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家安全
45255100000017

第17章 多极化下的国土安全(3)

近年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并与中国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作为域外大国,美国也直接介入了南中国海问题。2010年7月,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第17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大谈南海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关系,在南海问题上反对“胁迫”,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在2011年11月的东亚峰会上,除柬埔寨、缅甸外,其余16国都谈到了海上安全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国家都对南海问题表示关切。2013年9月,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纽约与东盟各国外长会晤时强调,“美国希望保障各国对国际法的尊重和南海合法贸易的安全”,希望东盟成员国尽快在没有威胁、不使用武力的情况下达成有约束力的南海地区行为准则。2014年8月7日,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说,美国认为中国和其他国家有权对南海提出领土主张,游说东盟各国提领土主张。9月29日至10月10日,美国又与菲律宾近5000名官兵在面向南海的菲西部岛屿巴拉望岛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尽管美菲官方都宣称这次演习是年度例行性质,没有特定针对目标,但各国媒体普遍认为,其针对的正是中国。10月22日至23日,美国与菲律宾海军连同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南海举行了联合军演。此次为美日菲在南海进行的首次联合军演。军演主要针对中国与菲律宾的南海纷争,旨在加强菲美日三国海军军事协作能力。

由于美国的介入,东亚海洋特别是南海********竞争和军备竞赛加剧,大国战略博弈和小国战术博弈交织互动影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引发南海地区擦枪走火的担忧在增加。目前,南海问题的复杂化趋势具体表现为:一是菲律宾等小国频繁单边采取“大动作”。如自2012年以来,仅菲律宾挑起的争议事件就有南海仲裁案等。二是南海争议的表现形式由主张争议逐渐演变为实际管辖争议。菲、越等国挟美自重,更加有恃无恐地强化对所占岛礁和附近海域的实际管辖,加大开发力度。三是南海问题法理化趋势凸显。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单方面将与中国在南海的争议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仲裁。这一态势与美国主张的以国际法和“规则”为基础解决南海争端观点密不可分。四是南海问题国际化趋势加剧。近年来,日、印等域外大国也追随美国,加大在东南亚的战略投入,以期限制中国的影响力。特别是日本欲以南海问题牵制中国在******问题上的作为,导致南海局势更加复杂。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中国对南沙和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水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这是中国的一贯立场。中国仍然坚持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照顾到双边关系和地区稳定,与有关当事国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谈判寻求妥善解决争议的办法,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先搁置起来。2010年3月初,中方首次向访华的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表明,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说明我国已经将南海与台湾、西藏和新疆问题并列,事关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不容有任何妥协,“不会容忍任何外国势力插手南海”。这是中国政府向周边相关国家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画出的红线。针对南海争端的相关国家不断采取改变现状的挑衅行为。中国政府于2013年7月将1959年设立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升格为中国海南省“三沙市”,增加应对南海局势日益复杂化的能力,加强对南海地区的有效管理。针对一些国家在该地区频繁进行包括联合军事演习在内的军事活动,中国军队也在南海地区实行了多兵种参与的联合军事演习,包括在曾母暗沙附近的两次演习。

(二)南海声索国加紧军备竞赛

进入21世纪以来,出于维护海上利益的需要,东南亚声索国积极加强军队建设,加紧军备竞赛,不断提高军事能力。特别是近年来,南海声索国加大了军购力度,加速采购军舰、潜艇和战机等先进武器,用以强化海空作战力量。

1.菲律宾加大军备购买力度

在近来的南海争端中,虽然菲律宾上蹿下跳地博取国际舆论支持,但其武装力量装备老旧的现实也摆在世人面前。2009年1月,菲律宾海军组建“海军快速反应舰队”,以应对“任何类型的国家安全威胁”,菲此举意在提升对南海争端的反应速度。菲律宾计划对购自原驻香港英军的3艘“孔雀”巡逻舰进行改装,装备舰对舰和舰对空导弹,菲空军还成立装备发展办公室,负责空军飞机的研制和生产,菲还投入100万美元以升级菲律宾占领的9个岛礁的现有设施。

