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日耳曼文学和僧侣文学
德国文学的历史可追溯到古日耳曼时期。根据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所著《日耳曼志》(1998)和13世纪冰岛的歌集“埃达”和冰岛、挪威的“萨迦”的记载,古日耳曼人曾创造了自己的文学,主要是赞美神和英雄的叙事歌曲以及战歌,它们反映了日耳曼民族在民族大迁移时期动荡的生活和战争。但这些文学系口头相传,大部已经消失。只有《梅尔塞堡咒语》和《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被后人用古高地德语记载下来,流传至今,成为德国文学中最早的文献。
德语正式有文字是在8世纪中叶。那时基督教传入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教会僧侣垄断了全部文化。他们为了传教,开始用口头德语翻译宗教文献,这就产生了德语最早的文字。僧侣们也用这种文字写作文学作品,如770—790年间写成的《魏索布隆创世歌》和9世纪初写成的《世界的末日》。830年左右还有用萨克森语写的《救世主》。这些作品在形式上采用了古日耳曼人惯用的头韵,内容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思想,但保留了明显的“异教”精神。因此,这个时期是“异教文学”向宗教僧侣文学的过渡时期。
到了9世纪下半叶,奥特弗里德用脚韵写成了《基督》(870),从此脚韵诗取代了头韵诗。尤为重要的是,在这部作品中再也看不到任何“异教”精神。到了10世纪初,奥托一世即位,基督教完全成了封建统治的工具。这时僧侣们不再用德语写作,全部改用拉丁文,古日耳曼人的“异教文学”传统从此完全中断。
二、骑士文学
德国文学经过100多年的间断之后,到11世纪中叶又开始了新的发展。随着法国克吕尼宗教改革运动的传入,产生了以否定生活、诅咒人世、崇尚苦行和追求死后升天为内容的宗教文学。另一方面,由于封建阶级内部结构的变化,骑士阶级逐渐兴起。到了12世纪,骑士阶级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代表世俗封建主的利益与宗教对抗。他们反对宗教的苦行主义,要求享受现世生活的欢乐。根据这种观点,骑士们创立了与宗教文学相对抗的骑士文学。除此之外,还有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这主要是处于社会下层的艺人所传诵的古代英雄故事。
宫廷史诗是骑士文学的主要形式,它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变成近代的长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在德国文学中首先发端于亨利希·封·费尔德克。而真正发生影响的是哈特曼·封·奥埃的《埃雷克》和《伊万因》。他的《可怜的亨利希》和沃尔夫拉姆·封·埃申巴赫的《帕尔齐法尔》与戈特夫里德·封·斯特拉斯堡的《特里斯丹和绮瑟》,标志着这种文学的全盛期。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外国古代传说,例如不列颠的亚瑟王和圣杯的传说,故事情节也大体雷同。一个理想的骑士,往往是经过冒险和取得爱情之后获得荣誉。
三、浪漫主义
从戈特舍德到歌德,德国文学是沿着启蒙运动开辟的道路向前发展的。但到18世纪末德国文学中出现了反启蒙运动思想的潮流,这就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这一运动不是在古典文学之后出现,而是与它并行发展。1796年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来到耶拿,1798年与他的弟弟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一起在柏林出版了《雅典娜神殿》,并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文学中心,文学史上称为“早期浪漫派”或“耶拿浪漫派”。除了施莱格尔兄弟,重要的作家有蒂克、诺瓦利斯、瓦肯罗德等。他们的基本倾向是怀古遁世,重视童话和传奇。
1802年以后,早期浪漫派逐渐解体。拿破仑对德国的军事占领,使大部分知识分子热心于政治。像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亚当·米勒等早期浪漫派作家在政治上公开走向反动。一批青年浪漫派作家出于对民族前途的关注,想起了人民和民族传统,他们在海得尔堡形成了新的中心,文学史上称为“晚期浪漫派”,或“海得尔堡浪漫派”。他们采集民歌,发掘久已被人忽视的文化遗产。布伦坦诺和阿尔尼姆收集加工整理出民歌《男童的神奇号角》(1806—1808),格勒斯编辑了《德国民间故事书》(1807)。在这方面贡献最大的当推格林兄弟,他们不仅发现了许多德国文学中的重要文献(如《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而且整理加工了闻名世界的童话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12—1815)。在创作方面,成就最大的是艾兴多尔夫。
1813年拿破仑在俄国败北,随之在德国掀起了反对拿破仑占领的解放战争。许多作家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出发参加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形成了所谓的“解放战争文学”。这种文学与浪漫派文学有一定的渊源,因为不少浪漫派作家(如艾兴多尔夫、阿尔尼姆等)就是这一文学的重要代表,而且它的思想倾向与浪漫派也有一定的联系。在“解放战争文学”的作品中,爱国主义和沙文主义,反对外来侵略和反对社会进步常常是混杂在一起的。真正的爱国诗人是阿恩特、克尔纳、申肯多尔夫等,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民主主义思想。
浪漫派的另一个分支是“施瓦本诗派”,乌兰德和豪夫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不过,乌兰德与其他人不同,他是一个民主主义者。
