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基辛格攻击尼克松,但尼克松还是捐弃前嫌,多次派手下人力邀基辛格加入他的幕僚班子。尼克松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甚至给基辛格的报酬也翻了两番。一开始,基辛格还不为所动,他说:“我对于那些认为我可以被金钱收买的想法感到耻辱和气愤。”即便如此,尼克松仍没有放弃。
当尼克松竞选上总统以后,曾两次亲自约见基辛格。第一次会见进行了三个小时,第二次会见进行了四个小时。尤其是第二次会见,两人竟然都忘记了吃午饭。第二次会见后,尼克松便开始邀请基辛格进入政府班子了。
通过这两次成功约见,基辛格看到尼克松绝非平庸之辈,甚至认为尼克松的坏名声是不应该有的。他后来回忆说:“在对外政策上,尼克松比1956年以来的所有总统候选人都要好。”当然,他对这个被自己骂得狗血淋头的总统放下架子来请自己出山也抱有万分感激之情。
基辛格对尼克松宽宏大量和宽厚无私心怀好感,同时认为尼克松鉴别人才的眼力的确高人一筹,因为他得到了向往已久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一职务。
基辛格进入尼克松的政府内阁的消息传开,政界、知识界和新闻界都对尼克松这个大胆新颍的举动给予了肯定。《国民评论》说:“基辛格当众蔑视总统,尼克松却捐弃前嫌,这自然使人震惊,但这也是值得称许的。”《商业周刊》说:“这有助于总统与学术界的沟通。”知识界刚开始听说蛰伏多年的尼克松当选时大吃一惊,不是滋味,但看到博学多才的基辛格被任用,才放下心来。哈佛一名教授说:“有基辛格在那里,我们每晚睡得都很踏实。”在政界,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右派还是左派,都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事实。
尼克松这步棋下得确实令人叫绝,被称为是“出奇制胜的一招”。新政府一开局,就赢得了喝彩,尼克松起用基辛格不仅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更向外界树立了他低调求贤的良好形象。
事实证明,尼克松的这次低调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在尼克松上任之初,国际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美国的战略部署被打破,“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同时,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出现了“越战综合征”。国内各种反战运动和社会运动此起彼伏,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美元地位下跌,失业严重。国内危机集中在对待越南问题的态度上。擅长外交战略谋划的基辛格,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强者都是有点自命不凡的人。他们一般都自视甚高,不容易低头求人,所以,要想使得强者为自己所用,就必须先低下自己的头。
花花公子公司的女总裁海芙纳1982年从父亲手中接下的是一家问题多多的公司,每年亏损五千万美元,利润丰厚的事业已成过去,《花花公子》杂志本身也仿佛与时代脱节。
刚接手花花公子企业时,海芙纳并不像一般人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表现自己的能耐,却刻意招揽了一群顾问。正如她所说:“聪明的人才永远不嫌多。”
海芙纳对巴菲特担任哈撒韦企业董事长所创下的惊人业绩早有耳闻。巴菲特是公认的投资奇才,长于发掘有价值的投资机会,然后进行长期开发。
她写信给巴菲特,表示有意对某家公司的特许权作长期开发,并且愿意在他到芝加哥、纽约或洛杉矶来时,请他吃午餐。
不到一周,巴菲特即回信说,他很少到那些大都市去,但如果海芙纳造访奥玛哈,他倒很愿意碰个面。要不然,新年期间他与家人会到圣迭戈北边的加州海滨去度假,顺便也欢迎她来访。海芙纳没有介意巴菲特的拒绝,而是刻意赶到加州,与巴菲特谈了一下午,获益颇多。日后她又两度亲往奥玛哈造访巴菲特。谈话的结果是,巴菲特同意做她安排的财务主管角色。这样降低自己的姿态求人的做法正是许多管理者的长处。
得到巴菲特做顾问,恐怕是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海芙纳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与其低调行事的方式密不可分。
夹着尾巴人不欺
自我表现应该说是人类的天性。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渴望在竞争中脱颍而出,充分展示个人风采,这也是适应激烈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当我们展现自我才华的时候,要注意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表现要恰如其分。不分场合、情境,一味地高调表现自己会产生一种压力,引起别人的反感。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产生危机,甚至会和许多机会擦肩而过,使本来应该辉煌的人生之路变得暗淡无光,反而和表现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温庭筠,从小就文采出众,才思敏捷。每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别人对那些试题都要苦思很久,可他却能在顷刻之间完成。据说,他只要把手交叉八次,就能做出一篇八韵的赋来,所以,当时的人都叫他“温八叉”。按说,温庭筠有这样的才华,早就应该金榜题名,青云直上了。可他屡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始终没有中第。
