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两次提高利率,三次调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强烈的货币政策调控举措可谓古今中外前所未有。但是,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这令很多投资者大跌眼镜,而小徐就是这个“跌眼镜”军团中的一员。
小徐是个“铁杆”基民,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放到了基金里面,一年以来收益70%以上。当看到新闻中人民银行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的消息之后,对经济问题非常敏感的小徐就立刻意识到证券市场应该会有一定的调整,于是他立刻将自己购买的所有基金都赎回,将资金放在银行中做活期存款,准备在基金净值下跌之后重新买入基金份额,赚取价差回报。但令小徐失望的是,自己所关注的基金不仅没有净值下跌,反而继续升值,一个月内涨幅达5%。国际经济学专业出身的小徐不禁疑惑,难道是自己学的投资理论错了吗?几经思索,小徐决定去向专业人士请教一下。刘先生是专业的证券策略分析师,类似小徐这样的咨询者最近就接待了不少。刘先生表示,根据证券投资理论,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应该对证券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但我国的实际状况与理论中的假设条件有些出入,所以基金净值不跌反涨。
首先,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别的基金影响是不同的,一般对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而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影响较为有限。像小徐那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所有基金都赎回并放在银行活期存款里,是非常不可取的。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股票型基金在短期内受利率和准备金率的影响不会很大。这是由于理论中假设投资者可以在不同的市场中随意调配资金,而由于法律的限制,我国证券市场中来自银行体系的资金并不多,基金中基本上没有来自于银行贷款的资金,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资金面上对基金的冲击并不大。而且,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股改的效果又比较明显,所以短期内股票市场并不会遭到太大的冲击,股票型基金也就没有净值大幅下跌的可能。
但从长期来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金融机构的存款比例,降低货币流动性,收缩社会投资规模。而投资规模的降低往往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的超额收益来源就在于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本收益,所以,如果连续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必然加大的企业经营成本,总体上会减少企业盈利,降低股票的投资价值。从长期来看,投资者在选择股票型基金时要特别注意基金的选股能力,只有善于发掘业绩优良个股的基金才值得投资。而债券型基金的遭遇与股票型基金大相径庭。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就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存款准备金的调整,部分资金相对紧张的商业银行必然会大幅抛售债券,从而对债券市场构成较大的影响。债券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是利率风险,债券价格与利率有一反向关系:当利率增加时,债券价格下跌;当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升。而且长期债券价格比短期债券价格对利率更敏感,也就是说,利率的变化,引起长期债券价格的变动幅度更大。更为重要的是利率风险与债券的息票利率有一反向关系,高息票的债券价格与低息票的债券价格相比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较低。也就是说,利率上升之后,债券价格就下跌,长期债券的价格下跌幅度更大,所以,短期内债市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冲击,特别是长期债券因为利率敏感性更强,成为投资者主要需要回避的基金品种。小徐可以主要赎回此类基金产品而转向其他类型的基金。小徐将所有资产均转移到活期存款的做法是错误的。即使需要回避风险也不必选用收益率很低的活期存款,而可以选用货币市场基金做流动性管理工具。货币市场基金是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少数因祸得福的基金产品。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都直接刺激了货币市场收益率的上升,而由于目前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央票等货币工具,很少投资一些短期债券,所以受到的冲击较小。因此,小徐可以将赎回的债券基金适当地投资到货币市场基金中去。
