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廉雨清风沐桃李
45155500000006

第6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反腐倡廉实践逻辑探析

于桂芝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反对腐败、提倡廉政建设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实践历程。回顾这一实践历程,总结提升其实践智慧,对于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深入探讨现阶段反腐倡廉的创新机制,确保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反腐倡廉 机制探析

贪则腐、廉则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反腐倡廉思想历程,总结提升我党反腐倡廉的实践智慧,对于探讨现阶段反腐倡廉的创新机制,永葆党的纯洁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腐败就是公共权力拥有者为了满足个人私利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反腐倡廉的实践逻辑就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基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而采取各种措施遏制和消除腐败的发展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反腐倡廉思想历程回顾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直接产物就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此后,中国共产党就在革命运动和建设发展中开始了反腐倡廉的探索和实践。

(一)党成立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反腐倡廉思想

基于严肃党纪、纯洁队伍的目的,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4月建立了最早的纪律检察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又于1926年8月颁布了《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并指出:“党若是容留这些分子在内,必将会使他的党陷于腐化,不但不能执行革命的工作,且将为群众所厌弃。”这表明建党初期我党就具有坚定的反腐倡廉立场。1932年至1934年,我党在中央苏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贪污反浪费斗争,这都是建党之初的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到了陕甘宁边区以后,相继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财经、组织、检查、奖惩制度,再加上客观严峻的革命现实,有效杜绝了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又向全党敲响了警钟:“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明确指出腐败产生的根源,说明党中央深知将来我党要面临严峻考验,同时也表明我党反腐倡廉的决心和气概。但党中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腐败问题的关注只局限于思想政治上的意志衰退和道德生活的腐化堕落,而不是经济上的贪污受贿。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反腐倡廉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这种执政地位的转变,再加上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党内出现了贪污腐化和官僚主义等现象。为此,党中央及时开展了历时四年的整风运动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提高了党中央的公信力,在实践中丰富了整风和民主等反腐倡廉的具体形式。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尽管前后进行了四次整顿、整风运动,但没有建立起反腐倡廉的法律和制度。直至改革开放前,以群众运动为基础的反腐倡廉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混乱,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带来很大损失。

(三)改革开放初期至今的反腐倡廉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腐败现象也日益增多,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对我党廉政建设从制度上进行了创新。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在制度上反腐的新纪元,邓小平已经认识到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现行体制上的弊端:一是权力过分集中;二是职责权限不明;三是干部录用和奖惩制度有待完善;四是监督机制需进一步加强。这种体制上的弊端不仅造成行政管理效率低下,还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第一次把全党注意力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广大群众运动转移到制度建设轨道上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反腐倡廉工作,指出从严治党是遏制腐败的关键。提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从严”的著名论断。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初步奠定了廉政法制体系建设的基础。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密切关注反腐倡廉工作,把反腐倡廉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深刻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他要求:“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坚持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反腐倡廉“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表明我党要积聚各方力量形成反腐倡廉的合力,各级党委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使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运转起来。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中从思想政治教育和群众运动到注重民主法制;又到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再到惩治结合、体系防腐,使党的反腐倡廉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反腐倡廉的实践智慧

我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遏制党内腐败现象都作出过不同阐述,也运用过不同方略。但正视党内腐败现象存在的客观现实性,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始终是党成立以来一脉相承的思想共识。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历届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共同思路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更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一大特色。在毛泽东看来,反腐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走群众路线,真正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放弃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更加重视艰苦奋斗思想和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自觉抵制腐败思想的侵蚀,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各种监督制度。1992年邓小平就强调过:“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这体现了用各种监督机制来遏制腐败现象的思想。新时期如何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江泽民认为,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反腐败斗争同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结合起来。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他认识到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之间的关系。自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十多次在不同会议上阐述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问题,并于2005年1月正式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大了预防腐败的力度,建立思想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预防体系、权利运行监控机制,拓展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领域,创新了反腐倡廉的战略思路。

(二)从机关干部入手消除党内腐败,是历届党中央反腐倡廉的着力点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反”运动中,毛泽东十分重视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的带头作用,尤其重视对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犯罪行为的惩处,比如在处理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张子善贪污腐败案时,毛泽东听了薄一波的汇报后沉思了一会儿,认为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强调:“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处理了,效果也大。”认为查办大案要案是反腐败斗争的着力点。随着社会上腐败现象日益增多,江泽民曾严肃指出,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主要源头,反腐败斗争的主攻方向就是党政领导机关和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自从胡锦涛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要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对任何违纪违法行为,都必须毫不留情地予以追究,绝不能手软。可见,从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入手,消除党内腐败现象,是历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着力点。

(三)制定政治法律和财经制度,是历届党中央反腐倡廉的保障

建设政治法律制度,依法惩处腐败分子,是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早在中央苏区党发动“三反”运动时,工农民主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惩治腐败蜕化分子的训令、指示、条例等,使反腐败斗争有法可依。新中国成立以后,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监督机关的反腐败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先后恢复和建立健全了纪检、监察、审计、司法等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反腐败的法律法规,针对经济领域里腐败现象的不断滋生,还制定了一系列反腐防腐的财经制度,以上三个方面保证了我党反腐败思想的坚定性、持续性和系统性,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有效武器。

三、我国现阶段反腐倡廉的创新机制探析

基于现阶段反腐倡廉的严峻形势,只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彻底消除腐败土壤,才能有效探索反腐倡廉的创新机制。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

江泽民曾经指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逾可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长效机制。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的理论武器为指导,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变化着的党情、国情、世情,大力开展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优良作风教育以及岗位风险意识教育,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二)消除腐败土壤是反腐倡廉的前提保证

腐败的实质就是公共权力拥有者为了满足个人私利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我国的公共权力是掌握在人民手中的,这就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其实腐败就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假如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因此,必须对各种腐败分子加大惩处力度,进而教育和挽救更多的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同志。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也是新时期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成功经验。

(三)创新社会管理是反腐倡廉的有效路径

现阶段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的合力。为此,要创新信息公开机制,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和听证制度,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及时主动发布,举行听证会、论证会或者公众阅读卷宗等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同时要健全诉求表达机制,打通理顺监督渠道,增加公众参与环节,采用听证、监督、举报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提供有效的诉求表达渠道,完善信访工作制度,使人民群众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表达各自的反腐败诉求,真正形成制度化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