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湖
福建原来的居民,都是东南百越中闽越族。西汉时期的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兵灭掉反叛的闽越国,迁其民于江淮之间后,北方汉人才不断南迁入闽,逐渐成为福建的主要民族。历史上,北方汉人向福建的大规模移民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东、西晋之交,“五胡乱华”后的中州“八大姓入闽”;第二次是唐初受命入闽平叛,随后定居福建的陈政、陈元光父子所率的6000多中州官军及其眷属;第三次是唐末从河南光州辗转入闽,并在福建建立闽国的以闽王王审知兄弟为首的5000多农民军及其眷属。
所以,现在福建居民的祖先,大多是历朝历代从北方各省,尤其是河南省南迁入闽的移民。同样地,闽清县虎丘黄氏和长乐县青山黄氏的肇基祖黄敦、黄膺兄弟俩,也是唐朝末年从中州河南移民到福建的。经过1000多年的繁衍播迁,如今的黄氏兄弟已是枝繁叶茂,成为福建黄姓的两大主要衍派。
一、黄氏兄弟的南迁入闽
黄姓是我国的大姓之一,在全国的姓氏排名中位列第七。在福建和台湾,黄姓更是仅次于陈、林的第三大姓,所以,在福建就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或“黄郑满街走”)的说法;在台湾,也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成山”的说辞。据《福建日报》2005年3月21日报道,福建的黄姓人口总数将近200万人,约占全省3500万人口总数的5.64%。
福建各地的黄姓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基本可分为几个大的衍派,都是由几个人闽始祖繁衍下来的子孙后裔。如闽清的虎丘黄(黄敦衍派),长乐的青山黄(黄膺衍派),莆田的金敦黄(黄岸衍派),泉州的紫云黄(黄守恭衍派),邵武的和平黄(黄峭衍派),以及宁德的黄鞠衍派,就是福建黄姓的几个主要的衍派。
1.王审知的入闽和黄氏兄弟的南迁
黄敦、黄膺兄弟俩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都出生于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时值唐朝末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淮河上游的屠者王绪也趁机而起,组织起一支农民军,占领了光、寿两州,但受制于唐蔡州的防御史秦宗权,被授为光州刺史。光州固始人黄霸及其第五子黄敦、第六子黄膺父子兄弟三人,一起参加了王绪的农民军。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王绪的农民军受秦宗权逼迫,无法在河南立足,不得不渡江南下,经江西进入广东,再从广东到达福建。由于王绪暴虐猜忌,滥杀无辜,引起下属的不满和军心的不稳。王潮、王审邽和王审知三兄弟利用军中的这种不满情绪,在福建泉州的南安县发动兵变,夺取了领导权,并在当地士绅的支持下,于光启二年(886年)攻占了泉州。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王氏兄弟又挥师北上攻占福州,进而夺取全省,建立了闽国,王审知也在五代的后梁(907-923)被封为闽王。黄霸和黄敦、黄膺父子兄弟三人,也随王氏为首的农民军一起来到福建。
2.虎丘黄氏的肇基繁衍
黄霸父子三人随光州农民军入闽来到福建后,先居于清流县泰宁乡梓潭村。黄霸逝世后,黄敦兄弟葬其于清流县白塔桥。然后兄弟俩各奔东西,分头发展。黄敦“唐授官,辞不受”,“不荣以禄,有功不仁”,而是决心归隐乡间,“志乐山林,”请地到福州下辖的闽清县梅溪坪盖平里凤栖山(今塔庄镇秀环村),“兴创访舍,垦辟农田,积善积德,清居乐道”。
黄敦在闽清娶当地女陈氏为妻,传下宗、礼、凝、勃、启、余6个儿子。为了使子孙后裔和睦相处,黄敦作了一首《厅壁训子》诗:“六叶同开一样青,莫因微利便相争。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以后,宋哲宗皇帝也和一首诗予以赞誉:“六叶同开一样心,多生兄弟少相争。白马桥头旌御葬,穆然为尔永风声。”因此,黄敦的子孙后裔被誉为“六叶传芳”,其宗祠也被称为“六叶祠”。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911年),黄敦卒于移民地闽清。据其宗族的《入闽谱志》中说:“初敦公晦德躬耕,登庐后峰览景,异其形胜,每徘徊其间,俄以寿终,因攒其地。夕有巨虎咆哮,发土培枢,迟明视之,殆若培冢,子孙惊异以为神,遂即宅兆,世传虎葬是也。”据其族谱中说,黄敦是因为登山览景,受野兽惊吓,倏然而逝的。其家人找到黄敦后,本想把他抬回家,但却抬不动他,只好就地安葬。其后有老虎不断为其坟培土,使坟逐渐增大增高,人们异为祥兆,因此,黄敦的子孙后裔号称“虎丘黄氏”。
