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论史纲
45190800000013

第13章 18世纪启蒙主义与德国古典主义的文学理论(2)

维柯的历史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于赫尔德、黑格尔,乃至19世纪实证主义的文艺理论,如泰纳、史达尔夫人、勃兰兑斯等人的文论观点,都有重大的影响。此外,关于形象思维(诗性思维)的研究,对于19世纪有关艺术思维的研究的也有重大推动作用。

(第三节)席勒、黑格尔与歌德的文论

一、席勒的文论

德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美学家席勒(JohannChristophFriedrichSchiller,1759-1805)的主要文论着作是《审美教育书简》,《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席勒美学是继承和批判康德美学并由之走向黑格尔美学一个最重要的中介环节,充满了人道与自由理想。

席勒继承了康德的自由游戏的观点,但是他批判了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力图为美寻找客观概念。他以“美是现象中的自由”为命题,以“客观一感性的”来面对康德之“主观-理性的”方式,进而综合理性派“客观-理性的”和经验派“主观-感性的”方式。从而形成由康德之“主唯”(美是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到席勒之“客唯”(现象中的自由),再到黑格尔之“客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之趋势。而《审美教育书简》则认为人性有感性和理性这两大对立冲动,游戏冲动方可统一此二者,它是最广义的美。总而,美是活的形象。美是感性与理性,内容和形式,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必然与自由等等的统一。从而超越了康德美学。

席勒发现,古希腊罗马时代人性是完整的,即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理智与想象的统一;而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性是分裂的异化状态,而审美(艺术)的自由游戏状态可以恢复人性的完整。他认为审美和艺术就是通向人的理性王国,达到政治自由的可靠途径。因此,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王国-审美王国-自由王国。这一寻求人类解放的人道主义美学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游戏说

认为人类的艺术活动起源于游戏。他认为:人并不满足于自然的需要,他要求有所剩余。……当雄狮不为饥饿所熬煎,也没有旁的野兽向它挑战时,它……赏玩着自己旺盛的力量。(上,P486)想象借助于这种游戏,……一跃而为审美的游戏了。(上,P487)于是美的本身就变成了人们努力追求的对象。(上,P488)这样,……欢乐的毫无规则的跳纵变成舞蹈;手臂的乱挥乱动变成优美而协调的哑剧;因感情而发的杂乱的声音得到发展,并开始服从节奏,逐渐成为歌唱。(上,P488)其过程为:自然需要-物质过剩-精力过剩-物质游戏-想象(自由的形式)-审美游戏-美的本身-装饰自己-形式由外向内接近人-实用艺术(住宅、家具、服装)-各种艺术(舞蹈、哑剧、歌唱)。由此可见其美学思想的闪光之处:其一,把艺术当作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其二,历史主义地分析了艺术由人的物质生活逐渐向精神生活的转化。其三,强调了艺术的自由游戏性质,主要是艺术的非功利性。其四,指明了艺术的审美本质,即艺术来源于审美游戏及游戏冲动对美的本身的追求。其五,强调了想象在由物质游戏向审美游戏转变中的作用。其六,突出了形式(自由的形式)在艺术产生中的作用。

这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在19世纪末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由英国思想家斯宾塞系统化而成为西方文艺美学中艺术起源学说中的一派重要理论——游戏说。

(二)审美外观说和艺术特征论

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外观,是它决定了艺术的特征。1、对外观的喜悦,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标志着野蛮人达到了人性。422、“审美外观”,是人通过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非实体的,供人游戏的,能被人的视听器官感受到的自由形式。其特征是非实在性、非功利性、创造性、感觉性、想象性、形式性。3、艺术的本质就是外观。43其特征同上。4、一部真正的美的艺术作品的内容不应起任何作用,起作用的应是形式。这种观点是康德的形式主义文论观点的发扬。

(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理论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强调:1、当人处在自然状态时就会产生素朴的诗,而当人处在文明状态时就会产生感伤的诗。因为:当人进入了文明状态,人工已经把他加以陶冶,存在于他内部的这种感觉上的和谐就没有了,……和谐……只能存在于一种理想的状态中了。(上,P489-490)2、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的特点。他说: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寻求自然。(上,P489)前者素朴后者感伤。素朴诗人的任务是尽可能完善地摹仿现实,感伤诗人的任务就是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或者是表现理想。(上,P490)显然:素朴诗——摹仿现实,与现实有单-的关系,具有感觉真实、和谐、有限的优越性,引导人们回到生活。感伤诗——表现理想,与现实有双重关系,具有向往之情、紧张、无限的优越性,引导人们隐逸逃避生活,走向恬静。此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文艺原则、精神和方式的区别,而且浪漫主义应该分为两种——消极的与积极的(即席勒所说的隐逸的和恬静的)。席勒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划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美学家。3、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的各自缺陷:素朴诗人的危险就是乏味庸俗,而感伤诗人的危险则是感受上和表现上的夸张。4、席勒提出真正的审美标准:理想中的优美人性,即素朴性格(现实)和感伤性格(浪漫)在诗中的结合,显然,席勒美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先驱之一。

二、黑格尔的文论

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是德国古典哲学和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在他涉及文论的众多哲学着作中,《美学讲演录》核心讲的是美学(艺术哲学)。黑格尔美学是其客观唯心辩证法哲学的组成部分。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精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实体,其矛盾运动就形成了世界的图景,即理念的自我矛盾运动过程:绝对精神(理念)——逻辑抽象运动——外化为自然界[(自然阶段):理念外化为无机界-有机界-人]——主观精神(灵魂-意识和精神)——外化为客观精神——法、道德、社会伦理三个方面——回到自身[(绝对精神)理念-显现为感性、表象和概念-形成艺术、宗教、哲学的三个小阶段]。

