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低调做人的50个密码高调做事的50个细节
45140100000002

第2章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1)

沉默可以调节说话和听讲的节奏。沉默在谈话中的作用就相当于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尽管是“零”,却很关键。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

——格瑞德·古德罗

桃李不言看时机

艺术家说,沉默是一种魅力;思想家说,沉默是一种美德;哲学家说,沉默是一种成熟;科学家说,沉默是一种发明。其实,沉默是一种难得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可贵的处世之道。

沉默是金,懂得沉默也是一种能力。适时的沉默是低调做人的智慧金诀,巧妙地应用它,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周武王伐商纣王得胜后,听说殷有个长者。武王就去拜访他,问他殷之所以灭亡的原因。这个长者回答说:“大王想知道这个,那么就让我在中午的时候来告诉你吧。”然而到了中午,那位长者却没来,武王因此很生气,暗暗责怪他。可周公说:“我知道了,这位长者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义不诽主。正如和人约好了而不来,言而无信,这不正是殷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吗?这位长者已经以他的行为告诉大王答案了。”

沉默是智慧,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多说话并不表明有才智。”卡蒂尔有句名言:“雄辩是银,沉默是金。”生活中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必要的沉默不是软弱,而是理智和大度;不是冷漠,而是内心深处的安宁和淡泊;不是消沉和放弃,而是奋进的前奏。人总是在饱经世间的喧嚣和争斗之后,才归于恬淡和平静,才彻悟沉默是无价之宝。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简洁地表达你的看法,然后保持沉默,留一个宁静的空间给别人去慢慢思考。在你批评别人时,适当的沉默可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常来讲,当你批评他人时,那人一定情绪相当激动。他可能不但不虚心接受意见,而且还会反唇相讥,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开脱。这时,你就需要保持沉默。你的沉默、你的无言是对当事人的一种威慑。这既显示出了你宽广的胸怀与大度的品格,又给对方留有思考的余地,他的态度也会就此改变。你的沉默并非是对矛盾的回避、对错误的迁就,而是在提醒对方,冷静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在无声的战场上,情绪越是强烈的人,越是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消息灵通的美国新闻记者得到情报:罗斯福领导的一个小组,成功地破译了日军关于进攻中途岛的密码,并掌握了日军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美军据此已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战略准备。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立即把这位记者提供的稿件作为独家新闻在报上登了出去。

这样一来,不但会引起日本人的警觉而立即更换密码和调整战斗部署,而且会使美军的中途岛之战前功尽弃,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面对如此严重地泄露国家战时情报的事件,有关人员请求罗斯福总统下令严查法办。可罗斯福却一反常态,他既没有责令追查,也没有兴师动众地辟谣,更没有因此而调整军事部署,而是装出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令人意外的是,事情很快就平息了下去,此事根本就没有引起日本情报机关的注意。但如果当时罗斯福大张旗鼓地下令查处这件事,结果也许就会不一样了。

沉默是有效的缓兵之计,也许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内部争执。争执的结果是将和谐的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谁还能安心专注于做事呢?适当保持沉默吧,等争执的双方心态平缓、精疲力竭之后,再发表你的意见也不迟。

头脑发热时的人们只想向外发散能量,谁会再去接受你的善言良语呢?你的沉默可使矛盾冲突趋于缓和,当人们争辩得不可开交时,看到他们身边有这样一位静静的旁观者,他们也许会后悔于那丑态百出的激烈交锋的。

有时,沉默不言与长篇大论具有同样的表现力,就好像在乐谱中,音符与休止符一样重要。过去,心理学家常常认为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事情讲出来,告诉别人,但现在人们逐渐发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有时更需要忍耐和沉默。

一个服装厂的老板得知另一家公司打算购买他的一台旧机器,他非常高兴。经过仔细核算,他决定以1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并想好了理由。

当他坐下来谈判时,内心深处一再说:“沉住气。”终于,买主按捺不住了,开始滔滔不绝地对机器进行褒贬。

卖主依然一言不发。这时买主说:“我们可以付您12万美元,一个子儿也不能多给了。”不到一个小时,买卖成交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有一些蕴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一旦用语言表达出来,其中的韵味往往荡然无存,抑或索然寡味。如对他人表示关爱时,默默地给予实际帮助,比口若悬河地表白更显真诚,更具感人魅力。此时,尽管什么都没说,却又仿佛什么都说了,可谓无声胜有声。

