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公司同成长
44875400000026

第26章 心态决定贡献(4)

有人在一家企业一做就是十年二十年,初进企业可能是个员工,现在还是个员工,不要小看他没出息,他比起那些跳来又跳去折腾的人收获也不小,比如他房子有了,车子有了,社保买完了,虽然没有多少积储,也没有其他投资,但是他没有后顾之忧,习惯于按部就班,过得怡然自得,没有压力。耐得住重复工作的人,看上去没有新意,没有生气,但他在重复的工作空间安排得非常充实,也不失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这个社会并不是需要每一个人非常成功,而是需要更多这样安于重复的人,是他们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不平凡,是他们把自己安于重复的平凡中,把创新的刺激与成就让给了别人,他们是无私的、可敬的。在同一个环境十年二十年专注于同一样工作,一般人会很苦恼,会坚持不住,会磨去棱角,消去斗志,但是有些人会越磨越锐利,越做越是行家。所谓闭上眼睛也会做,就是熟能生巧,所谓熟能生巧就是指在重复中自然而然地悟到“巧”,这其实也是一种创新,因而重复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不厌其烦的重复就没有创新。创新不是凭空而来,是从反复的实践中来。重复是一种恒心,是一种毅力。每一天的工作都会有重复的纷扰、困难,今天处理完了不是完事了,明天继续还有,你不能逃避,逃避带来的还是面对。只能当作每天要吃的饭,要走的路,既然是必需的,就要拿出耐心来做,烦躁与发脾气是与自己过不去。不要怕繁琐,好工作会繁琐,要培养自己的重复精神解开繁琐。当你面对一个麻烦的下属,你不能耐心地说服或处理好,你就不适合做管理工作。今天没有耐心对这个员工,就算炒掉他,也许明天还有一个不同姓名的他来麻烦你。做工作有时不是比学识,不是比能力,是比耐心,比耐力,谁熬得住,谁就先人一步,谁沉不住气,谁就出局。心理学大师博恩·催西说,每天专注一件事两小时,三年后你就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恒心和决心会让你达成自己想不到的目标。

在职业上,不厌烦重复就是始终坚持如一。工作就像谈恋爱,你可以千挑万选,但是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就应该坚持如一。不厌烦重复就是要平静对待日常工作,做员工要擦机器,做机修不要怕脏衣服,做服务员要收碗筷,做售货员要微笑服务,这是每天必需的工作,多远大的理想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一个人必须习惯这些日常工作。拥有安心重复平凡的精神,可让他做得更成功。重复是一种力量,让人意想不到的力量。每一个人也许有“折铁丝”体验,无论多坚韧的铁丝,只要反复折叠,达到一定的重复次数,铁丝必将折断。这个平常的生活事件告诉我们,重复工作会产生巨大的奇迹。在实际中对“折铁丝”的运用也很多,业务上如果能用“折铁丝”的精神去反复拜访客户,客户是钢也会为你折服,业绩也许就是这样磨出来的。在与上司的相处中,如果上司一次没有接受你的建议,如果有“折铁丝”的精神,一次不行,二次去,二次不行,三次去,反复说服上司,也许上司就会回头想你为什么这么磨在这件事上,他可能就会想通了。对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然后不厌其烦地去反复追逐,你的目标终会实现。

重复也是一种积累。环顾四周,商人的生意都是每天一点一滴重复做起来的,每次都是送一样的货,多也送,少也送,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反反复复做,做米的还是米,做油的还是油,不知不觉生意就做大了。在重复中,生意获得了新机会,工作也有了新转机。自己安于每天看似重复的平凡工作,日积月累,你会变得不平凡,恒心让你击败了职场对手,重复锻炼的韧性让你百折不挠。不要东张西望,一颗平静对待重复的心和一种习惯于重复的精神将成就你的事业。

8.办法总比困难多

没有憋死的牛,也没有转不出的水,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不为失败找藉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标语是这样写的。但在实际工作,每天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只为失败找借口,不为成功找方法。观念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距离,观念问题不是一幅标语能解决的,人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习惯,它会产生行为惯性,当困难出现的时候,人的态度分为三种:一是正视困难,想办法解决;二是逃避困难,想办法离开;三是漠视,或者熟视无睹,让困难变成灾难。在职场,逃避困难多数情况是没有责任心,缺乏耐心;熟视无睹也常见,看到问题当作没有看到,主要是心态问题,没有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去看待;正视困难,表现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对公司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人才会迎难而上。正视困难并不是说仅有一种观念就可以,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好的观念改变人,最重要的是转化为好的行为习惯,这其中还有较长的距离。

