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应酬比做我们生活中的道具,的确生活中的每个人都离不开必要的应酬。要想在交际应酬中灵活自如,还是需要有一些心机的。如果应酬的工夫太差,你就会失去很多的机会,应酬永远是伴随人一生的学问,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你能够灵巧地驾驭局面,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应酬高手。
1.应酬是一门人情练达的学问
应酬是一门社交艺术,只有善用心思的人,才能达到联络感情、求人办事的目的。应酬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你用心去思考。
生活中的应酬,是一门人情练达的学问。为人处世,同事之间有许多事需要应酬:张三结婚,李四生日,王五得了贵子,马六新升了职务,这些事要躲当然也能躲开,但别人会说你不懂得人情世故。善于社交的人,很会来事儿,送礼请客,皆大欢喜。为什么?因为他把日常生活中的应酬,看做是一门人情练达的学问。
如果你的一位同事生日,有人提议大家去庆贺,你也乐意前行,可是去了以后发现,这么多的人,都来为他贺岁,他们为什么不在你生日的时候也来热闹一番?这就是问题所在,这说明你的应酬还不到位,你的人际关系还有欠佳的地方。要扭转这种内心的失落,你不妨积极主动一些,多找一些借口,在应酬中学会应酬。
比如你新领到一笔奖金,又适逢生日,你可以采取主动的策略,向你所在部门的同事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想请大家吃顿晚饭,敬请光临,记住了,别带礼物。”在这种情形下,不管同事们过去和你的关系如何,这一次都会乐意去捧场的,你也一定会给他们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重视应酬,一定要入乡随俗。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中,升职者有宴请同事的习惯,你一定不要破例,你不请,就会落下一个“小气”的名声。如果人家都没有请过,而你却独开先例,同事们还会以为你太招摇。所以,要按约定俗成来办。这是请与不请,当请则请的问题。
重视应酬,还有一个别人邀请你去与不去的问题。人家发出了邀请,不答应是不妥的,可是答应以后,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对于深交的同事,关系密切,有求必应,无论何种场面,都能应付自如。
浅交之人,去也只是应酬,礼尚往来,最好反过来再请别人,从而把关系推向深入。
能去的尽量去,不能去的就千万不能勉强。比如同事间的送旧迎新,由于工作的调动,要分离了,可以去送行;来新人了可以去欢迎。欢送老同事,数年来工作中建立了一定的情分,去一下合情合理;欢迎新同事就大可不必去凑这个热闹,来日方长,还愁没有见面的机会吗?
重视应酬,同事之间的礼尚往来,是建立感情、加深关系的物质纽带。
同事在某一件事上帮了你的忙,你事后觉得盛情难却,选了一份礼品登门致谢,既顺应人情,又加深了感情,同事间的婚嫁喜庆,根据平日的交情,送去一份贺礼。既添了喜庆的气氛,又巩固了自己的人缘。像这种情况,送礼时要留意轻重之分,一般情况礼到了就行了。
同事间送礼,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今天你送给我,明天我再送给你。倘若你估计到送礼者别有图谋,推辞有困难,不能硬把礼品“推”出去,可将礼品暂时收下,然后找一个适当的借口,再回送相同价值的礼品。实在不能收受的礼物,除婉言拒收外,还要有诚恳的道谢。而收受那些非常礼之中的大礼,在可能影响工作大局和令你无法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你硬要撕破脸皮不收,也比你日后落个受贿嫌疑强。这叫做“君子爱礼,收之有道”。
2.场面话可以说,但不要轻易信
场面话是人们在应对各种关系时的现象之一,而说场面话也是一种生存智慧,有心机的人都懂得说,也习惯说。这不是罪恶,也不是欺骗,而是一种现实的“必要”。场面话可以说,有时候不能轻易相信。
一般来说,场面话有以下两种:
(1)当面称赞人的话
诸如称赞对方的小孩可爱聪明,称赞对方的衣服大方漂亮,称赞对方教子有方……这种场面话所说的有的是实情,有的则与事实有相当的差距,说起来虽然“恶心”,但只要不太离谱,听的人十之八九都感到高兴,而且旁人越多他越高兴。
(2)当面答应人的话
诸如“我全力帮忙”、“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等,这种话有时是不说不行,因为对方运用人情压力,当面拒绝场面会很难堪,而且会马上得罪人;缠着不肯走,那更是麻烦,所以用场面话先打发,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忙或不愿意帮忙再找理由,总之,有缓兵之计的作用。
所以,场面话想不说都不行,因为不说会对你的人际关系有所影响。
不过,千万别相信场面话。
某甲在一公司单位服务,十几年没有升迁,于是通过朋友牵线,拜访一位人事主管,希望能调到别的单位,因他知道那个单位有一个空缺,而且他也符合资格。
那位主管表现得非常热情,并且当面应允,说:“没问题!”
某甲高高兴兴地回去等消息,谁知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一点消息也没有,打电话过去,不是不在就是“正在开会”。问朋友,朋友告诉他,那个位子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他很气愤地问朋友:“那他又为什么对我说没有问题?”他的朋友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这件事的真相是:那位主管说了场面话,而某甲相信了他的场面话!
对于别人敷衍你的场面话,要保持你的冷静和客观,千万别为两句好话就乐昏了头,因为那会影响你的自我评价。冷静下来,反而可看出对方的用心如何。
对于拍胸脯答应的场面话,你只能持保留态度,以免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只能姑且信之,因为人情的变化无法预测,你既然测不出他的真心,只好做最坏的打算。要知道对方说的是不是场面话也不难,事后求证几次,如果对方言辞闪烁,或避不见面,或避谈主题,那么对方说的就真的是场面话了。所以对这种场面话也要有清醒的头脑,不然可能会坏了大事。
在交际应酬中,有一条很大的忌讳,就是耳根子太软,盲目地听信别人。
你在辛苦时,喜欢帮你出主意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积极主动帮你想办法,热诚感人,但要如何面对他们的好意呢?
