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些倾向,在坚持人道主义理想的民主主义作家的作品中也有反映。他们回避时代的重大问题,幻想在狭小的范围内维护自己的理想;他们没有面向整个民族,而是着眼于故乡的风土人情;他们不是描写急风暴雨式的社会冲突,而是欣赏幽静和谐的田园生活;他们不是像海涅那样用剑和火去同丑恶的现实斗争,而是以轻松的幽默来表现自己在这丑恶的现实之中所保持的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他们也触及社会问题,但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他们对社会的批判十分无力。拉贝的作品表现了他对德国社会中的阴暗、落后、腐败和残暴的愤慨,但是就在他的著名的三部曲里也看不到有任何斗争。施托姆的诗歌和小说中有许多优美的篇章,也提出了一些社会问题,但给人的印象是寂寞孤独和无能为力。
到了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社会批判文学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冯塔纳的出现就是这一发展的具体表现。这位作家在短期内完成了许多部长篇小说,他的小说有较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人物形象生动典型,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力量还不能与瑞士作家凯勒相比。瑞士富有民主传统,而凯勒又与这一民主传统保持密切联系,因而凯勒在以瑞士为背景的作品中就避免了德国作家(包括冯塔纳)的局限。他的中篇小说是德语文学中的名篇,他的长篇小说《绿衣亨利》完全有理由列入世界名著。
六、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文学
19世纪8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空前高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社会民主党威信剧增,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革命形势的高涨使老一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进一步看清了各种社会矛盾,从而增强了作品中社会批判的因素。冯塔纳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但是革命高潮对文学更为直接的影响是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像在德国历史上常见到的那样,革命高潮来到时小资产阶级青年知识分子显得最为革命。他们提出要同一切传统(不管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决裂。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参加者大多是青年学生,他们坚决反对资本主义制度,自认为站在工人一边,拥护社会主义。他们要改造世界,革新文学,创造全新的“现代文学”。1884年出版的诗集《现代诗人的性格》是自然主义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85年康拉德在慕尼黑创办的杂志《社会──关于文学、艺术和公众生活的现实主义周刊》和1887年贝尔格和哈尔特兄弟在柏林创办的《突破》杂志是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两个中心。自然主义的理论代表是霍尔茨。豪普特曼的《日出之前》(1889)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作,而他的《织工》(1892)和《獭皮》(1893)则已离开自然主义的原则,成为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品。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自然主义的文学运动就渐渐销声匿迹。当年显得十分革命的作家随着革命高潮的过去都离开了革命立场,有的甚至走向反动。在艺术上,他们不仅抛弃了“革新”整个文学的宏愿,而且加入了世纪末形形色色的文学流派。
19世纪末,德国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文学上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各种主义,如印象主义、新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等。它们的代表作家有戴默尔、李利恩克龙、恩斯特、格奥尔格、胡赫、闵希豪森、里尔克等。
这些新的文学流派与尼采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有密切的关系。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使它固有的矛盾充分暴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样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感到困惑不解,因而尼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批判”就成了他们的精神指南。另外,资本主义的发展还造成了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群众的隔绝,那些不愿把作品当作商品来推销的艺术家就躲入“象牙之塔”,觉得自己是不能被人了解的“人类的精华”,而尼采的“超人”哲学就为这种思想情绪提供了理论根据。20世纪初期的作家程度不同地都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
格奥尔格是这种“为艺术而艺术”文学潮流的重要作家。他反对自然主义,也反对现实主义;他提倡“新艺术”,即“纯艺术”。他通过所创办的《艺术之页》杂志吸引了大批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人们统称他们为“格奥尔格派”。奥地利诗人霍夫曼斯塔尔曾一度是“格奥尔格派”的一位著名作家。
里尔克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他与“格奥尔格派”有一定联系,但又有所区别。他在现实中感到孤独痛苦,希望现实能有所改变,因而他并没有像格奥尔格那样完全逃向远离现实的纯艺术的虚幻世界中去。
