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学模式
45640900000009

第9章 以学生需求和兴趣为基点的教学模式(2)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左脑是言语的中枢,而言语又是同人类思维等高级机能密切联系的这一事实,一直认为左半球是大脑中占支配、统治地位的优势半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视了了学生左脑功能的开发,而大大忽视了对儿童右脑的开发与利用。情境教学则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对教材的亲切感,促使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形成想象契机,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情境教学往往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体验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为此,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调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力量。这样,情境教学较好地协调了大脑两半球的互补协同的作用。

3.情境教学充分运用了人的直观认识原理。

情境,在心理学上曾被看成是“一组刺激”,有了“刺激”才会产生“反应”。从反映论来看,人的感觉、概念和全部认识过程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儿童的意识也同样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直观正好能刺激儿童的感知觉,加深对客观存在形象的认识。因此,直观性原理是教学的一条重要的法则。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用“感官去施教”是教学的金科玉律。他说:“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在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放到看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放到听官的眼前,假如有一件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官去接触。”随后,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等人也都指出了实施感官教学的重要性。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是人为的、有意创设的、优化了的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加深对情境中事物的感知与认识,从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积极而自觉的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基本作用

1.拓宽了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

每一个学生都是在一个十分具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环境与在其间活动的人群,构成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物质与精神交织在一起的学生成长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虽然是不知不觉的,但却是极其深远的。

学生成长的环境比起五六十平方米的教室要宽阔多了,然而由于“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场所”这一传统的固有观念的影响,“考试→分数→升学”这样被扭曲了的教育目标,使教育空间变得那样狭窄。校园的高墙,甚至是教室低矮的门窗阻隔了学生与社会、与大自然的相通。在这样一个狭窄的天地里怎么能培养出适应未来、适应世界、可以驾驭现代化的人才呢!在这封闭的狭窄天地里,在陈旧的知识以及禁锢的意识笼罩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继承”文化,只能“复现”知识,对未来大时空中信息的辐射,要敏锐地去感应、接受、发展,是十分困难的。马克思早就指出:“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就不可能在任何一个领域完成任何重大意义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78页)。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更应拓展其空间,从课堂这一教育的主体区域延伸开去。

学生活动的每一个空间都是一个教育源,或正效应,或负效应。情境教育,旨在把学生活动空间中的每一个区域构成一个连续的、目标一致的和谐整体,以充分利用环境,控制环境。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渲染学校欢乐向上的氛围;通过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强化教育的效果;通过野外情境教育活动,不断丰富课堂心灵活动的源泉。并从这三个领域拓宽教育空间,形成多维结构的情境,丰富促进了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源”,使学生身在学校,而心灵无处不受到滋润、感悟,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2.缩短了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许多年以来,学校的教育活动大都是单向式、指令式地进行的,给学生一种“距离感”。所谓“距离感”的表现有三:其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墙垛”;其二,学习者之间的“隔膜”;其三,学习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鸿沟”。产生了这种对教学内容的混沌的生疏的“距离感”,学生怎能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呢?又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呢?缺乏热烈的情绪,就缺少一种推动力,学生的心理倾向艰难地趋向于教学过程。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教育的“距离感”,影响了学生主动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情境教育便通过创造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不仅如此,在这样的人际情境和学习情境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热爱学习、热爱老师、热爱同伴的情感,陶冶了宁静致远的心境,提高了学生从小与人亲和交往的心理素质。

3.通过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使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主观需求,是情境教育应该努力的方面。根据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让学生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

根据教育教学活动进展的需要,除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角色外,大致还有以下三类。

(1)担当向往的角色。向往,是顺应了学生渴求的情感驱动。担当向往的角色,学生情绪特别热烈,仿佛人格也顿时升腾了,他们带着浓厚的情感,带着美丽的憧憬,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2)扮演童话角色。童话角色神奇而可爱,对学生富有吸引力。学生扮演童话角色,为教育教学增添了活力。在学生想象的作用下,这种象征性移情,使角色笼罩了浓烈的童话色彩,教学化“难”为“易”,变“单调”为“多彩”。

