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实施个性化教育
45987900000001

第1章 素质教育要促进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1)

个性是个人才具有的特征

17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莱布尼茨给我们留下了一句至理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发现不仅自然界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在社会中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和人格。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同年龄、不同的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起码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事业一方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另一方面不同的建设岗位又要有各种各样学有所长的专家和建设者。同时,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性特征,也在客观上要求教育要有利于发展个性和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就必须重视发展个性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把个性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出发点。

学生的个性化使学生个体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认知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爱好、兴趣和能力的差异。孔子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原则,在教育教学中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那么,何为个性,个性何为?这不仅是社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的问题。一般的人都把与众不同看成是个性。如有的人活泼开朗,有的人端庄文静,有的人爱唱歌,有的人爱好体育,有的人爱好文学,有的人却痴迷足球,有的人爱好游泳,有的人却乐于清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这些不同的爱好和追求就是个性吗?显然不是,个性确实表现为与众不同,但与众不同并不就是个性。

个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关于个性的概念的定义也不相同。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关于个性的定义有百余种。仅从心理学角度下的定义就有50多种。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般侧重于个体的心理差异方面,而把个别的心理特征理解为个性。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般是从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及心理倾向性两方面去考虑个性,把个性理解为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我国对个性化的研究起步较晚,论著也不多。但大多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把个性看做个体固有特征的总和,是比较一致而又相对稳定的个人形态。

1.个性的内涵

个性是个体才具有的特征,但个体不同于个性。要理解个性的内涵,就必须把个性和个体区别开来。个性和个体是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作为人,首先是一个具体的人,作为个体而存在。个体是指具有生物的、社会的全部固有特征的某个具体的人,如张三、李四、王五等。而个性则是抛开个体的生物的、自然方面的属性,只指人的社会性和心理倾向性及心理特征。但个性和个体又是密不可分的。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动物一样。也是一个生命体,也有食欲、性欲、求生欲望等自然欲求。人的个体是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性的载体。没有个体就不会有个体所具有的个性。科学研究证明,个体发育成长的自然因素与个性的社会化过程密切相关。根据加利福尼亚纵向法的研究资料表明,发育早的男孩在很长时期内比其他人个儿更高,身体更重,力气更大,并且在14~16岁表现最明显。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开始成熟,发育早的常常长得高大而丰满,当同龄人的身材还未长高时,她们也常为自己身材高而骄傲。随着个体身高的变化,各个指标相对应的心理特征也会发生变化,有的会为自己长得强健而高兴,为自己长得弱小而自卑;有的女生为自己容貌姣好而充满自信,而那些身材矮小而又相貌平平的女生则会产生自卑感。

个性与个体的自然性是密切相关的,但个性并不是指个体的自然性,而是指个体的社会性。人一方面作为一个生命体而具有自然性,但人之所以是人,从根本上说,并不在于自然性而在于社会性。人作为社会的产物,又具有社会性,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都具有社会性。人的个性是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环境分不开的,人的个性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个性”这一名词是从外国语中翻译过来的。新中国建立前,我国心理学、教育学界最早把英文Personality译成“人格”;而美国则把人的个性称为个性化。个性化也就成了个性的普遍含义。

个性既代表了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定意识的倾向性,表现为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意志、信念等不同,还体现了个体在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气质、品德、性格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我们把这种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及精神面貌,包括一个人怎样地行动着,他怎样对待自己,又怎样去影响别人,这些可以被认识的内在和外在的品质面貌的总和称为个性。通俗地讲,个性化就是只有我一个,我的特殊,我的行为,我的手段,我的目标。个性是区别个体的重要标志,又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总和。

个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看到个体之间的共同性而忽视其个性差异。其实,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共同性。个性实际上是个体的个别性与共同性的统一。个性是相对的个性而不是绝对不同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存在一定共同性的同时又具有区别于其他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特征。这一点可以从对青少年心理品质调查中反映出来。在1999年高一新生入学时,我们搞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收回的466份问卷中,对学习目的一项的回答,有96%以上的学生认为青少年应为振兴中华民族,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勤奋学习,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但在对学科兴趣、个人特长和爱好的调查中,发现相同点很少,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如爱好体育占46%,但爱好体育的兴趣又不尽相同:有的爱看体育比赛,自己并不喜欢参加锻炼,有的爱好篮球,有的喜欢乒乓球,有的爱好足球,有的喜欢体操。这说明人的个性一方面包含着一定的共同性,越是同一年龄层次的人,个性中的共同性就越多,另一方面又有其个别性。个性是极端个别性的表现,是每个人独特的,个人才具有的。个别性中虽然包含着共同性,但个性一般是指个性中的个别性。

