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
民族是文化、血缘、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影响一个民族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共同心理和认同意识,像中华民族这样庞大复杂的共同体更是如此。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炎帝发挥着构建共同心理、强化认同意识的重要作用。
一、炎帝与中华民族的孕育(先秦时期)
炎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进农耕,满足了先民的生存需要;二是发明医药,保障了先民的身体健康;三是结盟黄帝,奠定了华夏族团的基础。发明耒耜、培育粟谷是炎帝神农氏的最大功绩,中国早期典籍中这方面的记载不绝于书。《周易·系辞》:“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逸周书·佚文》:“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鉏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管子·轻重戊》:“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管子·形势解》:“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新语·道基》:“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淮南子·主术训》:“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淮南子·修务训》:“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白虎通·号》:“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耒耜的出现使我国的农业由点耕阶段过渡到耜耕阶段,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发明医药是炎帝神农氏的又一重要贡献。《世本·作篇》“神农和药济人。”《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之命,百姓日用而不知,着《本草》四卷。”《史记·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的事迹不仅见诸史册,而且还在民间广为流传。据说炎帝神农氏因为误食断肠草(火焰子)不治而亡,后世尊奉炎帝神农氏为“医药之神”,有部中草药着作叫做《神农本草》。
炎帝族和黄帝族是两个血缘关系很近的氏族。《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西汉的贾谊在《新书·益壤》中说:“黄帝者,炎帝之兄也。”又在《新书·制不定》中说:“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他认为炎帝与黄帝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晋人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已,有氏女,名曰女登,为少典正妃。”“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氏之女。”在皇甫谧的笔下,炎黄二帝又成了同父异母的兄弟。另一位晋人郭璞对炎黄兄弟说不以为然,他在注《山海经·大荒东经》时认为,“诸言生者,多谓其苗裔,未必是亲所产。”唐代的司马贞在《史记·五帝本纪》索隐里说:“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郭璞、司马贞道出了炎黄关系的真相,指明了炎帝与黄帝并非同胞兄弟,而是双胞氏族,他们同为华夏始祖。
炎帝族先于黄帝族发展壮大起来,炎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族崛起后,与炎帝族发生阪泉之战。炎帝族失利后与黄帝族结盟,形成更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通过涿鹿之战打败蚩尤部落,并吸收其成员融合而成华夏族团,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国语·周语》曰:“夫亡者岂系无宠,皆黄、炎之后也。”《世本·氏姓篇》云:“姜姓。炎帝神农氏后。”“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氏焉。”视炎帝为一些氏姓的先祖。《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秦灵公祭黄帝、炎帝,既是在祭天帝,也是在祭祖先神。秦人祭祀本来分属不同族系的炎帝、黄帝、青帝、白帝,说明战国时期中国统一及中华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
二、炎帝与中华民族的成长(秦汉至清末以前)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炎帝人文初祖和华夏始祖的地位得到确立。《汉书·古今人表》把炎帝神农氏列为上上之人,即圣人。《汉书·艺文志》里有6种着作托名神农。《汉书·魏豹田儋韩王信传》赞曰:“周室既坏,至春秋末,诸侯耗尽,而炎、黄、唐、虞之苗裔尚犹颇有存者。”《潜夫论·志氏姓》云:“炎帝苗胄,四岳伯夷,以封申吕。”许慎的儿子许冲在进献《说文解字》时自豪地宣称:“曾曾小子,祖自炎神,缙云相黄,共承高辛。”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民族大交流、大融合的时期。当时许多游牧民族贵族都自称是炎黄之后。魏故镇远将军秘书郎中崔(混)君墓志铭曰:“攸哉世禄,胤自炎皇,典岳伯夷,唯师以望。”《临淄北朝崔氏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魏故诏假河东太守吕君墓志铭曰:“自炎帝启基营丘,层构因承灵绪,本枝翘楚。”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62~363页。魏故持节龙骧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刺史征虏大将军太中大夫临青男崔(敬邕)公之墓志铭曰:“夫其殖姓之始,盖炎帝之胤。其在隆周,远祖尚父,实作太师。”其辞曰:“绵哉遐胄,帝炎之绪,爰历姬初,祖唯尚父。”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北周统治者宇文氏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周书·文帝纪》。故而北周对炎帝祭祀尤为重视。孝闵帝祠圆丘时诏曰:“予本自神农,其于二丘,宜作厥主。”《周书·孝闵帝纪》。北齐皇帝升殿时作登歌乐辞:“我祠我祖,永惟厥先。炎农肇圣,灵祉蝉联。”《隋书·音乐志》。魏晋以降的墓志铭中祖述炎帝者甚众,这未必符合历史事实,但却真实地反映了世人对以炎黄二帝为核心的民族先祖谱系的认同,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共同体和中原华夏民族共同体融汇的重要标志。
唐代在国都设立三皇庙,开创了帝王庙祭。《唐会要》载:“天宝六岁正月十一日敕,三皇五帝,创物垂范,永言殷祀,宜有钦崇。三皇:伏羲,以勾芒配;神农,以祝融配;黄帝,以风后、力牧配。其择日及置庙地,量事营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详细胪列了各种姓氏之来源,其中直接出自姜姓的就有10余姓。
宋代继承了前代祭祀炎帝的各种礼仪,并且增加了陵祭。宋太祖赵匡胤尊崇炎帝为感生帝,派人四处寻访炎帝陵不得。后来“太祖抚运,梦感见帝,于是驰节觅求,得诸南方”《路史·后纪》。乾德五年,宋太祖下诏建湖南酃县炎帝陵,禁止樵采,置守陵五户管理陵殿,并遣员外郎丁顾言诣潭州(长沙郡)祭告。南宋淳熙十四年,宋孝宗“诏衡州葺炎帝陵庙”《宋史·孝宗本纪》。宋人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和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都是考究姓氏源流的名作。他们将多数姓氏的来源追溯至炎黄二帝,追溯至姬姜二姓。邓名世称:“春秋时,善论姓氏者,鲁有众仲,晋有胥臣,郑有行人子羽,皆能探讨本源,自炎黄而下,如指诸掌,足以开悟时君,裨助国政,今其言布在方册,可考而知也。”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序论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6页。
辽朝统治者自称炎帝之后。《辽史·世表》云:“庖羲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濩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而耶律俨称辽为轩辕后。俨志晚出,盍从周书。”少数民族统治者之所以自称炎黄后裔,原因有三:其一,确有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交融之历史事实;其二,确有心向中国,敬慕炎黄文化之认同意识;其三,确有入主中原,厕身正统之实际需要高强:《人格的黄帝与神格的黄帝》,《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
元朝第一次实现了中国游牧区与农耕区的完全统一。蒙古人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中汉化程度较低的,而且还把中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汉人、南人地位低下。即便如此,元朝统治者面对比自己多出许多倍的汉人,还是不得不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尊崇炎帝就在其中。元代礼先农,以蒙古胄子代耕藉田,祝文曰:“维某年月日,皇帝敬遣某官,昭告于炎帝神农氏”《元史·祭祀志》。《元史·祭祀志》载:“元贞元年初命郡县通祀三皇,如宣圣释奠礼。太皞伏羲氏以勾芒氏之神配,炎帝神农氏以祝融氏之神配,轩辕黄帝氏以风后氏、力牧氏之神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