有些人见你在工作中不大顺心、怀才不遇,就好为人师地劝你该如何争权和争表现的机会;也有些人见你在感情上不大顺心,两性关系走得坎坷,好为人师地提醒你该如何经营、如何掌控;还有些人好为人师地劝你该去运动、去美容、去塑身、去买房子……他们不但劝,有时还拿一堆资料给你,甚至还主动牵线,让你觉得不照着做,仿佛自己是个罪人,伤了他的心。
这些都是场面话,你一定要清醒地对待。
3.该喝的酒不能不喝
东北人的豪爽,是大家公认的,而其表现之一,就在喝酒上。实际上,北方人都素有以酒论友的传统,所谓“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只要你酒量大,陌生人立马就可以变成好朋友。诚然,喝酒太多对身体不好,酗酒更是不对,酒后开车、酒后闹事则就违法违规了,但是,适度地饮酒,并学会以酒搭桥,以酒会友,对成功的社交还是很有帮助的。
大学刚毕业,王刚应聘到了一家大公司。初来乍到,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淡漠的同事,王刚有些无所适从,不知该怎样消除与老员工们的隔阂,尽快融入这个新的团体中。恰好,有一天加班到很晚,大家一起去小饭馆聚餐。结果,几杯酒入肚,老员工立马拍着王刚的肩称兄道弟起来。以后,王刚在工作中碰到什么难题,老员工们不再冷眼相看,而是主动提供帮助。而王刚尝到了酒的好处,也更是主动和老员工们多多聚餐喝几杯。
无独有偶,王刚的同学——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刘强,也是因为好酒量而很快被单位的老同事所认可。这不是什么不正之风,而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饮酒能体现男性豪爽、讲义气、慷慨大方的形象,而且使彼此的距离迅速拉近。
俗话说:“酒是万能胶,越喝越要好。”在酒桌上,人和人之间就容易结交为知心朋友。所谓“酒后吐真言”,喝酒时,每个人都豪气冲天,借助酒的刺激,忘掉了平日世俗的忌讳,忘掉了对陌生人的戒备心,把平日里不敢说、不想说、不能说的话,都掏心窝似地掏了出来。所以,喝酒时,大家会觉得彼此间更加坦诚,以诚会友,怎么会得不到好朋友呢?再者,因为有“酒后吐真言”的威胁,能在一起大碗喝酒,也就是向对方表明:我不把你当外人看,你可以听我的真心话。如此相待,在这个人与人互相戒备、互相防范、互相欺骗的时代,怎么能不起到加深感情的作用呢?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增进彼此间的深层次了解。古往今来,以酒会友,彼此推心置腹,肝胆相照,从而互为知己的故事,比比皆是,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蔺相如和廉颇的“刎颈之交”,孔融和祢衡的“忘年之交”,刘备、关羽、张飞的“患难之交”,都是以“酒”为媒介的,在觥筹交错中,友谊升华为万代流芳的旷世之交,而绿林好汉,更是以酒论英雄,以酒觅知己。
初次相识,对饮一杯,是一种愿与对方成为朋友的暗示,更是立刻成为朋友的契机。关键要做到真诚,酒乃一“诚”物,如果你暗藏心机,鬼鬼祟祟,辜负了这一“诚”的氛围,那会把你排除在酒友之外,也排除在朋友圈之外,也许是永远。
故友重逢,感叹岁月流逝,回忆昨日故事,不禁会令人感情沸腾,思绪滚滚。此时,“不醉不归”,一起共庆“万里他乡遇故知”之人生大幸事,一起回味无法重来的过去,浓浓的故友情会像酒一样醇烈可口,不能忘怀,绵绵悠长。
酒过三巡,刚刚尽兴,喝酒者往往豪气顿生,摘星揽月仿佛也不在话下,“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只怕就是此时所为。再过三巡,人已微醉,豪气之下,各种戒备心和忌讳心都烟消云散,正是“吐真言”之时。此时,他会每问必答,每求必应。签合同盖章可能就发生在此时。而再有三巡,酒已入血,酒气入心,会使饮酒者感知最真实的自己。人的外在表现虽然各有不同,但心底却都是脆弱而孤独的。为了面子,为了好强,为了树立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大多数人都在面对别人时掩藏心底的胆怯、软弱、孤独等人性缺点,而代之以乐观、坚强,甚至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而酒气入心之后,往日隐藏的自己会真实地被自己感知,此时,人心最容易被打动。
准确把握喝酒的三个阶段,并加以利用,可令你事半功倍。比如,可在第一阶段结交朋友,在第二阶段寻求帮助,在第三阶段向对方倾吐真情。不过对此可要慎用,不能借此利用别人,欺骗别人,更不能干违法违规的事,否则,后果可要自负。
如今,聚宴饮酒已变得普及化,成为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形式。我们要善加利用,注意避免染上一些损人不利己的饮酒陋习。
(1)不能耍酒疯
极个别的人,在饮酒时经常“酒不醉人人自醉”,借机生事,装疯卖傻,胡言乱语。这一做法,实在令人厌恶,也有损于自己的社交形象。
(2)不要酗酒
有的人嗜酒如命,饮酒成瘾。这不仅有害身体,而且会误事,成为成功路上的一个障碍。在任何时候,饮酒都要限量。不要争强好胜,故作潇洒,非要“一醉方休”不可。高兴时要如此,心情不佳时,更是万万不可借酒消愁,存心自残,需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在饮酒之前,应根据以往经验,对自己的酒量心知肚明。不管碰上何种情况,都不要超水平发挥,在正式的酒宴中,更要注意将其控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免得喝酒误事,贻笑大方。
