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奥林匹克精神
45445900000006

第6章 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其他内容(1)

(第一节)奥林匹克主义

一、奥林匹克主义的概念

“奥林匹克主义”一词最初是由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提出的。顾拜旦感到现代竞技运动有先进的手段,但是缺少一个哲学基础和高尚的目标,因此试图以“奥林匹克主义”来弥补这个缺陷。尽管顾拜旦在他的讲话和文章中大量地使用“奥林匹克主义”一词,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他对奥林匹克主义曾有不同的说明。这并不奇怪,因为概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理性认识的反映,概念的定义更是要准确地提示出概念的内涵,这需要对事物有深入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所以用精炼的语言将奥林匹克主义丰富的内涵完整地表达出来需要有一个过程。另外,在顾拜旦时代,奥林匹克运动还不成熟,这一运动在各方面的特征还刚开始表露,我们不能要求他完成超越时代的任务。但是,在顾拜旦关于奥林匹克主义的诸多表述中,已经清楚地概括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思想方向。多年来,围绕着到底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去认识,众说纷纭。

国际奥委会第5任主席布伦戴奇认为,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的、真正的、激动人心的、强有力的、动态的20世纪的宗教;国际奥委会的希腊委员尼西奥蒂克斯(Nissiotics)则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不是宗教,而是隐含有宗教因素的一种意识,它可以与宗教合作,因为它们的目标相同,即人类的博爱和促进世界和平;前国际奥林匹克学院院长斯则米克则克(Otto Szymiczek)认为,它是一种完全独立,不受任何民族的、政治的、经济的或其他因素限制的国际制度,其最终目标是人的协调和发展和完善;法国科学院的普雷(Henri Pouret)认为,它是一种针对人的身体和精神,创造一个完善的人的教育体系;美国体育史学家J·卢卡斯(John Lucas)认为,奥林匹克主义是一个确定奥林匹克运动内容的由哲学、道德、伦理和组织原则构成的综合体,它是以竞技运动普遍的、文化的和人道主义的价值为基础的,而奥运会是它的集中表现,奥林匹克主义不仅是使人和谐发展的工具,也是加强和平、友谊和相互了解的工具。

《奥林匹克宪章》对奥林匹克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的表述:“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

二、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

(一)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人们对奥林匹克主义的理解虽然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持续了数千年的农业社会逐渐为城市代替。劳动力高度集中的大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在短短的一百年间创造出了比历史上全部生产的总和还要多的财富。但是工业化社会中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给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诸方面又都造成了新的严重威胁。精细的分工、紧张的工作节奏、复杂的社会关系、多重的社会角色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不仅使人的体质下降,身体各部分发展失调,而且由于精神压力增大,导致心理失衡。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社会弊病和生态弊端,使人际关系变得淡漠,社会道德水平降低,社会丑恶现象丛生,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因此,新的社会条件对人类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具有时代性的社会问题。奥林匹克主义就是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自己的基本立足点,想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奥林匹克运动具有现实意义,它反映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由于现代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要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的均衡发展,也必须从生活方式入手。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奥林匹克主义明确地宣布它是一种“人生哲学”。旨在创造一种使人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

人的发展是一个古老的题目,只有在人类文明和文化水平达到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这一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认识和解决。奥林匹克主义摸到这一时代的脉搏,将自己的目标紧紧扣住这一时代主题,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思想方向。

(二)体育运动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需要具体的途径,正如要过河必须有船或桥一样。奥林匹克主义选择的具体途径是体育运动。《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通过体育运动达到人的和谐发展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城邦奴隶制处于鼎盛时期的古代希腊,尤其是雅典。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对体育给以高度的重视,苏格拉底说:“一个人到了垂暮之年都没有亲自体会到健美的身体能带来多大的快乐,那真是再遗憾不过了。”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在他的《国家篇》中专门论述了体操术,认为身体与精神相互影响,道德不良产生于教育不当和身体不健全,认为体操术不仅可以使人的躯体健康、体形完美、精力充沛,而且可以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亚里士多德(前384—公元前322年)主张体育先于智育进行,因为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

19世纪英国公共学校中广为开展的各种户外游戏和竞技运动也以培养人的品格为其首要目的,特别是被顾拜旦称为“现代最伟大的教师”的拉格比学校校长阿诺德,更是充分地利用各种竞技运动达到培养学生道德的目的。阿诺德的竞技运动教育的原则,就是体育“更加细致入微、更加始终如一地服务于品格的培养”。

虽然,在古代希腊身心并完的教育思想和现代英国公共学校中的竞技运动对品格的培养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找到构成奥林匹克主义的思想素材,但是,将体育运动的作用提高到不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促进社会发展的认识高度,明确地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力量,并有意识地将这种力量应用到这样广阔的范围,不能不说是奥林匹克思想的一大创举。这不仅反映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体育运动内涵的扩展和功能的增加,而且也反映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体育运动必须与教育、文化相结合

奥林匹克主义还认为,要想使体育运动发挥其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实现其改造社会的目标,有两个前提条件必须满足,这就是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紧密结合。

为解决人的全面发展和改善社会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社会改良方案,而奥林匹克主义提倡的是通过教育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正如顾拜旦在1896年4月所说的:“总的来说,大部分重大的国家问题可以归结为教育问题。”在29年后的1925年他又更加明确地表达了其教育决定一切的观点,“以我看来,现时文明的未来此刻既不依赖于政治的又不依赖于经济的基础,而是完全取决于教育的方向。”

这种教育改革社会的方案含有相当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因为没有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革,任何彻底的社会的变革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奥林匹克主义提倡通过教育来改革社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仍然具有积极意义。于是,奥林匹克主义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置于首要地位。无论是古希腊,还是阿诺德管理的英国公共学校,竞技运动的教育功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为具有特殊功效的教育工具。在竞技运动中,青少年得到的不仅是发达的肌肉、匀称的肢体、机敏的头脑,而且还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深受古希腊和英国阿诺德教育思想影响的顾拜旦,最初是想用奥林匹克现代竞技运动去教育因普法战争的惨败而颓废的法国青年,继而在其世界和平主义思想的支配下,立志以奥林匹克运动这一特殊形式去教育全世界的青年,在参与竞技运动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各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