与“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潮流并行发展的是现实主义文学,主要代表是亨利希·曼、托马斯·曼和海塞。另外,凯勒曼、弗兰克等也属于此列。亨利希·曼对丑恶的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的《臣仆》(1914)对威廉帝国统治者们的感情和思想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描写了宗法市民阶级在资本主义大发展形势下没落的命运,但他对此并不是惋惜哀叹,而是努力探求复兴人道主义和争取人类进步的可能。海塞的主人公虽然在生活中受挫后大多逃向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原来的理想。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1945年的文学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随后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战后时局动荡,德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壮大发展。1933年希特勒取得政权,接着是法西斯统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把一部分资产阶级作家推出了“象牙之塔”,在现实的阶级斗争中逐步分化。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就出现了名为“表现主义”的文学运动。一批青年作家(海姆、特拉克尔、韦尔弗、贝希尔、沃尔夫、托勒尔、贝恩等)预感到即将来临的灾祸,想通过精神和意志的力量避免灾祸,并进而“改造”整个世界。在战后群众革命的风暴中,表现主义作家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贝希尔、沃尔夫等逐渐发展成为无产阶级作家,以戈特弗里德·贝恩为代表的右翼后来成为无政府主义者。另外像托勒尔、哈岑克莱弗,甚至凯泽都程度不同地倾向革命。其他的资产阶级作家,如亨利希·曼、托马斯·曼、阿诺尔德·茨韦格、法拉达、福伊希特万格、弗兰克、米萨姆、楚克迈耶、凯斯特纳、德布林、雷马克、凯勒曼等,也有的拥护革命或同情革命,有的至少不反对革命。但是,由于世界观的原因,他们对社会的理解是抽象的。他们常常把个人与集体、人道与暴力、理想与现实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他们对革命的同情或者支持,往往是抽象的或只是暂时的。
在这些作家中,政治上最进步的是亨利希·曼,在艺术上成就最大的是托马斯·曼。托马斯·曼的作品内容深刻,形式讲究,他可说是资产阶级进步文学从莱辛到海涅再经过近百年的曲折发展之后又一个伟大的代表人物。
这个时期德国文学更为重要的成就,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壮大发展。早在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已经萌发,并产生了韦尔特这样的诗人。到了19世纪后期,无产阶级文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奥多尔夫、瓦尔特·哈岑克莱弗、明娜·考茨基以及施韦策等一批作家,但他们在艺术上的成就还不足以与资产阶级作家相抗衡,他们的活动和影响还极为有限,因而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学运动。20世纪20年代以后,情形就大不相同。第一,它拥有数目众多的作家。1928年成立的“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到1932年拥有500名会员,全国有23个地方组织。第二,它的作家队伍中拥有一批优秀作家,如贝希尔、西格斯、魏纳特、基施、沃尔夫、雷恩、布雷德尔、马尔希维查、沙勒、格伦贝格以及布莱希特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现实的阶级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艺术上也是成功的。像沃尔夫的戏剧、魏纳特的政治讽刺诗、布雷德尔的小说和基施的报告文学,都是有相当水平的作品;而贝希尔的诗歌和西格斯的小说可以当之无愧地归于世界名著之列,布莱希特的剧作和他独创的“叙事剧”理论使他成为公认的20世纪最有影响的戏剧家之一。
1933年希特勒取得政权,大部分无产阶级作家和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被迫流亡国外。面对共同的敌人,这两部分作家结成联盟,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反法西斯文学,又称“流亡文学”。反法西斯文学不仅是以格林和容格尔为代表的沙文主义法西斯文学的对立物,而且代表了德意志民族的希望。不论是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还是布莱希特、西格斯和贝希尔,正是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创作出他们的优秀作品。如亨利希·曼的历史小说《亨利四世》(1935—1938),托马斯·曼的四部曲《约瑟和他的兄弟们》(1933—1943)、《洛蒂在魏玛》(1939)和《浮士德博士》(1947),布莱希特的剧本《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和《伽利略传》(1947),西格斯的小说《第七个十字架》(1942)以及贝希尔最优秀的诗歌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因此,如果说法西斯统治时期是德国历史上黑暗野蛮的时代,那么这个时期的德国“流亡文学”则是光辉灿烂,硕果累累。
八、二战后的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为东、西两部分,1949年又分别成立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东、西德的文学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民主德国,文学以讴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人物为主。德国分裂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也在文学中得到了反映,克·沃尔夫的小说《分裂的天空》同时受到两个德国的好评。战后初年的德国西部文学是一片空白,这时期的文学称为零点文学或废墟文学,博歇尔特的剧本《在大门外》和艾希的诗《清点》等是废墟文学的代表作。1947年成立的四七社对于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很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文学的中心主题是揭露法西斯的罪行,描写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与灾难以及反映“小人物”在战后的艰难处境。20世纪60年代以后文学的题材和创作手法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少作家以日常生活和普通人为题材以表现一代新人的思想风貌,如埃·施特里特马特的小说《蜜蜂脑袋奥勒》和康特的《大礼堂》等。人际关系、伦理道德、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也成为作家关注的主题,较有影响的作品是布鲁因的《布里丹的驴子》、克·沃尔夫的《回忆克里斯塔·T》、普伦茨多夫的《少年维特的新烦恼》等。
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主体文学”,作家把个人的主观感受作为把握现实世界的媒介,代表作有博托·施特劳斯的《赠言》等。
许多作家还通过写自传体作品去重新发现自我。20世纪80年代以后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增多,另外还出现了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相结合、比较注意故事情节的倾向,如聚斯金特的小说《香水》。此外联邦德国的重要作家还有伯尔、格拉斯和伦茨等。
1990年10月3日,分裂的德国重新统一,德国文学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