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日常生活宜忌全集
45013300000008

第8章 进食宜忌篇(7)

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

香菇

据报道,从人工栽培的鲜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民间对白细胞减少症,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作菜常食。香菇还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来增强恶性肿瘤病人的化疗放疗效果,预防和治疗化疗、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症。

能大补元气、强壮身体,对白细胞减少症表现为气虚,及阳气不足、体虚气短、怕冷乏力者尤为适宜。

党参

有补气、健脾胃、养气血的作用,为气虚之人常用之品。据药理实验报道,党参给正常兔连续服用后,可使嗜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多,党参对因放射线疗法及化学治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能使其升高。

小茴香

性温,味辛,为民间常用的五香调味品。《伤寒蕴要》中说它“暖丹田”。元代名医李杲认为茴香“补命门不足”,这都说明它有补肾气的作用。现代研究认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细胞的功效,所以,对于白细胞减少症,包括因放射治疗和抗癌药化疗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以之作为调味佐料,尤为适宜。

丁香

为常用的五香调味品之一。性温,味辛,有温中暖肾之功。

《医林纂要》中还说它能“补肝,润命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丁香内服吸收入血后,能刺激中枢神经使之兴奋,心跳加快,并能使白细胞增加。因此,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来说,吃些丁香等五香粉,也颇适宜。

牛髓

能补肾益髓。《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说它“补中,填骨髓,久服增年”。白细胞减少症多属中医精血亏损,虚劳之病,因此,常食颇宜,可收到补虚劳、益精血的功效。

牛肉

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韩氏医通》认为:“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医林纂要》中还说:“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因此,白细胞减少症者,多属中医脾气虚弱,多食牛肉则补气健脾,故常食颇宜。

羊肉

为温补性食物,能益气补虚,有补益强壮作用。元代医家李杲曾说:“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症兼有阳虚怕冷者,食之尤宜。

狗肉

能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唐代食医孟诜认为狗肉“补血脉,填精髓”。白细胞减少症可属中医“虚劳”范畴,狗肉有补脾气、益肾气的作用,因此,对白细胞减少之人兼有脾肾两虚,无力腿软,四肢欠温者,食之最宜。

鹿肉

性温,味甘,能补五脏、调血脉,中医常用以治疗虚劳羸瘦之人。《别录》谓:“补中,强五脏,益气力。”《医林纂要》亦说:“补脾胃,益气血,补助命火,壮阳益精。”凡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兼有脾肾两亏,阳气不足,食之最为适宜。

鹿胎

为鹿的胎盘和胎兽,能益肾壮阳,补虚生精。《本经逢原》中说:“鹿性补阳益精,男子真元不足者宜之。”故凡肾精亏虚、元阳不足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宜食之。

鹿茸

能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明·李时珍认为它“治一切虚损”。现代也有报道,单用鹿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5例,血象进步者3例,临床症状改善者2例。也有用以治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症15例,结果有7例血象和症状均有改善。凡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又兼阳虚怕冷之人,颇为适宜。鹿角胶也有同等功效,故也适宜服用。

此外,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还宜选食羊肚、羊奶、乌骨鸡、海参、牛肚、阿胶、鸡肉、鸡蛋、鸽肉、鸽蛋、白鳝、甲鱼、太子参、山药、冬虫夏草、银耳、燕窝、猴头菇、枸杞子、黄精、胡桃肉、花生仁等。

白细胞减少症忌食物品

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多属中医虚症或虚劳范畴,故当忌食下列食品。

柿子

大凉之果,极易损伤脾胃阳气。《随息居饮食谱》就曾告诫:“凡中气虚寒者忌之。”更不宜与蟹一同服食,凡白细胞减少者,慎勿服之。

荸荠

性寒,破积耗气之品,体弱之人白细胞减少者,忌食之。

《本经逢原》中曾说:“虚劳咳嗽切禁。”《随息居饮食谱》亦云:“中气虚寒者忌之。”白细胞减少的虚劳之人,切勿多食。

槟榔

为破气伤正之果。《本草蒙筌》有告诫:“槟榔,久服则损真气。”《本草正》中还说它“破气极速”。体质虚弱的白细胞减少者,切勿服食。

薄荷

辛凉之品,疏风散热,只泻不补。《本草从新》中说:“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本经逢原》中还说:

