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案例的分类
教育案例分类并非绝对化,它们之间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根本无法相互割裂使之孤立地单独存在。对教育案例进行合理地归纳和分类,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有利于教师形成案例理念。
从教育案例使用范围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类;从教育案例的写作方式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事件、现象、活动、个人描述与研究;从教育案例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探求、思索、质疑、正反、经验等类;从教育案例的内容出发,我们又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德育类、实践类、课堂教学类、教育反思类、创新类等类别。
为帮助教师更清晰地把握和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案例以供大家学习、借鉴和应用,现将教育案例的主要类别归纳如下:
(一)依照教育的任务可划分为:教育类、课堂教学类、品德修养类、音美类、教育活动类、教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教师培训类等\[课堂教学类案例\]
反弹琵琶,标新立异
——《田忌赛马》教学片段及反思
教师在用扑克牌演示完两次赛马过程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师: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很多,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还能反败为胜吗?为什么?
生讨论交流得出:如果快出许多,田忌就没有希望获胜了。
师:你还有没有其他的调换方法使田忌获胜?
学生一片愕然。
这时本班的一位调皮小男生杨雪同学冒出这样一句话:
“老师,如果我是齐威王的好朋友,那么田忌就永远没有获胜的希望。”
这冷不丁的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课本上不是已经写明,田忌听取孙膑的建议后第二次已取得胜利了吗?老师刚才问得意思已包含了“还有取胜的方法”的话语前提吗?他的话不仅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对课本的挑战,甚至是对权威的挑战。
我觉得他的话很有意思,就让他说来听听:
“只要不用齐威王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就不会输。”
紧接着我让学生讨论分析,看他的话是否有道理,学生讨论得出:
齐田齐田齐田
上上上下上中
中中中上中下
下下下中下上
3:01:22:1
只要不出现第二种情况——用齐威王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威王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至此教师总结:在同级马的比较中,齐威王是占绝对优势的,但孙膑的建议能以巧取胜,说明认真观察、科学分析、正确思考往往能创造奇迹。杨雪同学的话说明只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沉着应战,不让别人钻自己的空子,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反思\]
杨雪同学的发言不啻于晴日一声响雷,从事物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帮助同学突破了老师所提出的难题,深得异曲同工之妙:只要齐威王不贸然用上等马对下等马,是不会失败的。这从另一个方面给教者本身带来启示:在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在基本把握句子本意后,反其道而行之,从原文的相反面来分析句子意思、人物形象、思想感情,把握事物的内涵与本质,比遵循司空见惯的顺向思维效果要好得多。在尝到甜头后,我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多方面作出了尝试:
1.一分为二,科学分析
例如:人们通常认为狐狸是狡猾的、贪婪的、诡计多端的。但《狐假虎威》中,塑造了一只聪明灵活、面对凶悍的老虎镇定自若、将计就计、降伏暴君的狐狸。它是智慧的化身,它也教育人们要善于自卫、巧于自卫、勇于自卫,使人们对狐狸的看法经历了由贬到褒的过程,再不能用《狐狸和乌鸦》中“狐狸是个大骗子”的老眼光来看待它。同时教育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科学地多方位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在《赤壁之战》一文中,要让学生掌握以少胜多的史实,还要正确分析昔日双方的战略部署,准确挖掘主要人物形象,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认识到纵然在赤壁,曹操的80万大军被周瑜付之一炬,自己也险些死里逃生,留下了千古笑柄,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操仍然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枭雄。在赤壁之战中只不过是“天要灭曹”,在寒冬腊月里连船练水军,刮了几阵东南风,难道这不是天意吗?由此可推想到文中关于“诈降”成功和“借东风”的故事,读了《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些是离不开诸葛亮这位神人的。通过以上事例,要教育学生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深化理解许多传统的偏见,促进辩证思维的形式,培养创新能力。
2.迁移类比,激活思维
在同组课文中或在同体裁课文中,在同种人物形象的分析中,故事情节、场景、背景、人物情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可比性,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迁移类比,展开丰富的想象,加深理解,激活思维。如在执教人教版第十册25课《夜莺的歌声》一文时,先学习了《王二小》一课,将中国的王二小与苏联的小夜莺进行对比,挖掘他们的异同。共同的是他们都是游击队员,都很机智勇敢,都为革命斗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不同的是王二小遇到的是大规模扫荡的队伍,无法脱身,最终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而小夜莺遇到的是小股德国兵,加上他本人的机灵、大智大勇、善于掩饰、行为老练,既成功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又安全脱离虎口,更加凸显出他作为专业情报员的临危不惧、坦然自若、应变自如的品质。两文并讲,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底蕴,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抓准了人物形象及思想内涵。
另外在执教《丰碑》一文中最后一句话时: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又会属于谁呢?我教这一句时,着重讲解了“这样的队伍”是哪样的队伍,让学生从“并案处理”中吸取经验来“并文处理”,“这样的队伍”中有方志敏同志一样不为钱财的红军领导人,有用胸口堵机枪而英勇牺牲的黄继光,有烈火烧身纹丝不动严于律己的邱少云,有为了解放事业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有舍己为人、一心为公的军需处长,有浴血奋战的狼牙山五壮士,有不顾天险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有这些人物形象在眼前闪过,理解这句话已不是难事了。
3.反弹琵琶,标新立异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它要贯穿于创造性活动的始终,它往往表现为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和已有的权威持怀疑的、分析的、批评的态度而不是轻信和盲从,求异思维在多数时刻要求“反弹琵琶,别出心裁”在质与量、深度与广度上对正向思维提出挑战。《一个铁球同时着地》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要敢于“从鸡蛋里挑骨头”,善于钻牛角尖,大胆向教师、教材、权威说“不”,拓展思维,拓宽思路,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究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依照教育案例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探索性案例等\[探索性案例\]
雪融化了是春天
“雪融化了是什么?”某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学生近乎异想天开地回答道:“春天!”然而,他的老师却一本正经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
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孩子的回答就错了吗?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这难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多么面目可憎而机械的“标准答案”——想象的翅膀被“咔嚓”一声剪断了!