面对复杂局面和大是大非,沉默往往是潜心思索,凝聚智慧,为从容应对积蓄力量。当然沉默不是故作深沉或天性木讷,而是盛开在心灵深处的智慧之花。“沉默是金”并不意味着“万马齐喑”,我们应当崇尚内心充实而不失真诚的沉默。

沉默需要勇气,需要毅力,沉默是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沉默是自己的财富,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沟通心灵的时候需要沉默。只有在倾听中才能汲取智慧,弥补纰漏,建立信任。具备优势的时候需要沉默。“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太阳不语,是一种光辉,人也一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取得成绩的时候需要沉默。遭受困难、承担痛苦的时候需要沉默。在失败和厄运面前,要拭去眼泪,咬紧牙关。等待时机需要沉默,造化总是把机会送给有充分准备的人。

“沉默是金”,却也不是不说话,而是说话要分场合,要分情况,保持适当的缄默,不能说则不说,能说也尽量少说,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言多必有失”。有道德者,绝不泛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唯有保持适当的缄默,才会避免令人厌、薄、侮。

隐忍不现二合一

低调的人所具有的深藏不露并不是完全不显示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需要进步和发展,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显示自己的实力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可是,每个人的自身素养、客观条件、机遇、努力程度都不大一样,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却举步维艰。所以低调的人在显示自己实力的时候,会考虑一下周边的环境和别人的感受。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对于一个低调的人来说,都不会锋芒毕露。因为他们懂得,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苏格拉底告诉他的门徒一个圆滑处世的方法:“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时,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这种旁人不及的优点,喜欢大肆宣扬是一般人的特点,而低调的人会隐藏起来。总是显示别人没有的优点,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还可能因此遭到别人的嫉恨。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深藏不露。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杨修极有才华,往往可以看出常人不能看出来的东西。但他却因为犯了爱炫耀自己这一处世之大忌,从而招来了曹操的嫉恨,也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一次,曹操命人给他的幕僚们送来一件礼物,上面写着“一合酥”。众人看了,均不解其意,也有一些善于处世之人虽然知道,却推说不知道。杨修却恃才放旷,当着大伙说:“丞相让我们一人吃一口。”说罢,便打开盒子吃了一块,众人连忙向杨修请教,杨修说:“这上面不是明明白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吗?”众人恍然大悟,均夸杨修才智过人。可是,曹操本想玩把深沉,却被杨修这么快就说破了,心中很是不悦。

还有一次,曹操命人给自己的花园修了一道门。修好以后,曹操领众人去看,一时之间大伙议论纷纷,唯有曹操不言不语,取过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离开了。

众人一时摸不着头脑,杨修又说:“这还不明白,门中加活不是一个阔字吗?丞相嫌这个门修得太阔了,还不快把它改小一点儿。”后来,曹操听说门又改建了,一见正合自己的心意,十分高兴。可听说这是杨修的主意,曹操便没有说什么。

杨修的最后一次自我炫耀是在曹操领兵与诸葛亮对阵之时,曹军久攻不下,且粮草又快用光。更糟糕的是,探子来报说马超、韩遂领西凉兵进攻曹军后方。曹操一时对进退犹豫不决,进吧,急切之间难以取胜;退吧,又怕遭人耻笑。曹操坐在营中发愁,就着一只鸡肋喝闷酒。这时,夏侯渊进来请问当晚的口令,曹操顺口说道:“鸡肋!”

夏侯渊领命而去,在营外碰见了杨修。当杨修听说当晚的口令是“鸡肋”时,便对夏侯渊说:“将军,我保证不出三日丞相一定会撤兵。你我还是赶快回营收拾行囊吧。”

夏侯渊问他何故,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正如我们当前的形势,前进不会有什么结果,退兵又不太甘心。现在马超、韩遂起兵捣我后方,丞相何等英明之人,他肯定会认识到后方的重要性。因此,我保证三日内丞相必然下令退兵。”

夏侯渊听杨修说得很有道理,便回营吩咐左右收拾行囊,准备退兵。曹操由于心情烦闷,无心睡觉,便去巡视大营。他看到夏侯渊营内一片狼藉,众人都在收拾行囊,很是奇怪,便叫来夏侯渊问他在做什么。

夏侯渊如实做了回答。曹操一听,勃然大怒,喝道:“大胆匹夫,妄揣我意,惑我军心,实在可恶!”马上叫来左右将杨修推出辕门斩首示众。

可怜的杨修没有来得及申辩一句,便已成为刀下之鬼。而他也许至死都不明白,自己聪慧过人,怎么丞相一怒之下便要取他性命?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太爱炫耀自己,这使一直自视为天下英雄第一的曹操十分难以接受。

