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宁波老话故事
45351300000063

第63章 一年二重阳 斗米抬婆娘

道光十二年,农历闰九月,浙江东南沿海久旱无雨,早稻无法播种,田地开裂,颗粒无收,农民苦不堪言,官府也束手无策。当地民间有种说法,一年两个重阳即是灾年的先兆。族长、能人们心急如焚,想方设法寻找活命之路,安身之地。为度难关,有的人家用女儿或媳妇换取粮食,养活在家的壮劳力,企盼重建家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一天,象山人派员,以探亲之意来到隔江相望的梅山岛,见此地旱情比象山好得多,海塘无损,海涂也有收入,虽不富裕,但能维持生活。为此把来意禀告梅山亲戚,并在村中传言:若有单身男子,能拿出一斗白米,便可换一个女子当老婆。为避免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见面难堪,说好把女子放在麻袋里,扎好袋口看不见人,男子只能用手摸,高矮胖瘦凭你手感,年龄大小、美女丑妇靠运气。一旦选好不能退回。一切谈妥,定于某月十六日,用船将人送往梅山下道头,需要的人家可带白米前往调换。

时至某月十六日凌晨,象山埠头,痛哭流涕,抛妻别女,在凄惨悲恸的哭声中,一艘载着妇女姑娘的木船离岸而去。木船到达梅山下道头渡口,一个个女人套上麻袋,有人把袋口扎好后背上岸,将其排列在道头路边。很快,想换老婆的人背着大米,和看热闹的男女老少都涌向渡口。其中有一位未婚男子到渡口放下大米,就小心翼翼地从头到脚摸起来,一心想着摸个不胖不瘦,不高不矮,脚又要小(以免逃跑)的媳妇。然后付了一斗大米,背着麻袋回家去了。到家后解开袋口一看,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心里极郁闷,嫌其年纪太大,作娘还差不多,可又不能反悔,总是闷闷不乐。妇人看出他的心思,但也不怪小伙子,便温和地对小伙子说:“你家景如何?若能再拿出一斗白米,速去道头,我的女儿也在道头,现在或许还在,你去找寻有红布作补丁的麻袋。她才十八岁,你若与她结为夫妻,我可以帮你们烧饭做家务。”小伙子一听,马上又背了白米,速往下道头赶。到了那里挤入人群,东张西望寻找有红补丁的麻袋。果然有一只,他眼疾手快伸手抓牢不放。有人说:“你刚才背去一个,怎么又要来背?”小伙子说:“没有规定一人只能调一个,有白米全包也可以。”说完,交了白米背着麻袋走了。回到家中,母亲急将袋口解开,对女儿说道:“还好还好,没有被人调走,是娘叫后生去的,以后我们母女可以一起生活。你与这位后生结为夫妻,娘可以帮你们做家务,日后我们一家也可回象山走走。”小伙子说:“对呀。”又见姑娘长得如花似玉,皓齿红唇,两根辫子垂腰间,真一个窈窕淑女,好不称心如意,择日完婚,皆大欢喜。这个“一年二重阳,斗米抬婆娘”的传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趣话。

(俞世华讲述 唐美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