另据报载,不久前,一位小学生家长给教科所蒋国华教授写了一封信,信中也曾提到一件类似的“黑色幽默”,不妨将信件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我的同事的孩子刚上初中,这个男孩子非常喜欢看课外书,懂得许多东西,但又暂时没有被驯化成‘好’学生。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讲解课文的一段,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茶花。他站起来反驳老师,说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花,并把花为什么会是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讲了一遍。老师大概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大逆不道的反抗,当即勃然大怒,把他赶出了教室,罚他不准上课,并郑重前来家访,要家长加强管理……”
老师固守着答案的惟一性,不允许学生有异想天开的想法,并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自己的权威性,师生没有对话平台,彼此之间难以沟通。不得不承认,这便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学校教育的现状。我们不妨再来看另一个例子吧。
凯特是密歇根州詹姆斯敦小学的一名学生,有一天,她很客气地给当地一家快餐连锁店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她希望能终生免费吃炸鸡,因为这是她的最爱。让人吃惊的是,这家快餐店竟然答应了她看上去有点荒谬的要求。还有比这更让人吃惊的事,凯特不是纯粹因为好玩才有此“荒唐”之举的,这是她的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老师要求班上每个学生给当地企业写封信提个“尽可能荒谬”的要求。换句话说,是老师鼓励他的学生去“异想天开”的。这项作业的好处显而易见:学生既得到了语言的训练,又得到了社会的、感情的、创造性思维的收获。
瑞士有位学者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赢得他应有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他所受的教育,怎样的教育培养出怎样的人才。雪融化了是水,但雪融化了也可以是春天……\[反思\]
为什么教师会固守标准答案?为什么教师会把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原因有三:一是受知识观的影响。我们一直把书本知识当作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不仅自然科学如此,人文科学也如此。教师习惯于用一种视点、一套解读方式来使用教材,课堂上虽然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往,但是却不是师生主体之间的交往,而是基于他的理念和思想的一种交往,教师上课的成功与否就是看学生的回答是不是与标准答案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就统统只依据学生对所授知识的记忆程度或学生对所提供的刺激做出反应的正确与否作为奖惩的依据。结果,学生很快就懂得,创造会受到惩罚,死记硬背才会得到奖赏。二是受考试的影响。如果学生思想各异,答案就会花样百出,不拘一格。就会给教师的评阅标准制造麻烦,所以,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内化了,是不是更富于智慧和创新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记住了,考试时能再现出来就可以了。三是受教师素质的影响。教师的知识素质偏低,就会影响其对教材的把握,这是许多教师鹦鹉学舌、照本宣科之根源所在;教师道德素质偏低,就会导致其对工作不投入、不认真,不能热爱教育工作,何谈有教育智慧的生成?但重要的是,教和学恰恰不是像传授和接受那样一个简单的直入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们把知识的客观属性绝对化了,知识成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对象,是不二的法门,导致把学生的学习知识演变为固定不变的惟一的结论或真理,导致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简单的传授标准答案的过程。随着人们对知识认识的重新审视,知识的绝对客观性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知识有客观性的属性,也有主观性的属性,任何知识都是人类主观认识的成果,知识只有在师生的共同建构中才具有价值。另外,我国课程设置一直是封闭式的,由专家设置课程和规定教材,教师按照既定的范式教教材。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应有地位被消解了,他们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理解、智慧、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统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原本十分丰富的教学过程被缩减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的过程,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了。而且最终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甚至滑入“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怪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像案例中的教学情境是许多人亲历的,再也熟悉不过了,“雪化了一定是变成水”“萤火虫一定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山茶花是烈士鲜血染红的”“秋天的天空一定是蓝蓝的”……用一种机械、固定的观念就会滑入教条主义的泥潭。实际上,正是有了师生对文本的解释,才有了变动不拘的课堂,才有了师生对于课堂的创生。教学过程中一旦缺少了真实与交流,缺少了理解与感动,也就丧失了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赢得他应有的地位。
(三)依照教育案例的介入属性,又可将其划分为: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综合式案例等\[主题式案例\]
不平等的高考录取线
高考制度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整个教育系统乃至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制度,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考试制度。对这个制度进行改革,难度很大,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
多年来北京市的考生在考北大和清华等北京市的重点大学享有极不合理的特权。请着下面的一组数字:
北京四中300名学生,有132名考取北大、清华。一个中学,300名考生考取这两所顶级大学的数量,居然要超过分配给基础教育一流的浙江全省。2002年北大在重庆市录取76名,其中理科最低分672分,文科最低分595分,而在北京市实际录取理科生272人,文科生132人,录取分数线为理科622分,文科577分。两地都是直辖市,而且北京市人口还不到重庆市的一半,招生名额却是重庆的5倍多。同样的考题,2000年北京市文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为465分,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文科重点本科为528分,湖北省最低控制分数线理工类第一批为559分,最高相差83分。