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做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灵活变通的技巧,同时也是一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适应生存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能够做到圆通做人,就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
1做人要懂得伸屈之道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会在小事上纠缠不清。他们一般都有广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当然,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小不忍则乱大谋”,很有些老庄哲学的味道,其核心就是一个“忍”字。所谓“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所谓“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
那么,我们到底要忍什么?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忍小忿而就大谋。”这是忍匹夫之勇,以免莽撞闯祸而败坏大事。
忍小利而图大业。这是“毋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忍辱负重。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怎能卧薪尝胆,兴越灭吴?韩信受不得胯下之辱,哪能有后来的封王拜侯?
因此,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忍耐也是一种美德。这一观念尽管与现代这种竞争社会不合拍,但是很多学者已经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里很多东西并没有过时,相反,其中的学问博大精深。如果能将之运用于现代人的生活,必将使人们受益匪浅。其中,忍耐就大有学问,当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忍耐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时忍耐无疑是一种大智慧。
唐代著名高僧寒山问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视我,毁我谤我,嫌我伤我,憎我恨我,则奈何?”拾得和尚说:“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他,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这种忍耐里透着的是智慧和勇气。
人生不可能总是风调雨顺,当遇到不如意、不痛快,甚至是灾难时,一个人的忍耐力往往能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很多时候,因为小事情忍不住,而坏了大事,这是得不偿失的。
三国时,诸葛亮在祁山攻打司马懿,可司马懿就是不出来应战。诸葛亮用尽了一切手段,极尽所能地侮辱司马懿,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侮辱总是置之不理。总之,司马懿就是不出来与诸葛亮交锋。几天下来,蜀兵的粮草耗尽,不得不自动退兵回蜀国,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诸葛亮六次出兵祁山,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司马懿之所以不战而胜,就是因为坚持了一个“忍”字。
与别人发生误会时的忍耐,只是一时的容忍,比较容易做到。难得的是在漫长时间里,忍受着各种各样的折磨,而只为完成心中的理想。这种忍耐力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做人最应该拥有的一种能力。
人们常说,心字头上一把刀。这把刀,让你痛,也会让你痛定思痛;这把刀,可以削平你的锐气,也可以雕琢出你的勇气。小不忍则乱大谋。只要我们仍然身处在种种算计和争斗里,有些纷扰就永远不会结束。
有人说,忍耐就是一种妥协。其实,妥协不是简单地让步,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种共识。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妥协都不仅仅是为了“家和万事兴”、“安定团结”,而且还隐藏着一种坚持,这种坚持实际上就是一种坚定的决心。
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如果互相谩骂攻击,不仅有伤风化,还使你斯文扫地。当然,有时要做到忍也的确不易。虽然忍耐是让人痛苦的,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甜蜜的。因此,遇事要冷静,要先考虑一下后果,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去化解矛盾。唯有如此,我们才不至于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纠缠不清,更不会使矛盾升级扩大。
人,贵在能屈能伸。伸,很容易,但屈就很难了,这需要有非凡的忍耐力才行。只要这个人真正有智慧、有才干,不管他忍耐多久,终究会有出头之日,而且他的忍耐力反而会使他更加富有魅力和内涵。
人生很多时候都需要忍耐,忍耐误解、忍耐寂寞、忍耐贫穷、忍耐失败。持久的忍耐力体现着一个人能屈能伸的胸怀。人生总有巅峰,有低谷,只有那些在低谷中还能坦然处之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走过低谷,前面就是广阔的天空。回过头来,那些在低谷里忍耐的日子,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日子,那些在寂寞里执著奋斗的日子,都会显得弥足珍贵。
2圆通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句美好的语言也许并不能化坚冰为温泉,而假如你想引起一场令人耿耿于怀的怨恨,或许只要发表一点尖刻的批评即可。
人与人之间经常会产生矛盾,有的是因为认知的水平不同,有的是因为对彼此不了解,有的是原本就有偏见和误解。如果你有较大的度量,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忍住最容易爆发的激动情绪,你就有可能赢得转机,矛盾也就有可能得到缓和。
爱因斯坦是全世界都尊敬的人,他在数学、物理方面都是无可争议的专家。这位创造相对论的人,竟然也咽下过一口“气”。有一天,他上汽车后正想一个问题,结果数错了钱。售票员大声讽刺他:“你这么大一个人,会不会算数呀!”爱因斯坦一笑置之:“不会就不会吧!”