原来,温庭筠有一个习惯。由于他富有才华,所以在考场上早早就答完了考卷。剩下的时间他不肯闲着,就开始帮助起左邻右舍的考生来,替他们把卷子一一做完。那些考生自然对他感恩戴德,但却引起了主考官的不满,多次将他黜落。后来,他这个名声越传越远,弄得人人皆知。主考官就命令他必须坐到自己跟前,亲自看着他。温庭筠对此不满,还大闹了一场。可即使这般严防,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考生的忙,自然,他自己又是名落孙山了。考了十几次还没有中第的温庭筠渐渐对科举考试失去了希望。他投到丞相令狐绹的门下去做幕客,替丞相代笔写些公文、诗词。令狐绹很看重他的才学,给他的待遇也十分优厚。但温庭筠却恃才自傲,对这位丞相特别看不起。有一次,皇帝赋诗,其中一句有“金步摇”,令大臣们作对。令狐绹对不出来,就去问温庭筠。温庭筠告诉他可对“玉条脱”。令狐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温庭筠就说“玉条脱”的典故来源于《南华经》,《南华经》并不是什么生僻的书。丞相在公务之暇,也应该多看点书才是。言下之意,就是讥讽令狐绹不读书,令狐绹十分不高兴。又因为皇帝喜欢《菩萨蛮》的曲调,令狐绹就让温庭筠为自己代填了十几首词进献给皇帝,还特别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把这件事泄露出去。可温庭筠却将此事大肆宣扬,使得尽人皆知。令狐绹对他更加不满了。
温庭筠对令狐绹的为人颇为鄙视,还经常做诗讥讽他。令狐绹做了宰相后,因为自己这个姓氏比较少见,族属不多。所以一旦有族人投奔,都悉心接待,尽力帮助,有很多人都赶来找他。甚至于有姓胡的人也冒姓令狐。温庭筠讽刺道:“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胡悉带令。”他还看不起令狐绹的不学无术,说他是“中书省内坐将军”,虽为宰相却像马上的武夫一样粗鄙。令狐绹得知这些事情,就更加恨他了,后来温庭筠又想参加科举考试,令狐绹奏称他有才无行,不应该让他中举。就这样,温庭筠终身与科举及第无缘。
温庭筠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得罪了主考官,得罪了宰相,还不知收敛,又把皇帝也得罪了。唐宣宗喜欢微服出行,一次正好在旅馆碰到了温庭筠。温庭筠不知道他是当今天子,言语中对他很不客气。皇帝认为他才学虽优却德行有亏,把他贬到一个偏僻小县去做了县尉。
温庭筠一直当着各式各样小得不能再小的官,穷困潦倒。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而犯夜,被巡逻的兵丁抓住,打了他几个耳光,连牙齿也打落了。那里的长官正好是令狐绹,温庭筠便将此事上诉于他,可令狐绹却记着当年的旧恨,并未处置无礼的兵丁,却因此大肆宣扬温庭筠的人品是如何糟糕,后来这些关于他人品差劲的话传到了京城长安,温庭筠不得不亲自到长安,在公卿间广为致书,申说原委,为己辩白冤屈。这个时候,他对于自己过去恃才凌人的做法感到后悔,写诗有“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之句,可是这种悔悟并没有使他吸取教训。后来,他做了国子监考试的主考官,又忍不住自我表现了一回。按照一般规矩,国子监考试的等第都是由主考官而定,并无公示的必要。温庭筠可能是饱受科举不第之苦,又对自己的眼光特别有自信,于是别出心裁,将所选中的三十篇文章一律张榜公开,表示自己的公平。他觉得自己的眼光很高,态度公正,所以并不害怕“群众监督”。可他选中的文章中有很多都是指斥时政的,温庭筠还给了这些文很高的评语,这不免让那些权贵们心中不满。后来,丞相杨收干脆找了个理由,把他贬到外地,温庭筠郁郁不快,还没有到所贬之地就因病去世了。
像温庭筠这样才华横溢之人,本来是应该有一番大作为的。可是,他却不懂得低调做人,太喜欢表现自己的才华,甚至不分场合、不分对象。所以,他的才华不但没有成为成功的助力,反而却处处招惹是非,使他丧失了很多本来应该把握的机会,潦倒终生。可以说,他的仕途进取之路是被他自己亲手断送的。因此,那些有着满腹才华的成功者,懂得低调处事的重要性,往往不会恃才自傲,反而表现得平易谦逊,这才是有着真正的大智慧。“空心的谷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谷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老虎面前莫称王
为人趾高气扬、飞扬跋扈,肯定会遭到他人的厌恶,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为官者趾高气扬还会影响仕途的升迁。做人高调,触犯了这条法则,无异于惹火上身,种下祸根。只有低调处世,才能在世间站稳脚跟,进而成就自己的一番大业。趾高气扬,与人对着干,必定会遭受失败,虽然别人可能一时不会对你如何,但是长此以往,就算不把你打入谷底,也会阻挠你前进的步伐。
美国著名的杰出人物富兰克林的父亲对他从小就很溺爱,过于纵容他,对于他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行为,父亲也从来不加以训斥,所以他一直都是固执己见,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父亲的一位朋友看不过去,有一天,把他叫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言语规劝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将使你怎样呢?别人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们都会远远地躲着你,免受一肚子冤枉气,这样你从此将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学识。况且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只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
