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教育界的诸多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所持的观点,我们从科学的含义出发,以便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把握二者的关系,从而才能有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
转轨。下面,我们从对立与统一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弄清他们的不同,划清他们的界限,对端正办学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性质与目的不同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的教育,用汰劣来“选才”,面向的是少数尖子学生,应试教育紧紧围绕着“升学”这一目的来设计培养方案。其着眼点是要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而这些人才一般只要按照设计好的要求,层层通过考试取得升级就可以了,而不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一般强调的是读书,而不着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强调的是适应环境,而不着重改造环境,因而窒息人的智慧,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历史上凡是对人民作出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其他有成就的人,都是或多或少地突破了这种教育的结果。
应试教育的另一特征反映在其教育对象和质量效益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上,对待学生的态度往往是静止和僵化的,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用考试升学这唯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力求锻造:驯服听话,考试高分的“标准件”。而不顾学生是否具备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往往造成个体的畸形发展。在质量效益衡量评价问题上,实际中有升学率标准,结果是牺牲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换取了少数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导致教育与人才的浪费及教育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之间良性循环难以形成的局面。
素质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以提高素质来育人。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的目的,围绕素质这一核心,培养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和民主作风,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科学知识和强健体魄的国民,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二、二者的课程体系不同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不同的培养目标就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应试教育以应试、升学为“轴心”设置课程、安排教育内容,致使小学教育课程发生不正常的倾斜。第一,轻视德育。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认为学习好、能升学就是好学生。第二,片面发展智育。单纯的升学教育虽然重视智育,但由于其指导思想上以能否有利于升学为转移,所以在智育上也存在着片面性。凡有利于升学的科目就开,与升学关系不大的科目则减、则免。从某一门课程来看,也必然是凡认为能考的部分则讲,不能考的则少讲或不讲。第三,不顾学生健康。单纯的升学教育,不顾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不断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课教师、班主任、家长层层加码,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作业越来越多,学生不堪重负,又不得不负,他们没有锻炼时间,体育课,有的被砍掉,有的虽然安排了,但上得很不认真。第四,不重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很多学校,特别是重点校,尤其是毕业班,根本不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劳动,学生在家里也很少参加劳动。据《上海教育》的统计结果表明:当今许多国家,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都比中国多,每天每个小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美国:1.2小时;泰国:1.1小时;南朝鲜: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素质教育则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以素质为核心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合理组织学校的各项活动、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小学阶段,在提高语言、数学这两门工具性学科质量的同时,加强思想品德、劳动、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在着力打好读、写、算基本知识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总之,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服从并服务于人的素质的提高。
三、教育的结果不同
由于出发点不同,教育的内容不同,教育的结果也自然不同。
升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容易政治上软,业务上死,体质上弱,生活上靠。政治上软:这些学生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他们的政治方向等大是大辨不清方向,易受妖言蛊惑在世界观上,他们不能很好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事业上、工作上害怕艰难困苦,缺乏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道德品质上,有些本应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应解决的问题,到中学、大学,甚至社会也没办法解决。如有的青年在知识水平上已经达到了研究生的程度,但是在道德上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不遵守。业务上死:他们虽然有一定的书本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经验,缺乏应变能力,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体质上弱:单纯的升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少人达不到体重标准,甚至患有近视、神经衰弱、脊柱弯曲等各种疾病。生活上靠:他们生活上不能自理,甚至连洗手帕、袜子都不会。有人说,这些青年是被人抱着进入大学的,不无道理。由此可见,单纯的升学教育培养的是现代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乙己、范进式的人。
素质教育,指提高受教育者身心素质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有全面性、和谐性、基础性等特点。全面性,指它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有一定的广度;和谐性,指教育的结果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和谐地而不是畸形地发展;基础性,指教育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为受教育者继续学习和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所以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对于社会成员的发展负责,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振兴负责,而不是对某些社会成员的发展负责,更不是对某些社会成员的某些方面发展负责。
四、二者的评价体系不同
从应试、升学出发,应试教育实行的是选拔性教育:对学生,单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对老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标尺;对学校,以升学率为唯一考核标准。不少学生在淘汰选拔这根横竿前跌倒、失败。从完善、提高人的素质出发,素质教育要求实行合格的水平考试,全面地、合理地、科学地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学生学得好不好,不仅仅看考试分数,更注重学生思想品质、科学文化、生理、心理等素质的提高;评价教师,坚持以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来衡量,注重教师是否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评价学校,坚持教育思想、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社会效益等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
〖BT2〗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
从教育哲学的高度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素质教育”自诞生,就以其鲜明的特征站在了“应试教育”的对立面,两种教育模式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对立和差别构成了矛盾斗争性的一面。正确认识这一点,将对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在观念和立场上克服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上的徘徊。但是,如只看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一面,而忽视它们统一的一面,就会导致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抽象化而显得可望不可求,从而使素质教育难以全面而深入地实施。因而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对改变应试教育有积极意义。但对其意义、作用、方法及素质教育本身含义都只有作相对的理解,不能绝对化。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重大的区别,但不是水火不容毫无联系的,这种区别只是思想观念上的区别,是一种思想倾向,在实际中很难找到纯粹的两种教育。如果硬要机械地对号入座,贴标签,只能导致理论和实际的混乱。
〖BT(3+1〗一、〖ZK(〗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它们根源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ZK)〗〖BT)〗应试教育的源流要追溯到科举制度,封建科举主导下的教育是极鲜明的应试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及评价手段始终与科举考试密切配合,重浮躁文辞,而少实学,对学校乃至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流弊。但是,自隋唐至清末,科举推维了一千三百年之久,这绝不是偶然的。其根源在于它适合于当时生产力状况,适合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正是科举流露出的与社会发展极不相适的众多弊端,激起了进步学者们的怀疑与抨击,招致其自身的毁灭。科举的废除表明了教育的一大进步,而这一进步正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科举制度下读书为做民的遗风一直影响到解放前,这一段时间的教育虽有发展但大都是应试教育。只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它始终未能脱离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
新中国在“文革”以后恢复高考,完全是当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高考制度的恢复对解决人才匮乏和教育混乱状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问题,导致了应试教育这一虽然没有写成理论但实际却很起作用的教育体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自身发展,且越来越难适应社会进步。
正因为以上的诸多原因,我们从80年代开始了对教育的反思,逐步整合形成了“素质教育”
这一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新领域。
纵观教育这一发展历程,可得结论:
首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各自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它们统一于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之中。
其次,没有应试教育的长期发展,也就无所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正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才获得其本质的规定。应试教育也是相对于素质教育才有了其特定的内涵。两教育模式互相依存,互为条件。
第三,矛盾斗争的结果,将是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而素质教育的实践刚刚起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贯通首先,应试教育中包含了素质教育因素,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点和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