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粹
师者,人之模范也。模不模,范不范,为不少矣。
——杨雄(汉)
以德治国要求以德育人。分析和认清教师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加强社会主义师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对造就大批新世纪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十分重要。
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
一、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和途径
二、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三、思想道德教育和新世纪人才培养
一、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和途径
(一)坚持和倡导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依法治国也已形成社会广泛共识的情况下,江泽民同志强调以德治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坚持以德治国,是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一样,都是我们党巩固和增强执政党领导地位的重要方略。德治与法治在保障社会良性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缺一不可,这是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其次,坚持以德治国,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部内容,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方向这三者共同构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袭来的今天,我们更要始终坚持这一文化方向,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既具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文明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才能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第三,坚持以德治国,是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规范维系其运作和发展。无论是市场经济中法律规范的制定,还是人们的认同和内化,都需要以一定的道德为基础。若没有诚实守信等一系列道德规范为基础,市场就会萎缩,市场经济就会呈现病态。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需要高度完善的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相辅佐。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德威并重才能维系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竞争、民主、法制的经济,能够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拓精神、创新思想和效率意识。但由于市场自身的弱点,市场的趋利性、排他性和商品交换等价原则,容易引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十分的紧迫和重要。
(二)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途径
以德治国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为政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管理国家各级政府事务的公务员。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德治国必须从这两个主体着手。
第一,以德治国要求我们党的全体党员、公务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理想追求。目前,我们党内有的理想信念动摇,有的革命意志衰退,有的私欲膨胀,道德、信念动摇和品德堕落的干部岂能指挥和管理他人?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中国形成了“德治”、“教化”的传统,并由此形成了“上行则下效”、“正人先正己”以及“身教重于言教”的道德运行模式,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在经历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老百姓的平等、民主和法制意识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提高,他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已成为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只有首先用高尚的道德“治”住自己,管理他人和治理国家才会有说服力和实际成效。
第二,要大力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人民群众既是以德治国的承载者,又是以德治国的推动主体。他们的道德素质愈高,那么对领导者推行以德治国的响应度就愈高,同时对敦促领导者为政以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就愈高。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实现以德治国方略的基本保证。要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公民内在的道德需要,从而在家庭内笃父子、睦兄弟、和夫妇,在家庭外爱集体、强国家、利万民。
第三,公民道德教育是实现法治与德治二者结合的重要途径。“公民”始终是人们最基本的、共同的社会角色,加强公民教育,强化公民意识,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公民教育包括“法”和“德”两方面。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以及经济道德、科技道德、生态道德,国际生活道德的教育等内容。公民道德教育可以使“法”与“德”两者很好地交叉渗透,融为一体,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团结和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江泽民同志说:“高尚的精神,就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和美德。”根据“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原则,新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大力宣传党的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重视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作风的宣传教育。这里所谓“理想”,指的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理想。所谓“信念”,就是相信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当前,我们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我们就能高瞻远瞩,自觉为党的事业英勇奋斗。此外,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如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等等。继承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
第二,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劳动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留下了为世人所景仰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值得我们好好继承,发扬光大,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的根本目的,在于结合革命传统教育,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在于使社会主义道德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于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于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并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它同我们党所提倡的“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原则是完全一致的。新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应当结合革命传统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道德方面下大力气。当前特别要用优秀传统美德来丰富“三德教育”,即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把我国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在教育领域,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教师,培养千千万万品德高尚的教师。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将亿万青少年造就为振兴中华的栋梁之才。
三、思想道德教育与新世纪人才培养
(一)加强新世纪人才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新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人才。加强新世纪人才的思想道德教育,把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作为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就显得特别迫切,特别重要。当代青年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长期受到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的影响,一直受到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熏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但是,这一代青年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弱点,较突出的有:一是政治心态的逆转与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倾向,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对理想和远大目标的追求却相对忽视。二是自主意识的觉醒与个人奋斗的狭隘倾向,过分关注切身利益和私欲的满足,对道德行为和纪律、法制观念却相对忽视。在道德观念上,有的青年呈现出“六大倾向”——物欲化、冷漠化、粗俗化、躁动化、无责任化和虚假化。三是思想文化追求的多元化与盲目迷信的倾向。膨胀的自我意识,纤弱的情感体验,使之不自觉地陷入人生迷惘。四是生活追求的新潮化与高消费倾向。吃讲排场,住要舒适,用要高档,穿着名牌化、言谈港台化、娱乐新潮化,推崇“能赚会花”、“及时行乐”的生活观,最终导致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观念的膨胀。我们必须针对新世纪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实际,采取为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方式,有针对性地、生动活泼地、分层次地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促使他们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重视对新世纪人才的思想道德教育,既是由于青少年是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和腐蚀的主要对象,又是同培养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紧密相联的。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国家的长治久安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接班人。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意识对我国当代青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腐蚀作用,极大地影响着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我们只有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免疫力,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培养亿万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加强新世纪人才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致力于促进消极落后的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向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转变,确立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巩固和发展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这样,新世纪人才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全面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新形势的要求,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二)新世纪人才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新世纪人才思想道德教育担负着帮助新世纪青年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新世纪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应抓住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政治上要解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问题,这是新世纪青少年一代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教育,使新世纪青少年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坚持永远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是思想上要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这是从根本上提高新世纪青年一代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是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侵蚀青年一代的锐利思想武器。针对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的观念变化和精神状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使新世纪青年一代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体系”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研究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建设问题,确立新世纪道德建设的科学目标和行为规范,使社会道德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是我国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严峻任务,也是新世纪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己。道德建设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工程,要扎扎实实地从基本抓起,从青少年抓起,从教师抓起。
师德面临挑战
一、师德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二、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师德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教师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师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互融合,成为我国教师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当前,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敬业爱岗,为人师表,赢得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但是,也有少数教师职业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影响了教书育人的质量,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对此,切不可等闲视之,必须高度警觉,尽快加以解决。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视德育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管教不管导,教书不育人,重分数,轻品质,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现象。其结果盲目加重学生负担,不注重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受遏制,不能全面主动地健康发展。这既不利于新世纪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又严重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还有悖于教师的基本职责。
2.缺乏事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