社交过程中,由于偏见和误解常常会使一方伤害另一方。假设受伤害的一方始终耿耿于怀,那关系就无法改善。如果受伤害的一方有很大的度量,不念旧恶,那会使原先持偏见者感情受到震动。
度量问题不是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度量如海还是度量如杯,在重要关头可以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争吵不休,既伤害了感情,影响了友谊,也无益于你成就大事,结果不是双赢而是两败。因此,摒弃个人成见,不在社交场合为区区小利争斗,不为炫耀自己而去贬低他人,发扬一点忍让精神,对许多事情进行“冷处理”,摆脱相互之间无原则的纠缠和不必要的争执,不计较一切无关大局的小事……那么,你的风度将会获得社交场合中众人的青睐,你的事业也会如虎添翼,收到双赢的效果。
有位名叫欧·哈里的卡车推销员因为推销卡车不顺利,来向著名的成功学家卡耐基求助。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卡耐基就发现他老是跟别人争辩。例如,如果对方挑剔他的车子,他立刻会涨红脸大声强辩。欧·哈里承认,他在口头上赢得了不少的辩论,但没能赢得顾客。他后来对卡耐基说:“在走出人家的办公室时我总是对自己说:我总算整了那混蛋一次。我的确整了他一次,可是我什么都没能卖给他。”
所以,卡耐基的难题是如何教欧·哈里学会自制,避免争强好胜。欧·哈里后来成了纽约怀德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是怎么成功的呢?这是他的说法:“如果我现在走进顾客的办公室,而对方说:‘什么?怀德卡车?不好!你白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赛的卡车。’我会说:‘老兄,何赛的货色的确不错,买他们的卡车绝错不了,何赛的车是优良产品。’这样他就无话可说了,没有抬杠的余地。如果他说何赛的车子最好,我说没错,他只有住嘴了。他总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后,还说一下午的何赛车子最好。我们接着不再谈何赛,我就开始介绍怀德卡车的优点。
“当年若是听到顾客那种话,我早就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了——我就会挑何赛的毛病,而我越挑剔别的车子不好,对方就越说它好。争辩越激烈,对方就越喜欢我竞争对手的产品。
“现在回忆起来,真不知道过去是怎么干推销的!以往我花了不少时间在抬杠上,现在我会尽量保持沉默,果然有效。”
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都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是宁愿要一种字面上的、表面上的胜利,还是要别人对你的好感?你可能有理,但要想在争论中改变别人的主意,一切都是徒劳。那就不妨试试先忍下一口气再说。
3隐藏,才能厚积薄发
古语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一个不懂得韬光养晦,处处锋芒毕露的人,很可能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可能引来飞来横祸。
韩信作为一位彪炳史册的名将,可以说战功赫赫。公元前202年,正是他用十面埋伏的计策,逼得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可以说,韩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却未能寿终正寝——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诱杀于长乐宫钟室。韩信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原因就在于他功高盖主,又不知道隐藏自己。
韩信在西汉初年至少有两个“第一”。首先,韩信是西汉第一功臣。当时就有人这样评价韩信:“功高无二,略无世出。”什么叫略无世出呢?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人拥有像韩信那样的谋略了,也没有人的功劳可以跟他的相媲美。其次,韩信是西汉第一个被杀的功臣。而前者也就是导致后者的原因。
韩信被杀,祸起于自请封王。在平定三齐之后,韩信在刘邦被楚军围困在蒙阳的危急关头,竟上书刘邦,自请代理齐王。后来,韩信对刘邦没有主动封其为王而深表不满,借一役吃了败仗。对此,刘邦极为恼火,只是迫于当时形势,不便立即杀他。
西汉初年,尽管六国旧贵族和关东豪杰的分裂活动基本被控制了,但还存在着另一种割据势力,这就是诸侯王。在公元前206年至前202年楚汉战争的过程中,刘邦身边共有7人取得王爵,建立了半独立的王国。这些强大的异姓王的存在,对于统一政权的建立是严重的威胁。刘邦当初封他们为王,原本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他在做皇帝以后的第六个月,就借口诸王谋反,开始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被封为王的七人中,韩信为楚王。对于韩信,刘邦既佩服他那“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才能,自称“不如”,同时又对他这种才能极不放心,一向“畏恶其能”,自然更不会放过他。
楚汉之争结束后,功高震主的韩信成了刘邦的一块心病。项羽一死,刘邦便马上夺了韩信的兵权,公元前201年,刘邦以谋反为名将韩信请捕,把他贬为淮阴侯。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虽然再无一兵一卒,但其勇略超群,功盖天下的威望,仍使刘邦感到威胁,终于动了诛杀之念。前196年,刘邦借谋反的罪名将韩信诛杀。
