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谈的目的在于沟通,在这一过程中,要力求避免因说话不当而使人际关系变得紧张。所以,说话要讲究一些,出口前应该先为听者想一想,把好门,既不要因言语伤人,又要达到交际的目的。
语言表达对人的交际非常重要,说的不对,或是说的让人听着不顺耳,很容易影响人际交往。所以,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就需要讲究一些说话的艺术。
日常生活中,说话有许多禁忌:
(1)不微无谓的争辩
在平日生活或是工作中遇到的事情,没有几件是值得我们拿友谊去争辩取胜的。如果你偏偏喜欢这样做,那么你的精力和时间会不值一钱,更不要说到彼此之间感情的损害了。
除了彼此都能虚心地、不存半点成见、在某一个问题上专程讨论之外,其他一切的无谓争辩都应该避免。
爱和别人争辩,你当时可以用理论压倒对方,也许对方是口服了,但是他的心里却不平,这样你一点好处也得不到,相反害处会随着增多:你损害了别人的自尊,别人对你产生反感;会使你很容易犯下专挑剔别人错误的恶习,它使你积久变得骄傲,你将因此失掉所有的朋友。
自古以来,尊敬别人,是谈话艺术的前提条件。专门为难对方,逞一时之快,于人于己都无好处。你不想别人损害你的尊严,但你也绝对不可损害别人的自尊心。人们常说:“要想别人尊敬你,你必须先尊敬别人。”甚至于自己的下属,如果有不足之处时,你可以向他们询问,还可以向他们做一番阐述,而方法和态度首先要真诚大方。
用质问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假如你真想使对方心悦诚服,越是在紧张争论的场合中,越不可用质问的方法。当对方为你的质问所窘迫时,他虽然在形势上失利了,但他肯定是怀恨在心,绝对不会让你高高兴兴地得到胜利。
朋友之间,偶然以质问来取笑是可以的,不过不可经常用这种方式,更不可使之成为习惯。以温厚的态度待人就是为自己留有余地,如果向前冲得太猛,站不牢而摔倒时,那么伤得更厉害的只能是自己了。
(2)给别人纠错时要用温和的语气
假如一个人在做错事时,或做了一件吃亏的事,他能否纠正的重点就在于这件事是否从他口里说出来的,如果他自愿告诉你,他很可能还会坦白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倘若是由别人指出的,那么他在被人指出的时候,就会为自己的错误做出种种辩解。因此,在指正别人错误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首先,纠正别人的错误时,要对对方有很大的同情心。因为这样,你就不会吹毛求疵,同时还可以对别人犯的错误用一种大度去加以谅解。当然说话要用一种温和的语气,“你真糊涂,这件事完全弄错了”这样刺激的、极不舒服的字眼不要用,不管是父亲对儿子,还是老板对下属,他们在听到这样的话以后,心里肯定会不服气。因此要用一种温和态度来对待,而在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切忌啰唆不绝,这样不但会使对方陷于窘境、难堪,而且还会导致反感。
其次,在改变对方的主张时,最好能设法使自己的意思暗暗移植给他,使他觉得是他自己修正了观点,而不是由于你的缘故。对于那些无可挽救的人,如果站在朋友的立场上,那么你就应该给予恳切正确的指正方法,而不是严厉的责问,促使他有知过而改的想法。
纠正对方的时候,有些人喜欢用命令的口吻,这样效果不但不佳,相反还会得罪一些人。所以最好是用请教式的语气,比如同样的意思:“你不应该用红色!”“你认为不用红颜色是不是会更好一点呢?”像这样不同的说话方式,产生的效果自然会不同。
再次,人们往往最喜欢谈论自己的事情,而对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并不热心。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未必引起别人的共鸣。因此,做事的时候,你要竭力地把你自己忘掉,不要哕哕唆唆地谈你的个人生活、你的孩子和事业。
每个人最喜欢的是自己熟知的事情,那么在交际上你就可以掌握这一特点,尽量去鼓励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这种方法会令对方非常高兴。你以充满了同情和热诚的心去听他的叙述,那么你肯定会给对方留下最满意的印象。
(3)不要自我夸耀
千万不要自吹自擂,与其自夸,倒不如表示谦逊,也许你自认为伟大,但别人不一定同意。好夸大自己事业的重要性,间接为自己吹擂,纵使你平日备受尊敬,当他人听了这样的话后,也会对你非常地反感。世间的确无一件足以向别人夸耀的事情,如果不自吹自擂,那么别人会来称颂,假如自己说了,人家反而瞧不起你了。
一些爱自夸的人最终是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知己的,这是由于他自视甚高,轻视一切,不太理会别人的意见,只会自己吹牛的结果。因为,他只想找奉承和听从他的人,而不是朋友,于是朋友们都惟恐避之不及了。
另外,一定不要故意与别人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专门喜欢表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处处故意表示与别人看法不同,比如说:你说这是黑的,他在这个时候就硬说是白的;后来你又改变了看法也说这是白的,他在这个时候就会反过来,说它是黑的了。这种人与那些处处随声附和的人一样,会被人看不起的,最后还有可能会让人认为他是一个不忠实的人。
说话讲究艺术能帮助你待人处事,谁都愿意做一个口才好、到处受人欢迎的人。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为了展示你的口才,到处逞能只会惹人憎厌。所以,口才应正确且灵活地运用。
在谈话的时候,出现一些分歧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这时立刻提出一些异议,对方一听就感到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就会感到自己的意见被完全否定了,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把事情说得清楚一点,要先说明哪一点是自己同意的,哪些地方也完全同意对方的看法,然后再把有分歧的某一点说出来,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容易接受你的批评或修正。
无论怎样,都要预先表示对方意见中你所同意的各点,就算它是不重要的一点,也要说出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缓和一下谈话的气氛。
总之,切忌在人前夸耀你个人的成就、你的富有,也不要在公共场合,把朋友们的缺点与失败当做是谈话的资料,更不要发一些无谓的牢骚。
语言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有了生活,就有了谈话的内容,生活内容丰富,谈话的内容自然而然地丰富了。
所以,在生活中,你对于所见所闻,都要去研究一通,尽量地去了解它们的意义,而不是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让它们在眼前或耳旁溜过。你要随时都在计划、安排、改进你的生活,而不是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另外,“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人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完全正确。一般来说,善于交际的人,的确只说三分话,你一定认为他们是狡猾,是不诚实。其实,说话的时候需要看对方是什么人,对方不是可以尽言的人,你说三分真话,已不为少。孔子曾经说过:“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倘不是深相知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对方的反应未必是积极的。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是否愿意听还是一回事。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这并不是有修养人的表现。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没有冲突。
实际上,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必须尽情向别人宣布。说话应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做长谈,这就是通达世故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