黑格尔的美学(艺术哲学)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为启蒙主义时代的大陆理性派与英国经验派的分歧和对立划了一个句号,因而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不仅努力实现着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必然与自由的统一,而且它包含着实践观是美学的内在胚芽。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前提。该艺术哲学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的发展和艺术的分类

黑格尔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之“理念”与“感性显现”的对立面矛盾运动来分艺术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类;分别对应:建筑,雕刻,音乐和诗歌等,此相互承继发展的三种类型的艺术是:

1、象征型艺术。理念在开始阶段,一般称为象征型艺术。表现为:其一,它是理念内容显现为感性形式的早期阶段的产物。其二,它是理念内容与感性形式不相吻合,物质形式压倒了心灵内容的艺术类型。其三,它主要是东方原始艺术的典型类型。其四,它在于希求、骚动不宁、神秘色彩和崇高风格。其五,其典型的艺术种类是建筑,如印度的神庙,埃及的金字塔之类。

2、古典型艺术。核心观点是:其一,古典型克服了象征型的缺陷。其二,其理念内容与感性形象形成自由而完满的协调。其三,主要表现为古希腊艺术。其四,其特点在于它把理念圆满地显现在人的形象之中,达到了和谐统一。其五,其典型艺术种类是雕刻。

3、浪漫型艺术。核心观点是:其一,浪漫型艺术是由于古典型艺术把理念(心灵)化为有限的人的形象而产生的无限理念的表现。其二,心灵内容压倒了物质形式而使理念与形象又不一致。其三,主要表现为近代欧洲的基督教艺术。其四,主要特点在于其内在心灵世界的超感性形象的表现。其五,代表是绘画、音乐和诗(文学)。其六,在此,艺术超越了自己。也即:

(二)性格学说

黑格尔的性格学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下,P294)。理念的“普遍力量”通过“人的个性”来实现,……具体的活动状态中的情致就是人的性格。(下,P294)其过程是:普遍力量——个性——情致——性格。也即人物性格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般与个别)统一的整体。“艺术的表现中心是性格”的观点反映了西方文论的中心的转移。显然:亚里士多德-“行动”-命运观;中世纪-“神”-神学观;文艺复兴-“人”-由神到人;狄德罗-“情境”-社会环境决定论;黑格尔-“性格”-解放和高扬个性。2、性格要求。黑格尔要求人物性格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1)丰富性。简单归纳为:许多性格——充满生气——整体。(2)明确性。可归纳为:特殊的情致——性格特征——丰富性。(3)坚定性。即必须具有一种一贯忠实于它自己的情致所显现的力量和坚定性。这是其文论倾向现实主义的表现。3、性格与环境的辩证关系。黑格尔把社会历史环境称为“一般世界情况”和“情境”。(1)一般世界情况指的是,艺术中有生命的个别人物所借以出现的一般背景。(2)情境指的是,由一般世界情况具体化,揭开冲突,引起动作,显现性格的机缘。(3)情致指的是,存在于人的自我中而充塞渗透到全部心情的那种基本的理性的内容,即恋爱,名誉,光荣,英雄气质,友谊,亲子之爱之类的成败所引起的主观情绪或人生态度。因此,“一般世界情况”-“情境”(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普遍力量”-“情致”,情境与情致发生矛盾冲突,激起人物的行动,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这实际上是恩格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来源。其图示为:绝对理念-一般世界情况、普遍力量-情景、情致-冲突-行动、性格。4、理想人物性格的特点是独立自足性。它是指能掌握环境,能凭自己的力量去发出行动,能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能决定自己命运的性格力量。有利于形成人物性格的环境是“英雄时代”(史诗-荷马时代);相反,是“牧歌”(古罗马以后的空想乐园)时代和“散文”(资本主义)时代。

(三)冲突论和悲剧论

1、黑格尔冲突论的主要内容有:(1)冲突是人物性格在某种具体情境中所遭受的分裂和对立。差异面的对立导致冲突,推动情节(人的行动)的发展,经过否定之否定,终于冲突消除而达平和。(2)充满冲突的情境特别适宜于用作剧本的对象,剧本是可以把美的最完满最深刻的发展表现出来的。(下,P292)(3)艺术的任务在于消除冲突而至和谐以显示美的完满的本质来。(4)冲突分三种:一是物理、自然而致之消极、危害性的;二是由自然条件产生之心灵冲突;三是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起于人所特有的行动而更显重要。黑格尔强调心灵性的冲突,即性格冲突。其冲突论总结了戏剧艺术的根本特点——矛盾冲突。

2、其戏剧冲突论基础上的悲剧思想有:(1)悲剧内容。他说:悲剧行动的真正内容,是由存在于人的愿望之中的一些实体性的,自身合理的力量所提供的。它决定人物的目的,缘于对各种现实的利益和关系的积极干预和积极追求。(2)悲剧冲突。他认为悲剧冲突是两种具有片面合理性的伦理力量不可避免的冲突,因此双方都是合理的,但又都是片面的、有罪的。(3)悲剧结果——永恒正义的胜利。他认为:悲剧的审美效果在于,永恒正义的胜利,净化了恐惧和怜悯,同时引起一种和解的感情。

(四)关于喜剧和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