为提高在南海争端中的筹码,现政府自2010年以来花费9.169亿美元来现代化菲律宾武装部队。大型装备采购包括12架韩国宇航工业公司的FA—50战斗机和两艘7200吨战略海上补给船。第一艘将于2015年2月或3月开始建造,预计在2016年8月交付,第二艘将于一年后交付。另外,菲律宾还拿出15亿美元的国防采购大单,并向全球军火商发出邀请。目前,菲律宾的第一阶段军购已经开始,将持续至2017年。2014年7月,菲国防部即与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埃尔塔公司签订合同,购买3套EL/M—2288防空雷达,其中一套将架设在巴拉望省,覆盖南中国海。在该项目第二阶段,菲律宾将在未来五年再采购四套系统。菲律宾武装部队已经从雷明顿公司接收了首批5.56毫米M4步枪,至2014年年底要交付50269支M4步枪。菲律宾国内工业也有所发展,2010年政府兵工厂生产了菲律宾武装部队57%的轻武器弹药,现在能满足其100%的需求。当今,菲海军迫切需要新型护卫舰、多用途攻击艇、两栖突击车以及目标命中支持系统和基础支撑系统。菲空军则需要空中监视雷达、战斗机、远程巡逻飞机、近距离空中支援飞机、多功能战斗直升机、飞行模拟器及雷达和飞机的基础支撑系统。同时空军还提出一长串军火需求清单:短程空对空导弹、20毫米弹药、空对地导弹。目前菲律宾空军已接收12架韩国产FA—50轻型攻击机,并在等待奥古斯塔公司制造的8架AW109轻型攻击直升机交付。菲陆军还签署一份合同,升级142辆M113A2装甲车。武装部队总部和各级指挥部需要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系统,以及情报、监视、目标捕获和侦察设备等。此外,菲律宾正在考虑的装备采购包括2艘护卫舰、2架远程巡逻机、6架近距离空中支援机、两架反潜战直升机和3艘装备导弹的多用途攻击舰。另外,菲已经决定允许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使用菲海军设施。

2.越南积极推进军队建设

近年来,越南明显加大了军队建设的投入,包括购买大型水面作战舰艇、潜艇、作战飞机等。越南每年都从俄罗斯购买逾15亿美元的军备,河内也因此跻身俄武器出口国前五强之列,越南是俄海军装备的最大客户之一。

俄罗斯提供的武器清单包括“基洛”级潜艇、“萤火虫”级巡逻艇、“闪电”级导弹艇、“猎豹3.9”级护卫舰、雅克—130教练战斗机、米格—29SMT歼击机、伊尔—76MF军用运输机等。2009年以来,越南已批准斥资24亿美元采购6艘俄制“基洛”级潜艇和12架苏—30MKK战机,并请印度为其海军培训操作基洛级潜艇。与此同时,越南军方还在继续调研购买米格—29和苏—35歼击机的可能性。目前,越南海军已开始列装俄制基洛级潜艇。基洛级潜艇被认为是全球最安静的潜艇之一,素有大洋黑洞的美誉,同时又以火力强悍著称。该级潜艇采用水滴形设计,排水量为2300吨,最大下潜深度为300米左右。位于艇艏的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既可以发射53型鱼雷、71系列线导鱼雷等大威力反潜武器,也具备发射俱乐部—S型潜射反舰导弹的能力,可对敌方潜艇、大型驱逐舰、护卫舰发动毁灭性打击。另外,越南还加强海上执法力量建设。2014年7月,越南政府表示拨款5.4亿美元为越南海上执法力量建造32艘巡逻船,并拨款2.25亿美元鼓励越南渔民建造远洋捕捞渔船出海捕鱼,以加强对中国南海所谓的“控制”。

