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我国近台快攻打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创新了高抛发球、加力推、减力挡、推挤弧圈球、快拉快带小弧圈球等技术。这些技术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显示了威力。1981年中国队在第36届世乒赛上囊括7项冠军和5个单项的亚军,创造了中国乒乓球历史上一个奇迹。此后,在第37届、38届、39届世乒赛上,又连续3次夺得6项世界冠军。中国队攀上世界高峰,结束了世界乒坛多国抗衡的格局,演变成“中国打世界”的局面。
1988年乒乓球运动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推动了世界各国乒乓球运动的开展。世界各国重视和加强了乒乓球运动的训练,在1989年的第40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痛失了团体、单打、双打冠军,中国男队从顶峰跌入低谷。欧洲人以中远台的相持能力和凶狠的弧圈球技术,冲破了亚洲人前三板的技术优势,世界乒乓球技术朝着积极主动,快速多变的方向发展。
七、中国走出低谷再创辉煌(1991年至今)
中国男队在第40届世界锦标赛上失去冠军后,第41、42届接连两届又失男团冠军。乒乓球项目进入奥运会后,欧洲职业化迅速发展,各种比赛不断,欧洲选手以他们良好的体力,特别是快速、凶狠加弧圈技术,加之国内一些优秀运动员在国外形成的“海外兵团”,促进了欧洲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形成“世界打中国”的局面。在第41届世乒赛上,欧洲男队囊括了团体前5名,以瑞典为首的男队,已领先于中国和亚洲各队。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男队走出低谷,在第42届世乒赛上,中国男双项目有所突破,获得了男双金、银、铜牌以及混双的金牌。
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势不可挡,顶住了世界强手和“海外兵团”的巨大冲击,又囊括了奥运会乒乓球4个项目的全部金牌,辉煌的战绩载入了奥运会史册。
从第46世乒赛开始,为使比赛回合更多,比赛更加精彩,国际乒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乒乓球从38毫米改为40毫米,一局比赛21分改为11分,并且对发球进行了限制,采用无遮挡式发球,让发球更加透明。
从第43届到48届世乒赛上,中国队除了44届、45届、47届失掉一块男子团体、两块男子单打金牌外,共获得了39块金牌,重新登上了世界乒坛高峰。
综观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与战术发展趋势,它正朝着更加积极主动、快速多变、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的方向发展。世界强队的打法是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把速度和旋转结合得更好,“世界打中国”的局面还在继续。
(第三节)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一、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我国乒乓球运动是在1916年开展起来的,早期只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几个大城市的教会开展,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分会童子部首先开设乒乓球房,有球台9张,但一般市民无缘入内。1918年,上海率先成立全市的乒乓球联合会和其他一些组织,不少球队纷纷建立,并于1923年首次举办了比赛。比赛采取对抗方式11人参赛,先胜六盘者为赢。同一年,全国乒乓球联合会在上海诞生,中国乒乓球运动从此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1935年、1948年曾举行过2次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成立。此前此后举行过各种规模、相当数量的国内、国际乒乓球比赛。
二、新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开展
(一)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领先于世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乒乓球运动,使乒乓球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5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第20届世乒赛,到1959年我国优秀运动员容国团第一次夺得世界锦标赛的男子单打冠军,标志着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的崛起。1961年我国主办了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届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力争上游,一举夺取了3项冠军,包括争夺最激烈的男子团体冠军奖杯——斯韦思林杯。从此,我国乒乓球运动走到了世界前列。突出的成绩,带动了全国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形成了全国乒乓球运动热。1965年男女队共获得5项冠军,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处于世界前列,震动了世界。
(二)20世纪70年代技术创新、改革与发展由于“文化革命”,我国乒乓球运动受到了一定影响,1971年脱离两届世锦赛的中国运动员重返赛场,参加了第31届世锦赛,在此次大赛中,中国队夺回了斯韦思林奖杯,同时夺得了女单、女双和混双冠军。
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开展了著名的“乒乓外交”活动,运动员的互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在技术上,欧洲选手已吸收了中国的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技术,创造了横握球拍,速度与旋转相结合的打法。此时中国队在技术指导思想上也有所发展和创新,即在原有的“快、准、狠、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转”字,直板正胶普遍增加了上旋球,随后1973年(32届)至1979年(35届)中国队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破弧圈球方面也有了新技术,挑选了一批队员改打直板反胶,形成了新型的直板反胶进攻打法,以及横直板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倒板”打法。在此期间,中国队认为技术创新才是保证常胜的唯一途径,发球的创新、侧身高抛发球、快点、反手快带、反手加力推以及侧推、推下旋、推挤,这些技术都是在弧圈球的逼迫下探索出来的新技术。这些探索和创新,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队的提高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20世纪80年代培养新人再创辉煌