切记,因为喝酒致病、致死的人已不在少数,可别凑这个热闹,真的把生命奉献给饮酒事业。
(3)不要灌酒
祝酒干杯,需要两相情愿,千万不要强行劝酒,像“东北人”那样,“喝得少了他不干”,你可不能学。劝酒不是逼酒,劝酒应是散酒,客人不干也不必勉强,否则,盛情一片会因客人的无奈和勉强而变了味,影响宴席的气氛和以后的交往。
不可否认,除了有特殊天赋的人外,大多数人喝多了酒,在酒精的麻醉作用下都会失去常态。所以,酒宜常喝,借此联络感情,却不可多喝,特别是在生意场上,更要注意不要被别人借此揩油。而在上司面前,更是万万不能喝醉,让自己丑态百出,影响上司对你的评价。
4.人情纠缠最复杂的地方
应酬场是涉及人情最复杂的地方,你一定要懂人情,善于驾驭人情,该说什么,该怎么去说,都要仔细掂量,用心琢磨。
有心机的人,在交际场应酬中游刃有余。有的人无论多么陌生,有心机的人都能一见如故;有的人无论新交旧识,无心机的人总是落落寡合,如此不同,真有如天壤之别。一见如故的,当然大家都欢迎他,而使他成为交际场中的重心。相反地,大家当然不会和他建立亲热的关系。
有心机的人,绝不肯单和同一个人讲话,他们一定能够周旋于大众之间,而且和每个人都有相当的接触,绝不会对某甲特别亲热,而对某乙特别冷淡;有心机的人,绝不会用一个方式,与每个人接触,他们对于每个人,一定各有一种说法,或者追述故事,或者触景生情,或者谈偶发事件,或者谈朋友近况,或者谈生意经略,或者谈国家大事,或者谈某种学问,或者谈某种艺术,或者谈业余生活,或者谈茶经茗道,或者谈金石书画,或者谈评剧京腔,或者谈稗官野史,或者谈本地风光,或者谈对方的近况,或者谈对方的著作。他们谈话的资料,有新有旧,有浅有深,有俗有雅,有远有近,各随对方的生活情形而定:对于新人,不讲旧话;对于旧人,不说新话;对于浅人,不讲深义;对于深入,不说俗论;对于俗人,不讲雅事;对于雅人,不说俗情。他们所说的话,都不是自己要说的话,而是对方要说的话。说话的目的,不在炫耀自己的长处,而在引起对方的热情。
说多少话,不能只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而要配合对方的兴趣,说得对方兴致勃勃,便可趁机中止,且要留一点余味不尽的感觉。说话最忌唠叨不休,使得对方讨厌,所以真正会说话的人,绝不以多话见长,而以句句配合对方兴趣为长。
如果大家围坐一桌,谈笑风生,有的人往往好出风头,抢说话的机会,表现自己的能言善辩,在这种交际场所,用这种竞胜的方法,给大家的印象未必很好,因为这时所说的话也许因为多言而有缺失,使人可以窥视到你内涵的深浅,不如多听别人说话,随时表示会心的微笑,反而好些。而且对于每个人的说话,都要凝神倾听,中间不妨用简洁的语句表示你的见解,这种淡合微中的方法,比竞胜方式要高明得多呢!
王君在某次宴会席上,很少发言,始终抱着谦恭安静的态度。席中某位客人,学有深度,反而因此特别注意王君,认为他是全桌中最杰出的人才。事后那位询问主人,才获得王君的底细,便去和他相交,商讨某种学问,结果欣然成为知音故人。可见以静取胜,也是一法。
但是呆板、拘谨、严肃、轻佻、锋利、狂放、粗野、鄙夷、卑怯、傲慢等种种态度在交际应酬中都是要不得的,这些都足以引起对方不快。若自知自己偏于呆板,就要特别活泼些,偏于拘谨,就要特别大方些。交际场好比舞台,你是在扮演一个角色,不能太表露你的真性情,这叫心机。
5.应酬中的礼节不可忽视
在交际应酬中,我们要多结人缘少结人怨。礼多人不怪,要想在社会上吃得开,就必须养成人到礼到的习惯。
礼多人不怪,是人之常情。
老王是个不善客气的人,又患有高度近视,十步以外看不清来人的面貌,对熟人只能用听声音来辨别,因此不熟悉的人往往误会他是自大成性。为了补救自己的不足,他在待人过程中,总是加上请字,或谢谢你,别人来到面前有所陈述或要求,他总是起立,绝不坐在椅子上,有时还称别人先生。这些举动别人未必产生好感,但他相信至少不会产生恶感。
某人是某公司的最高领导,高级职员去见他时,他不但坐着不动,也不屑回一声某先生,而且不肯注视他人的陈述,来人只好站在旁边说话,这位领导真是架子十足。有时碰到他不高兴,或认为你说的话不对,他竟始终不开口,好像听而不闻,也始终不看你,好像视而不见,你落得没趣,只好悻悻退出。他对高级职员如此,对其他下属当然可想而知。就是对待朋友,同样也是爱理不理的样子,实在令人难受。当他得势时候,大家只敢在背后批评,当面还是恭维,还是奉承,但心里对他反感。他种下这种恶因,后来形势逆转,一时攻击他的人非常多,当然可能还有其他重要原因,然而平常待人傲慢至少是个重要原因。
《诗经·鄘风·相鼠》中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无礼取怨于人,真会咒人早死;人在社会上,要多结人缘少结人怨,而多礼便是一件必要的工具。礼是人为的,是后天的,必须用心去学习,学习使人养成习惯,如此,多礼便能行无所碍了。
多礼似乎有点虚伪,但能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所以孔子也说:“不学礼,何以立。”孔子的所谓礼,自不单指礼貌而言,但是礼貌必在其中是可以肯定的。言语行动,音容笑貌,都要注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多人不怪,在对人方面来说,礼多可足以表示你是位君子呢!