3.青山黄氏发展播迁
黄敦的弟弟黄膺入闽后,先与父、兄择居清流县泰宁乡,后迁邵武军武阳故县的仁泽乡,卒于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据其宗族的族谱记载,黄膺与王审知友善,相交莫逆。他天资颖悟、学行俱优,而律赋自成一家,更以五经课子而显名于世,号五经先生。黄膺娶杨氏耀卿为妻,生茂材、茂哲两个儿子。以后,兄弟俩各自择地而居,分枝繁衍。
黄茂材于唐天佑年间(904-907)任秘书丞,特进光禄大夫、太子少师。他传下宾、推、惬、鸣凤四个儿子,黄茂哲也传下安、颇两个儿子。历经上千年的衍传,黄膺一脉至今也是子孙繁茂,后裔众多,并且英才辈出,与黄敦一脉交相辉映。其中较有名气的有监察房、少师房、秘书房、仆射房、鸣凤房、胪峰房,被称为黄膺衍派的六大望族。
黄茂材长子黄宾由太学出身,学优而登仁,后唐时任古田县令,后又兼知长乐县事。他到长乐上任后,奇其地风土淳厚,喜董奉高峰灵气,爱海滨鱼米之乡,就在离县城15里的青山下筑庐而居。其后裔子孙众多,名人辈出,成为福建黄姓中着名的“青山黄”,也是黄膺衍派的代表。以后,黄茂哲的第二子黄颇也迁居长乐县芳桂乡炉峰境。
二、黄氏兄弟的向外发展
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入闽始祖黄敦、黄膺南迁至今,黄氏兄弟及其后裔已在福建生息繁衍了1100多年。经过向国内外的不断分支衍派,如今黄氏兄弟的子孙后裔已嗣遍寰宇,成为福建着名的宗族,也是福建黄姓的两个重要衍派。
1.在大陆间的播迁
一千多年来,黄敦的虎丘黄氏已繁衍到40多代,如今其子孙后裔总人数已多达200余万人,遍及福建9个设区市中8个,在全省80多个县、市、区中,也有30多个分布有六叶祠的子孙后裔。在福州市,他们分布在城区和闽清、长乐、永泰、闽侯、连江、罗源和福清7个县、市;在莆田分布到莆田和仙游2个县;在龙岩分布到市区和龙岩、漳平两个市;在三明分布到市区和尤溪、沙县、建宁、明溪、宁化、清流、永定7个县;在南平分布到市区和顺昌、邵武、光泽、浦城4个县、市;在泉州分布到市区和晋江、德化2个县、市;在宁德分布到市区和古田、周宁、寿宁、福鼎、福案、霞浦6个县、市;在厦门,也分布着其子孙后裔。
以四叶黄勃的后裔迁居福州义序为例:其四世孙黄腾从闽清县迁往永福县的龙井。大约在南宋的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其12世孙黄复又从龙井迁居福州近郊南台岛的义序,成为义序黄氏的始祖,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现在,其子孙后裔分为15房,总人口有2万人左右,成为当地一个着名的大宗族。
还有一些虎丘的子孙后裔迁居到外省,如江苏的镇江、广东的梅县、潮州,以及浙江的台州、乐清、平阳、苍南、黄岩等市、县。特别是四叶黄勃的九世孙黄龟年,从福建移居到湖南渠阳,共生了10个儿子,传下56个孙子,以后又分为483支。至今其子孙后裔已遍及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省,总人口达数十万之多。
弟弟黄膺一脉也是不断地开枝繁衍,子孙后裔繁荣昌盛,遍布省内外各地。如其衍派的六大望族中,监察房子孙就分布于福建的福州、长乐、连江、建阳、建瓯和广东的潮汕、化州等地;少师房子孙也分衍到福建的古田、罗源、连江和浙江的温州等地;秘书房之后裔,主要分衍于闽北、江西和浙江金华;仆射房也广播于闽粤各地,鸣凤房后裔分迁于福建的福州、长泰、邵武、建宁、浦城、建阳、安溪等地,炉峰房则远播广东的潮州、汕头、江苏的南京,以及安徽和福建的诏安等地。
在黄膺一脉中,比较突出的是黄膺14世孙黄干(勉斋)的衍派:其子孙后裔经过800多年,30多世的繁衍,如今瓜瓞绵延,总人数已达30多万,播迁到省内外各地。在省内的有福州市城区及其下属的长乐、连江、福清、永泰等县、市,南平市城区及其下属的建阳、武夷山、建甄、浦城等县市,漳州市城区及其下属的漳浦、南靖等县,还有泉州市属的永春县,宁德市属的霞浦县,龙岩市属的连城县,以及厦门市等20多个县、市、区。其中仅在长乐市的就有3万多人,在建阳市的也有2万多人,在福清市的则有近万人。播迁省外各地的有:广东的潮阳、惠来、海丰、陆丰4个县共4万多人,化州市有3万多人。此外,还有北京、上海市和浙江、江西、广西、山西省和香港。
黄膺的7世孙黄程迁居广东澄海县后,子孙后裔也是发达旺盛繁衍众多。他们广泛分布于广东的澄海、潮州市区、惠来、揭阳、潮阳、潮安、梅州、佛山、湛江等县、市,以及相邻的福建诏安县,还有一些人再播迁到江苏的南京、安徽等地。现在,黄程衍派的子孙后裔,仅在潮汕和惠州等地,人口就达20万以上。黄膺10世孙黄潜善的衍派更是枝繁叶茂,子孙后裔众多。宋高宗时曾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中书侍郎的黄潜善传下久昌、久隆、久茂、久盛、久美、久养、久安、久康和久兴9个儿子,子孙后裔播迁到福建、广东等地,以及世界各大洲,人口不下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