其实,困难只是表象,也是纸老虎。要善于挖掘困难背后的东西,工作遇到困难有时就是机遇,让老板也感到为难的工作问题,你想方设法解决了,这就是困难给你的机遇。能为老板解决难题的人,老板当然刮目相看,也许因此改变你的职业生涯。困难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要“等闲视之”,当困难是纸老虎,当然要把纸老虎当真老虎打。生活困难千差万别,但是结果大家都会这样描述:唉,终于熬过来了。熬过来了,其实就是战胜困难的恒心与毅力的表现。工作上的困难用“熬过来”也未尝不可,总之,困难来了,总得有一个结果,你面对它就有一个面对的结果,你逃避它就有一个逃避的结果,与其逃避,不如面对,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想办法克服困难。记住,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坚持”,一定不要“气馁”,这样无论结果如何,你才不会后悔。办法是想出来的,努力去想,办法躲在困难的不远处,灵感往往就在你束手无策的时候出现了。面对困难,首先要坚定有解决的办法,不要囿于常规的思维。人们往往是让以往的经验主义打败了,而不是真的被工作困难打败。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再次出现,一般人就投降了,不再去思考了。导致一个人成功与不成功的关键点就在这里。不成功的人在困难面前打住,或者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没有解决就放弃了,成功的人就会突破以往的思维框框,想了很多办法没有解决,他还会继续坚持比别人想多一点,也许就多做一点,他解决了最后一个关键点,就成功了。

困难常在,办法常有。“没办法,就这样了。”很多员工有这样的口头禅。一句话把自己的思路堵住,给自己的惰性找借口。一个人在路上,走着走着,遇到一堵墙挡住去路,有的人摇摇头就掉头回走,有的人会直接徒手翻墙,还有的人会找梯子翻墙。掉头回走的人是不用脑子思考,碰到问题还是问题,碰到钉子还是钉子,思维不会转弯,不会化解问题,不会解决问题。比如车间太闷热,员工受不了,作为主管要积极地想办法,老板不同意装空调,但没有说不可以增加风扇吧,也可以安装排风系统,加大车间空气对流,效果也很好,还可以想办法提供一些冷饮给员工解渴。做事情,要抱定一个信念:办法总比困难多,路子总比障碍多。多动脑子,思想越来越开阔,原来问题可以这样解决。在一个人的工作理念里,不能“没办法”,而是有办法,一定有办法,有更好的办法,不是“就这样了”,而是怎么会就这样了。常说,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找方法者必有方法,找借口者必有借口,关键看做事人的心态,方法与借口一念之差,相去甚远。找借口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是一种思想惰性,看似无奈,实则无知。一个人一旦这样,就会习惯上瘾,长此以往,等于掐断自己的思路,办事不负责地简单化,行为不负责地随意化。

水面对障碍,它只有一种信念,那就是找出路。一个人要像溪水一样,有坚定的信念,相信一定可以有办法,就会不断地去寻找方法,直到成功。相反一个没有信念的人,总是会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开脱,安慰自己,逃避现实,走向一个接着一个的失败。想一想总有办法,不想什么办法都没有。

对于重视找方法的人,解决困难不难。在他们的世界里,不存在困难这样的字眼,他们相信凡事必有方法去解决,而且总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得最完美。事实也一再证明,看似极其困难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寻找方法,必定有所突破。说到这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说到这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1927年创立的布鲁金斯学会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闻名于世。它有个传统,每一个学员毕业必须要经历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考验。布鲁金斯学会给2003年毕业学员的考题是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许多学员知难而退,甚至认为,这道考题很难完成,因为总统先生什么都不缺少,即使缺少,也不缺一把斧头,这很不现实。再说,即使他有些需求,也不用亲自购买。然而一个叫乔治·赫伯特的学员却做到了,他打听到布什总统俄亥俄州的农场被许多红枫占领。于是,乔治·赫伯特很诚意地给布什总统写信,建议总统把农场里的枯树砍掉,让庄稼茂盛生长。他同时向总统先生推荐了这把斧头,他称这锋利的老斧头是祖传之宝,锋利有力,适合砍伐枯树。学员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布什总统真的给他汇来了20美元。得知这一消息,布鲁金斯学会把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金靴子赠予了他。

乔治·赫伯特的成功说明任何看似不可能的困难也有解决的方法。职场人士每天要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面对困难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责任心,无论什么困难,要勇于担当;二是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有想一想再想一想,试一试再试一试的精神;三是不为自己找借口,大多数不能解决困难的人,会为困难找出很多客观理由,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这是常见的借口,他们用借口堵塞了自己的出路。失败者总是为失败找借口,而成功者永远只为成功找方法,只要相信有办法,并付出行动,困难挺一挺就过去了,问题想一想就解决了,回头就像登临山顶,豁然开朗:困难原来不过如此,问题原来可以这样解决!

9.乐于做小事

人们嘴上经常说到“大事”与“小事”。比如说,相当于内勤打字员,销售业务做的事是大事。其实作为内勤,你应该摆正心态做好内勤工作,这不影响你的个人发展,假以时日你做业务,你比一般业务又多一些做好内勤的经历,这将成为你的优势。职场人士总希望自己有高起点,做有发展的工作,做大事,不屑于做勤杂事务,这是不现实的。真正的成功人士似乎与一开始所从事的行业关系并不大,倒是与工作态度关系甚大。比如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刘永好,以前是卖鹌鹑蛋的,后来做希望饲料,时常还说起卖鹌鹑蛋的传奇经历。霍英东曾经是小酒楼的洗碗工,王永庆曾经是米铺的勤杂工。这些大名鼎鼎的富豪们都有做“小事”的经历。不管大事小事你都认真做,没有本质区别。就算“大事”、“小事”有质的差别,比如有人做经理,有人做流水线员工,多少年以后,也许就发生戏剧性变化,做经理的还是经理,做员工的也许更成功。不见得做“小事”的人没出息,反而口口声声要做大事的人,没几个是真正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