然而多礼还必须诚恳,多礼而不诚恳,可得知其人的虚伪,虚伪反而使人讨厌。能诚恳,才能恭敬,才是真的礼貌。俗语说:人熟礼不熟。这就表示,你对于熟人,要有礼貌,“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子所以能够被“久而敬之”,他必先对人能够久敬。久而敬之是指双方面而言,并且,更须先由每一个人自身开始。
6.细心操作,准确把握
人情与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在交际应酬中,我们既要感情,也要功利,不做圣人,更不做小人。不管是感情还是功利,都要讲求互利,达到平衡。准确把握人情与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才会有利于我们的人际交往。千万不要走极端,顾此失彼。
谁都有三朋四友,三亲六眷,街坊邻居,熟人同事,领导战友等等。人的这种社会交往和血亲地缘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凡人莫不处在他的人际关系之中,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生活。人际关系是一种资源,一座富矿。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不能有意识地使用人际资源。不过,尽管如此,人们仍在很广泛地使用着人际资源,如找朋友帮忙、请领导办事等。只是人们在使用这种人际资源时,太简单,太随便,太直接,心机太少,往往是一相情愿,单方面求人。这样,结果很不理想,对方不是没有兴致,就是消极应酬,还会泼些冷水。就是勉强帮了忙,自己也很没面子,而且事不过三,下次再难开口。
追究这种原因,便是单方面求人,而且求助他人过于简单,缺乏心机。因为,你的事跟人家有什么关系呢?你直接地让人帮忙,毫无回报地让人帮忙,对方怎么会热心呢?就是天生的菩萨心肠,这种事做多了,也会厌烦和拒绝。因此,要想较好地获得他人的帮助或使用他人,必须改变这种单方面求人的简单方式,把你的事跟对方的利益联系起来,让你们的利益接轨。对方在参与你的事中会大大受益。这样,你的事就变成了对方的事,你们共同的事,他也由被动无益地为你帮忙,变成了主动有益地为自己办事。而且你求他的事,他由于工作、权力、知识、人际关系等,很容易办,举手之劳,甚至是他工作分内的事,做了还有政绩,合情、合理、合法。如果这样,没有人会不愿意的。
通过这种使他人受益,与他人利益的连接,改变了单方面穷帮忙的简单方式,这会使你极大地调动起你的人际资源,为你的发展人生、追求财富、铺平仕途起到优良的作用。使用人际资源,除了避免穷帮忙,与他人无益外,还要更进一步,调动人际资源为你创造财富。你变成了一种创造财富的机缘,为他人带来了春天。你给他人送去便宜,你让他人占便宜。但是你在使用他们,你能挣回更大的财富。果真如此,你既占了天大的便宜,对方也高兴,操作也很顺手。你把找人帮忙,使用人际资源,当做一种商业投资,使用商业预算来确保所有环节的润滑顺畅。这样我们就把简单找朋友帮忙造成的那种割肉的来了、揩油的来了的感觉消灭了,而变成我来了,意味着财神爷来了。我请你吃饭,我请你喝酒,不过,我要使用你的权力和关系。从开发人际资源的角度来说,我们要避免简单、直接地穷帮忙,而要把人际关系的资源当做财富来挖掘,我们是为了发展自己和追求财富才调动人际关系的。反过来,不创造财富和不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使用,我们要越少越好。你明白了“我来了,意味着财神爷来了”的真意吗?你揣摸一下,怎样去使用自己的人际资源和开发更多的人际资源。人际资源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财富,要有意识地去开发它,使用它,提升你自己。
7.在交际应酬中打造有效的人脉关系
人脉关系是你干事业最大的底牌,有人脉,你才能在这个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社会上吃得开,有了人脉你办事的能量才会变大,办事时才会得心应手,畅通无阻。
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肯定少不了与其他人相互交往。但交往并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仅仅是双方相互通通话而已,它应该包含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在交往双方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和友谊。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进行交往是有许多技巧和经验可循的,下面就提供一些成功与人交往的技巧,供朋友们参考。
(1)与每个人保持积极联系
要与关系网络中的每个人保持积极联系,唯一的方式就是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日程表。记下那些对自己的关系特别重要的别人的日子,比如生日或周年庆祝等。打电话给他们,至少给他们寄张贺卡,让他们知道你心中想着他们。
(2)组建有力的人际关系核心
选几个自认为能靠得住的人组成良好、稳固、有力的人际关系的核心。这首选的几个人可以包括自己的朋友、家庭成员和那些在你职业生涯中彼此联系紧密的人。他们构成你的影响力内圈,因为他们能让你发挥所长,而且彼此都希望对方成功。这里不存在钩心斗角的威胁,他们不会在背后说你坏话,并且会从心底为你着想。你与他们的相处会愉快而融洽。
(3)推销自己
与人交谈时尽可能地推销自己。当别人想要与你建立关系时,他们常常会问你是做什么的。如果你的回答平淡似水,比如只是一句“我是一位电脑公司的职员”,你就失去了一个与对方交流的机会。比较得体的回答是:“我在一家电脑公司负责软件的开发工作,主要开发一些简单实用的软件程序。平时闲暇时,经常打打乒乓球、羽毛球,并且热爱写作。”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里,你不仅使你的回答增添了色彩,也为对方提供了几个话题,说不定其中就有人对你感兴趣。
(4)无益的老关系不必花太多时间维持
不要花太多时间维持对自己无甚益处的老关系。当你对职业关系有所意识,并开始选择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的人时,你可能不得不卸掉一些关系网中的额外包袱。其中或许包括那些相识已久但对你的职业生涯无所裨益的人。维持对你无甚益处的老关系只意味着时间的浪费。
(5)遵守关系网络规则
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关系网络的规则,不是“别人能为我做什么”而是“我能为别人做什么”。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不妨再接着问一下:“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6)要多出席些重要场合