像韩信这样一个有着大智大谋的人,却落得如此悲惨下场,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韬光养晦,隐藏自己。韩信的事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变通有道,因势而异,不可一味地出头,要善于韬光养晦,隐中求胜。
性格本天成,有的人性格天生豪放爽直,有的人却能含而不露。但是原先豪放的人,经历过一些挫折以后,也会变得隐忍。表面上看来他们好像已经被生活打磨得失去了锐气,但实际上,他们并非失去了锐气,而是生活的磨砺已经使他们懂得了隐忍。世界很大,生活很复杂,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所以在社会中生存的我们必须要有一点城府,懂得适时地在某些人面前隐藏自己。否则,就算自己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有可能还未曾实施,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成大事者,在特定的时刻,给人的印象可能会是普通至极、糊里糊涂,但他们实际上心里透亮,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手致命一击。他们这种韬光养晦的变通策略,常常能让处于劣势中的自己找到反戈一击的机会。
4藏头掖尾避祸殃
人在社会中,无时无刻不与社会发生着各种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所谓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实际上就是调整自身在社会环境中的关系,使之达到和谐状态,再进一层讲,本质上就是指调节与周围人群间的关系。拥有良好社会关系的诀窍便是把握尺度,在周围的人群中为自己争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而又不至于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坏的印象。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处理不好的人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终将惨遭淘汰。
有这样一个人,应聘到某公司任职不久,部门经理就对他说:“老弟,我随时准备交班。”说心里话,当时他也是这么想的。因为经理是自学成才的,知识和修养存在“先天不足”,而他则是名牌大学毕业,并在外资企业已有五年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强,能独当一面。由于个性率直,在讨论一些工作问题时,他向来毫无顾忌地直来直去,为此他常与经理发生争执。虽然经理有时对他也有一定的暗示,但他却不以为然。久而久之,经理便渐渐疏远了他,让他失去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故事中的这个人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那就是锋芒太露。虽然他的能力确实可能超过他的上司,但他不知道领导毕竟是领导。在领导眼里,只有下属永远比他差一截,他才会有成就感。你的能力比他强,他本就坐立不安了。如果你再明目张胆地与他对着干,哪怕你是无心的,他也会忍不住对你施加压力。
其实,如果仔细看看周围那些有人缘的人你就会发现,他们毫无棱角,言语如此,行动也一样。他们各自深藏不露,表面上看好像他们都是一些碌碌无为的庸才,其实他们的才能,往往不在你之下;他们好像个个都很讷言,其实其中颇有善辩者;他们好像个个都胸无大志,其实多是颇有雄才大略而不愿久居人下者。但是他们却不肯在言谈举止上露锋芒,不肯做出众人物,其道理何在呢?
年轻气盛之人往往在语言表达、行为举止上锋芒太露,树敌太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与周围的人群融洽相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
有一个人在年轻时代以有“三头”自负,即笔头写得过人,舌头说得过人,拳头打得过人。在学校读书时,他是一员“猛将”,他不怕同学,不怕师长,以为他们都不及他。初入社会还和在校时一样的锋芒毕露,结果得罪了许多人。但是还好总算觉悟得快,一经好友提醒便连忙知错就改,倒也消除了不少的嫌怨,但是无心之过仍然难免,结果终究还是遭受了不少挫折。俗话说,久病成医,他在尝够了痛苦的教训后,才知道锋芒太盛就是自己为自己前途种下的荆棘。有时为了避免再犯无心之过,他就效法古人之三缄其口,即使不得不开口,也是十分审慎。
当然,你也许会说,采用这种方法不是永远没有人知道了吗?那你错了。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自认为有才华、有前程的人,要想做到心高气不傲,既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就要战胜盲目自大、盛气凌人的心理和作风,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并且还应当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这不仅是有修养的表现,也是生存发展的策略。
韬光养晦之所以是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是因为这样行事之人遇到的阻力最小,所以,不要一下子展现你所有的本事,一步一步来,才能获得扎实的成功。倘若你处处表现卖弄,志得意满时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多么出众的才智或高远的志向,都要时刻谨记:心高不可气傲,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必须审时度势,尽量收敛起锋芒,以免惹火烧身,影响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