对于小徐这样的投资者,在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后不必立即进行投资调整,而应该分清各类基金所受影响的大小,挑选合适的货币基金回避风险。
强势之下如何投资基金
2006年的中国A股市场可谓鲜花怒放,到下半年上涨行情演绎得愈加狂热,股市的上涨直接促使基金回报率高得令投资人瞠目结舌。很多股票基金的年度收益率超过60%,甚至有的基金半年的收益率就接近100%。对于许多不了解基金、从未投资过基金或者股票型基金的人来说,面对如此可观的回报或道听途说,难免怦然心动。而对于那些在过去几年熊市中伤透了心而黯然离场的投资人,心中想必更加忐忑甚至有些沮丧,于是就出现了千军万马买基金的壮观场面,基金的发行速度也是连破记录。但在发行热潮之后,很多认购基金的投资者却发现自己所购买的基金并没有想象中得那么好,方知强势之下也不能随便投资基金。
投资出现问题的首要原因就是有些投资者并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买股票型基金。无论是什么样的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都应该静下心来,想清楚自己的投资目标、投资周期和风险承受能力,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购买股票型基金。投资者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股票型基金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品种,适合投资期限较长、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当然,如果投资者希望每年能获得15%以上的收益,那么可供选择的基本就只有股票型基金了;而如果目标收益率在8%左右,就不宜投资风险过高的股票型基金,而可以选择一些风险适中的配置型基金或长期债券基金。
其次,投资者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这对于一般人相对比较困难。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非常勇敢的,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他们的想象。问问自己准备投资多少金额,如果一年内亏了15%是否能够对自己说“大不了潇洒走一回”。很多在强势之下投资基金的人都是针对那80%的收益去的,一旦基金下跌一分钱都会令其寝食难安。事实上,在2006年国内股票型基金回报迅速上扬的同时,基金隐藏的风险也在增大。一方面表现为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指标的变大,比如基金的标准差、β系数都较2005年底上升了很多;另一方面,股价狂涨的本身也蕴藏了大幅回调的可能,很难想象国民经济会一年上涨100%,而很多股票却上涨了100%,如此上涨之下,短期的回调可谓在所难免。主动型管理的基金回报调整固然不会像股票那样剧烈,但是随着市场以及行业和个股的调整,基金短期波动也在所难免。比如上半年中小板股票上涨幅度惊人,但到下半年,这类股票就开始疲软。很多购买中小板指数基金的投资者看到其他基金的单日回报超过1%,而自己的基金不仅不涨甚至还下跌,进而按捺不住。特别是很多年纪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投资人购买了此类基金,简直是每日以泪洗面,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考虑完上述问题,接下来需要分析的就是购买什么类型的基金。并不是在强势中只能投资股票型基金,刚才说过,相对于配置型和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的波动最大,适合投资期限较长的投资者。基金回报有波动,只有投资期限较长,在回报下跌时投资人才有时间等待基金回报的上升,从而避免因为要套现而亏损。如果你的投资期限较短或者已接近投资目标的实现时间,当股票暴跌的时候,就没有太多时间等待回报的回升,因此你应当更多地投资在较保守的债券型基金甚至货币市场基金中,以保有所得。而短期内有流动性需求的投资者,则应考虑的是货币市场基金这样的现金管理工具。很多老年人在2006年的强势市场环境下仍然坚持持有债券基金,也能获得相对不错的收益。
购买基金之后,要关注的是基金的中长期业绩,而不要过于忧虑基金净值的短期涨跌。基金回报受到其投资组合的风格和行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其投资风格和行业分布正好与市场上升行情一致,则基金短期内的回报也会随之攀升,反之则有可能在短期内产生净值波动。不同的时期,股票市场的热点也不同,尤其从历史数据来看,国内股市存在着明显的板块轮动现象,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果是长期投资者,最好关注具有业绩稳定性的价值型基金,虽然其不像有些波动性大的成长型基金在短期内表现亮丽,但却是比较可靠的选择。