(3)扮演现实中的角色。现实中角色的出现,使学生仿佛进入了现实生活的情境。这些角色的扮演,通过角色的对白,角色的情感交流,使教育教学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由此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角色扮演中,无论担当怎样的角色,都顺应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这里有审美的、道德的、艺术的活动,也有理智的、科学的活动。角色转换产生的新异感激起热烈的情绪,使学生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全部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一旦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就会由此辐射开去,主动接纳知识、主动想象、探究、主动操作训练等一系列良好角色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都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4.注意到实际操作,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情境教育,充分利用了学生在情境中激起的热烈的情绪,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促使学生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情境教育强调发展,“从未来出发,从现在做起”,进行有序的系统的应用、操作。

基础教育是为提高人才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教育,这一育人、育智的过程,离不开学习者自己的实际操作。“灌输式”教学的所谓能力训练,往往为“题海式”的习题所取代,以“考分”展示教育教学的效果,这是对教育的扭曲。它抛弃了全面发展的目标,阻碍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情境教育注重“情感”,同时又提倡“学以致用”,并努力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又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各科教学以训练学生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因此十分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育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教育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动脑、动手、动口、忘我地进行。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情境教育基本模式的基本作用。由于拓宽了教育空间,就把狭小的课堂、校园,通过教育的系列活动拓宽,让学生在课堂、在校园感受到世界的广阔。通过缩短心理距离,又将远距离、陌生的教学内容、敬畏的教育者,借助于人际情境的亲和、相助,一下子让学生感到宽阔的世界仿佛就在身边,就在眼前,甚至已涉足其中。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宽阔而又贴近生活的最适宜的成长环境。

角色效应、注重操作,又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优化的情境中操作、活动,促进他们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与日俱增的主体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潜在的智能、创造性、高级情感诸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探素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来。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审美

情境教学较好地处理了教材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它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小学语文教材的题材一般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大类,他们都是由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交织而成的。课文中这些美感是以形象为载体而展现在学生眼前的,而情境教学以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多种途径,形神兼备,创设教材描绘的富有美感的情境,渗透着对客观世界的美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从而引导儿童从形中、从情中去感知教材,逐渐感受到作品所赋予的美。

2.陶冶情感

情境教学取“情境”而不取“情景”,就是因为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着形象的同时,通过教师语言的描绘,促使儿童因美感的愉悦,愿意对情境持续性地产生注意,全身心地、主动地接受,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它剔除了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了积极成分。这种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在情境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促使学生因好奇而要学;或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因爱美而要学;或再现实物,从观察中引出思考,因探究而要学;或触及儿童的情绪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好奇心、求知欲就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积极的情感是产生学习的“内部诱因”。

3.启迪智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思维是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紊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思维就是在这两端之间进行着的。”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和优化情境,唤醒学生的思考意识,为学生的多方面思考与想象提供了线索。学生通过对情境的把握、确认,其思维也逐渐明晰起来,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考向纵深发展,或提出以前没有想到过的观点等,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而得到了锻炼,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萌发。同时,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情境教学有效地协调了人左右脑的功能,较大程度上开发了人的右脑的功能。近年来,脑科学与思维科学的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

情境教学中鲜明的形象,使学生眼前的形象与视觉记忆中的形象交替地进行转换,这时联想、想象等活动就会无意识地进行着,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改变体裁、或改变人称、或角色扮演、或叙述故事、或抒发情感等等,都是创造力的集中表现。从语言形式上来讲,有独白、有对白,也有多角色的表演与体验,灵活运用所学的字、词、句、篇、修辞等手法,也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展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就可以得到系统地开发与发展。

(四)情境创设策略

情境是一种感情境界,正如舞台需要布置才能吸收观众,增强艺术效果一样。对于教师教学来讲,良好情境的设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必要准备,是克服学习疲劳的有效手段。

情境创设有许多种方式,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以实物演示情境

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便是“实物演示情境”。实物是具体的,也需认真加以选取。为了使学生能认识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需选取典型的个体。

2.以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教师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描述还要有“情”,这样,才能以“形”对学生的感官发生作用;“形”又激起“情”,学生也才有可能由此进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3.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生动的感受,他不需要语言为中介,而是通过直感式的体验,使学生很容易从音乐的感知中产生情感体验,激起丰富的联想。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以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展现情境,就是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中,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通过教师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

暗示教学模式

一、暗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暗示教学模式的流程与实施

暗示教学是指通过各种暗示手段不仅能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而且使人能够学会充分发展自我,产生渴望学习的动机,不断开发人的自我,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充满乐趣、没有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的良好状态下掌握大量知识。

一、暗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