多出席一些重要的场合。因为重要的场合可能会同时会聚了自己的不少老朋友,利用这个机会你可以进一步加深一些印象,同时可能还会认识不少新朋友。所以对自己关系很重要的活动,不论是升职派对,还是别人的婚礼,要尽量多参加。
(7)以最快速度去祝贺他
遇到朋友升迁或有其他喜事要记得在第一时间内赶去祝贺。当你的关系网成员升职或调到新的公司去时,祝贺他们。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你个人的情况。如果不能亲自前往祝贺,最好通过电话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友谊。
(8)富有建设性地利用自己的商务旅行
如果你旅行的地点正好邻近你的某位关系成员,不要忘记提议和他共进午餐或晚餐。
(9)激发强大能量
当双方建立了稳固关系时,彼此会激发出强大能量。他们会激发对方的创造力,使彼此的灵感达到至美境界。将你的影响力内圈人数限定为10人,因为强有力的关系需要你一个月至少维护一次,几个人或许已用尽你所能有的时间了。
(10)帮助他人
朋友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安慰或帮助他们。当他们落入低谷时,打电话给他们。不论你关系网中谁遇到麻烦时,立即与他通话,并主动提供帮助。这是表现支持的最好方式。
(11)别总做接受者
在交往中不能总做接受者。如果你仅仅是个接受者,无论什么网络都会疏远你。搭建关系网络时,要做得好像你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都离不开它似的,因为事实上的确如此。
8.低头细思量,抬头笑脸迎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有心机的人懂得用自己的情绪、语言、得体的行为和善意的态度去感染、吸引和帮助他人,使周围的关系更和睦、更融洽。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伊尼德市的江士顿,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协调员,他的职责之一是监督在工地上工作的员工戴上安全帽,他说一开始他一旦碰到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就官腔官调地告诉他们,要他们必须遵守公司的规定。员工虽然接受了他的指正,却满肚子的不高兴,而且往往在他离开以后又把安全帽摘了下来。后来他决定采取另外一种方式,下一次当他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他就问他是不是安全帽戴起来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适合的地方,然后他以令人愉快的声调提醒他们,戴安全帽的目的是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建议他们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帽。结果是遵守规定戴安全帽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没有造成愤恨或情绪上的不满。
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世,把自己的肩头尽量和别人摆齐,不故作姿态,不自以为是,不站在别人的肩头评头论足、说三道四和指手画脚,始终保持平等的姿态与对方说话和办事,才不至于伤及他人的面子和自尊,才有可能与别人保持友好关系,才有助于做好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孟子把“天时、地利、人和”看做是战争中取胜的三个条件,其实,战争如此,政坛如此,干工作事业如此,做人更是如此。
“和为贵”,这是古今中外成功者最推崇的处世哲学。《菜根谭》里这样写道:“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必厚,其泽亦长。”
人在生活上或工作中表现出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仅所肩负的事业存在共性,而且也有很多工作必须依靠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否则,互相拆台,暗中作梗,明处捣乱,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是不大可能的。而让周围的人都能捧场与合作,自然需要气氛上的和谐一致。倘若情感上互不相容,气氛上别扭紧张,就不可能协调一致地工作。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追求和生活方式,因各自的教养、文化水平、生活经历等区别,不可能也不必要求每个人都处处与他所处的群体合拍,但是,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谁也不愿意成为群体中的破坏因素,被别人嫌弃而“孤军作战”,这就是共同点。
与人为善,平等尊重,是与人友好相处的基础。切忌孤芳自赏,自诩清高,给人一种你高人一等的感觉,不平等的态度,永远赢得不了友谊。
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对自己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子女这样说:“注意和领导同事搞好关系。”父母最关心的正是子女在工作单位中人际关系怎样,懂不懂事,会不会做人。每个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人,也都希望自己能与领导同事和和气气,相扶相助。动机是良好的,但应该怎样去行动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无论身为领导干部还是一般群众,都同时扮演着同事的角色,同事间的交往,恐怕仅次于一个家庭成员间的交往了。因此,可以说同事关系是家庭关系之外的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了。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如果内部关系处理得好,领导与群众间、群众与群众间关系融洽,齐心协力,那工作效率一定会提高,企业的面貌一定会蒸蒸日上。如果彼此间关系很僵,经常争吵、怨恨、排挤、报复,怎么也合不到一块去,人心一定会涣散,精神面貌也一定会委靡,企业内部也一定会是一团糟的。
良好的同事关系不仅会带给我们工作、事业上的成功与顺利,还会带给我们安宁、愉快、轻松、友好的心理环境,而良好的同事关系的形成并非轻而易举、毫不费力的事情,因为同事之间容易产生利害冲突,如晋升、调工资、分房等事情,而且由于彼此的工作方式不同,也往往容易产生矛盾,所以,要搞好同事关系,还需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争取。