越南“引诱”俄美介入南海。苏制AK—47自动步枪曾在越南战争中广泛使用,帮助越南人有效抵抗了美国人的入侵,现在越南又想向俄借力。越南驻俄大使2014年7月19日向俄发出“邀请函”,承诺俄在越南重要军港金兰湾拥有优先权。2014年5月底,越南防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宣称的“金兰湾欢迎所有商业和军事来客”,也被美国媒体看成是向美国军舰伸出的橄榄枝。越南拥有326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作为深水港,金兰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域总面积达98平方公里,能同时停泊包括航母在内的约40艘大型舰艇。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花3亿多美元扩建金兰湾。越战结束后,金兰湾成为苏联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处于苏联制衡中国以及与美国争霸的前沿。2002年,俄罗斯因无力支付每年3亿美元的租金撤出金兰湾。越南为使南海问题国际化,不惜以金兰湾拉拢俄美,这会给俄美带来实际利益,但同时也被看成是“钩子上的诱饵”。

美解禁对越军售,欲借助越南力量控制南海。为了让南海周边国家发挥“离岸制衡”作用,美国正努力壮大相关国家的军事力量。自1975年从越南战场铩羽而归后,美国就对越南采取严厉制裁,其中尤以武器禁运为甚,这也导致越南军队装备了大量来自苏联和俄罗斯的武器。作为昔日战场上的对手,美国和越南却在近段时间里急速靠拢。2014年10月9日,越南外交部部长范平明访问美国,美国国务卿克里向其发出部分解除军售禁令的信号,支持越南提升对周边海域的预警监视和海上安全能力。近年来,随着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南海成了美国“再平衡”的重要发力点,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成为美国的扶持对象。2016年5月,美国总统******在访问越南时宣布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武器销售禁令。为了打好“越南牌”,美国解禁对越军售并不意外。事实上,早在2005年,3艘越南军舰安装了美国诺·格公司英国分公司制造的雷达。2006年,越南国防部首次从美国公司买到一辆没有武装的装甲车。不仅如此,美国默许盟国向越南出售武器。2004年,北约成员国斯洛文尼亚向越南陆军出售2座浮桥。2014年以色列武器工业公司在越南建立了步枪生产厂。很显然,若非美国放松禁运,越南几乎没有可能得到这些军事物资。

鉴于中国的国际地位,越南也注意加强与中国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沟通。2014年,中越同意开通一条军事热线,并努力管控越来越紧张的南海纠纷。2014年8月下旬,越共中央总书记特使访华,两党举行高层会晤,启动双边关系转圜进程。从历史来看,越南只有与中国合作才有前途,毕竟中越有着超过500亿美元的年贸易量。10月27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访问越南,并主持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访越显示中方对两国关系的重视。

3.其他声索国纷纷加强军备建设

鉴于维护南海利益的需要,东盟其他南海声索国也纷纷加强军力建设。2010年3月15日,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9年期间,印尼的武器进口额较前5年增长84%。2006年1月5日,印尼国防部长极其罕见地公布了该国一项雄心勃勃的军购计划:向俄罗斯购买1艘大型护卫舰、1艘轻型护卫舰和1艘大型驱逐舰;向德国购买3艘新型攻击潜艇,军购总额高达5亿美元!2014年10月7日,印尼在中国南海紧张局势上升的背景下进行年度阅兵,展示了其最新型军事装备。印尼表示将向纳吐纳群岛部署一些最新采购的武器系统,包括阿帕奇直升机。纳吐纳群岛位于南海南端,印尼认为这个群岛是一个潜在冲突区,因为中国对南海地区有争议海域的主权要求越来越强势。2014年9月,印尼海军还从英国接收了3艘“蓬托莫”级导弹护卫舰。

马来西亚海军2009年首次确认未来实行海上阻遏和区域制海权战略,其海军司令称马海军无论任何时候都会在南沙群岛海域部署一艘军舰。作为该战略的步骤,马来西亚海军计划为潜艇设立作业区。2005年至2009年期间,马来西亚军费激增722%。马来西亚尽管经济困难,但仍然坚持采购第二批次的护卫舰计划,并计划购买4艘法国多功能濒海潜艇“安德拉斯塔”。已有两艘潜艇、6艘护卫舰和26架战斗机交付使用,并将2008年10月订购的3架AW—139直升机部署于南海。马来西亚也斥资超过10亿美元,从法国采购两艘柴电潜艇,印尼最近宣布其也将采购一艘新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