2.个性的形成

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发展个性和发展潜能,首先要了解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关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许多观点,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家从生理因素出发,把个性看做是受生物制约而形成的差异。在他们看来,生物遗传因素是个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认为,个性的一切特点都是人生来就具有的,虽受后天制约,但基本方向是不变的。中国古代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也主张人的本性是先天就有的。这种观点是一种生理决定论。

从生理上看,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与个体的生理特征是有一定的关系,否认这一点就会陷入唯心主义,但仅从生理角度去分析个性显然是片面的。实际上,个性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虽然与个体的生理有关,但是可以改变的。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教育、影响而后天形成的。正因为个性是后天形成的,这才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依据和条件。我们在认识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个性与个体生理的联系,更主要的是分析一定的社会条件对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首先,个性是人的个性,而不是动物的个别心理反应。个性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形成的。人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个性都应当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作用下形成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了人的意识和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会使人产生与生产、生活状况相适应的动机和追求。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是受社会生活制约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下,个体会形成不同的个性。个性与个人的地位、生活环境和所受社会教育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为此,我们做了一些调查和实验。实验分两组,一是城区组,一是农村组。从实验和调查结果来看,这两组学生的个性倾向性相差很大。城区组的学生爱好广泛,其中爱好文学、艺术、体育类比较多,充满自信,但有时责任心不强,显得浮华。农村组学生的兴趣爱好则不够广泛,性格倔强、责任心强,多有自卑感。城区学生和农村学生的个性差异表明,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

其次,个性的形成与教育密切相关。教育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性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个性所表现出的一切特征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反映。而社会生活条件,又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途径才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作用。促使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教育。

家庭教育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上的各种关系都是通过家庭去影响儿童,在他们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不同的家庭,儿童通过衣食住行和父母的言传身教,逐渐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及心理特征。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容易养成依赖性,缺乏顽强意志。如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分娇惯会出现任性、散漫等特征。单亲家庭的儿童则会出现孤独、抑郁等心理特征。特别是缺乏母爱的儿童,其心理的正常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心理学家曾对这些“母性养育剥夺的儿童”进行过大量的调查和实验,从许多长期生活在保育院的儿童中发现,由于他们失去父母照顾。缺乏感情刺激,而使智力和语言发展迟缓,情绪反应单调,表现呆板,性格孤僻。

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个性形成和发展有不同的影响,父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据调查,父母关系和谐,对孩子采用民主平等的方式进行教育,这类孩子大多活泼开朗,表现得有礼貌,待人诚恳。而粗暴独断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采用非打即骂的惩罚式教育,则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容易产生仇恨心理,容易出现怯懦和粗暴两个极端。而放任不管和过分娇惯的家庭,孩子容易形成懒散,不负责任,蛮横不讲道理等不良倾向。

学校教育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是仅次于家庭对个性形成以影响的社会集体,在个性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学校生活时期正是少年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一定的教育和影响。通过开展一定形式的学习、体育、文化娱乐和劳动等集体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学习,逐步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自己的个性。由于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因此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学校也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学生矫正不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人的自然的生理特点是个性心理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生理是形成不同个性的前提条件。一个人的个性与其生理特征是密切相连的,否认生理的制约性也是片面的。个性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由于人的社会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作用下而逐步形成的,个性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是受人的生理条件制约的。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的自然的、生理的特点虽然是个性形成的前提条件,人的性格、能力、兴趣、动机、理想都与生理因素有关,但个性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个性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作用下才逐步形成的。

二、个性的一般特征

个性作为个体才具有的个性倾向性、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是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个性具有如下一般特征。

1.个性的指向性

指向性是个性最重要的特征。个性的指向性规定着个体提出的目的,规定着个体所有的意向、信念和按其行动的动机。个体需要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个体对物质和精神文化会有不同的动机和需求。这种不同动机和需求,最主要的是由个性差异而产生的。由于个体的兴趣、爱好、动机和能力的差异,学生个体在学习、生活等行为上会表现出不同的指向性。如爱好文学的学生就会有意识地阅读文学作品,并极力追求在文学上的成就,而喜欢足球的学生则会表现出对足球明星的崇拜,绝不放过任何足球比赛的电视转播,往往会不怕一切困难去寻求自己的足球道路。这种个性的指向性对个体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可能促使他们成为艺术家、体育明星、文学家或政治家。

2.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由许多成分或特征组成的有机整体,我们不能把个体的某一特征当作个性。个性包括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等,还包括个性的动力系统,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等,也包括个体的精神面貌,如态度、决心、意志、干劲等。这些个性的极端特征是既区别又相互联系而构成个性,这些特征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全部表现出来的。任何一个特征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当一个特征形成后,往往会影响和制约着另一个特征的形成和表现,而心理特征又会反映到一个人的行为态度上。总之,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是各个特征组成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