“多服久服,令人虚冷。”故凡虚弱之病,包括白细胞减少症者,皆当忌食。

芥菜

又称雪里蕻,民间多视之为发物,有耗气伤正之弊。《本草纲目》中就曾指出:“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

故体弱者白细胞减少之人,不宜多食。

此外,白细胞减少症者还应忌食生萝卜、萝卜缨、地骷髅、苦瓜、金橘等耗气伤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荜澄茄等辛辣温燥伤阴的刺激性食物;还忌食生瓜、茼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凉损阳、生冷伤脾食品。

眩晕宜食物品

眩晕之人,宜选择下列食物。

芝麻

性平,味甘,能补肝肾、润五脏。《本经》中说它:“补五内,益气力,填脑髓。”《食疗本草》亦载:“润五脏,填骨髓,补虚气。”现代《中药大辞典》记载:“黑芝麻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对眩晕属虚者,无论是肝肾不足的眩晕,还是气血亏损的眩晕,皆宜食用芝麻。

桑椹

既能补肝肾,又能益气血,虚症眩晕者宜常食之。尤其是对用脑过度、神经衰弱的眩晕症患者,更为适宜。

胡桃

对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的慢性眩晕症患者,宜常吃胡桃肉。《本草纲目》记载:“胡桃补气养血。”《医林纂要》说它“补肾固精”。所以,肾虚眩晕者更为适宜。

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对虚症眩晕尤为适宜。老年头晕、阴虚阳亢者,民间常用淡菜300克,焙干研细末,再用陈皮150克,共研,蜂蜜拌和做成赤豆大小丸子,每次吃3~6克,1日2次。中国医科大学叶橘泉教授还介绍:高血压耳鸣眩晕者,用淡菜15克,焙干研细末,松花蛋1个,蘸淡菜末,每晚1次吃完,连吃5~7天。

猪脑

虚症眩晕患者最宜食用。《别录》载:“猪脑主风眩、脑鸣。”《四川中药志》认为猪脑“补骨髓,益虚劳,治神经衰弱,偏正头风及老人头眩”。其中还载有一方,“治老人头眩耳鸣:

猪脑髓,明天麻,枸杞,共蒸汤服”。猪脑补虚,不单老人,凡男女小儿属虚弱眩晕者,均宜服食。民间常用猪脑1个,用冷开水洗去血,水煎30分钟,全部吃下,每日1个,连食7天为1疗程。

旱芹

俗称香芹、药芹。性凉,味甘苦,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的作用,对非旋转性眩晕,尤其是高血压眩晕者,最为适宜。

海蜇

有清热、化痰作用,适宜淡浊中阻所致的眩晕和肝阳上亢眩晕患者食用。对高血压头昏脑涨眩晕者,宜用海蜇60~90克,漂洗去咸味,同荸荠等量煮汤服食。

白菊花

性凉,味甘苦,能疏风、清热、平肝。《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主诸风头眩。”《药性论》中亦说:“能治热头风旋倒地。”民间对高血压头昏,或肝阳上扰的眩晕症患者,常用白菊花三五朵,泡茶频饮。

松花粉

有祛风、益气的作用,可治疗头旋眩晕病。《元和纪用经》中有一松花酒方,是医治“风眩头晕”,就是单用松花粉适量,绢袋盛,酒浸7~10天,每次饭后饮服少量。

松子仁

有养液、熄风的功效,体虚眩晕者宜食。《药海本草》云:

松仁“主诸风”。《开宝本草》亦载:“主头眩。”虚弱眩晕者宜用松子仁同胡桃仁等量,捣研和匀后空腹食用。

枸杞子

性平,味甘,能补肝肾、明耳目,适宜肾精亏损眩晕者食用。《本草述》就有记载:“枸杞子疗肝风血虚,治中风眩晕。”

对血虚眩晕或肾虚眩晕,民间习惯选用枸杞子30克,羊脑1副,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服食。也有用枸杞子30克,红枣10个,鸡蛋1个,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15分钟,吃蛋喝汤,对眩晕患者颇宜。

天麻

俗称水洋芋、赤箭芝。性平,味甘,善治各种眩晕症。古代医家张元素说它“治风虚眩晕头痛”。《本草汇言》亦载:“主头风,头晕虚眩。”明·李时珍还说:“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由于天麻有平肝熄风的作用,所以对眩晕、目花发黑、天旋地转、面色通红、头重脚轻等肝阳上亢和风痰上扰引起的眩晕症,最为适宜。对虚症眩晕,民间常用天麻同老母鸡,或瘦猪肉煨食,亦颇适宜。