对于资金充沛的投资者而言,分散投资也可帮助投资者在板块轮动的市场中获得稳定的长期收益。与单纯投资股票相比较,基金投资这种专业理财方式分散了一定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分散投资并不是分散投资同种类型的基金。比如有些投资者同时持有几支指数基金,其效果和持有一支指数基金没有太多差别。投资者需要仔细研究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风格、行业分布等特征,选择可以互补的基金,比如股票型基金+配置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虽然管理起来难度大,但构建此类基金组合的长期效果还是足以令人满意的。
弱势之下如何投资基金
从来就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所以投资者也需要清楚在股市或债券市场明显转弱时,应该如何操作。
一般随着市场的调整,基金的净值也会出现下跌。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证券投资经验或者对资金没有其他安置措施,则应该尽量长期持有。这是由于投资基金的显性成本很高,一次完整的交易需要缴纳的申购费、赎回费合计达投资额的2%左右,高于基金托管费和管理费,在市场调整阶段频繁地购买和赎回必然加重收益的“缩水”。而且由于基金交易采用收盘价交易,投资者在交易时并不知道交易价格,所以难以有效把握市场波段。对于投资的股票多数是具有投资价值的潜力股和蓝筹股的价值型基金,时间越长,投资价值才会体现得越好,所以即使在市场调整阶段也可以放心持有。而对于证券投资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而言,如果所购买的基金属于净值变化幅度较大的高风险基金(如指数基金),则也可以在股市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抓住市场走势特点,及时赎回基金份额,和炒股一样做一下波段操作,增加总体投资收益。
投资者常常会想,如果能给自己的基金上一个“保险”,基金净值下跌则赔付一定的“补偿”,那该多好。虽然这种“保险”目前还没有问世,但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相对可以起到这种保险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封闭式基金的单位净值与市价存在价差,即所谓的折价因素,只要封闭式基金的价值跌幅在某个范围之内,投资者持有一段时间,都能获得价差。特别是小盘封闭式基金,虽然其折价率比较低,但其封闭期截止日期也比较近,投资者只要能够坚持持有1~2年,在基金净值下跌10%以内的情况下,都能够获得合适的收益。买入并持有到期此类基金,不仅能够有效抵御股市下跌的风险,而且在股市再度上涨时收益率也会水涨船高。但对于大盘封闭式基金而言,由于基金封闭期到期日较远,所以保险作用并不强,而且由于其交易价格受市场预期因素影响,交易价格反而可能下跌得幅度更大,所以应在弱势中予以回避。对于收益已经达到预期的投资人而言,“落袋为安”显然是弱势之下的最好选择。正如我们上文所说,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手续费不低(一般申购费为1.5%,赎回费为0.5%),一旦赎回后再买进,其费用高达2%左右,支付成本较高。但对于购买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的投资人而言,可以通过基金转换业务有效降低成本。基金转换是指投资者将所持有的开放式基金转换成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其他开放式基金。它与赎回后重新购买最大的不同是转换及时,并且可以节省手续费。比如招商基金旗下的基金,都开通了这种转换业务。在股市不好的时候,从高风险的招商安泰系列基金、招商先锋基金向低风险的招商现金增值基金或招商安本增利基金转换时,转换费为0,只收取转出基金的赎回费,这样就可以避免基金净值缩水而造成的投资亏损;而股市向好的时候,则再将这些由招商安泰系列基金、招商先锋基金转换而来的招商现金增值基金或招商安本增利基金,重新向招商安泰系列基金或招商先锋基金转换,转换费率均为0.5%,由于货币基金没有赎回费,实际只需缴纳费用0.5%,但如果采取赎回再重新申购的办法,则仅重新申购费就高达1.5%。
不可否认,一旦市场下跌,就会有投资者被套牢。对于资金比较充裕的投资者而言,如果在市场下跌过程中被套牢,且所购买的基金历史业绩较好,就不妨在下跌过程中越跌越买,以摊低成本。但这种操作方式对投资者的要求较高,首先是资金量充沛,如果已经“弹尽粮绝”就不宜如此操作了;其次是有较强的市场把握能力和基金品种选择能力,能够在下跌至安全区域内买入基金;最为重要的是所选基金的历史业绩要好,而且适合在调整中购买。比如指数基金的特点是当市场单边上扬时优先选择的是进攻型品种,其净值增长通常能位于基金前列;但是在市场趋于调整或下跌时,指数基金则基本上不具备防御性,难以有好的表现。因此,如果投资者选择的是指数基金,就不宜在市场下跌时继续持有。
如果市场只是短期、小幅度调整,那么这种弱势也正是购买新基金的好机会。新基金的建仓点位较低,没有历史包袱,较低的仓位使其在市场调整时压力较小。同时,由于剩余现金较多,容易在波动性行情中抓住一些战术性的投资机会,获得较好的收益,所以在市场调整时较为主动。特别是一些把握市场机会能力较强的“自下向上”选股的新基金,如银华核心价值等,在成立后不久都曾经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中创造出不错的业绩。
中长线投资基金如何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