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45435300000005

第5章 侗药

侗族聚住的地区由于适合植物生长,因此这一带的药源丰富。常用药用植物达千余种。有历史记载的侗药达到687个品种,整理出书的有134个科属294个品种。这些药物绝大部分为野生植物,外来药比较少。

侗医正在给患者拔火罐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侗族人民的医疗知识得到不断积累,由单方发展为复方,酒药、膏药、丹药、散药均有,从药物组成配伍制剂方面看,已能适应临床需要,药物与医疗共同得到了发展。

1.侗医独特的治疗方法

拔毛法(杜并颗):医者检查头部、寻找发根下有红点的头发,及胸部直立的毫毛,将其拔去。如果发现较多,拔最顶上的5~7根。

刮痧法(掴吓):在胸、背、颈和四肢等部位,涂上姜、葱、醋油或药物,然后在上述部位皮肤上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或变紫为度。

钳痧法(列吓):用食指和中指弯曲,钳住病人胸、背及上、下肢皮肤,向上轻提3~5次,出现紫红色为度。

挑痧法(救吓):在胸和疼痛部位,找到针尖样大小的红色或紫色的痧点,将其挑破。

拍痧法(贲吓):沾上药水或酒、醋等,在脚、手上及酸痛的部位拍打,以皮肤发红为度。

熨痧法(卧法):用熨热法熨胀痛处。

通气法:对痧症病人出现出气、吸气困难,可用药沫吹入鼻腔,诱发喷嚏,通气急救。

放血法(松盘):痧症高热不退,施行放血疗法。在舌下、肘窝、掴窝的青筋及10个手指头,先用高度白酒最好用75%酒精,洗净放血部位,再用植针尖皮放血。

2.侗医专家

杨希荣:

男,侗族,贵州省黔东南江县东寨人。他的医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治疗膀胱结石、颈淋巴结核及妇科疾病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1932年,他师从于江县侗族名医潘文贤,继承了潘文贤首创的膀胱取石术,1938年,他开始独立行医。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不断总结和发展这一疗法,独创了通过肛门指诊诊断膀胱结石的检查方法,并规范了消毒、麻醉、手术等技术,减少了并发症。他还继承了传统的丹术,他提炼的丹药在治疗颈淋巴结核上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从医60年来,他治愈患者无数,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享有较高名声。他不仅医术高超,也具有良好的医德,对待患者尽心尽力,不分贵贱,还经常对支付不起医疗费用的乡民免费治疗。他的良好的医行医术受到广泛的赞扬。

龙运光:

男,侗族,贵州省天柱县坪地镇人,贵阳中医学院毕业,现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

他1976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大学毕业,曾任东南州中医医院副院长,从1976年开始,致力于民族民间医药的搜集调查,整理研究,在国内专业杂志上先后发表民族医药,中医药专业论文10多篇,其中《侗族预防医学思想初探》论文,在中华医史杂志上发表后(1995年第2期),先后被选入由国家卫生部,国家卫生科编委会主编的《中国医药卫生科技文库》大型丛书,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情报中心医学部评为优秀论文,选入该中心全球信息网路与世界各国交流。

与他人合作,整理编写并正式出版《侗医吴定元小儿推拿经验》一书,在侗族医药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诣。

在临床医疗中,善于运用民族医药,中医药诊疗肝胆疾病、妇科带症、月经不调、不孕症等病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良好的医行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