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宦海记
44674800000004

第4章 抢水源

厢房内,书灯微微一闪,灯旁的唐通正仔细查看着眼前的旧书架,准备开始每晚的自习课程。

父亲是秀才的好处就是从来不会缺书看,对于年幼的唐通来说,至少目前来讲是这样的。家里的藏书很是丰富。不难推测,自己的父亲唐宾文必然是个酷爱收书之人。

学堂里的所授的科目几年来也没什么变化,无外乎“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蒙童训》,《蒙养图说》之类的。而唐通天性聪慧,这些开蒙读物早已背得滚瓜烂熟,是以他每每逃课并非是不愿读书,而是先生所讲的内容对他来说不过是陈辞滥调罢了。

学堂的先生******似乎也没有开讲新书的意思,毕竟这所民办的学堂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给上不起学的孩子一个读书认字的机会而已,也没人指望这所学堂能出个什么秀才举人。

学堂里大多数的孩子也是这样想的,读几年书,认得几个字。长大一点便下田里帮着干农活了。读书?又不能填饱肚子。识几个字,能看的懂书信也就够了。

唐通却不这么想,与年有为不同,他没有祖传的手艺可以依靠。若不读书,再过几年,在这边关之地,想不去服兵劳役都不行。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考取功名是唯一的途径。加上自幼无父无母,他总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觉得只有是像父亲一样中了秀才,才算是扬眉吐气。

很快,书架上一本“私刻本”的《论语》便被他翻了出来。

什么是“私刻本”?“私刻本”便是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这种版本的图书比书坊里卖的“坊刻本”要好的太多,因为普通的老百姓并不会花钱印书,能够出资刻印的大多都是博学鸿儒,抑或是宦官文人。

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便已持续不衰。其名也是各式各样,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朝廖莹中的“世彩堂本”,余仁仲的“万卷堂本”;明朝范钦的“天一阁本”,毛晋的“汲古阁本”;清朝纳兰性德的“通志堂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朝“黄善夫本”,明朝“吴勉学本”。

对于这些藏书的来历,唐通自然毫无头绪,他翻开书,见扉页右下盖着一印,上书“多宝斋本”。他也不知道这是哪个文人雅士的书斋名,当下便再翻几页,接着昨晚看到的内容细细读去。

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唐通读到这一句,微微点了点头:“是了,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险恶,我须得提防小人才是。比如我这邻居黄奇桅,定是个小人无疑了。”

唐通便这一本《论语》全凭自学,他读书时若是觉得字面的意思自己能够解释得通,便自觉是明白了,故而理解中不乏片面的地方。刚刚才和隔壁的黄家撕破脸,唐通心中不忿,读着书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这一层。

他持卷再读,觉得不理解的地方甚多,饶是如此,依旧硬着头皮读了下去。他天资聪慧,尤其记忆力更是惊人,一晚的功夫,读过的内容已经记了大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烛光下,唐通就这么一遍一遍地诵读着手中的书卷。夜幕渐深,四下静极,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唐通读得兴起,不知过了多久,竟握着书卷伏案睡着了。

——————————————————————

—————————————————————

天幕铁青,固定的生物钟让伏在桌案上的唐通醒了过来,是取水的时候到了。

大同府地处黄土高原,较之江南沿海,降水不多。所幸府城建在盆地之上,四周群山高地环绕,气候较周边而言便多了几分湿气。

唐通平时一整天都在学堂里读书,那个时候又没有自来水,村民的生活用水都依靠是高阳村边的一条溪流而已。

一眼活水,养一方人。

挑起扁担,挂上两个木桶,唐通合了屋门,便往村南走去。

七月的天亮得格外早,没走了多久,夜色早已悄然褪去。村里的公鸡扯着嗓子卖力打鸣,声音此起彼伏。唐通打着哈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细细回想昨晚读过的内容。

是了是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唐通脑中过了一遍,心中不由得美了起来:“上天助我,莫非我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本《论语》我记得可是真真切切啊。”

他轻合双目,感受着抚面而来的晨风,嘴角微微翘起,心情也变得明朗起来。

“通儿!快快……”

唐通听得有人叫他,一睁开眼,远处,隔壁的张大哥正迎面跑了过来。

“张叔,这是……”唐通看着眼前上气不接下气的张大哥,连忙问道。

“回去,喊村里的人来,隔壁村抢水源来了,****个直娘贼的……”

唐通听了,挑着扁担,转身便要往回走。

“还带什么扁担,水都没有啦!”张大哥气急败坏道。说罢,便伸手把扁担从唐通肩上取了下来。

“哦哦……”

“罢了罢了,你快跑到县衙,找官爷来。你这扁担我自去给你挑回村便是。”

唐通点了点头,放下了扁担,便迈开步子往府衙跑去。

身后,张大哥气还没喘匀,便已挑起扁担,边跑边喊:“快来人呐,狗尾巴带人来抢水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