何首乌

有补肝肾和养血的作用,对肾虚血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面色萎黄者,宜用何首乌粉,经常调服。亦可用首乌粉和山药粉一同食用。

紫河车

大补元气、养血益精,凡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或贫血,或白血球减少所致的眩晕症,最为适宜。对肝肾不足、神经衰弱的眩晕症,也十分有益。

人参

有大补元气,治疗一切虚损的功效。对气血不足的眩晕症患者,最为适宜。《本草纲目》中就曾记载:“人参治男女一切虚症,……眩晕头痛。”但对肝阳上扰的眩晕,或是肝肾阴虚的眩晕,则不相宜。

龙眼肉

有补气血、益心脾的作用,气血不足的眩晕症,宜食之;贫血及神经衰弱的眩晕患者,亦颇适宜。痰浊眩晕及肝火眩晕者忌食。

牛肚

为甘温益气之品。能补虚、益脾胃,气血两虚型眩晕者,宜常食之。《食疗本草》中曾记载,牛肚“补五脏,主风眩”,实指气血不足眩晕症而言。

狗肉

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作用,唐代食医孟诜说它“补血脉,填精髓”。《日华子本草》也认为狗肉“补虚劳,益气力”。凡身体虚弱者眩晕症,皆宜食之。

阿胶

性平,味甘,有补血养血的功效。元代医家朱丹溪认为:

“虚劳失血者宜用。”凡贫血之人头晕目眩者,用阿胶与大枣或龙眼肉一同蒸食,更为适宜。

海参

能补肾、益精、养血。《食物宜忌》中就说它“补肾经,益精髓”,《随息居饮食谱》亦称其“滋阴,补血”,凡体虚年迈之人,无论是气血不足眩晕,或是肾精亏损眩晕者,皆宜经常服食。

鳙鱼

俗称黑鲢、花鲢,能补虚弱、暖脾胃。《本草求原》中还说:“暖胃,去头眩,益脑髓。”因此,凡体虚眩晕者,宜食之。

荸荠

性寒,味甘,有清热、化痰的作用。《本草再新》也说它“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对实症眩晕,尤其是肝阳上亢眩晕及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尤宜。

金橘

能理气、解郁、化痰。《随息居饮食谱》说它“醒脾,辟秽,化痰”。《中国药植图鉴》还说“治胸脘痞闷作痛,心悸亢进”。痰浊中阻眩晕症者,食之为宜。

橘饼

能化痰、宽中、下气,痰浊中阻眩晕之人宜食之。另外,橘皮、橘红、橘络皆有化痰利气的作用,痰湿偏重之眩晕者,食之皆宜。

萝卜

有化痰热、消积滞的作用。《本草经疏》还说它“去痰癖,化痰消导”。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则宜。

菊花脑

性凉,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也能降血压。尤其是在春夏季节,血压偏高,肝火偏旺的眩晕者,食之尤宜。既可炒食,更宜煎汤食用。

发菜

俗称竹筒菜、龙须菜。性寒,能清热、软坚、化痰,痰浊中阻眩晕症,或高血压之人肝阳上亢的眩晕症患者,尤宜食之。

马兰头

性凉,能凉血、清热、利湿。对高血压之人头痛眩晕者,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眩晕症,食之颇宜,有平肝凉血的效果。

荷叶

能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医林纂要》中记载:“荷叶,多入肝分,平热,去湿,以行清气。”《滇南本草》还说它“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之眩晕者,或是夏季炎热中暑头昏眩晕者,食之颇宜。

灵芝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灵芝保神,益精气,坚筋骨。”《本草纲目》说它能“疗虚劳”。后人多认为灵芝益心气,补精气,并常用于治神经衰弱。因此,凡体虚之眩晕者,皆宜食之。

白首乌

主产山东,又称山东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无毒,有滋养、强壮、补血以及收敛精气、乌须黑发的作用。据《山东中药》介绍:“泰山何首乌对某些虚弱病者的强壮作用,较之蓼科的何首乌为优。”因此,对气血不足眩晕和肾精亏损眩晕者,常食为宜。

决明子

能清肝热。《湖南药物志》中说它能“治昏眩”。尤其是对肝阳上亢眩晕者,包括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所引起的昏眩,最为适宜。民间也常用以炒黄,水煎代茶饮。