富兰克林听了这一番话,经过几番琢磨,终于大彻大悟,深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决意从此痛改前非,遇人遇事,他的态度非常诚恳,言行也变得谦恭起来。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变成为到处受人欢迎爱戴的人了。
低调者做人的心态就是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请教,以低姿态坦诚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建议,然后加以冷静地分析,从而悟出为人处世的道理,借此修正自己思想上的偏差。
一位已工作十余年的中层干部,他向来十分低调,只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从最初的职员到现在的车间主任,每次他受到领导的表彰和嘉奖时,他都会对领导说:“这不是我一个人荣耀,这是整个集体的荣耀,是整个集体的功劳,我没什么可以炫耀的,要嘉奖就嘉奖在座的所有人吧,是他们创造了我们厂的奇迹!”他一直都把荣耀、优越感献给了别人,因此他一直深受工人们的爱戴和拥护。
谦虚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因为谦虚,别人才认为你不会对他构成威胁,你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老虎面前莫称王,鲁班面前莫弄斧。做人不要得意忘形,趾高气扬的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
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晏子乘车外出,马车正好从车夫的家门前经过。车夫的妻子就从门缝里偷偷地往外看,只见自己的丈夫坐在车上的大伞盖下,挥鞭赶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十分得意。
车夫回到家里,妻子就要跟他离婚。车夫大吃一惊,忙问什么原因。
他妻子说:“晏子身为齐国宰相,在诸侯各国中很有名望。可我看他坐在车上,态度却是那样谦逊。而你呢,只不过是给相国赶赶车罢了,却趾高气扬,表现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像你这样的人还会有什么出息呢?这就是我要跟你离婚的原因。”
车夫仔细琢磨妻子这番话,既受教育又感到惭愧,便向妻子认错。自此以后,车夫变得谦逊谨慎起来。
车夫的这一变化使晏子感到奇怪,就问车夫原因,车夫把妻子的话如实地告诉了晏子。晏子认为车夫的妻子很有见解,也对车夫勇于改过的态度感到满意,便举荐车夫做了大夫。
真正的君子就如同晏子,有谦逊的态度,有广阔的胸怀。和晏子相比,我们中有些人有一点点本事就飘飘然,忘乎所以,结果只能是自讨苦吃。
猫头鹰是夜行性动物,它们晚上出来活动,白天休息。
一天,正当一只猫头鹰睡得很香时,被一只蚱蜢的声音吵醒了。它没法入睡,便恳切地请求蚱蜢停止。蚱蜢却根本不理它,仍然叫个不停,声音越来越响。猫头鹰被弄得无可奈何,烦躁不安。
突然它想到一个好计策,便对蚱蜢说:“听到你动听的歌声,我已睡不着了。你的歌声如同阿波罗神的七弦琴一样动听,我将把青春女神赫柏刚送给我的仙酒拿出来,痛痛快快地畅饮一场。你若不反对,就请上来一起喝吧。”
蚱蜢被这赞美之辞弄得忘乎所以,什么也没想就急忙地飞了上去。结果猫头鹰从洞中冲出来,把蚱蜢弄死了。
故事中的蚱蜢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受到吹捧就得意忘形,结果白送了性命。得意忘形是摧毁心智的利器,任何人要是被它冲昏了头脑,就可能会遭遇不好的下场,得意者终必失意。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的地在一片芦苇地的旁边。那芦苇地里常常有野兽出没,他担心自己的庄稼被野兽毁坏,就总是拿着弓箭到庄稼地和芦苇地交界的地方来回巡视。
这一天,农夫又来到田边看护庄稼。一天下来,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平平安安地到了黄昏时分。农夫见还安全,又感到确实有些累了,就坐在芦苇地边休息。
忽然,他发现苇丛中的芦花纷纷扬起,在空中飘来飘去。他不禁感到十分疑惑:“奇怪,我并没有靠在芦苇上摇晃它,这会儿也没有一丝风,芦花怎么会飞起来呢?也许是苇丛中来了什么野兽在活动吧。”
这么想着,农夫就提高了警惕,站起身来向苇丛中张望,观察是什么东西隐蔽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看清原来是一只老虎,只见它蹦蹦跳跳的,时而摇摇脑袋,时而晃晃尾巴,看上去好像高兴得不得了。
老虎为什么这么撒欢呢?农夫想了想,认为它一定是捕捉到什么猎物了。老虎得意忘形,完全忘了注意周围会有什么危险,屡次从苇丛中跳起,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农夫的视线之下。
农夫悄悄藏好,用弓箭瞄准了老虎现身的地方,趁它又一次跃起、脱离了苇丛的隐蔽的时候,就一箭射过去。老虎立刻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扑倒在苇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