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潭生
1976年,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写的《根》一书,轰动世界文坛,获得了美国普立兹文学奖。小说描写美国黑人祖先被阿拉伯奴隶贩子从非洲西部掠运到美洲,其子孙历尽千辛万苦寻找自己的祖根。这本书在台湾流行后,激起了台湾同胞的爱国热情,掀起了一股寻“根”追“源”的热潮。
台湾《青年战士报》从1978年10月16日开始,连续刊载《唐山过台湾的故事》,从台湾同胞的姓氏、宗族、文化、风俗等方面详细考察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骨肉关系。文章明确指出台湾的祖根在唐山,唐山就是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广东一带。紧接着,台湾“中央图书馆”于1978年下旬,举办了一个题为《根——台湾的过去和现在》的文物图片资料展览,展出文物图籍二百多件,证明台湾的祖根在大陆。
台湾《中国时报》于l979年6月11日以《乡土·血统·根》为题发表文章,指出:“台湾是我们直接的根,而这根又嵌含在更大的根里,那便是中国。”
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还出版了彭桂芳编着的《五百年前是一家》通俗历史丛书,对台湾祖根在大陆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台湾着名学者、《中华民国史纲》的作者张其昀先生也在《台湾丛书序》中列举了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台湾同胞大部分来自闽南与岭东,即今闽粤二省。他还深情地说:“血浓于水,台湾同胞终于投入祖国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碧血之所坚凝。”
台湾电影《源》是近年来台湾同胞“寻根热”发展到高潮的产物。这部电影耗资七千万台币,运用电影演员三万多人次,花了二百二十天才拍摄完成。作者以“源”为片名,以开发台湾石油作为题材,描写大陆移民不畏艰险、开拓宝岛的事迹。影片使人们生动而又形象地看到了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关系。
通过这几年的寻根活动,台胞已确认他们的祖根在福建一带,因而发出“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慨叹!但是,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五百年仅是短暂的一瞬。台湾和福建更早的祖根在哪里?在纷坛繁杂的历史现象中,在古朴独特的方言土语里,在似曾相识的地名风俗方面,我们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奉献出来,求教于各方人士。
一、四次人口大交流
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协助诸侯灭秦,后来又帮助刘邦消灭楚霸王项羽。因此,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就册封无诸为闽越王。到了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闽越不服管辖,曾经多次叛乱。至今,在闽北一带还残留着闽越对抗汉朝所修筑的古城遗址。后来汉武帝派兵镇压并采用迁徙政策,“尽徙其民于江淮间,以虚其地”(以上材料见《史记》和《福建通志》)。这是历史上福建与中原人口第一次大交流。说明早在汉武帝时,江淮间已有大批福建人居住。
晋代永嘉之乱,中原一代“衣冠如(入)闽者八族”(见《三山志》)。这八大族人家就是从河南避乱南迁至福建的官僚地主。大批中原人定居福建,在今天的地名上还保留着历史痕迹。福州有晋安河,泉州有晋江,这都是晋代中原人到福建后命名的。这是历史上中原与福建人口第二次大交流。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福建南部蛮獠叛乱,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五十八姓军校前去镇压,并开辟漳州郡(见福建《漳州志》和河南《光州志》)。这是历史上中原与福建人口的第三次大交流,也是对闽南和台湾影响最大的一次。至今,陈元光被尊为“开漳圣王”,台湾各地的漳州移民,一直奉开漳圣王为守护神,当做菩萨顶礼膜拜。据调查,台湾现有五十三所陈圣王庙,备受台湾同胞的崇敬。
又据《五代史》记载,唐末五代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领数万人起义,转战安徽、浙江、福建。最后在福建建立了“闽国”。闽王王审知经营福建五十多年,使福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这是历史上中原与福建人口的第四次大交流。闽王王审知及其数万起义部队对福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综上所述,中原与福建人口的四次大交流都与河南有关,特别是唐朝的两次南迁人口最多、影响最大。因此,台湾、福建和海外侨胞称自己为“唐人”,把故乡说成“唐山”,把聚居的地方命名为“唐人街”,这是有历史根据的。民间传说唐朝军队打进福建后,把闽越土着男子杀光。剩下的闽越土着姑娘与唐朝士兵结合,就地屯居,繁衍后代。所以,今天福建方言仍然通称男子为“唐部人”、“唐部仔”,通称女子为“诸人人”、“诸人仔”(诸,就是闽越王无诸)。这种特殊称谓,是寻找福建祖先的有力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中叶开辟漳州的圣王陈元光是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五代开发福建的闽王王审知也是河南光州固始人。甚至连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其先祖也是“自光州固始县入闽”(见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拓片《郑氏附葬祖父墓志》)。这难道是历史的巧合吗?不,树有根,水有源,寻根念祖渊源长。
二、开漳圣王陈元光
陈元光,宇廷炬,河南光州固始人,生于唐朝显庆二年(657年),卒于景云二年(711年)。陈元光十三岁就“领光州乡荐第一”。当时,他父亲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蛮獠啸乱。由于寡不敌众,陈政退守九龙山。朝廷命陈政的哥哥陈敏、陈敷率领军校五十八姓组成援兵。途中,陈敏、陈敷卒,其母“魏氏多智,代领其众入闽”。仪凤二年(677年)四月,陈政卒,二十岁的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九年平叛战争,于垂拱二年(686年)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陈元光“率众辟地置屯,招徕流亡,营农积粟,通商惠工”,从而使漳州一带“方数千里无桴鼓之警”(见《漳州府志》)。
漳州是福建最大的平原地区,陈元光统帅的河南固始五十八姓军校及其士兵,开辟漳州,繁衍后代,对闽南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闽南和台湾同胞都尊奉陈元光为“开漳圣王”。据《漳州府志》记载,漳州和漳江的命名,还与陈元光的祖母魏氏有关。魏氏“指江水谓父老曰:此水如上党之清漳”。这就说明,今天福建的漳州和漳江,是根据太行山的漳水而命名。
陈元光开辟漳州之后,“世领州事”。但他们并没有忘记祖籍固始。据河南《光州志》载:陈元光的孙子陈酆“在京见李林甫、杨国忠柄国,无意仁进。访弋阳(即光州)旧第,川原壮丽。再新而居之。数年,安禄山乱,漳州民诣福州观察使诉乞。遵先朝旧制,命陈酆领州事,以拯民生。朝是其请,酆至漳。荐学延师,锄强救灾,一如其祖守漳时。”由此可见,“开漳圣王”一家不仅“遵先朝旧制”,世代领漳州事,而且在河南老家还保留着陈氏家族的根基,互相间来往频繁。陈元光的三十六世孙陈华来,还担任过南宋光州太守。光州(今河南潢川县)学宫旁边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广济王祠”,就是陈华来当太守政绩昭昭,士绅百姓为颂其功德而捐款兴建的。
跟随陈元光开辟漳州的五十八姓军校,在闽南一带繁衍子孙,发展到今天,台湾和闽南一带陈、林、黄、郑四大姓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群众中流传的“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就是这个意思。这些大姓的族谱上,都明确记载着他们先祖是河南光州固始人。福建平和县朱姓族谱上,更明确地记载着他们的先祖是河南固始朱皋镇人。五代时,福建泉州着名隐士詹敦仁,宇君泽,号清隐先生,祖籍也是河南固始人。
开漳圣王陈元光只活了五十四岁,但他和五十八姓军校对福建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