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仪
文殊山在酒泉城西南二十五里,分为前山和后山。有古建庵、观、寺、庙三百六十多座,石室、洞窟三十余处。创建于南北朝时期,以北魏、隋、唐、宋、明、清各代的建筑最多。原隶酒泉,一九五三年划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所辖。这里的古建寺庙,山川泉水蕴育着许多优美、神奇的故事传说。
药水泉
文殊山的后山有一眼泉,水呈淡黄色,冬暖夏凉,不溢不竭。据说这泉里的水能治好各种皮肤病,所以得名“药水泉”。
相传,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子拓跋恪身患疥疮,全国名医均莫能治愈,魏孝文帝为此十分苦恼。一日早朝他向朝臣们说:“太子身患癣疥,久治不愈,将来如何继承大宝?朕着实寝食不安,诸位爱卿有何良策?”有个大臣奏道:“启奏万岁,依臣愚见,不如让太子游历全国,访求民间良医治愈此疾也未可知”孝文帝准奏。
拓跋太子临出发时,孝文帝派了五十名兵勇护卫服侍他。并叮嘱太子必须在半年内返回京城。拓拨太子在兵勇的护卫服侍下,从洛阳出发直向西行。他们进潼关、过长安又渡黄河,一路上访求了许多民间郎中①,服用了不少珍贵药物,总是不见效果。一天他们来到文殊山下,时值盛夏,文殊山里松柏苍翠,绿茵盖地,野花随风飘香,百鸟林中鸣唱。太子一行被这塞外风光所陶醉,决定在这里游览几天,于是就在山下扎起帐篷。
这一天,天气特别闷热,太子想去松柏林里凉快凉快。他漫步芳草地上,走着走着来到一眼泉边,那清粼粼的泉水带起了他净手洗脸的兴趣。大热天遇凉水,格外舒心适意,洗了一次还想洗,直洗了个淋漓痛快方才离去。只一夜功夫太子手指缝里的疥癣全好了。第二天他索性脱光衣裳跳进泉里,洗了个痛痛快快。从此每天都到泉里洗一回澡,没过几天太子身上的病全愈了,并自我感到皮肤光滑如玉。太子高兴的了不得,当下拿出一部分钱来交给当地百姓,委托他们在泉边修一座寺庙。寺庙修成,老百姓取了个名字叫“太子寺”②。自从拓拔太子洗过澡以后,泉里的水变成了淡黄色,人们称它为“药水泉”。
拓拨太子返回洛阳时,留下了三十名兵勇看守文殊山,并让他们改穿青色衣裳。后来百姓们又为当年看守文殊山的兵勇修建寺庙,命名为“青衣寺”③。
讲述者:李富仁嘉峪关市监察局干部
鲁班楼
鲁班修建过许多寺庙,许多宝塔,许多桥梁。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三山五岳,他的传说遍及全国各地。
有一年,鲁班来到了文殊山。此时文殊山里正在修庙,主持请他修几座寺庙,鲁班一点也没有推辞。
鲁班做活全凭着眼力。他不画图样,不量尺码,只要将所要修的工程瞧一瞧,就能计算出所需材料,尺寸榫卯。别的匠人几个月才能干完的活,他顶多只用几天。从他手里出来的活路没有别人拨的回儿①。据说文殊山的斗姆宫、百子楼、无量殿、南天门、翠云宫、文昌阁、雷音寺,都是鲁班亲手修建的。
鲁班在指挥修建最后一座楼阁时,主持请他计算一下木料够不够?鲁班来到材料场,略微扫视了一眼说:“还差一根柱子。”
主持很为难地说:“哎呀!这么大的一根木头,要从南山②里运来,不得三月也得两月,张师傅,③你等得住吗?”
鲁班说:“就不必费那么大的事了。”
主持说:“差一根柱子怎么架梁呢?”
鲁班说:“不要紧,用我们推、砍下的锛花、刨卷做一根就行了。”
主持说:“那行吗?”
鲁班说:“到时候你就会知道的。”
鲁班要用锛花、刨卷制做柱子的话传到其他木匠的耳朵里,大家都认为是说冒话。
架梁的那天,鲁班领着徒弟抬来一根柱子,众木匠一看粗细长短都和其余三根柱子一模一样,只有一点差别──木纹是横的。众木匠问他:“这是怎么回事?”鲁班说:“把胶水和米汤掺合起来,将锛花、创卷一层层地压瓷实,干了以后不就成这个样子了吗?”众木匠恍然大悟说:“这叫立木支千斤呀!”
