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概况
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一切旨在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活动。因此,也有心理素质教育的提法。对有文献记载的人类历史的考查及对早期人类历史的推测可以发现,心理素质教育一直存在于古代家庭教育和集体教育这两大教育活动中。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群体聚居,现代所谓的家庭尚未出现,经验传授主要靠年长者对年少者手口相传进行。为了能够在与猛兽的搏斗中取胜,能够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人类除了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外,还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勇敢的精神。据考查研究发现,平原的印第安人从小就练习弓箭,学射鸟、兔。当他们射中第一头鹿时,全族要为他庆贺,赞颂他的勇敢和能力。许多人类学家长期实地考查或通过对近代原始部落教育概况的研究发现,原始部落的人尤其喜欢儿童,不管儿童有多顽劣,他们一般不对儿童进行体罚,但同时他们要求儿童形成勇敢、坚强、顺从的性格。格林纳尔博士发现“印第安人从不鞭挞他们的孩子”,而“非洲的阿肯巴人性情里头最引人注意的一个特点是爱儿童,尤其是爱幼小的儿童,任何人看见有人虐待儿童就会冲上前去卫护儿童,甚至那个孩子是谁的他也丝毫不知道”。爱斯基摩人“无论孩子怎样倔强,从不打骂。孩子长大后,对年老的父母非常敬爱、体谅,常常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孝顺他们”。
以上材料说明,心理素质的培养早就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没有系统的教育思想、理论的出现,却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萌芽。我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古代虽然还未曾出现明确的心理健康概念,但却拥有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从理论层面上看,哲学、医学、教育领域均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过精辟的论述。在儒家主要的哲学著作《易经》中,乾卦的象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辞:“地势坤,君子以厚物载德。”蒙卦象辞:“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比卦象辞:“比之自内,不自失也。”家人卦象辞:“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益卦象辞:“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升卦象辞:“地中升木,升,君子以惧德,积小以高大。”鼓励人们养成自强、自立、仁厚、自省、诚信、坚持不懈、向善、有错则改等优良品德,堪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
夏、商、周之后,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战国时期。此间,诸子百家争鸣,涌现出一批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和理论著作,成为中国文化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间的理论创作大量付诸于实践活动中,如儒家创始人孔子游走各国,呼吁和平,德治;道家崇尚无为而治,归隐避世;法家则主张励精图治,法令天下等。其中,尤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实践最为令人称道。
性近习远是孔子所倡导的人性论观点,是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概括。这里的“性”指人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习”指习性,亦即后天习得的社会本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来具有的本性是相近的,没有大区别,而后来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品质、性格,那是因为不同环境、教育所致的结果,后天教化才对人的发展起着最为关键的影响,特别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人格品质的教育。关于学习兴趣问题,自孔子开始就一直提倡乐学、好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明代思想家王守仁也如是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则条达,摧残之则衰痿。”清代学人王筠在《教子童法》中指出:“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教育学生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之处。此外,古代学者还看到了情感因素消极的一面,主张调控情感。比如,王充认为“君子则以礼防情,以义割欲,故得循道,循道则无祸。小人纵贪欲,逾礼犯义,故进得苟佞。苟佞则有罪。”所以要去欲存道。
在意志教育方面,孔子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鼓励学生立志的决心,做事的毅力和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并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要求学生意志坚强,像松柏一样经受得起严寒的考验。意志坚强的人“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就像最坚固的东西,磨也磨不薄,像最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而关于如何锻炼意志,孟子的一段话堪称典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除了哲学、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古代医学也从身心关系角度阐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管仲在《管仲·内业篇》中,将人的心理状态分为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不同层次,并提出相应的养心之术,所谓修身养性。古代医学认为“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反之,“神”也能伤“形”,《素问·举痛论》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明当时人们就意识到了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康之身体,而身体的健康有赖于健康的心理。
自春秋战国之后,许多学者的著述中依然跳跃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但明确地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是清朝的王国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这样说:“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可分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善者感情之理想,美者意志之理想。”
1911—1949年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受国外影响。
1908年,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在美国成立,1917年创办了《心理卫生》杂志,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对大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受其影响,我国一些学者积极学习、介绍西方心理学。据不完全统计,此期间共出版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著作15部,译著5部,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章颐年的《心理卫生概论》和丁瓒的《心理卫生论丛》。
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成立,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中国的流传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第二年抗日战争爆发,心理卫生工作被迫停止。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一直不被重视。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学校和社区成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门诊,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单独训练课程;另一种放在核心课程——社会学里。不同的学校不一定相同,但一般以活动课为基本模式。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路。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一)调查呼吁阶段
部分专家、学者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提出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979年下半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心理学研究会的寇清云等就在市三中和十三中尝试开办心理学讲座。
1985年3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表了一系列报告,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机关开始意识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后,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研究,主要涉及中学生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以及考试适应等方面,为以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二)尝试起步阶段
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师从青春期教育入手,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青春期心理适应、挫折、人际交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困扰进行辅导。一些学校自发地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尝试解决。以大学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一些留学人员回国后积极在大学生中发起心理咨询活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先后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较之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更早。取得较好效果的城市有上海、天津、北京、武汉等。以上海为例,1986年上海风华中学开展以“发展型咨询辅导”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上海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成立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积累和推广,上海已形成了自己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即“以了解每个学生为前提;以创设良好氛围为基础;以班级为管理单位;以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帮助、互助、自助为基本原则;以每个学生参与并发展为基本目标。”天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的主要做法是:先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调查,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个别咨询和集体辅导,并且动员学校和家长积极参与。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分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和家长参考用书。此外,湖南、湖北及江苏等省市的一些学校也都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试验工作或实践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学校扩展了许多,如由湖南师大教授主持的一项小学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参加者有13个省市1500多所小学近40万名学生;南京师大主持的一项心理教育课题研究,参加的大中小学有近100所。
(三)发展推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