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45435300000004

第4章 仡佬族医药

仡佬族位于中国西南、中南地区的贵州省道真县境内,是一个古老的世居民族。

仡佬族的含义是“卜”或“百濮”的意思,是当时人口多、支系纷繁、分布辽阔的一个族群。在殷周的时候就已经形成聚集在一起了,后来经历了濮人、傣人、仡佬族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仡佬族人

仡佬族居住的地方多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河谷与平坝,与其他兄弟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

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仡佬族人掌握了一些独特的诊疗方法,如刮痧、挑痧、扎瓦针、拔火罐、割治等。这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确有较好的疗效。

下面是仡佬医药的特色疗法:

(1)刮痧

医生先准备一碗清水(或桐油)、一枚铜钱。先用手蘸少量的清水轻轻覆于患者的裸上背,再用铜钱在上面刮,直到被刮的地方出现瘀血(紫红色)状为止。这种治疗方法多用于中暑、腹痛、腹胀、头痛、无汗、全身疼痛等症。

(2)拔罐

医生先准备好一个光滑平整的竹罐(或陶罐、玻璃罐)。然后,将点燃的酒精球或纸片投入罐内,再迅速地将罐口扣在患者应拔的部位,就这样,罐便紧紧吸着该部位。对于跌打损伤较严重者,先用针刺一下患部,然后拔罐,能很快消散瘀肿。此外还适应于风寒湿痹、伤风感冒等症。

(3)扎瓦针

医生准备一些玻璃碎片,把它打磨成针状,再将竹筷的一头划成叉口,然后把玻璃针嵌入叉口,将针与竹筷紧紧缚扎,即成瓦针。同时,医生用瓦针针刺患者应刺部位,点刺出血。多用于口腔、咽喉部炎性血肿,以及疮疡肿痛、跌打瘀肿等症。

(4)剔鱼鳅症

先要病人裸露胸背,医生把右手的中指弯曲起来,用手指的背部骨节对患者胸背部进行剔刮,在病人的背部皮肤上就会有一条状物隆起,医生用拇指甲掐物头部。如此反复剔、掐,最后让病人喝一杯搅拌澄清的石灰水即可。这种疗法多用于水土不和、饮食不调所至之腹痛。

(5)打通杆

医生找一根桑根,其一头用布包包着,桑根的长度就依病人的中指到肘关节的长度为好。这时,将桑根放入病人的口中,然后迅速取出。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治老膈食病。

(6)穴位敷药

在病人的痛处选定阿是穴位,然后用瓦针点刺出血,然后把驱风散寒的药丸(药末加水临捏成)敷在上面,用胶布固定。多用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7)割治疗疾

在患者手掌的鱼际部位割一道口子,然后挤出一些黄色脂肪颗粒即可。可以用来治疗干烧病,即妇女月经不调、手脚发烧、四肢酸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