友好相处最和谐最融洽的方式莫过于以爱心关爱他人。每个人在工作中、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意外事故甚至不幸。善于发现、主动关心同事的困难和苦恼,给予必要的得体的精神和行动上的支持和帮助,可以说是我们的义务。冷漠、不关心他人,既不与大家共享欢乐,也不为别人分担痛苦的人,不仅生活孤独,而且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
理解、宽容是保证和谐融洽的润滑剂,无论怎样力求完美,人身上都有着令人遗憾的弱点,甚至令人生嫌的毛病。明代一位学者有一句话:“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己能鄙之。”即看到别人不及自己的地方,不能以己所长而鄙视人家或诋毁别人。我们应该知道,每个人的个性、习惯、工作方法、态度都可能不同,与你不合也许与别人合,因此你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理解,应该求大同存小异,不必苛求对方,宽以待人是以理解作基础的。以客观的态度给人以评价,会使我们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所没有的优秀之处,还使我们对别人的缺点错误保持一种善意公正的态度。
要做到和气,其实就是赢得好人缘,好人缘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之一,特别是从政者、经商者和有一定交际性活动的人,更应该在人缘上多下工夫。“人和为宝”、“和气生财”,讲的都是人缘的重要性。
与身边的每一个人保持和气,便不会轻易被人无端嫉妒和挑刺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有了一些成绩,更容易被人认可和称誉。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是靠这些未被周围人恶意埋没的一个个小成绩而取得了进步的。因为在事业刚起步时取得进步,从而幸运地超过了其他同时起步的人,所以,也就捷足先登,踏上了更有利于发展自己的康庄大道,很显然,与人保持和气,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和获取幸福的又一秘诀。
9.钱财账人情账要清楚,不要顾此失彼
在交际应酬中,既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一种灵活的尺度,需要我们细心揣摩和准确把握。说到底,处理好钱财账和人情账的关系,也是交际应酬中的关键。千万不要走极端,顾此失彼,现实生活中,缺少了哪一个都会让我们感到多少有些遗憾。
还在年少时,胡雪岩就非常注意人与人之间的“人情账”。他把“钱财账”背后的“人情账”看得较前者尤为重要。
还在做学徒时,胡雪岩的一个朋友从老家来杭州谋事,病倒在客栈里。房租饭钱已经欠了半个月,还要请医生看病,没有5两银子不能出门。
胡雪岩自己薪水微薄,但又不忍心看着朋友困顿无助,就找到一个朋友那里。朋友不在,胡雪岩只得问朋友的妻子,看她是否能帮一个忙。
朋友之妻见胡雪岩人虽落魄,那副神气却不像倒霉的样子,朋友之妻也是个贤惠能助人的人,就毫不犹豫地借了5两银子给他。
胡雪岩很有志气,从腕上捋下一只凤藤镯子,对朋友之妻说:“现在我境况不好,这5两银子不知道啥时候能还,不过我一定会还。镯子连一两银子也不值,不能算押头。不过这只镯子是我娘的东西,我看得很贵重。这样子做,只是提醒我自己,不要忘记还掉人家的钱。”
后来胡雪岩发达了,还掉了5两银子。朋友之妻要把镯子还给胡雪岩。胡雪岩却认为,这笔“钱财账”虽然还上了,但背后的“人情账”却没有还上。他说:“嫂子,你先留着。我还掉的只是5两银子,还没有还你们的情。现在你们什么也不缺,我多还几两银子也没太大意义。等将来有机会还上您这份人情了,我再把镯子取走。”
后来这位朋友生意上遭人暗算,胡雪岩闻讯后出面相助,朋友幸免于难,朋友之妻再次要还镯子,胡雪岩这才收下。
“钱财账背后的‘人情’,向来是比钱财更重要的。”胡雪岩认识到这一点,也受益于这一点。当年王有龄落魄时,胡氏冒着危险给他送去500两银子,后来王发迹之后,不仅还掉了500两银子,还了胡雪岩一份人情,这份人情成了胡雪岩创业的资本。
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即“钱财账”与“人情账”互为消减的时候,胡雪岩向来是将后者作为第一考虑的,他宁可舍去钱财,做个人情。
为了能做成“洋庄”,胡雪岩在收买人心、拉拢同业、控制市场、垄断价格上可谓绞尽脑汁、精心筹划。他费尽心机周旋于官府势力、漕帮首领和外商买办之间,而且还必须同时与洋人和自己同一战壕中心术不正者斗智斗勇,实在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终于做成了他的第一桩销洋庄的生丝生意,赚了18万两银子。然而,这也不过是说来好听,因为合伙人太多,开支也太大,与合伙人分了红利,付出各处利息,做了必要的打点之外,不仅分文不剩,原先的债务没能清偿,而且还落下1万多两银子的亏空,等于是白忙活一场。尽管如此,胡雪岩依然决定即使一两银子不赚,也该分的分,该付的付,绝不能亏了朋友。
这笔人情使胡雪岩获得的效益实在是太大了,它不仅使合作伙伴及朋友们看到了在这桩生意的运作中胡雪岩显示出来的足以服众的才能,更让朋友们看到他重朋友情分,可以同患难、共安乐的义气。且不说这桩生意使胡雪岩积累了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和外商取得了联系并有了初步的沟通,为他后来驰骋十里洋场和外商做军火生意以及借贷外资等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这桩生意,他与丝商巨头庞二结成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他在蚕丝经营行当中的地位,为他以后有效地联合同业控制并操纵蚕丝市场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仅仅从他这分、付之间显示出来的重朋友情分的义气,使他得到了如漕帮首领尤五、洋商买办古应春、湖州“户书”郁四等可以真正以死相托的朋友和帮手,其“收益”实在不可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可以说,胡雪岩的所有的大宗生意,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做成的。因此,可以说,在这一笔生意上,胡雪岩的“钱财账”是亏了,而“人情账”却大大地赚了一笔。前者的数目是有限的,后者却能给他带来不尽的机会与钱财。
