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考试模式
45642600000004

第4章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4)

3、如何求得主客体侧面的统一.学力的成长是这两个侧面在统一中自主达成的,其实践根据是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这正是教育实践的核心课题.国际教育倡导的“第三教学”或“参与型教学”,就是旨在克服前述的被动型、灌输型教学的弊端,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参与型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条件)是,学生必须有旺盛的学习动机和主动的行动,意识到各自的角色作用,展开相互交流并进行自我评价.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将引发教学观念的变革,如教学系统观念、信息控制观念、教学设计观念、学习主体观念、整体化观念等,而且将推进班级教学的变革和远距离教学、个别化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发展.这为学力成长的主客体的统一提供了最优条件.

4、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格的成长,而人格是涵盖了学力的种种能力的整体结构,同时又是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格是以学力为其构成部分且对学力拥有主导性与涵盖性的.但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中心地位的教学是以通过人类文化遗产的系统接受来形成学力作为主要课题的.因此,学力成长是人格成长的“主干工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所谓学校教育就是通过学力成长来发展人格的社会活动.科斯鸠克说:“儿童智慧发展的历史(感知、表象、思维、情感等的发展史)是在教学中创造的.”现代课堂教学中所展开的学生的活动,是他们的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必须把学习活动作为人格的活动加以组织,努力提高教学的教育性.

5、作为基础教育不能仅仅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而忽略了基本的道德教育,否则思想政治教育不过是一句空话.正如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之父贺拉斯?曼所主张的那样,公立学校应当帮助养成理智与良心.美德教养应当先于知识教养.尽管不应当无视知识,但不伴有美德的知识是危险的。

…….

三、素质教育的中心课题:课程文化的再创造

素质教育意味着理想的“学校文化”的再创造,而课程文化居于学校文化的核心地位.围绕课程文化的再创造问题,理应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

近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被深深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其具体表征为: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形成学生既定的社会思想意识和系统而高深的知识体系;由于学科课程长期拥有绝对主导的地位而导致课程模式结构的失衡;由于长期以知识教育为中心或过分强化了知识(学问)在教育内容中所占的比重而导致学生知识与能力间的失衡;由于所谓主要课程与次要课程间的鸿沟长期难以填平而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衡;由于长期以既定课程内容为评估的依据而导致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完全被异化,等等.显然,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的单一的课程模式和失衡的课程结构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背离,无助于新时代人才的培养.那么,改革单一的课程模式和调整失衡的课程结构,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所必须解决的理论课题与实践任务.

1986年,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为适应义务教育制度之需要,我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纵观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全国各地的课程教材改革,可以发现其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与“分权制”各自的优势整合起来,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确立“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以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第二,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教材改革中的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不容否认,这次课程教材改革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还存在着用新的划一化替代旧的划一化的危险.这是因为:.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教育评价制度的变革、教师进修制度的完善和效率的提高都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构成,课程改革的价值观念有待于与国际接轨.只有主导中国教育的深层价值观念,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国际的发展趋势,课程改革才能在高起点上进行.

毫无疑问,这些问题为中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我们面临着创造新的课程文化的一系列的课题:

——充分的理论上与组织上的准备.建议成立国家课程改革专家咨询与研究委员会,对课程改革的各种基本理论问题、各个操作环节提出咨询报告,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文化水平与科技含量.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既要体现我国特色,又要充分汲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如国际化时代的“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大众主义”时代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观念、信息化时代的“主体教育观’,都应引起我国课程改革的关注.

——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学校的积极性,谋求“国家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特别是处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应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应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个过程,包括国家课程的规划过程.

我们相信,只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我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成功.

【案例】英语课改下的素质教育

英语是一门语言交际的工具课,也是中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的教学适应当前课改发展趋势,也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目前的新目标(GoForIt)大纲明确规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多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从教学目的来看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我谈谈在这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转变思想观念

摒弃以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教育模式,明确培养目标,不能把每一学生定位于高标准的人才,要看到学生的差异,要看到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层次性和学生出路的多样性。

要注意教育工作内容的丰富性,不能只要求学生学习好,忽视其它方面的发展。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不能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成功与否,它不是评价教育的唯一标准。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

二、改变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以升学考试成绩高低为指挥棒,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我讲你听”,将语言课变成知识传授课,不论学生接受与否,满堂灌,课堂氛围沉闷,许多精彩生动的语言材料被支离破碎地加以分解、逐词逐句地译成汉语。素质教育要采用启发式电化教学,实行生动活泼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教育学家埃克斯利说过:“凡能激发学生喜爱学习英语的方法,则是教英语的最好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潜在优势的挖掘,把教师善教体现在学生乐学上。具体实施方法:用激将法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把好奇变成学英语的原动力。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增强参与,我尽量多地进行表演和演示,采用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挂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等做到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适当要求学生背一些对话、课文、经典诗句和谚语等。增强直接理解英语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学内容寓德育、养育等于课堂教学中,随着知识、技能、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三、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

传统教育以升学率高低来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学习的优劣。教师往往只重视优生,忽视差生,差生则以自己分数低、升学无望,教师又不重视而自暴自弃,两极分化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行课改要求教师不过分看重分数,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接受快的学生就多教一些要求高一些,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成为社会高层次的人才;对接受慢的同学,多找他们谈谈心,少讲一些或讲浅一些,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正确地评价自己,学到他们应学到的知识,成为不同层次的有用人才。

四、由课内引向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传统教育是大容量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大量地作各种习题,以求高分,长期陷入题海之中,学生学英语只限于课堂45分钟,纯属于为应试而学。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英语学习由课堂内引向课外,同时与家庭、社会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爱好的活动。比如参加英语朗读比赛、智力竞赛、演讲比赛、英语角活动和英语书法比赛等。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习情操,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五、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

以往的评价方法,只以书面考试取得的分数来评价教育工作者的质量。这种评价往往是产生很多“高分低能”和“聋哑英语”的根由。而近年来在英语考试中的改革,采用了听、说、读和写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和开口的能力;有利于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英语的机会和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