驴肉

性平,味酸甘,能补血益气,故凡体虚之人、气血不足而眩晕者宜食之。正如《饮膳正要》所言:“野驴,食之能治风眩。”

鱼鳔

又称鱼胶、鱼肚。有补肾益精和滋补强壮的作用,这对肾虚眩晕和产后血晕以及脑震荡后遗症的头昏眩晕者,食之最宜。如《岁时广记》曾介绍:“治产后血晕:鳔胶存性,酒和童子小便调服三五钱。”《常见药用动物》中亦载:“脑震荡后遗症出现的头晕耳鸣:制鱼鳔25克(豆油炸),白菊花15克,蔓荆子15克,水煎服,日服2次。”

此外,虚症眩晕者还宜选食银耳、蜂乳、燕窝、猪心、猪肾、乌骨鸡、乌贼鱼、石首鱼、牡蛎肉、蚌肉、大枣、山药、荠菜、牛奶以及禽蛋类、鱼类、瘦肉类、豆制品类、食用菌类等;实症眩晕者还宜选食丝瓜、冬瓜、瓠子、黄瓜、莴苣、绿豆芽、金针菜、空心菜、茭白、槐花等。

眩晕忌食物品

眩晕之人应根据各自症情忌食下列食品。

蜂蜜

性平,味甘,虽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但有黏腻壅滞之弊。因此,体虚眩晕者食之颇宜,但痰浊中阻眩晕之人则忌食之。

大枣

性温、味甘,能补气益血,气血不足眩晕者相宜。但大枣滋腻助痰。《医学入门》中认为“多食动风”。对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则加重痰湿,故当忌之。

辣椒

《食物宜忌》说它“辛苦,大热”,故易耗阴助热上火。

《药性考》中指出:“辣椒,多食眩旋,动火故也。”这说明对肝阳上亢,肝火过旺,包括高血压病的眩晕者,应忌食之。

荔枝

性温,味甘酸。《玉楸药解》认为:“荔枝,甘温滋润。”

《本草纲目》中曾说:“火病人尤忌之。”古人还认为:食荔枝肉过多会醉人,有头昏、恶心、乏力感,这是由于吃得太多,在体内引起糖代谢紊乱。因此,对肝火眩晕和痰浊眩晕之人,应当忌食。

黄精

《本草便读》中记载:“黄精,为滋腻之品,若脾虚有湿者,不宜服之,恐其腻膈也。”《本草正义》亦说:“有湿痰者弗服。”因此,痰浊中阻,清阳不升之眩晕者,切勿食之。

芥菜

虽有豁痰利气作用,但易生热助火。《本草衍义》中说:

“多食动风。”《本草纲目》亦云:“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因此,肝火内炽,肝阳上亢眩晕者忌食。

槟榔

为破气耗气食物。《本草经疏》中早有告诫:“病属气虚者忌之。凡阴阳两虚,中气不足,……悉在所忌。”故凡气血不足,体弱的眩晕者,切勿服食。

萝卜缨

即萝卜叶。能理气、消食,又易耗气伤正。所以,《饮片新参》中告诫:“气虚血弱者禁用。”因此,体弱多病,气血不足眩晕者,应当忌之。

荷叶

性平,味苦涩,虽有“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的功效,但对气血不足眩晕者,又当忌之。正如《本草从新》所言:“升散消耗,虚者禁之。”

此外,体虚眩晕者还应忌食葱、姜、辣椒、胡椒、桂皮、萝卜、茶叶、白酒等辛辣香燥、破气耗气之物;痰湿型眩晕者还应忌食桂圆、肥肉、黄芪、鹅肉等滋腻助湿生痰之品;肝阳型眩晕者还应忌食狗肉、公鸡、辣椒、肉桂、人参、川芎、紫河车等甘温辛辣助热上火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进食宜忌

(1)适当增吃食物纤维

纤维素是一种不能为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糖尿病人适当地增加食物纤维的进量,有以下益处:其一,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以及降低血脂;其二,能减缓糖尿病人的饥饿感;其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下列食物中含纤维量较多,可做为糖尿病人经常选吃的食品,如:绿豆、海带、荞麦面、玉米面、燕麦面、高梁米、菠菜、芹菜、韭菜、豆芽等。有一点必须注意,虽然食物纤维对糖尿病人有好处,但是也不宜过分单一食用,凡事总有个度,糖尿病人讲究营养平衡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