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生与死便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问题。佛教对于人的生死乃至所有生命的生死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它把整个人生分成十二个彼此互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即十二缘起。认为生命是由“因”(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与“缘”(辅助条件)和合而成,人生的痛苦、生命和命运都是因缘和合的表现。十二缘起依“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的法则而流转不息。这就揭示了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一般性地反映了人的感觉、感情、欲望、行为的产生过程和由生到死的生命变化过程。
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规律,但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生”的欲求;对于“死”大都不免产生极大的恐惧,认为人一死亡,一切都完了。而佛教认为,一期生命的死亡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人的死亡如同搬家,一座房屋破旧了,换一幢新的;一个生命衰微了,再换另外一个身体,其间会因人的善恶业报,有的到达极乐世界,有的来世做人,有的变为畜牲……对于佛教徒来说,死亡并不可怕,他们认为可以借着平日的功德,搬往极乐世界,这是一种永恒的生命,永恒的快乐,因此,佛教的“功德”,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真正价值的体现,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的永恒。一个人应当把握短暂的生命岁月,修持严谨,证悟法身,去创造永恒的生命。
佛教没有回避死亡,因为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果。每个人都将在某一时刻面对死亡的事实,同时也希望临终时能无痛苦地死去。
但佛教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它提出“善终”之路,那就是希望众生平常要许愿,祈求—种“幸福的死亡”,如“临命终时,身无障碍,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愿我临终无障碍,弥陀圣众远相迎;迅离五浊生净土,回人婆婆度有情”。
《十二品生死经》还把“善终”分为三种情形,即:
[1]小善终:没有遭到意外横祸,无病而终;
[2]中善终:不但没有病苦,而且没有怨气和内疚,安然逝世;
[3]大善终:自己预先知道临终时间,而且身心无挂碍,走得洒脱,这是善终的最高境界,即所谓“槃维”。许多佛门高僧果真在行将辞世之时,沐浴更衣,盘坐合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安然“涅槃”。
佛教的“善终”实际上是朴素的“优死学”理论最原始记录。“优死学”虽然是近些年提出来的,但并不等于“优死学”在过去不存在。佛教的“善终”就早已提出“优死”的问题了。
近些年来,“优死学”的提出,也是对“善终”研究的丰富和发展。“优死学”是研究能否和怎样对临近必然死亡的病人,选择最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最有效的科学方法进行干预,使其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痛苦并尽可能安逸地结束生命。尤其是在欧美、日本的医学界和法学界,对“死”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美国出版了《生死学》和《死》的特别杂志,非常畅销;德国则实施“死亡准备教”,还出版了教科书;日本定期举办“生与死问题研讨会”,出版了许多关于死亡、临终方面的书籍。现代“优死学”的兴起,使佛教的“善终”得到了提高和发展,丰富了“善终”的内涵。尤其是“优死学”涉及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及法学等诸多领域,它对提高人类的自然素质、人口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