说到底,处理好钱财账与人情账的关系,也是人脉交往中的必懂玄机。在人脉交往中,许多时候确实不能仅仅在金钱上算自己的赚赔进出账,仅仅在自己的赚赔进出账上打“小九九”,也许能凭着精细的算计获得一些利益,但却很难有大的成就,相反,有时在钱财的赚赔上洒脱些、大气些,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而且往往是更大、更长远的效益,给你带来更大的成功。胡雪岩不在乎钱财上的赚赔出入,获得如此的效益,让人不能不佩服他的大气和远见。假如他只盯着自己钱财上的进出而一毛不拔或为自己多留一点而一毛分成几段拔,是否最终会得不偿失呢?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胡雪岩有着“责人宽,律己严”的胸怀,对待钱财和人情的问题,如果他亏了,他会大量地将其化做人情;但如果亏的是对方,他一定会坚持感情归感情,生意归生意。这也是他守信用的一个重要体现。
人与人之间也的确需要信用的保证。这种保证当然可以是合作伙伴之间的朋友感情,但生意场上仅有感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感情之外的按规矩来的保证。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亲兄弟,明算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这句话中透出的人们由生活经验而来的智慧,也的确是商场中应该遵循的至理名言。
胡雪岩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深刻地抓住了“钱财账”与“人情账”之间的辩证关系,不重此轻彼,而是完全根据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条件去区别对待,处理好二者的相互关系,有取有舍,能宽能严,能做到这一点,也是这个盛极一时的“红顶商人”不同凡响之处。
做人处世要把握分寸和火候。就像烙饼,时候早了熟不了,时候晚了饼就焦了,只有恰到好处才可以做出又香又酥的饼。合伙也一样,即使你需要合伙,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合伙的,一定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否则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10.交际之道的历练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财富可以暴发,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比如中了彩票,比如做生意一下发了,但是人的知识不能暴发,人的素质修养不能一夜之间得到提升。人际关系这种素质就有待于长久的历练,在交际应酬中要有点心机。
人与人的交际之道,需要修养、修行、修炼,一句话要历练。
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是要用道来修身,二是用道来修身的人,那么他的德就会真,会纯真、会真诚,会真的出现层次的提升、境界的提高。人际交往之道也就是这样!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精通修身养性之道,是很典型的经过历练的一个例子。张良是刘邦手下的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在人际关系方面他给我们很多启示。他本来是韩国人,他的祖父辈、父亲辈五代人做过韩王的丞相,出身很高贵。秦国灭了韩国后,他变卖家产寻求刺客报仇。他曾经和一个大力士用120斤的铁锤在博浪沙暗杀秦始皇,没有成功,结果改名换姓,逃到下邳隐藏了起来。我们大家想象一下,这时的张良是个怎样的形象?一定是个勇猛刚烈的大男人,像个影视中常看到的刺客形象吧?
一次张良在下邳汜水的桥上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故意把鞋子甩到桥下,命令他:“小子,下去把鞋子捡上来!”张良血气方刚,当然忍受不了,想揍他,再想是个老人就算了,捡了鞋子。老人又命令他:“把鞋子替我穿上!”张良也就办了。老人笑着离去。张良是个聪明人,也见多识广,觉得有些奇怪,那老人肯定不是一个一般的人,就瞧着老人的背影琢磨着是怎么回事。老人走了约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小子可以教导。五天后拂晓,到这里来见我。”
五天后张良在拂晓时赶到,但老人已经在那儿了,老人发怒训斥他迟到了,并约他五天后早一点来。五天后,鸡刚叫张良就去了,但又迟到了,又被老人发怒训斥了一顿,并再约他五天后一定要更早一点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来了,很满意,赠送给他一部《太公兵法》,要他熟读,以后可以出人头地。
这个故事很有内涵,我们不去考证这本书、这个人是怎样的,如果从人际关系上来分析,这一奇怪的老人是训练培养张良在人际关系中忍让的大本领、大素质。
苏东坡对这个故事很有感触,写了一篇评论,评论得很有意思。比如他专门为此写的一篇《留侯论》,文中说:张良有盖世大才,不去干一番像伊尹、姜太公那样的大人物的事业,却去干那种像荆轲等刺客、杀手的小计谋,这使得那位老人很爱惜、又惋惜他的才能。因此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来考验他,目的是使得张良能经受得住屈辱。如果张良能忍受,那么以后就可以出人头地。老人认为张良才能有余,而担忧他的度量不够,因此要挫挫他少年气盛刚锐的脾气,使得他能够忍受小愤怒,而成就大计谋。
苏东坡又说,张良这个人真不简单,面对秦始皇他一点也不怕,他能勇敢地去刺杀他;面对着项羽,他可以平静得不发火不发怒。苏东坡评论项羽失败、刘邦胜利的原因,是项羽不能忍,刘邦能够忍。项羽不能忍,自以为百战百胜,总是轻用自己的锋芒。刘邦能够忍,就保养自己的锋芒而等待项羽的弊败,而这些是张良教给刘邦的。比如韩信攻下齐国,想要刘邦立他为“假齐王”,即为代理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得到信后大怒,破口大骂。张良就踩刘邦的脚,要他冷静,并且对刘邦耳语,说如果现在不立韩信为王,会生变故。刘邦马上醒悟,说:“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你打下了齐国,就应当做真王,为什么还要封个假齐王呢?并立即派张良封韩信为齐王。苏东坡认为,刘邦的人际关系中的修养还不到家,还是“有刚强不能忍之气”,不是张良及时提醒的话,谁能成全刘邦的事业呢?
虽然我们不一定同意苏东坡的话,但是张良的人际关系处理确实是非常高明的,他往往从人际关系入手帮助刘邦解决了很多难题。再比如,刘邦平定天下后,面对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给功臣的分封问题,这是个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果然出问题了,刘邦在洛阳宫殿的空中阁道上常常看见诸位将领坐在沙地上议论。
刘邦就问:“他们在议论什么?”