霍夫曼、克莱斯特、沙米索一般也算作浪漫派作家,但他们与上述各个派别都无直接联系。霍夫曼是一位重要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有《小查克斯》(1819)、《跳蚤师傅》(1822)、《堂兄弟的屋隅之窗》(1822)等。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神话世界的向往,他把现实与离奇荒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还发展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轻快的讽刺,对19世纪德语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克莱斯特的喜剧《破瓮记》(1808)、中篇小说《米夏埃尔·科尔哈斯》(1810)以及轶事作品都是德国文学中的佳作,但他的思想充满了矛盾,说明德国文学已处于转折的前夕。以莱辛、歌德为代表的广义上的启蒙运动作为一个历史发展阶段行将结束,即将到来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在这种形势下,要想真正把握社会矛盾,就得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从这个角度看,沙米索是浪漫派向1830年以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文学过渡的一个代表,而海涅则是完成了这一个过渡并达到新高度的伟大作家。
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文学
1832年歌德逝世,海涅认为这是“艺术时期”的结束。海涅这一观点既说明了将近一百年德国文学大发展的特征,又正确划分了历史发展的阶段。德国文学在1830年左右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转折的直接原因是法国的七月革命。在七月革命影响下,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进行实际的准备,资产阶级反对派空前积极,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尤为活跃。他们把文学创作直接用于政治鼓动。伯尔纳是当时最为激进、声望最高的一位作家。
除了伯尔纳,19世纪30年代初还出现一个名为“青年德意志”的松散的进步作家团体。它的文学纲领是由温巴尔格宣布,他认为文学艺术依存于社会政治生活,因而必须对后者产生积极影响。“青年德意志”作家努力创造一种具有鼓动力的社会批判文学。可是,由于他们对社会的理解是抽象的,对艺术的理解是片面的,因而他们只能把自己所宣传的主张同他们所描写的人和事生硬地凑合在一起。文学史上称这种文学为“倾向文学”。
古茨科、劳伯、蒙特等是“青年德意志”的重要作家。不过,不论是他们,还是伯尔纳,在创作方面都无多大成就。19世纪30年代有贡献的作家是在“青年德意志”之外的伊默尔曼、德罗斯特·许尔斯霍夫和默里克。
到了19世纪40年代,革命进入高潮,德国成了欧洲革命的中心,涌现出大批革命诗人,其中著名的有弗赖利格拉特、黑尔韦格和韦尔特。而在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他们大多消极妥协,只有韦尔特这样的无产阶级诗人坚持了革命立场。
这个时期始终如一地坚持革命立场,真正代表了时代精神的作家是革命民主主义者毕希纳和海涅。毕希纳逝世时年仅23岁,但他对社会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创作方面的成就,在同时代作家中只有海涅可以同他相比拟。海涅的思想已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水平,他既反对浪漫派维护旧制度的反动观点,也反对以伯尔纳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偏激狭隘的庸俗观点。在创作方面,他吸收了浪漫派文学的成就,并把这些成就同莱辛、歌德的伟大传统结合起来。这样,海涅就代表了继歌德之后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又一个新阶段。
五、19世纪下半叶的文学
1848年革命失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受到严重的挫折。这个时期的文学中反民主和反理性的倾向明显增强,回避重大现实问题、热衷于描写身边琐事和田园风光等非政治倾向盛极一时。到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批判的文学才逐渐发展起来,但总的来说并没有达到海涅的高度。
德国文学的这种变化,首先见于叔本华影响的变化。叔本华的主要著作是在1848年以前出版的,那时并无多少人问津。而1848年革命失败后,叔本华一下子成了一位时髦哲学家,他的反理性的神秘主义思想成为居统治地位的思想潮流。在叔本华思想的影响下,像瓦格纳这样一位本来是反封建的民主主义作家和音乐家,在1848年以后也否定生活,反对进步。黑贝尔在1848年以前就不是一个革命者,而1848年以后他的作品中悲观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更为明显,甚至发展为维护封建阶级的国家政权。到了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以后,德国文学中这种反民主倾向更发展成为公开为普鲁士辩护的卫道文学和宣扬日耳曼精神的沙文主义文学。盖贝尔的诗颂扬普鲁士统一德国的“业绩”,达恩的《罗马大战》(1876)则宣扬日耳曼人是优等种族的反动理论。
这个时期的德国文学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当时公认的所谓“伟大”作家,在艺术上并无多大成就。盖贝尔被誉为“伟大”诗人,但他的诗纯属模仿古典诗歌的拙劣之作;海泽的中篇小说拥有大量的读者,写的都是一些投合小市民趣昧的故事;弗赖塔格的长篇小说据说是“杰作”,写的不外乎老实人如何发财致富之类的故事。在这些所谓“名作”的带动下,形形色色庸俗无聊的作品就大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