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看着中国发展,中国也从多方面做出了努力,未雨绸缪,果断决策,进行了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任务虽然艰巨,但中国却丝毫没有动摇落实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决心与信心。
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结构问题、增长方式问题和体制问题构成了当前经济运行的矛盾和问题。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最关键阶段,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够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中国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强大,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消除地区封锁和价格垄断,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其次便是确定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点,建立产业、财政、金融、土地使用等方面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
最后,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使用国产设备。运用政府采购的方式,支持设备自主制造。学习和推广三峡电站建设中,通过设备国际招标,以市场换技术,提高国内企业设备制造能力的成功经验,广泛运用政府采购制度,加快设备国产化步伐。
鼓励企业把更多的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上,建立创业板市场并设立国家风险投资基金。重视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在政策上要一视同仁。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建立混合所有的股份制经济,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调整投资结构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在企业与政府的双向互动、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很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农业在社会发展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发展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其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科技的创新。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实施强农惠农战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工业化发展层次,把城市化的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推动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要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产业结构由低水平、服务业落后、高端产业无竞争力的格局,转变为技术含量高、服务业较发达、整体竞争力较强的格局;经济增长方式由低效、资源环境代价过高的格局,转变为高效、可持续的格局;区域生产力由布局不合理、差距过大的格局,转变为有特色、有优势,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格局;城乡由互动不畅、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格局,转变为城乡关系和谐、发展协调的格局。这些都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
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应采取的对策
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要摆在突出的位置,尤其是在经济工作中。不要因为经济短期的波动而有所动摇。为了使增长方式落到实处,不管是经济增长周期上升还是下行阶段,增长方式转变这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完善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把政府监管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要做到宏观调控目标与增长方式转变的长期目标相一致。
建立一个可以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代价的资源价格体系。健全垄断行业定价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在一些重要领域,如电力、石油、天然气、水等上面增强竞争力。
合理界定经济性规制职能并强化社会性规制职能,加快政府自身的改革,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加强激励性、限制性、惩罚性的制度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鼓励开发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回收再利用和环保技术,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实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创造条件,逐步把征税重点转向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相应减少流转税负担。对于灾难性的污染和安全事故,要严格追究相关监管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但是比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信息产业则是大而不强,核心技术还处于落后阶段,一些关键技术的软硬件还必须依附于进口。要以创新核心技术为动力,增强企业整体素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进行推广,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步伐,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要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开拓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服务、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并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促进服务项目、产品、方式的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抓住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和研发活动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外部市场和资源,鼓励出口加工业,延长国内供给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率。
发展产品生产、设计和服务外包,努力开拓境外服务业市场,完善服务和监管体系,鼓励企业利用国内的有利条件和境外相配套的优势,扩大境外产业投资和金融投资,进而带动国内产业重组和结构升级。
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提高原始的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提高联合创新能力。鼓励各种形式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鼓励中小型企业进行创业和技术创新;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各种类型的研发机构。
要在优化开发区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中转变,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最终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鼓励西部地区发展消耗少、轻污染的特色产业;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革和战略性结构重组;鼓励中部地区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以及优势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东部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把东部地区培育成为最主要的产品、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基地。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但资源匮乏,所以要促进城市群、城市带的发展,提高大中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对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集聚、辐射和示范效应。在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各个环节中,要注重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要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发展节能型建筑。
改变的成功与否结果还是看我们自己,畏首畏尾不应该是中国的作风,要大胆地实施现有的政策,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各司其职,做出让西方国家不敢小觑的成就。是该让世界看看中国真正的实力了。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国不会一直依赖美国制造、日本制造……总有一天,会让中国制造走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