在生活中,我们所自鸣得意的事,也许正好是别人的痛处,这时别人对我们的炫耀会产生一种怀恨心理。相反,我们越少刻意炫耀自己,越会获得更多的赞同和欣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喜欢那些不自夸和谦逊的人。

古人认为做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应既有“好察之明”,又有“能察能不察之明”。就是在一群人中,唯有自己洞察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又偏偏不能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于是装作不知,以免自己的智慧太过而遭不测。

聪明有大聪明与小聪明之分,可惜的是有些人属于小聪明,却并不自知,其结果可想而知。属于聪明的人往往大智若愚,表面上糊涂内心精明,这种人虽不计一时的得失却能聪明一世,明哲保身,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小事与大事相对,糊涂与聪明孪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倾向于“聪明”一词,这当然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谁不首先考虑自己呢?但有些时候,如果你把糊涂融入做人之道中,或许更能游刃有余。

在与上级相处的过程中,糊涂总比聪明好。萧何便是很好的例子。当年与刘邦共打天下的诸位有功之臣,都非平庸之辈,而最后皆被刘邦和吕氏疏远和加害,唯有萧何能安度晚年,为何?萧何确实有一种难得糊涂的处世之道。由于他对一些大事持漠不关心的态度,使得刘、吕放松了对他的注意力,从而聪明地保全了自己。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一些人,好像天底下只有他最精明,而别人都是傻子,无论大事、小事都事事计较,处处谋算,玩弄心机权术,结果到头来往往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一些人,总是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聪明,东家长李家短说起来头头是道,可一遇大事就不知所措了,这正如左宗棠所说的:“凡小事聪明,必误大事。”

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不得善终,而真正大智慧的人,表面上都似乎有点“愚”。不败人生,“才”不外露。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入。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首先挑起前敌指挥的重担。但面对新的形势,他们渐感力不从心。时势造英雄,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等人,相继脱颍而出。这中间,老将们思想上不是没有波动的。1946年2月,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一二方面军的行动,什捷缅科作为他的参谋长同行。等上了火车,吃晚饭时,一场不愉快的谈话开始了,铁木辛哥先发出一通连珠炮:“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们这些老头子,监督我们的吧?白费劲!你们还在桌子底下跑的时候,我们已经率领着成师的部队在打仗,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了,就自以为了不起了!革命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这通训话,已近乎侮辱了。但什捷缅科却老实地回答:“那时候,刚满十岁。”接着又平静地表示对元帅非常尊重,准备向他学习。铁木辛哥最后说:“算了,外交家,睡觉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时间证明论”是对的。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后,在一次晚间喝茶的时候,铁木辛哥突然说:“现在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种人……”后来什捷缅科被召回时,心里很舍不得和铁木辛哥分离。又过了一个月,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要求,调这个晚辈来共事。

什捷缅科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既需内心方正,坚持原则,维护独立的人格;又需在人际交往中圆滑隐忍,心胸豁达,与人为善。为什么所有的船体都是圆弧形而不是方形的呢?那是为了减少阻力,更快地驶向彼岸。人生也像大海中的船,与人交往时处处有风险,时时有阻力,小聪明者事事计较,与所有的阻力较量,拼个你死我活,大智慧者化开阻力,随风任远。

做人调调要放低

一个人如果非常强势,并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得都非常鲜明的话,那么,同样强势的人绝不会为你所用。低调去求这些人才是让强者为你所用的解决之道。

众所周知,基辛格是名噪一时的前美国国务卿,曾为尼克松访华等重大国际事件多次出谋划策。然而在一开始,基辛格却是尼克松的竞争对手洛克菲勒的人。

在1968年美国大选中,美国纽约州州长、东部财团的代表人物、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与尼克松争夺共和党候选人提名。当时作为哈佛大学教授的基辛格是洛克菲勒的“超级智囊”,在对外政策方面,洛克菲勒特别倚重基辛格的观点。

在大选开始后,基辛格不遗余力地吹捧洛克菲勒,放肆攻击尼克松。他在纽约电台说:“洛克菲勒是能使全国团结的唯一候选人。”他向十几个州的共和党代表呼吁:“在所有的候选人中,尼克松当总统最危险。”“如果他当选,就意味着共和党的完结。”还挖苦地说:“建议尼克松去做副总统的候选人,因为他当副总统的经验比洛克菲勒丰富多了。”

基辛格把尼克松骂绝了。但是,不知道是尼克松的魅力太大,还是洛克菲勒的威望太差,基辛格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发生了:尼克松不仅获得了共和党人的提名,还当选为第37届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