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持节篇
45450900000006

第6章 李庭芝焚诏拒降

南宋末年,蒙古族渐盛,先后灭掉金和西夏,接着向南宋进攻。南宋统治阶级大多主张投降,只有少数爱国官员挺身而出、率众抗敌,李庭芝就是当时坚持抗元斗争的杰出代表之一。

1274年,元将伯颜、阿术率军沿长江顺流东进,南宋沿江守将望风披靡,纷纷不战而降。只有李庭芝忠心耿耿地率领着部下,坚守在长江北岸的扬州防地。

元军将扬州重重包围,久攻不下,就想用高官厚禄引诱李庭芝投降。元军派降将李虎拿着招降榜文来见李庭芝,李庭芝当场杀死李虎,把招降榜文烧掉。他派部将张俊出城作战,张俊却拿了降将孟子缙的信回来,劝李庭芝投降。李庭芝当即把信焚烧,同时把张俊和四个来人一起杀死。扬州军民见此情景,一个个斗志昂扬,守城的决心更大了。李庭芝固守城池有功,被朝廷加官为参知政事。

1276年,伯颜领兵攻入临安,将谢皇太后和皇帝赵(xiǎn)等俘虏北去,李庭芝依然团结爱国军民坚守扬州。元军久攻不克,便叫谢皇太后下诏招降李庭芝。

谢皇太后派使臣来到扬州城下,李庭芝登上城楼,激愤地说:“自古以来,臣子只有奉命守城,没听说过奉诏投降的,真是岂有此理!”使臣讨个没趣,只好灰溜溜地回营复命去了。时过不久,谢皇太后被元军押解北去,路过瓜洲,又下诏要李庭芝投降。诏书上说:“……我和皇帝已经臣服了元朝,你还为谁守城呢?”李庭芝看了怒不可遏,用箭射死来使,烧了诏书,作为对谢皇太后无耻投降的回答。元将阿术见谢皇太后的诏书对李庭芝无效,便又派了一个使者手持元朝皇帝忽必烈的诏书来劝降,李庭芝还是一如既往,杀死使者,焚毁诏书。阿术的诱降接二连三地失败,他恼羞成怒,下令元军加紧攻城。

扬州周围的州县守将因为粮尽弹绝,纷纷投降元军。此时,扬州城内的军粮也已经吃光了,士兵们以牛皮、麴蘖作食物,仍然坚持和敌人斗争。任凭元军的炮火箭矢怎样猛烈,扬州城还是固若金汤,岿然不动。

元军的强攻失败了,就再一次用起诱降的法宝。阿术于1276年秋又派人拿来忽必烈的诏书,在扬州城下说:只要李庭芝答应投降,元朝皇帝不仅既往不咎,而且还要重用他。李庭芝对敌人的无耻伎俩早已领教多次,根本不予理睬。

就在这年五月,陆秀山、张世杰等人在福州拥立广王赵昰(侍)做小皇帝,这就是宋端宗。端宗树起宋朝的旗帜,冀图恢复,继续抗元。他下诏李庭芝南下会合,共商复兴宋朝的大计。李庭芝觉得有了一个新政权,这便于号召四方、汇集抗元力量,心里很高兴。临行前,他命制置副使朱焕留守扬州,自己和部将姜才带领7000人马,计划经泰州入海,乘船去福州。

李庭芝刚到泰州,贪生怕死的朱焕就投降了元军,拱手把坚守两年多的扬州城送给敌人。接着,阿术率领的元军也随即赶到泰州,把泰州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元军将李庭芝等人的家眷押解到泰州城下,扬言李庭芝不投降,就将他们全部处决。李庭芝还是坚决拒绝投降。阿术下令攻城。泰州守将孙贵、胡唯孝早被敌人的汹汹来势吓破了胆,夜里打开城门,把元军迎了进去。

李庭芝闻讯,立即跳入莲池自杀,但因池中水浅,被元军捉去了。元军又把他押解到扬州,再次劝降,李庭芝宁死不屈,最后英勇牺牲。扬州城的百姓听到李庭芝以身殉国的消息,人人痛哭流涕。这年李庭芝57岁。

言行导航

李庭芝在临安陷落之后坚守扬州,以孤城抗元军百万之师,两次拒绝谢太后要他降元的诏命,宁死不降。

愚忠是指无论如何都死守着君臣之义,绝对效忠君主。而李庭芝显然不是那种愚忠的人,他已经突破了为一姓效忠的藩篱,更多的是为国民不受凌辱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