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心理诊断
45069100000045

第45章 心理健康辅导的原则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些原则进行详细的论述:一、因材施教原则

不同学生在能力、个性、兴趣、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的个别差异。心理的个别差异不仅表现在个体间可能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而且也表现在同一特点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正因为不同个体在心理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如,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低年级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还占相对优势;而到了中高年级,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概念、规则,其抽象逻辑思维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教师可以向他们传授一些寓意较深的抽象概念,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他们还需要借助感性直观经验的支持。到了中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则是中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

二是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每个学生的成体历程不尽相同,其个性特点也是千差万别,如有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有的则大大咧咧。对前者教师稍重一点的批评他们就难以接受,会伤心难过很久,而后者往往把教师的批评当作耳边风。作为教师,除了要熟知学生共同的年龄特点外,还要争取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关心、信任与肯定。只有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收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

三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特点来进行教育。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考试成绩很好,有的也许很擅长音乐、体育,有的学生心地非常善良。乐于助人……但是,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还是根据学生成绩的好坏把他们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几大类,这无疑是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

二、面向全体学生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兼顾他们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不应单纯强调学生智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的发展而忽略个性、意志品质的发展,也不应单纯强调个性而忽略了认知能力。因为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

三、学生主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又是心理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教育中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不管何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首先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和学科教学比起来,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密切。从内容上看,学科教学是按某门学科的逻辑来安排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按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特殊的心理行为问题来组织安排的,这显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离开了学生主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都失去了意义。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转移的。因此,在所有的准备工作中要从学生出发,选择的事例、设计的各种活动,都应是学生所关心和熟悉的,这样他们才会不断体验,并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自己所真正需要的,才能积极参与进来。其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角”,而不是像学科课程那样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倾诉自己的心声、宣泄情绪情感、挖掘心理潜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取得成效。

四、民主、平等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尽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只有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收到实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育中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他们都有受他人尊重的权利,教师应多和学生谈心,和他们交朋友,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愿意和教师说心理话。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在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心理气氛中进行。作为教育者应时刻记住,决不能采用强制的手段去逼迫学生接受教育和训练,更不能用命令、训斥、体罚等方式去对待学生,而应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知心姐姐”或良师益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也必须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则。教师必须改变目前学科教学中那种权威型的形象,要弯下腰来,做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安全感,愿意让教师分担自己的喜怒哀乐,彼此坦诚相见。

为了保证民主、平等型原则的实施,教师不仅要从语言上表达这种愿望,更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说明问题,必须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是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的。要真正在行动上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广大教师来说,看起来简单,但事实上我国的教育现实及绝大多数教师的经验却与此相去甚远。因为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都养成了居高临下的说教式的教育。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而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沟通和讨论,首先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学会用商量的语气和学生沟通。同时,重视学生的意见也是民主和平等的表现,教师要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允许任何讽刺挖苦或嘲弄学生的行为发生,不能揭学生的“短”,更不能将学生的“秘密”泄露给其他任何人。当然,并未是说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则,就不能批评学生的各种错误行为,民主并不意味着放任和迁就,对学生的各种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出并作严肃批评,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民主、平等原则旨在营造一种宽松的气氛,使学生能够在集体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健康成长。

五、坚持预防、发展重于矫治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预防、发展和矫治的功能,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坚持预防、发展重于矫治。也就是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其积极的任务,即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开发,人格得到和谐发展,生活、社会适应良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是等学生出现了心理行为问题才去进行治疗,而是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生长发育阶段,更具有这种发展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要以中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如怎样适应学校生活、交往问题、情绪问题、青春期困扰、社会适应问题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光靠教师和家长的说教和灌输就能解决,而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实践等活动,不断地完善自我。

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预防和发展的功能上,其次才是帮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中的危机,如对极个别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请有专业经验的咨询治疗人员诊治等。在具体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的讲座、集体活动等形式为主,同时,也应有针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辅导。

六、参与性原则

所谓参与性原则,就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方参与为条件。一方面,要求所有学生都充分地参与;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平等地参与,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参与性原则是学生主体性原则和民主平等原则的要求,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和人际交往的需要,都渴望自己的内心世界能为他人所了解。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特别注意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都能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教师要特别注意将那些平时不大引人注意的普通学生,作为关注的对象,给予他们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保证他们的参与。

七、协同工作、多样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是某位教师的事情,不能孤立地进行,更不能把它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割裂开来。事实表明,单纯为抓“心理”而抓“心理”,是绝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协同工作,社会、家庭和学校都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还需在德、智、体、美、劳中渗透,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可见,社会、家庭要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中校长、政教处、教务处、班主任、普通教师、辅导员等都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负有责任,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教育教学中、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协同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和形式上的多样性。一方面由于学生在个性、能力等方面的多样性,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他们不同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在中小学教育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需要对不同群体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因此,教师要主动地以多样性的教育活动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允许不同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