张良说:“他们在想造反!”张良实话实说,为什么不婉转一点呢?因为张良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要让刘邦猛醒过来。
刘邦说:“天下刚平定,为什么要造反?”看来刘邦还是有些糊涂。
张良说:“你靠这些人夺取了天下,做了天子。你现在封的人都是你身边亲近的老朋友,如萧何、曹参等,而又杀了你平生怨恨的人。这些人担心不能被封赏到,又害怕怀疑他们平时有过失而被杀掉,因此相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
刘邦一听非常害怕,很担忧,就说;“怎么办?”
张良说:“你最恨的、又是大臣都知道的,应该是哪一个人?”
刘邦说:“就是雍齿这个人,和我有宿怨,曾经多次让我受辱,我想杀了他,但是他又有很多功劳,不忍心杀了他。”
张良说:“那你赶快先封雍齿,就解决问题了。”
刘邦听从张良的话,马上设宴,封雍齿为侯,还催促丞相等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群臣在宴会结束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用不着担忧了。”张良真是“四两拨千斤”的高手,他智慧地解决了刘邦和雍齿的一个人际关系的“死结”,而围绕刘邦人际关系的全盘、整个网络都活起来了。
张良的人际关系的修养真是很深很深,大约是因为他受到精通黄老之智慧的那位汜水桥上老人黄石公的指点。他自己又精研、实践老子之道,他长期地历练,使自己到达很高的境界。司马迁说得很有意思:“我原来认为他一定是一个很高大而且是特别魁梧的伟丈夫,等到看到画像,就像一个女人那样纤细。”大家看看,张良都修炼到什么程度了,整个形象都变了,整个气质都变了,原来是去行刺秦始皇的一个无比英勇的凶狠的怒发冲冠的杀手,后来不断修炼,一点一点地做减法,减去一点一点地刚烈之气,历练成绕指柔的百炼之钢了。张良把自己修炼得这样,太发人深省了!
11.交际应酬中建立人缘
人缘非常重要。经商,人缘是钱;从政,人缘是权;在家,人缘是和睦;出门,人缘是安全;办事,人缘是成功;休闲,人缘是欢颜。人缘是以人苦为己苦,分己甜为人甜。
一个人的人际应酬状况,即是否有个“好人缘”,关系到求人办事能不能顺利达到目的。有个“好人缘”,你尽可以实现人生设计中的多种构想;没有“好人缘”,则到处受挫,举步难行。那么,怎样才能赢得“好人缘”,增强应酬能力呢?
(1)要有容人之量
四川成都新都寺内有一尊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佛像旁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副对联很耐人寻味。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事纠葛,牵丝攀藤,盘根错节。世态百味,甜酸苦辣,难以胜数。人际关系中,有时发生矛盾,心存芥蒂,产生隔阂,个中情结,剪不断,理还乱,当何以处之?
一种方法是“冤家路窄”,小肚鸡肠,耿耿于怀;另一种方法则是冤仇宜解不宜结,“相逢一笑泯恩仇”。毫无疑问,后一种态度是值得称道的。
(2)做人要忠厚
在交际应酬时,不能待人苛刻,使小心眼。别人有了成功,不能眼红,不能嫉妒;别人有了不幸,不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更不能给人“穿小鞋”。
(3)要有好人缘,还要注意为人处世要有人情味
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人与人相处,应当减少“火药味”,增加人情味。
要有急公好义的火热心肠。人都有三灾六难,五伤七痨,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有一点病痛?你能在人家最困难的时候善解人意,急人所难,伸出友谊之手,替人家排忧解难,将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俗话说:“积财不如积德。”行善积德,能得高寿。旧时老城隍庙有一副对联说得好:“做个好人,天知地鉴鬼神钦;行些善事,身正心安梦魂稳。”
(4)要有好人缘,还要真诚待人
诚实是人的第一美德。在古代原始人群的部落里,撒谎是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的。在交际应酬时,应该是真心诚意,忠厚老实,心口如一,不藏奸,不耍滑。不要在人生舞台上,披上盔甲,戴上面具去“演戏”,不能像王熙凤那样,“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也不能像薛宝钗那样“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对人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城府很深。做人要坦诚,更要有一些侠骨柔肠,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使人如沐春风,这样才能有个好人缘。
(5)要想人缘好,还要靠近“好人缘”
有时候你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就是某某人在单位很受欢迎,领导也喜欢他,同事也喜欢他,很有人缘儿。而有些人则是很少有人喜欢他,而且他也不喜欢别人,他的朋友也不多,即人缘儿很差,像个社会嫌弃儿一样。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缘儿”和“嫌弃儿”。“人缘儿”、“嫌弃儿”本是心理学中的术语,是用以表明一个社会成员被其他成员接受的程度,我们把它们作为人际关系学的术语,也很能说明问题。
一般而言,大家都比较喜欢“人缘儿”。而受到大家普遍喜爱的原因则是千差万别的:或者是因为他诚实可信,值得信赖;或者是因为他沉稳老练,办事踏实;或者是因为他知识丰富;或者是因为他机警灵活,善处人际关系;甚至是因为他有权有势有钱,等等。总之,他有某一方面或者许多方面被大多数人认可或接受。
在你选择朋友、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时,最好能选择“人缘儿”,而且能使“人缘儿”与你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越好。能够把“人缘儿”吸收进你的人际关系网络,使之成为你要好的朋友,无形中就大大增强了你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能量。要是你的人际关系网络全部都由“人缘儿”组成,那么你的这个人际关系网络的能量将是无比巨大的。此外,结交“人缘儿”还会使你受到启发,学到许多结交朋友、赢得众人青睐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