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莎士比亚
列夫·托尔斯泰与屠格涅夫都是俄国文豪,他们之间曾有一段曲折动人的友谊。
1855年,托尔斯泰在彼得堡认识了比他大10岁的屠格涅夫。尽管屠格涅夫感到这个新朋友脾气大、倔强,甚至有时候很粗野,但对他却从心眼儿里喜欢,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1861年,屠格涅夫的《父与子》脱稿,邀请托尔斯泰到自己的新庄园,把稿子给他看。午餐后,托尔斯泰拿起稿子躺在客厅的沙发上看,越看越感到兴趣索然,渐渐昏睡入梦。当他醒来时,发现屠格涅夫刚背过身子走出门,再也没有进来。
第二天,两人到诗人费特家做客。席中,屠格涅夫对教育自己女儿的英国女教师赞不绝口,因为她教导女儿为穷人缝补衣服,为慈善事业捐款……屠格涅夫认为,这样会使女儿渐渐接近穷人。不料,托尔斯泰很不以为然,带着讥讽的口吻说:“我设想一位穿着华贵的小姐,膝上放着穷人又脏又臭的破烂衣服,在表演一幕不真实的舞台闹刷。”顿时,惹得屠格涅夫怒不可遏,大声咆哮:“这么说,是我把女儿教坏了?!”托尔斯泰也不示弱,两人在客厅里互相揪发抓头,大打出手,终致绝交。
两位作家就为区区一件小事,关系中断了17年。这段时间,两人都深感内疚和不安。
1878年,托尔斯泰采取主动,写信向屠格涅夫道歉:“伊凡·谢尔盖耶维奇!近日想起了我同您的关系,我又惊又喜。我对于您没有任何敌意,谢谢上帝,但愿您也这样。我知道您是善良的,我确信,您对我的敌对感情已经在我之前早就抛掉了……请您永远原谅我的一切,在您面前,我是有罪的。”
屠格涅夫立即写了回信:“收到您的信我深受感动,我对您没有敌对情感,假如说过去有过,那么早已消除——只剩下一个对于您的怀念。您曾经是我真心眷恋的人,您,作为一个作家最初的一步得到了我最先的祝贺……”
这一年,在托尔斯泰盛情邀请下,60岁的屠格涅夫到波良纳庄园作客。
等待屠格涅夫的时候,一家人都很激动。托尔斯泰把同旧友的和解称为“精神上的诞生”。
那几天,托尔斯泰一个字也没写过,寸步不离地陪着朋友。在家宴中,屠格涅夫还高兴地跳起古老的康康舞。
这一天中午,托尔斯泰的妻子把大家叫到客厅,屠格涅夫在那里念了短篇小说《狗》。这回,托尔斯泰托着下巴,不时点着头,甚至为其中精彩的章节叫好。这次见面,虽然两人都有些拘谨,主人客客气气,客人小心翼翼,但总算言归于好了。
两年后,屠格涅夫又到庄园做客,那是阳光灿烂的五月。
托尔斯泰请客人郊游,两人还带着枪去打鸟。“砰砰”几枪,托尔斯泰打下了两只山鹬,屠格涅夫没有得手,一个劲儿地羡慕主人的运气。
夜幕悄悄降临,终于有一只山鹬向他飞来,枪响了。
“打死了吗?”主人站在原地喊道。
“啪一声掉下去了,您快让狗去捡。”屠格涅夫回答。
托尔斯泰让孩子们牵着狗跑过去,却一无所获。
“说不定只受了伤。”托尔斯泰奇怪地说,“狗找不到是不可能的。”
“不对,我看得清清楚楚,啪一声掉下去,不是受伤,是一下子死了。”他坚持着说。
“但是为什么狗找不到它呢?不可能的。”
“我没有撒谎,它是啪一声掉下去了。”屠格涅夫没法解释,只有再三重复原先的话。
虽然没有争吵,但鸟儿失踪给两人留下不快之感,仿佛他们之中有一个是说了错话。
这回由于大家都不愿意重复过去不愉快的经历,便把这个争议搁下了,一直是在愉快的消遣中打发时间。
晚上,托尔斯泰悄悄吩咐儿子,第二天早点起来,去仔细找一找。
事情终于清楚了:山鹬被打了下来,正好卡在白杨树梢的枝丫上。
当孩子们郑重其事地把猎物带回家时,简直成了一件大事。两位老朋友的高兴劲更是无法形容,因为这次的枝节分歧没有产生裂痕,互谅互让使双方产生更深厚的友谊。
1882年9月3日,屠格涅夫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托尔斯泰悲痛欲绝,到处打听挚友患病和逝世的各种详情。他曾写信给妻子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说:“我总是怀念着屠格涅夫,我深爱着他,我想把他的作品都读一遍……”
人世间许多不愉快的事,都是因为无谓的争辩。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之间的交流是精神上的,他们之间的合作体现在互相给彼此的作品以客观而有建设性的意见上。只要这种合作存在,他们的创作水准就会有所提升。遗憾的是他们因为曾经的一点小矛盾而中断了17年的联系,今天的青年朋友一定要注意了,默契的合作是建立在真诚的交流和接纳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