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即李耳,宇伯阳,是李氏远祖中的重要人物。考察道家始祖的渊源,也即是考察李姓的渊源。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称李耳为李利贞的十一世孙,宋代编撰的《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又做了更详细的记述。据记载,李氏祖根为颛顼之子大业,其孙皋陶在尧时任大理(司法长官)之职,之后数世皆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又传数世至殷纣王时的理徵,获罪被杀,其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得活命,就改理氏为李氏。至老子李耳的八世孙李昙,声名显赫,其子孙流播陇西、赵郡等地,再四处迁居,皆成望族,于是后世李氏多为李昙的后裔,也即是老子李耳的后裔。因此,当代世界李姓后人寻根问祖,也常见到河南鹿邑的太清宫祭拜老子,把道家文化的寻根同李氏的寻根自然地结合起来。
关于墨家文化的寻根,近些年也有新的进展。河南的专家学者最新研究与考察的结果认定墨子的里籍为鲁阳,即今河南鲁山。1997年成立了河南省墨子学会,在鲁山召开了全国墨子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中原墨学研究》(2001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关于兵家文化与武林文化的寻根在河南也不断有新的活动。战国时期着名的兵家代表人物鬼谷子在云梦山讲学,一代名人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等都是他的学生,其地在今河南淇县境内。淇县政府对有关遗迹予以修复,于是这里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军校”,成为一处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对研究兵家文化的源头具有重要价值。武林文化源于北方,河南是源头之一,尤其是少林武术源于嵩山少林寺,号称“天下武学正宗”。1999年11月,在登封少林寺成立了少林文化研究所。该所成立后,把武林文化研究同佛学研究结合起来,成为中原文化寻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墨家文化、兵家文化、武林文化的寻根同姓氏寻根的关系稍嫌疏远,兹不多论。
而同姓氏寻根关系密切的文化寻根还有隐逸文化寻根。这就是许姓的寻根。据历史记载,西周初,周武王把炎帝的裔孙伯夷的后代姜文叔封于许,建立男爵许国,此为许姓之始。按照这种说法,许姓出自姜姓,是炎帝之后,自建立许国起,后代即姓许。由于许国弱小,春秋时为楚、郑等大国所逼,多次迁徙,其都先后在叶(今河南叶县)、城父(今安徽亳州)、白羽(今河南西峡)、容城(今河南鲁山东南)等地,具体位置实难查考。河南省有关专家学者对许姓根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考察,认为许姓的始祖是许由。许由隐居及洗耳的地方即在今河南登封市的箕山,许国、许地、许姓之许皆源于许由。而许由又是最早的隐士,也可以说是中国隐逸文化的祖根。这样,就把姓氏寻根和隐逸文化的寻根结合在一起。于是,登封市于1995年7月8日在登封箕山成立了“河南省许由及许氏文化研究会”。该研究会于1995年和1998年两次组成访问团,前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访问了三国的许氏宗亲会,并且在登封举办了“1995年世界许氏宗亲箕山朝祖大会”和“1998年首届世界许氏宗亲祭祖寻根联谊大会”。该研究会还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于1995年、1999年召开了两次许由与许氏文化学术研讨会,还于2001年4月召开了新世纪箕山诗歌笔会,相继出版了《许由与许氏文化研讨文集——根在箕山》和《历代名人咏箕山许由诗集》。现在,该研究会正筹办于今年10月召开第三次许由与许氏文化学术研讨会,已发出通知,并且把研究隐逸文化列入这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
五、独具特色的固始寻根
近数年来,福建和台湾的许多姓氏在探寻祖根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祖先在历史上大都来自“光州固始”(即今河南省信阳市的固始县),于是在他们的家族和每个人的思想中形成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固始情结,他们对于根在中原的印象便是“光州固始”。这一现象引起从事中原文化研究和姓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注意,称之为“固始寻根”。
固始在今河南省的东南部,全县在淮河以南,东境与安徽六安邻近,地理位置特殊。按照古代广义的“中原”概念,固始已不属于中原,但今天它是河南省所属的一个县,我们在讨论问题时不妨仍然把它看做中原的一部分。历史上,固始是中原人渡淮之后向东南前往庐州、安庆、徽州直至浙闽的必经之处,是历代中原民众南迁的集散地。对于南迁至闽台的中原姓氏后裔来说,固始不是这些姓氏最早的本根所在,但它却是在姓氏寻根过程中必然会探寻到的较近的根源。因此可以说,固始寻根是独具特色的。