楼修成以后,主持请来肃州的大书法家张书圣④写了一块“鲁班楼”的匾悬挂在门口。后来凡是到文殊山朝山浪庙的人,都要到鲁班楼去看看那根与众不同的柱子。
讲述者:戴童子文殊山道人
羊爷庙
文殊山的三百六十座庵、观、寺、庙,大都修在奇峰异峦的顶端。有的距地面高达七、八百米,一般都在四、五百米以上。这么高的山,这么陡的坡,在当年运输工具还很落后的情况下,砖、石、木料、土坯是怎样运上去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到后山平顶峰的羊爷庙去看看,其中的奥秘就不难解释了。
羊爷庙规模并不大,正殿三间塑着九尊羊首人身的塑像,墙壁上画着一群形态各异的山羊、绵羊。有的驮着土坯,有的驮着砖石,有的前后左右搭对好像人抬木料那样驮着长长的木头。东西两厢陪殿无塑像,是供庙会时香客游人住宿的地方。看过这羊爷庙的塑像壁画,人们才知道修在那奇峰异峦顶端的寺庙,所需的材料是用羊驮上去的。自北魏以来,历朝历代在文殊山修庙的人都采用这种办法运送材料。至于羊爷庙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才修建。羊为修建寺庙出了力、立了功,为什么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后才修庙表彰纪念它们的功绩呢?这里有一段传说。
相传,历代以来,凡是为修寺庙驮运过材料的羊,庙修成后把它们都赶到南山脚下的草滩里,让它们过那无人管束、自生自灭的野生生活。南山的山神见“羊功臣”到来,便给山里的狼豺虎豹打了招呼:谁也不准伤害山坡上的羊,谁敢动“羊功臣”一根毛就要受到灭种的惩处。有些参加过修庙宇的人虽然知道南山脚下有成群的羊,也不去捕杀它们。这些羊在自然死亡和繁殖中经过隋、唐、五代、宋、元明各代到清朝嘉庆年间,已繁殖成一个庞大的羊群,其中有九只山羊从北魏到嘉庆已活到一千三百多岁,得道成仙,统领着这支庞大的羊群。
肃州城里有个名叫张牛儿的赌徒,从小就喜欢养鸟,尤其酷爱乌鸦,他认为乌鸦是人们最讨厌的不吉祥的鸟。他和乌鸦一样被人看不起。出于同病相怜的心理,他喂养着一群乌鸦。有一天,他赌输得心急火燎,正在家里谋算着怎样弄到钱,忽听门外有人喊道:“牛儿张,牛儿张,南山坡下一群羊,你吃肉来我吃汤”。张牛儿出门一看,是树上的一只乌鸦正向他点头说话。张牛儿想:我和乌鸦情深义重,它是不会骗我的。于是他就往南山方向跑去,果见山坡上有一群数不清的羊。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心想:这一回再也不愁没钱了。他赶回其中极少一部分约一百来只卖了又去赌。就这样,张牛儿钱输光了就去赶羊卖。时间一长,他来钱的密秘被同伙的赌徒发现了。他们也学着张牛儿的样子到南山坡下赶羊又卖羊。那九位山羊大仙见自己统领的羊群越来越少,最后竟趋于灭绝。找到山神一询问才得知是肃州城里当地一伙赌徒所为。山羊大仙决心要惩治惩治这伙赌徒,他们变做九个商人来到赌场,赌徒们见到商人来赌,认为赢钱的机会到了,他们互递眼色都打算赢个痛快。岂不知一局下来赌徒们个个都输了个净搭拉光,众赌徒一商量,把各自的全部家产做赌注,要和这九个商人见个输赢,结果他们的家产也被商人赢了去。输急了,赌徒们一齐动起手来要从商人手里抢回他们输掉的钱,这样就发生了一场群体厮打。赌徒们仗着人多地熟大打出手,岂料打来打去还打的是他们自己。九个商人却站在一傍哈哈大笑。张牛儿觉得不大对劲,就向地保报告。地保会同肃州知州衙门捕快把打群架的一帮人带到知州大堂。知府见众赌徒一个个鼻青眼肿,遂问道:“你等怎成这等模样?”众赌徒说:“回老爷的话,我们是叫这几个商人打成这样的。”知府刚要问那几个商人时,商人却一转眼就不见了。知府正在发愣,一个衙役跑上堂来,呈上一张碣贴说:“老爷!这是方才出去的那几个商人留下的。”知府问:“他们哪里去了?”衙役说:“他们留下纸条,刮起一阵清风就不见了。”知府展开碣贴只见上面写着一首诗:
衍息千年皆神羊,南山虎狼莫敢伤。
赌徒操尽捕杀事,罪孽深重恶嚣彰。
知府思忖片刻,领悟出碣帖的示意,将众赌徒暂且收监,准备罚服劳役。适值文殊山修庙,知府便将三十余名赌徒交给修庙的主持,叫他们监管强制苦役。主持叫这些赌徒代替羊只往平顶峰上搬运砖、石、木料。常言道“要知黄莲苦,须先尝一口”,此时赌徒们才体会到往比这平顶峰更高、更陡的山峰上驮运砖、石、木料的羊只确实是立了大功劳,忏悔自己捕杀神羊的罪孽。庙修成后他们建议主持把这庙叫“羊爷庙”。
“羊爷庙”是文殊山里修在山峰上的最后一座庙。嘉庆以后修的十来座寺庙都在山坡或川地上。
讲述者:戴童子文殊山道人
药水泉里的金鸭子
文殊山下的芳草地上,东、西相距约一里多路的地方有两眼泉。东面的已经干枯,泉周围只长着些芦草和蒲秧,当地人称它是张家枯泉。西面的就是当年拓跋太子洗过澡的药水泉,在肃州一带很有名。张家枯泉原先也很为人们重视,它冒出缸粗的一股水,沿讨赖河向北流去,浇灌着文殊沟①、塔尔湾②的上千亩田地。自从被几个尸首玷污以后,泉水就干枯了。
相传,药水泉边的太子寺建成后,寺里香火不断。不论冬夏,那些害皮肤病的人都来药水泉里洗澡。有一天,一位香客刚从太子寺烧罢香,一出山门就看见两只黄愣愣的鸭子跳到泉里。过了两三天又有几个人说,他们也看到了那两只黄愣愣的鸭子。这话传来传去,竞有人说那是一对金鸭子,是拓跋太子丢到药水泉里的纪念品。有些人用长把笊篱打捞,有些人干脆守候在泉边准备捕捉。但他们都是枉费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