中国队在第32届、35届、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赛中分别负于瑞典队和匈牙利队。在1981年举行的第36届世乒赛上,我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中国乒乓健儿经过奋勇拼搏,夺得了7项冠军,创造了乒坛历史上的奇迹,中国在奥运会中占据了乒乓球项目的优势,中国队在这一阶段取得较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大胆起用新人,人新球艺新。新的一代运动员成长起来,几乎获得所有乒乓球比赛的金牌。
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5届世乒赛中,中国运动员获得了金牌总数的80%。中国队取得的优异成绩,加强了各国对中国队的研究,中国队的优势受到潜在的威胁。
(四)20世纪90年代为国争光永攀高峰
20世纪90年代世界乒坛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在第41届世乒赛上男队成绩跌至第7名,女队也在决赛中败给朝鲜南北联队。第40届和41届世乒赛上的失利,使得中国队痛定思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抓管理,树信心,搞技术创新,加快对新人的培养。在第42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夺得女团、男双、女双和混双4项冠军和男团亚军。队伍终于走出低谷,为中国乒乓球再创辉煌打下了基础。
此后,中国队始终站在世界乒坛的最顶峰。在44届和45届世乒赛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队成绩辉煌,为长盛不衰40年的中国乒乓球在“小球时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综观参加世界锦标赛50多年的历史,中国乒乓球运动有过争先于世界的辉煌,有过失去领先的痛楚,但是,值得国人引以为豪的是:长期形成的“乒乓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员不懈地奋斗,不屈不饶、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为国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四节)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
一、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乒乓球运动设备简单,容易接受,运动量可大可小,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大众化体育项目。乒乓球运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打乒乓球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可以锻炼人的心理素质。
乒乓球小而且轻,击球时要求有较高的技巧性。
乒乓球的直径为40毫米,重2.7克。把这种小而轻的球打过网落到对方球台上,对于打球的人来说必须有一定的技巧性才能实现。
乒乓球打起来往返速度快、变化多,要求打球的人具有较高的击球频率和较强的应变能力。据测定在3米左右距离来击球,每次击球的间隔时间是1.4秒左右,最短时间不到1秒。这反映出对乒乓球选手的击球频率和反应速度要求很高。另外,乒乓球线路变化多,尤其在旋转变化上更为复杂,它对运动员的应变能力要求也较高。
二、乒乓球运动的价值
(一)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可以锻炼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上下肢的活动能力,还可以增加神经系统方面的训练及大脑皮层中兴奋与抑制转换速度,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方式。由于乒乓球运动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所以要求运动员打球时精神高度集中,视觉极端敏锐,思维快速多变,反应判断迅速,动作正确果断。
(二)有助于人的生理健康
打乒乓球要用脑、眼、手、耳、腰、臂、脚、腿、内脏、神经、肌肉,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打球时,一会儿积极跑动去接球,一会儿走着去捡球,一场球打下来要移动1 000~3 000米,从而使腿、脚得到了锻炼。人们常说脚是第二心脏,延年益寿始于足下。从事乒乓球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增强体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乒乓球运动能使人的身体变得灵活、敏捷。打乒乓球首先要判断对方来球的路线、速度、力量、旋转方向、落点,然后才能决定采用什么技术将球击回去。从判断到回击来球,这一切需要在百分之几秒的时间内完成。经常从事乒乓球运动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得到增强。经测定,乒乓球速度最快可达24米/秒,而乒乓球运动员的反应速度为0.482±0.038秒。乒乓球运动员能够如此灵活、敏捷、反应快,完全是他们长期坚持训练的结果。
乒乓球运动能改善视觉器官的机能。乒乓球体积很小,飞行速度又很快,这就要求人的视觉有高度准确的判断力,所以经常打乒乓球,就有助于改善双眼眼肌的协调能力,提高视觉对各种不同来球的判断能力。在长时间的学习、工作之后,打打乒乓球有利于消除眼睛的疲劳,增强视力。
此外,乒乓球运动还能增强人体的快速力量和耐力,经常从事乒乓球活动,还能提高手臂击球的爆发力。
(三)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乒乓球运动不仅能促进人的生理健康,而且是促进心理健康的一剂良方。当你在球场高高兴兴地打乒乓球时,这种欢乐的情绪有助于你的心理健康。
(四)促进交流,增进友谊。
乒乓球是娱乐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之一。打乒乓球时必须有对手共同参加,因此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切磋球艺。通过练习与比赛可以广泛结交球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增进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