辨清,或者说是当事人清楚,但涉及面较大,可以采用委婉、含蓄、暗示的方式来表达班主任对错误的态度,引导学生引以为戒,这样效果可能就更好,因为学生就比较容易从班主任模糊语言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精彩案例
我们班曾转入一位同学叫魏强,他学习不用功,成绩很差。他课余特别爱玩泥巴(有时甚至花着脸进教室),用泥巴捏的小泥人倒还挺像的。在其他同学心目中,他是个上课不专心,学习不思进取的后进生。也许是破罐子破摔,也许是“本性难移”,他根本不在乎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照样捏他的泥巴,学习成绩不见好转。于是,我和他单独谈了一次话。“你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看,你捏出的泥人栩栩如生,真不简单;老师希望能得到一件你认为满意的作品,好吗?”也许听到老师真诚的肯定,他通红着脸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我继续亲切地说:“当然,如果你能将你的聪明才智用到学习上去,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许第一次得到老师的表扬,他竟然哭了起来。从此,他在老师的耐心地教育和帮助下,一改往日的面貌,学习认真了,如同换了一个人。一学期下来,他的学习进步很大,他捏的小泥人还作为工艺品参加了校艺术节展览。可见,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
26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教育格言
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
——第斯多惠
内容描述
有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的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会学习至关重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学习。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设定一个目标,并制定学习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既不高不可攀,也不要毫无吸引力。学习计划要坚持执行,每天都不放松,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使他们能体验付出的回报,成功的喜悦,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鼓起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必要的课前预习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赠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学习内容的准备。
预习的方法:要认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要,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文科课程要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字词,读懂基本内容。理科中的定义、定理和例题,要着重思考,看是否明白。并将预习中的收获和疑点圈划标注出来。
三、听好45分钟的课
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听讲是重要的,有了预习的基础,在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想听听教师怎么讲跟自己的理解是否一样的欲望。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眼、耳、心、脑、手并用,排除内部、外部、的干扰,用自制力和意志力形成自始至终的良好状态。
四、提高作业质量
要看清楚,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做对,认真检查,有的学生只顾应付作业,马马虎虎做题,写一步想一步,像挤牙膏似的把作业做完,有的干脆照抄答案,这样是不能收到效果的。
五、及时纠正错题
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集。并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如“拦路虎乐园”、“错题大聚合”方法是:先将错题抄上,将错的地方标注出来,再用正确的方法做一遍,再把错误的原因写出来,是审题准?粗心大意?没掌握内容?步骤不对?阶段复习时,错题集就是最好的辅导资料,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温习知识。
六、做读书笔记和摘记
方法是:(1)记下书名作者。(2)采摘生字、新词及佳句。(3)纪录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4)在书上批注。(5)列提纲。(6)写读后感。所读书目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也可是教师推荐,只要坚持下去,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阅读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七、学会使用工具书
孟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中,字典、词典就是学生的“利器”,学生要学会利用这些无声的老师,养成习惯。
八、掌握阅读方法
学会初读——精读——熟读的步骤并学会读不同文章的方法。并能够“读懂一篇,能及多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九、学会多种思维方法
让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是方法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导学生会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一些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也让学生学会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方法,使他们思维更加灵活。
方法指导的过程是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必须有耐心,并能够真诚地交流沟通及时地总结指导,并有相应的奖励制度,使他们体验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带来的良好效果,更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如此循环往复,使学生与老师形成良好的融通关系,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成功就是解手可及的了。
精彩案例
通过问题诱导启发,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作为一个教师,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节课当中,一个教师提问十几个人是非常普遍的,提问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要素,但是课堂提问却有优劣之分。我们以高二数学课举个例子给大家谈谈。
高二数学,学生们一开始就要学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是不等式的游戏规则,违反了这个规则就会犯错误,遵守这个规则就会成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这样提问:“我们在课本上学了几个性质?”请一个学生来回答,学生答八个,老师表扬他并让他坐下,再问是哪八个呀,再请一个学生来回答,如果这个学生回答了四个,老师就会板起面孔,训斥一顿,要求学生必须背住八个性质。大家想,如果换一种提问,情况又会如何?比如我们问:“请大家看看课本中讲了几条不等式的几何性质,这些性质又是怎样的一个逻辑结构,这个结构又是用一个什么样的线索编制而成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作出回答。”而这个问题可以作为课前预习问题留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尽情的来开展他自己的工作,只要结构正确,表现形式有特色,无论完整还是不完整,老都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一种设问方式就不仅仅拘泥于学生背住八个性质,而是教给学生一个学习方法,提示一个思维的主题,留下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课上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样一种设问应该说是积极的,符合目前我们素质教育的宗旨。
如果在后续课上教师继续提问,“不等式的八个性质之间的逻辑结构有什么特点,不等式还有很多性质,像A>B,且C>D的话,那么A-D就大于B-C了,这也对呀,那么为什么不把它作为性质列在课本里头,你能否把这八个性质编制成另一个便于记忆的结构呢?”然后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各个小组来报告自己的想法。这样一种设问方法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思考。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的提问影响深远。如果提问是优秀的,那么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的素质就会得到提高。一个优秀的提问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能够激发兴趣;第二能够启迪思维;第三,在设问中能够提供给学生思维和学习方法;第四,能够诱导学生深入地探索;第五,能够留有广阔的遐想空间;第六,符合可接受性的原则。
27处理好学生与任课教师的矛盾
教育格言
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言信矣,道论矣。
──《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
内容描述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班主任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和班风,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班主任工作在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特别繁琐的工作,除了要处理班级和学生的事情,有时还要处理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所产生的矛盾,这个矛盾要是处理得不好,要么就会得罪任课老师,影响任课老师的情绪和威信;要么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