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苦口良药毕竟难以下咽,逆耳忠言就更难发出。但批评毕竟是教育学生和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离不开批评。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是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警觉,努力改正他们的错误和缺点;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言行,不留情面或婆婆妈妈,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批评要讲究艺术,教师要认真研究,正确指导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有的批评会被学生欣然接受,不但引以为鉴还进行深刻反省;有的批评却使学生难以承受,甚至激化矛盾,产生对抗情绪或从此一蹶不振。要想使批评既有的放矢又形式多样,既一针见血又留有余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就要求教师像艺术家那样研究和掌握批评这门艺术。而批评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尊重和关心的土壤里开出来的灿烂的花朵。作为教师,批评学生时只有做到“五宜”和“五忌”以及掌握一定的批评方式,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宜把握好“度”,忌言过其实
俗话说:凡事有度,过和不及都达不到目的。批评是为了提醒学生不要做不应该做的事情,然而,大发雷霆地训斥,往往会出现言过其实的现象,诸如:“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三年级时就常常逃课,五年级时去隔壁班偷圆珠笔,前天又有同学告诉我,说你在放学路上欺负小学生……”像这样的话语,学生听起来就觉得你认为他十恶不赦,也就破罐子破摔了。过分严厉的言辞就会使学生难于接受,从而产生不满情绪,甚至顶撞老师,达不到批评的初衷。如对自卑的学生应该多一点和风细雨般的呵护,少一点挖苦和刺激,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争强好胜的学生应该多一点教诲和批评,少一点褒扬和赞颂,以防无形中助长他们的傲气和恶习。当然,对于犯错的学生如果教师不问轻重,只是蜻蜓点水般地一带而过,那么收到的效果也只能是“好心未必能办好事”。
2.宜把握好“量”,忌喋喋不休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受到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教师的批评时间过长,内容过多并重复同一批评内容而喋喋不休时,学生的神经细胞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学生或者听烦了,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听腻了,当做耳旁风。这就要求教师在批评时要做到精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对同一学生的同一错误的批评,可以换个角度、换种口气、换种语言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老师“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消减。批评的时间应视学生犯错的具体情况而做适当的调控,过长易产生厌烦心理,不及则达不到既定的批评目的。
3.宜把握好“质”,忌主次不分
批评要从效果出发。一定要在批评前做好调查研究,分清主次,找准要害,切实掌握学生所犯错误的本质。否则,就会造成批评不到位,轻者,收效甚微;重者,适得其反。心理学家冯·雷斯托夫提出,如果一系列刺激项目中的某一项有特别之处或被“隔开”,它就比不被隔开的情况容易记住,其原因是被隔离的项目很醒目,它与系列表中的其他项目很少发生泛化作用,即所谓的“雷斯托夫效应”。也就要求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将批评内容的重点、难点、接受点进行隔离,让它们在批评内容中显得更为鲜明。这样,由于学生易于感知和识记批评内容,从而发生“质”的变化,使得批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教师在批评时,切忌意气用事,不要轻易地对学生做出不够全面的“质”的否定,更不能给学生乱贴标签,如“懒虫”“笨蛋”等,否则会影响师生关系,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提倡教师对学生实施批评之前,首先要对所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了解,进行理性的“质”的分析。全面掌握问题的第一手材料,把握问题的紧迫度,观察批评对象的情绪和心理,感受批评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然后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批评教育。那种只看表面现象即判断是非曲直,不分清主次和不做深入了解就随意进行批评的方式,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降低教师的威信。
4.宜把握好“时”,忌冷热不匀
古人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批评学生忌“冷”“热”不匀。“冷”是指教师反应迟缓,对学生既犯的错误不闻不问,批评不及时;“热”是指教师在处理学生错误的时候所采取的批评方式和方法操之过急,这样都容易错失批评的良机。如一位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由于迷恋上游戏,上课时候不注意听讲,作业也不认真。因为教师疏忽大意,没有及时对该学生进行告诫,结果致使该生认为教师不闻不问,一发而不可收拾,等到家长和老师发现事情严重性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由于教师错过了稍纵即逝的契机,就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如果我们能遵循“画龙点睛”的办法,就会收到最佳的批评效果。当然在批评之前,要做好“画龙”的一切工作,然后,抓住最佳时机,把“眼睛”点上去。
5.宜把握好“式”,忌一刀切
我们应该针对批评对象的实际情况(包括场合和情节以及学生的性格、心理素质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使他们乐于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切忌“一刀切”。一般情况下,批评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1)劝勉式。批评过程中将表扬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或以表扬、勉励为主。让学生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有一些小的缺点、错误,在接受批评的同时能够正确而全面地看待和认识自己,增强克服缺点的决心,增强振作的信心和勇气。毕竟批评不是最终目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积极有效的改正才是我们最后需要的结果。
