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44874100000007

第7章 苏美尔人之谜

谁创造了苏美尔文明?

历史学家认为,地球文明极有可能的起源地是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因为后来的玛雅文明与苏美尔文明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

苏美尔人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下游。他们是于何时,以何种方法学习到楔形文字和宝塔式的建筑技术呢?这至今仍是个难以破译的历史之谜,它长期困扰着考古学家。

苏美尔城市是现在所知道的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城市之一,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突然出现于中东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的下游地区,即现在的伊拉克南部。

正统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取得一致意见,苏美尔城市不仅是以后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更为确切地说,它是现代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苏美尔城市地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这一地区数千年以来一直就是个环境恶劣、干燥酷热、河流泛滥,不适合人类定居的地区,那么,为何在此苛酷的自然环境下,人类最早的文明是能够产生的呢?

谈到苏美尔文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楔形文字的发明。苏美尔人不仅发明了文字,还发明了农耕技术,建筑技术、灌溉技术、几何学、法律、天文学、算学等各种科学以及都市国家的民主管理方法等等,这些创始全可归于苏美尔人。

然而,就历史时间而言,苏美尔人这些知识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突然创造出来的,这一事实更使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目瞪口呆,不可思议。

人们不禁感慨,是谁有这么大本领在顷刻之间让苏美尔人聪明起来,使他们拥有的文明不亚于20世纪国家的文明?

美国太空界泰斗卡鲁·赛甘博士自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说:“苏美尔文明是靠具有强大能力的非人类系生物的帮助而诞生的。”

在公元前2世纪末,巴比伦的祭司罗梭斯运用数千年以来的神殿古文书,写下了可信度极高的《巴比伦史》。其中写道:

“当太古的巴比伦地区的人类过着与野兽一样无秩序的生活时,在波斯湾出现了一种具有智慧的欧亚奈斯生物。形体虽像鱼,但鱼头下却有别的头,并有与人类手脚一样的东西,声音也像人类。”

正是这种生物白天会从海中出现,与人类说话,并教导人类文学、艺术、科学、法律、建筑、几何学原理、采集果实、植物的区分的方法等。

但它却不吃东西就可以生存。由于这种生物是水陆两栖动物,因此,太阳一西沉,它就立即跃入海中潜藏起来,一到早上则又立即出现。

这种表述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卡鲁·赛甘博士推断,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或更早以前,非人类文明就与人类在波斯湾沿岸某处有过接触,而苏美尔最古老的艾力多遗迹就正在此地。

艾力多遗迹现已被考古学家确认,根据分析用楔形文字所记载的粘土板文书中的“苏美尔王名表”所示的结果,艾力多是“大洪水以前,从天降下五权的最初之都”。

卡鲁·赛甘博士还指出:“若将欧亚奈斯生物‘如鱼般的身体’视为在暗示太空衣或潜水衣,‘鱼头下的别的头’暗示的是太空帽或潜水帽中的脸的话,那我们很快就会得出结论,这是海中的非人类系智能性生物。”

还有人尝试以更积极、大胆的主张来解说苏美尔文明。有着中东血统的美国籍中东语言学家兼古代史研究家卡利亚·席金指出:“与其说苏美尔文明的起源,是靠外星人的援助,不如说是在‘大洪水’以前,苏美尔被外星人建成殖民地,苏美尔文明正是这块殖民地留下的文化遗产。”

他观察到,透过美索不达米亚(从苏美尔到亚述)、埃及、希伯来等中东一带的文献及《圣经》所出现的共同语中,都有一单词“塞姆”。且不论何种文书,都经常将它用于记述神的天上之旅或人类升天的场合。“塞姆”在当时的绘画文字(楔形文字的最初形态)之中,是“垂直上升”的意思。

由此可见,它应是火箭、太空舱之类的飞行物体。事实上,在呈献给巴比伦的女神伊茜达尔的赞歌中,有一句就明显地将它当做飞行物体来讲:“天上的贵妇人乘坐‘塞姆’飞行于人类居住的土地上。”

除此之外,当时的绘画、浮雕、雕刻上也绘着火箭形的物体。这极有可能是塞姆的有力表示。

苏美尔文明的起源从说纷纭,说法不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哪一种更合适呢?这有待于进一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