固始成为闽台一带许多姓氏近根集中的地区,与中国历史上中原民众三次大规模地向东南迁徙有直接的关系。第一次是西晋末年随着晋朝皇帝的南渡而出现的移民潮。《闽书》记云:“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福建通志》、《福州通志》及福建的杜黄陈郑等大姓的家谱族谱中也有相关的记载。这八个姓氏的原始祖根皆在中原,但他们大规模南迁的始发地却未必都起于固始,只有福建客家人的林氏原来曾“聚族于河南光州”。
中原大姓南迁并且起于固始的是以后的两次移民潮。第二次发生在唐朝初期。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闽粤之交的地区发生了“蛮獠啸聚”,当时职任玉铃卫翊左郎将的陈政奉朝廷之命,以岭南行军总督的身份率本府兵3600人入闽平叛。这位陈将军本是光州固始人,他所率府兵因兵力不够一度受挫,他的两位哥哥陈敏、陈敷率领58姓军校前去增援。在征战途中陈敏、陈敷先后病死,陈政之子陈元光率军南下与父亲会合。不久陈政也因病去世,陈元光袭职为岭南行军总管,平定叛乱后任亲设立的漳州刺史。陈元光家族远祖是春秋时陈国后裔,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有名陈孟连者被封为固始侯,子孙遂居于固始,形成固始陈姓大族。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陈政入闽平叛时,陈元光才13岁,领光州乡荐第一,其伯父陈敏、陈敷所率58姓军校主要是固始人。到陈元光任漳州刺史时,这58姓军校便在闽地落籍,建设与开发漳州,陈元光父子因此被誉为“开漳圣王”。后来陈元光死,其孙陈泳又袭任漳州刺史,后世又有陈酆于“安史之乱”后再领漳州军事。陈氏经营漳州见于史籍记载的近百年,于是固始陈氏和固始58姓便成为福建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潮发生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闽国的创建者王审知即是光州固始人。王审知家族源出于琅琊王氏,汉初右丞相、安国侯王陵的后裔,唐德宗贞元年间,王审知的五代祖官固始县令,子孙便以固始为家。唐末大乱,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王绪率众攻占光州,自领光州刺史,王审知及其兄王潮、弟王审邽参加了王绪的军队。不久王审知兄弟杀掉王绪,王潮代领光州刺史。王潮死后,王审知在唐末时被朝廷授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于是率部入闽,割据一方,五代初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被朱温封为闽王,945年闽国被南唐灭掉。王审知及其子孙经营闽地数十年,原来入闽时所率本部军校多为光州固始人,后来都在闽地落籍。随王审知入闽的固始人,有不少是中原的大姓,如郑姓等。《荥阳郑氏家谱序》明确指出:“今闽人称者,皆曰光州固始。实由王绪举光、寿二州以附秦宗权,王潮兄弟以固始之众从之。”这里提到王绪占据光州、寿州时曾依附当时另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秦宗权,而王潮、王审知兄弟所率领的固始人组成的队伍一度顺从,后来王氏率部入闽,于是包括郑姓在内的这支队伍便到了福建,成为后世福建郑氏的来源之一。
从以上考察可知,唐初陈元光和五代王审知两次率众入闽,在福建入籍定居,繁衍生息,构成了后世福建民众的主体,究其根源,多来自固始。今天可以看到的福建一些大姓的族谱、家谱,如王、陈、刘、黄、郑、周、许、方、曾、吴、谢、尤、施、余、颜、吕等20余种谱牒资料中,都有其祖先由固始入闽的记载。而台湾的民众又大多数都是来自福建的,因此,台湾的姓氏自然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光州固始。有人说,福建人来自固始的,占福建人口总数的70%左右,而台湾人来自福建的,占台湾人口总数的70%左右。由此推算,台湾人应有约半数来自河南固始。今见《台湾通志·氏族篇》中记载,大约有60个姓氏来自光州固始。这样的事实,说明河南的固始对于闽台地区的姓氏寻根来说,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固始寻根问题非常重视。首先是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固始寻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固始、光山等地与唐代移民相关的文物资料进行广泛的调查,对有价值的祠堂、庙宇、碑刻等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其次是是制订计划,召开关于固始寻根的讨论会。同时积极组织同福建、台湾进行联系,为闽台同胞来固始寻根提供有利的人文条件和热情的接待,由此为契机加强同闽台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总之,近十余年来中原姓氏寻根活动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效果显着。本文难以面面俱到,只能略陈大纲。如今历史已进入21世纪,河南的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古老的中原文化萌发出旺盛生机。中华民族根在中原的坚定信念,定会促使国内及散布于世界的炎黄子孙关注今天中原的发展,通过姓氏寻根活动进一步加强联系,促进交流,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共同努力。
文献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作者简介:王永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