(2)委婉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造成教育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这一般适用于那些平时表现好、学习等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由于偶尔不良表现,教师为了把此种现象消灭于萌芽状态,采用比较法,说你以前表现或学习那么棒,现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影响了?老师相信你会像以前那样的!或言:这一段时间×××同学进步真大,简直出乎意料,他以前可不是你的对手呀!然后是不要辜负家长、老师等希望什么的。
(3)暗示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意识活动通常是在生活实践中,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经过一定的训练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见到甲事物就会很自然地联想起与之紧密联系的乙事物,或看到一个具体的事物就会立即想到相应的语言信号,听到一定的语言,也会马上想到这个语言所反映的事物。“暗示”就是运用人的意识活动的这种暂时神经联系来进行批评的活动。它的好处就在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建立起自觉改正错误的意识。而且这种批评比较含蓄,犯错误的同学乐于接受。暗示式批评一般又分为有声式批评和无言式批评两种。如教师检查食堂时发现,个别学生有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馒头吃不了一半就扔,菜掉得到处都是。老师把其中一位学生找来,问:“你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吗?”老师又问:“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背诵这首诗吗?”学生马上领悟了老师的意思,认识到了自己浪费饭菜的错误。像这种以声音语言为物质载体,表达承载教育者的批评信息,使学生在自我感悟中分清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批评方式,就是有声的暗示批评。这样亲切、和蔼、入情入理的语言批评,更容易刺激学生的语言听觉中枢以及紧邻的情绪中枢,共同产生兴奋反应,而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而无言式批评则是以非语言的形式进行的批评方式。有时,一个满含期待的眼神、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一个轻拍肩膀的动作、一个紧锁眉头的神态,无一不传达出教育者肯定或否定的意见、态度,此时无声胜有声。如:平时两位很守纪律的女生,在上课时窃窃私语。上课的老师没有直接责备她们,而是停止了讲课,向全班环视了一下。那两位女生马上知趣地停止说话,认真地听起课来。还如考场中给企图作弊的考生以暗示批评,既给足其面子,又将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在这种无言的批评中,老师那带有不满、责备和警示的目光或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都会诱发学生内省,通过内省认识自己言行中的错误,完成了自我教育。
(4)扬抑式。以亲切的话语或赞扬作为批评的开场白,然后指出他的错误原因和危害,即扬抑式批评。受批评的学生往往在心理上带有很强的防御性,这样就很难顺利地接受批评,而表扬却可以降低防御的效能而建立一个良好而融洽的氛围。如一位老师批评一位骂架的学生说:“根据我了解,同学们很喜欢你,因为你好学上进,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尊敬师长。不知道这次是什么原因让你动那么大的肝火?……”批评中饱含信任和激励,更传达着教师的殷切期望,让受批评的学生在批评中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和努力发展的方向。
(5)商讨式。师生地位完全平等,教师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状态及当时的情绪出发,朋友似的提出意见、建议。批评者摆脱了居高临下的架势,受批评者也不再是被压抑、被强制的对象。如一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两个学生讨论其他课的习题,老师走到他们桌前说:“这道题一定很有趣也很富有挑战性,你们想尽快把它搞懂。现在正上课,不易集中精力,下课后再讨论怎样!”相信如此平等商讨式的批评方式一定比没收书本、强制禁止更能被受批评者接受。面对班级出现的普遍问题,大发雷霆也是于事无补的。所谓法不责众,把全班学生都教训一顿,未必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商讨式批评也能显示出它的强大威力。如班级常出现的早恋、自私等现象,教师可以针对目前的状况召开班会,对这种现象展开商讨,让学生自我剖析、自我认识,在重新自我审视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换位式。换位式批评有两种情况:一是教育者换位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的认知特点认识事物,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能宽容时不苛求,可谅解时不计较,以心换心,心理、角色置换,使学生提高认识、接受批评;二是让错误的同学进行换位思考,在思考中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如:小东有点驼背,一天,他和本组同学一起做值日。一位同学不愿扫桌子底下的垃圾,便叫道:“小罗锅。”全班同学听后都笑了。在笑声中,小东感受到了侮辱,他举起笤帚向那位同学打去,正打在那位同学头上。于是,那位同学奋起反击,一拳打在小东脸上,然后两人就扭打在一起。老师把他俩找来,了解情况,没有说谁对谁错,却让他俩交换角色考虑这次打架的情况,然后谈感受。他俩都陷入了沉思。一会儿,那位同学愧疚地说:“是我错了,我侮辱了小东,批评我吧。”接着,小东也说:“我也有错,虽然他侮辱我,我也不该打他。”
这位老师处理“打架事件”采取的也是换位批评。这种批评一般是涉及双方的批评,如果老师单纯批评一方,很可能加剧事态的发展,使矛盾激化,达不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而让双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们就会在思考中“将心比心”,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中明白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危害和后果。显然,这种让学生换位思考式的批评比教师直接批评要高明得多。
教师批评时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单一的批评方式,而要综合运用批评的心理效应,尽可能地发挥批评的正效应作用,努力克服批评的负效应,使批评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育的批评艺术不只有这些,批评的方式方法也无法尽现笔端。其实,批评是建立在教师具有教育民主平等和教育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的。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与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才能领略批评艺术的真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只有用真诚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去唤醒每一颗曾沉睡的心,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方式。
(汪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